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粤语,广信文化延续的香火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2 22:30
标题: 粤语,广信文化延续的香火
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4-6-3 23:43 编辑

  
                                                               一   
  
  往事千年。
       当中原的雅言流失于百越之地,与土语融合一起,民间的交流有了统一的用语:粤语。
  今日的封开是粤语的源头,寻源而上,广信文化的传播是以粤语方式诞生,却有中原文化內在的血脉。
  粤语,广信文化延续的香火,一把开启广府民系的钥匙。
  岁月流逝。
       打开整个岭南,听到回响着浓浓的乡音,凭乡音,不管身在何处,可以找到穿越了千年依然保留下来的乡情。
  粵语,我们日常口头交流的方言,至今保留着古汉语的平仄。
  当它以清唱说出,就从民间的八音班开始赋予粤曲的形式出现,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粤曲迷。                     
  
                                                             二
  
  为了谋生,那些背井离乡的封开人,在他乡筑巢,放弃了家乡的一砖一瓦,始终沒有放弃影响着一生的母语:粤语!
       聚会一起,就有粤语散发的空间;打电话,常以粤语问候或传情达意。这时候,远去的家乡成为记忆,而粤语成为来往沟通的桥梁。
  在海外的"唐人街",粤语把广东人的关系拉得很密切。
  数年无往来,偶尔见面,说起粤语,就把身处冬天的心说暖了。
  

作者: 沙漠的杨    时间: 2014-6-2 22:39
学习!问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6-3 06:30
封开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石头、木头、水头”最为突出。
封开县风光
封开县风光(7张)
森林覆盖率达72.7%,年产松脂2万多吨,为中国县级之冠;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年径流量1456.1亿立方米,封开县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16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是中国第一批100个实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封开县水电装机容量达14.33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党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尤以广东名鸡“杏花鸡”、“中华名果”封开油栗等最负盛名。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6-3 06:33
今天研究岭南文化,就离不开古广信!两汉四百多年间,先后出了“三陈六士”为首的一批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和宗教的精英,尤其“三陈六士”,更是享誉全国,堪称一流,无愧为领袖、先驱、核心的人物。“左氏远在苍梧”当时全国学术界的这一定评,足见南蛮之地的岭南在全国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当时的苍梧故郡,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还是全国学术文化一时之中心和顶峰,可谓辉煌矣!
古代封开是岭南最早的首府,是粤语发源地,是在秦汉时期就是沟通岭北岭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最早的交汇点,是汉代海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对接点[3]。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4-6-3 06:39
富有粤语个性的诗作,真挚厚重,地方特色就是诗歌的特色。拜读。问好!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4-6-3 07:13
欣赏。问好老师!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6-3 07:46
早读问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15:20
沙漠的杨 发表于 2014-6-2 22:39
学习!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15:22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6-3 06:33
今天研究岭南文化,就离不开古广信!两汉四百多年间,先后出了“三陈六士”为首的一批政治、经济、文化学术 ...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15:24
戴永成 发表于 2014-6-3 06:39
富有粤语个性的诗作,真挚厚重,地方特色就是诗歌的特色。拜读。问好!

多谢朋友评析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15:24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6-3 07:13
欣赏。问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15:25
老远 发表于 2014-6-3 07:46
早读问好老师

谢谢!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6-3 17:33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6-3 15:22

下午好!远握!遥祝夏安!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6-3 17:33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6-3 15:22

下午好!远握!遥祝夏安!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6-3 17:49
粤语是我的母语。感谢白兄与朱主持的讲解,丰富了我的见识。
从作品说,此诗对粤语的“长度”作了诗化的描述,很好。似乎还可对其“广度”作些扩展。比如在海外的“唐人街”,是以粤语为“主旋律”。
又,此诗已有很强的概括力,如能在结尾引到细节,不知是否可更深化?
请指正,供参考。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6-3 17:51
又,题目似可再简洁一些。不知对吗?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6-3 18:02
粤语,广信文化延续的香火,一把开启广府民系的钥匙。

拜读白老师佳作,问好~·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6-3 18:39
打开整个岭南,听到回响着浓浓的乡音,凭乡音,不管身在何处,可以找到穿越了千年依然保留下来的乡情。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6-3 18:39
粵语,我们日常口头交流的方言,至今保留着古汉语的平仄。

作者: 沙漠的杨    时间: 2014-6-3 19:59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6-3 15:20

握手!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26
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4-6-3 21:41 编辑
蔡旭散文诗 发表于 2014-6-3 17:49
粤语是我的母语。感谢白兄与朱主持的讲解,丰富了我的见识。
从作品说,此诗对粤语的“长度”作了诗化的描 ...


这拙作是专门为封开写的,范围是特定的,若扩展开去,只能另外分节了,可写成系列了。有时间再考虑。多谢你提出意见!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6-3 21:34
粤曲,挺有韵味的。学习好诗!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34
蔡旭散文诗 发表于 2014-6-3 17:51
又,题目似可再简洁一些。不知对吗?

这个题目是有特定意义,不是专门为写粤语而粤语,目的在于探源。题目本身就说出问题,不考虑改动。多谢蔡兄指正!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35
荷语 发表于 2014-6-3 18:02
粤语,广信文化延续的香火,一把开启广府民系的钥匙。

拜读白老师佳作,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35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6-3 18:39
打开整个岭南,听到回响着浓浓的乡音,凭乡音,不管身在何处,可以找到穿越了千年依然保留下来的乡情。


作者: 安康古月    时间: 2014-6-3 21:38
感受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学习精彩诗作,问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42
洪芜 发表于 2014-6-3 21:34
粤曲,挺有韵味的。学习好诗!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3 21:43
安康古月 发表于 2014-6-3 21:38
感受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学习精彩诗作,问好老师!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6-4 07:00
学习迟读了,问候白老师,创作愉快!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4 19:45
徐倩 发表于 2014-6-4 07:00
学习迟读了,问候白老师,创作愉快!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6-4 21:51
粤语,活化石,阐释得经典,独到,学习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6-4 22:36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白炳安。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4 22:49
苏勤 发表于 2014-6-4 21:51
粤语,活化石,阐释得经典,独到,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6-4 22:49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6-4 22:36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白炳安。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