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开幕 50位著名诗人山城“论剑”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两岸    时间: 2014-6-5 16:25
标题: 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开幕 50位著名诗人山城“论剑”
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开幕 50位著名诗人山城“论剑”
   



    5月28日上午,由红岩文学杂志社、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华龙网、重庆晨报、雷蒙商界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在重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诗人和评论家齐聚山城对诗歌文学进行交流探讨。


     诗人笔会启动全国50余位著名诗人出席



   上午9:30,“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启动仪式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举行,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主持启动仪式。柏桦、李亚伟、于坚、王家新、潇潇、孙文波、杨黎、何小竹、臧棣、秦巴子、伊沙、余怒、森子、车前子、陈东东、朵渔、沙克、李黎、严力、孙磊、赵野、宗仁发、周东升、李商雨、阿毛、郑皖豫、默默、李笠、刘阳、欧阳斌、李钢、傅天琳、彭逸林、宋炜、张于、董继平、李元胜、吴向阳、何房子、李海洲、朱周斌、王琪博、邱正伦、周晓风、刘太亨、柏铭久、冉仲景、姚彬等应邀出席。据了解,本次诗人笔会为期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诗人将汇集重庆参加“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诗歌原创力研讨会”、“中国诗集诗歌朗诵会”、“重庆行诗人大足采访”等活动。此外,“第三届红岩文学颁奖仪式”、“长江汇诗歌奖设立发布”活动也将在此之间举行。

     能在重庆这座“诗歌重镇”参与这样一次诗歌的盛会,现场不少诗人也纷纷表示机会难得。第三代诗歌“莽汉诗派”发起者、诗人李亚伟在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诗人笔会把朦胧诗之后形成的各个流派的原创诗人都一网打尽,诗会的质量在全国看来也是非常高的。诗人的聚会从古至今都有,以往叫雅聚,大家在这种环境下讨论各自对诗歌的观点,对诗歌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诗集诗歌朗诵会”和“长江汇诗歌奖设立发布会”。其中,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宣布,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的长江汇诗歌奖。长江汇诗歌奖下设中国诗歌奖、诗歌翻译奖等5个奖项,最高奖金10万元。

     此外,第三届红岩文学奖的颁奖礼也于昨天上午举行,曾宪国(《门朝天开》)、残雪(《奇异的钻石城》)、莫怀戚和与会诗人于坚、伊沙等分享了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散文随笔奖和诗歌奖。



     重庆是一座诗意之城



  尽管诗人们来渝参加本次“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著名诗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于坚的理由绝对是最直白的一个,“一是因为我的诗集得了红岩文学奖,这是我一直都很重视的严肃奖项。”于坚说,第二个原因就是自己1979年来过重庆,时隔35年,很想回来看看:“重庆一直就是一座很适合诗歌创作的城市。”

  重庆的诗意显然在土生土长的重庆诗人柏桦看来更为突出。“我写过的诗中,名字或是直接提到重庆的诗,至少都有五六十首。”柏桦说,是重庆让自己认识了夏天。“我就是一个夏天诗人,怀念过去的那种热忱、火热、速度和爆发力,完全可以说都是为诗而生的。”

  柏桦进一步解释,从地貌上看,重庆既有袒露的一面,也有迂回、隐秘的一面,风景也不单一,“古典和洋气相结合。所有这些都会给人感官刺激,它不一定会让诗人马上有灵感,但沉淀之后总会产生灵光。”

  著名诗歌翻译家、诗人董继平也很赞同重庆人外向、火辣的性格和高低不平的山水风貌是催生好诗歌、大诗人诞生的先天条件。而本次的诗人笔会除了是一个诗人们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展现诗歌重镇重庆的大好机会。



    诗歌式微也不会消亡
    当下提到诗歌,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就是“现在还有谁会读诗”?这种式微显然参加本次笔会的诗人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不过他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诗人们本身的创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回答晨报记者关于诗歌会不会越来越式微的提问时,著名诗歌翻译家董继平表示,“只要人的爱恨情仇在,诗歌就不会消亡。只不过有可能是换不同的形式存在。”董继平给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天我和儿子在车站等车,接连来了两辆公交车人都太满,没停就开走了。哪知第三辆开来,车很空,但也没停。我儿子就说,那辆车也挤满了人,只是都是看不见的人。这是多好的诗啊!”
    于坚则更为坚定地表示,只要汉语有人使用,就一定会有诗歌存在。他说,以自己为例,从写诗中找到的存在感无可替代。而柏桦则认为,现在写诗的人较上世纪80年代少了,其实是大家选择释放情绪的途径更多了所致。“但对诗人自己来说,写诗并非是给大众看到,他有情绪需要通过诗歌来宣泄,写出来之后,有那么固定一小群人欣赏、喜欢,他找到了知音,这就够了。”在这种传承下,诗歌再式微也总还会有人继续写,这是写作者自身人格结构决定的。


    微博有利于诗歌传播
    都说网络和数字化的兴起,让现代人坐下来慢慢看书读诗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来自西安的诗歌翻译家、诗人伊沙却不这样看。“现在的微博其实就是很利于诗歌传播的。”在伊沙的微博上,他几乎每天都会通过长微博的方式,发出数篇自己或是自己喜欢的新作。在他看来,这种契合了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方式,其实是可以引起更多人对诗歌的兴趣。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不仅一位诗人提到“诗人不是一种职业,想要写诗的最好还是另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于坚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是说当下诗歌的稿酬确实低得惊人,“有可能一首诗稿费才100块钱,但那很可能是你花了一周才写出来的。”他表示,另一方面也证明诗歌就像股东一样,是不能简单地用金钱去衡量价值的。
   柏桦也说,诗人不能称为职业,也是由诗歌本身更多是为了满足写作者自身情感需要而产生的所致。(来源泉:重庆晨报)



观点



  董继平(诗人、诗歌翻译家):“全球化在诗歌中应该是指普遍、通用、万能。这就是说只有这样诗歌才能超越语言本身的限制,获得更广的流通。全球化语境就是不需要翻译读者就会被感动。只要诗意永恒,任何人都能领悟。”

  于坚(诗人):“广义上的全球化可以说把人类带到了一个物质的幻境中。我们现在置身在一个和西方差不多的环境里,但每个诗人的名字、用于创作的汉字又是源自老祖宗使用过的语言。我觉得汉语就是我们中国诗歌天生的原创力。”

  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在座的很多诗人都已经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可以这么说,中国诗人是应当有自信的。”

  柏桦(诗人):“诗歌其实是没有一个全球化标准的,每个人的诗都有各自的标准。只有我们锤炼我们的词法、语法、文法,怎么用词好,怎么表述好,怎么营造意境好,才能最终体现原创力。”

  

  接受记者采访 (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重庆晨报)

  近年来,诗歌出现在大众话题中,大多是因为新闻事件。从赵丽华的“梨花诗”,到近日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批评诗人柳忠秧,称其鲁奖参评作品《岭南歌》为“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诗歌为何容易陷入话题?现在的诗歌处境是不是很困难?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参加诗人笔会的部分诗人接受重庆晨报记者专访,说出了各自的观点。



    李亚伟: 诗人是一种生活方式



  “诗歌的环境大不同了,即使现在心中仍有批判的热情,也会考虑用更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而不是一味在写作中宣泄。”诗人李亚伟说,自己现在最大的生活追求就是“好耍”,“我经营餐馆,中间也会抽出一两年整块的时间找个地方专心写作。做餐馆既能满足我的好吃又能挣钱,还能呼朋引伴海吃神聊,写作能让我保持积极的思考,这两件事我都觉得‘好耍’,愿意一直干下去。”

  即使31年前就以《中文系》名动诗坛,李亚伟至今仍对“诗人”名号持保留意见。“诗人不是一个确定的身份,而更近于指称一种生活方式,只要生活得有诗意,哪怕你不写诗也可以成为诗人。”

  至于当代诗坛的各种现象,李亚伟认为存在即合理,“‘梨花体’是不是诗歌?我觉得不可言之过早,她只是把西方白话写生活的手法运用到中文诗歌创作中,至少从诗学探索的角度讲,开阔国人眼界,是有一定意义的。”谈及方方炮轰诗人走关系参评鲁迅文学奖一事,李亚伟笑了:“因为体制内的诗人需要这些东西。”

  聊起重庆诗歌生态时,这位混在成都的重庆崽儿叹口气:“客观说,重庆比不上成都。”他认为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直辖前诗人文化人都向省会集中,不过现在重庆诗歌发展也很快。”李亚伟承认诗歌在市民社会中的影响力在衰减,却对此并不担心,“诗歌与大众永远有隔阂,创作时不需要人知道,时间长了自然会得到检验,这很正常。”





  宗仁发:评奖应以作品质量为准



  昨日上午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研讨会,《作家》杂志的主编、诗人宗仁发是主持人。因此他在会上发表的意见不多,仅有的数句也在强调大家创作应该更多地关注作家的家乡。

  接受重庆晨报记者专访时,宗仁发对此作了解释:“研讨会的主题很宏大,我觉得我们还是得从个人基点出发。所以我觉得我们只有走向故乡、对自己记忆的回溯才能找到精神的依托。”宗仁发说,每个人对故乡的理解和记忆是和个人经验紧密联系的,“它不依赖概念,不依赖外面移植过来的观点。这是我觉得比较持久的写作资源。”但“在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诗意的故乡正在消失”。在宗仁发看来,现在城市同质化肯定会让文学创作者的记忆越来越相同,“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停下来想一想。”



  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直指诗人柳忠秧靠关系获得鲁迅文学奖推荐资格,对于此事,宗仁发称自己也留意到了。“不能排除这种情况确有发生。本来文学作品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次评奖都有遗憾。这其中还是应该以作品本身的质量为准。”宗仁发说,当然这也不能说就是中国文学评奖惯有的潜规则。“总体来说鲁奖还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学水平的。”

  



   李笠: 用白话来写诗是笑话



      诗人李笠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应该更注重东西方融合。李笠曾在瑞典定居多年,长期与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有接触。“中国的现代诗歌源自对西方的翻译,但是西方诗歌又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中汲取了大量营养,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包括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在内的一流诗人都承认深受东方影响。”李笠表示,特朗斯特罗姆曾亲口向他证实,写作受日本俳句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兴趣,反过来他的诗歌又对中国诗人构成吸引,无论是语言的简练还是精准的比喻,从上世纪80年代国内诗歌写作刚刚发生现代性转型时,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技巧让中国诗人耳目一新。”
    对于国内诗歌发展现状,李笠明确表示批判态度,“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水准都偏低,没有体现一个诗歌大国应有的诗学审美高度。”李笠举例说,从创作角度看,前些年自赵丽华“梨花体”开始,国内就有一批诗人打着白话写诗的旗号生产了“一个个笑话”,“诗歌讲究留白、含蓄、暗示……所有优秀的元素都看不到了,美感还会存在吗?”读者水平低也令李笠心怀忧虑,“诗歌应该坚持精英标准,不要因为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欠佳就主动降低姿态去迎合。用时间来换取中国诗歌的进步吧,时代会慢慢改变。”
         文/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赵欣



  臧棣: 诗歌越来越小众有原因



  目前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诗人臧棣,在研讨会上算是同其他诗人争论较为激烈的。在他看来,汉语给中国诗歌作品带来的优势可能是一个幻觉。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原创力是暗含了西方的观念和标准的,在西方语境和他们交流中,才会刻意去凸显原创性。”臧棣说,这样的讨论却可以用来反思中国诗人和诗歌自己的问题。“在排除了一些焦虑后,我们可以反思汉语本身的特点,还可以激活一些我们之前太不强调的创造力。”

  臧棣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不乏原创,“像天人合一的意境都是原创的,只是没有进行现代化的转化。”

  当提到诗歌逐渐式微、大众接受度也越来越低的现状时,臧棣直言:“导致这样的情况,诗人和大众都有问题。其实诗歌是人生命中最基本的欲求,这是无所谓大众、小众的。”他表示,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中对诗歌辨认概念的解释走入了偏差,才导致了诗歌越来越小众的印象以及同大众的对立。“我觉得好诗人的作品,应该能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

  臧棣解释:“可能现在我们在有些诗歌观念上太僵化了一点,缺少灵活性。诗人是有责任培养诗歌文化氛围的。”同时,在他看来,现在写诗的人其实并未比以往明显减少,“现在发表诗歌的途径比20多年前多很多。反正我身边是已经有写诗写得相当不错的90后了。”

                                               


来自姚彬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d7c930101hwb2.html

————————————————————————————————————————————


重庆日报报道:

诗歌的原创力来自不平凡的心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研讨会昨举行







5月28日下午,“中国诗集·诗歌朗诵会”现场。记者 熊明 摄
本报记者 兰世秋 姜雅娟


   “‘全球化语境’这个话题,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挣脱。”“李白、杜甫的诗歌是最能体现原创力的典范。”
5月28日,“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的重要活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研讨会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研讨会上,诗人和评论家们纷纷各抒己见,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诗歌该怎么走发表了看法。


    李白、杜甫的诗歌早已全球化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同质化。”诗人秦巴子说道。
    重庆诗人邱正伦表示,“‘全球化语境’这个话题,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挣脱。”
    重庆诗人董继平认为,好的诗歌,即使没有翻译,读者也能从字里行间领悟其诗意,并为之感动,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意”。
    董继平告诉记者,国外很多诗人都能读懂陶渊明、杜甫、李白、王维的诗歌。这些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手法,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许多诗人的追捧。挪威著名诗人奥拉夫·豪格就终其一生,追寻陶渊明式的生活方式。他曾创作了一首名诗,就叫《陶潜》。在诗中,他充分想象了自己与陶潜相遇的情景。
    诗歌翻译家、诗人李笠谈到,中国古代诗歌早已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诗句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都会像用母语直接写出来一样。因为它们抵达了大地的深处,它们是星星和流水。”


    故乡是永恒持久的创作资源
    那么,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当代诗人应该如何来保持、突显自己的原创力呢?
    李笠表示,语言越自然越简洁,诗的品质就越卓尔不凡。“诗歌的原创力来自一颗不平凡的心,不平凡的心是诗歌原创力的马达。这样不平凡的心,屈原有、陶渊明有,李白、杜甫也有。他们的诗歌是最能体现原创力的典范。”
    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认为,真正的原创力来自生活,即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领悟,“诗人通过诗歌与生活对话,与大地对话,与世界对话。”
    《作家》杂志主编、诗人宗仁发谈到,在全球化语境之下,故乡是当下的诗人们一个永恒的、持久的创作资源。“今天的人们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在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诗意的故乡正在消失,城市历史的记忆也不断被破坏。”
    宗仁发认为,诗人在作品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住稀缺的文化记忆。




名家专访


王家新:
诗歌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见习记者 申晓佳


   “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倾注翻译者心血的文学创作。”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王家新对记者表示,中国的现代诗歌语言是在翻译中成型的,读诗无需把原著作为唯一典范。
    王家新既是诗人,也是诗歌译者。他翻译过叶芝、茨维塔耶娃等诗人的诗作,并将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的作品译介到中国。他说,诗歌翻译就像是“认亲”,在翻译中,他得以更好地审视内心,观察时代。
   “中国现代诗的先驱们,往往集优秀的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王家新举例说,卞之琳、戴望舒、穆旦等杰出的现代诗人,都曾致力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王家新认为,中国现代诗的语言就是在一次次这样的翻译过程中诞生的,译作的价值绝不比原著低。
    王家新的诗作《在山的那边》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一语文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对诗歌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教中学生读诗歌,千万不能僵硬地分析,而是要多诵读、多体会,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体会诗歌之美。
    王家新回忆道,他第一次“触电”诗歌,正是在中学时期。一本《冯至诗文选》让他“全身战栗”。“中学生正处在对美十分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多读优美的经典诗歌,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字美、文学美的热情,培养出真正的‘文学青年’。”



于坚:诗歌从来不是谋生的饭碗
本报记者 兰世秋



编者按
    5月28日,“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在渝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诗人及评论家将开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研讨会”、“中国诗集朗诵会”等活动。27日,于坚、柏桦、赵野、伊沙等著名诗人陆续抵达重庆。诗歌在当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重庆在诗歌创作上有何特点和优势?本报记者就此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戴着助听器、剃着光头,这是著名诗人于坚为人熟知的形象。
    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幼时因病致弱听。1979年,他人生中第一次离开云南,来到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坐船顺江东下。“古代有不少诗人都顺江东下,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我当时是想效仿古人。”
     于坚说,那时的重庆给他的感觉很特别,“到处都是吊脚楼。”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顺江东下,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漫游。
     采访中,于坚提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举行一场诗歌朗诵会,就可能有好几万人来现场聆听。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年代,很多人只能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态度。尤其是经历了‘文革’,人们的文学激情迸发出来,需要通过文学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于坚说,而今天,人们的选择有很多,“年轻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了吗?于坚对此并不认同。
“现在写诗的人并没有减少,民间有很多诗人还保持着创作的热情。”于坚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适合写诗的语言。这种语言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可以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诗意化。只要我们仍然生活在汉语中,诗歌就不会就此寥落。”
    于坚告诉记者:“诗歌的稿费很低很低,一般发表一首10行的诗歌,稿费在50元——100元之间。所有的诗人都有其它的工作,靠写诗,是不能活下去的。”
    于坚表示,诗歌从来不是谋生的饭碗,“诗的气节是天然的,它不是追求当下就能以物来兑现的东西,它是一种让人有魅力、有尊严的东西。”
    谈到重庆的诗歌,于坚说,重庆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重镇。“重庆诗歌在全国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一次,《红岩》杂志举办全国诗人笔会,各地那么多诗人都来参加,可以说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柏桦:重庆夏天赋予我最初的诗性
见习记者 申晓佳



   “我最初的诗性,可以说是重庆夏天赋予的。”5月27日,“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嘉宾柏桦告诉记者,他的诗歌里处处流淌着“重庆基因”。
   “你看,从这里走路3分钟,就是我父母的住处!”现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的柏桦朝东方花苑饭店窗外一指,满脸怀念。虽然现居成都,但重庆永远是他心中抹不去的乡愁。
    今年58岁的柏桦生于北碚区,6岁时举家迁至学田湾。重庆夏天的烈日和漫长的白昼让他无法忘怀。“有人评价我的诗歌词句热烈,读起来极富速度感。这些都来自于我对重庆夏天的记忆和感受。”
柏桦说,上世纪80年代,重庆是北京之后的第二大诗歌重镇,现在仍活跃着欧阳江河、李元胜、赵野等优秀的诗人,诗人队伍可谓“兵强马壮”。
    他认为保持重庆诗歌活力的关键在于交流、碰撞。“如果能定期举办类似‘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这样的活动,会让诗坛的‘化合作用’更显著,有利于佳作的诞生。”




赵野:青年应该有颗“诗心”
本报记者 姜雅娟



      作为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发起者之一,著名诗人赵野5月27日在渝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呼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不需要青年成为诗人,但应该要有颗‘诗心’。”
       诗歌界有句老话叫:青年皆诗人。“年轻人感受不到诗歌的美,是年轻人的损失。”赵野呼吁,家长应让幼儿诵读古诗,而进入中小学后,还可以读一些好的现代诗歌。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该给孩子解读诗歌,引导孩子欣赏。
       赵野表示,青少年读诗培养的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很多人儿时没有受到审美教育,长大之后便会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单纯地追求物质。这是缺乏审美教育对一个人人格的影响。
      赵野表示,不是要让青年都成为诗人,而是要让他们有一颗诗心。“诗不是宣泄,不是大众狂欢,而是安静、孤独、精心的创造。写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伊沙:现在是诗歌创作的最好时代
本报记者 强雯

本栏图片均由记者熊明摄


    “到今天为止,我在微博上坚持发表诗歌有1178天了。微博是传播诗歌最好的方式,它促进了全民诗歌运动,现在是诗歌创作最好的时代。”5月27日,被业界誉为“口语诗歌写作”的杰出代表伊沙在渝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伊沙认为现在的传播方式非常有利于诗歌的创作和繁荣。“诗歌短小、精炼,非常适合发表在微博上,经网友们转载传播,一下子就让诗歌普及了、活跃了。”通过微博传播的方式,伊沙也拥有了大批的粉丝,在各地举办诗歌朗诵会时,每次都有数千人参加。在他看来,这是诗歌在当下的涅槃。
    “人们的内心是喜欢诗歌的。”伊沙强调,诗歌一定要口语化,要让人读懂,再在此基础上挖掘艺术,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以诗歌创作为主,业余时间伊沙也翻译国外的诗歌作品。伊沙不仅翻译过泰戈尔、雪莱、拜伦的诗歌,也出版过相关图书。“好的诗作译者也应该是个感觉系统特别发达的诗人。”伊沙说,越来越多的诗人介入诗歌翻译是件好事,“这会让译诗更有诗味,提升译诗的质量,也希望更多的诗人加入进来。”
华龙网报道



诗歌原创力来自生活  汉语本身就带有诗性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重庆晨报


与会诗人合影。




     董继平(诗人、诗歌翻译家):“全球化在诗歌中应该是指普遍、通用、万能。这就是说只有这样诗歌才能超越语言本身的限制,获得更广的流通。全球化语境就是不需要翻译读者就会被感动。只要诗意永恒,任何人都能领悟。”
      李笠(诗歌翻译家、诗人):“诗歌的原创力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生命的敬畏,它是个人特点和全球化语境的混合。”
      于坚(诗人):“广义上的全球化可以说把人类带到了一个物质的幻境中。我们现在置身在一个和西方差不多的环境里,但每个诗人的名字、用于创作的汉字又是源自老祖宗使用过的语言。我觉得汉语就是我们中国诗歌天生的原创力。”
      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在座的很多诗人都已经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可以这么说,中国诗人是应当有自信的。”
      柏桦(诗人):“诗歌其实是没有一个全球化标准的,每个人的诗都有各自的标准。只有我们锤炼我们的词法、语法、文法,怎么用词好,怎么表述好,怎么营造意境好,才能最终体现原创力。”
      邱正伦(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诗人):“今天的话题是对中国诗人身份的思考。中国诗歌的身份无法离开全球化来谈。我们的语言本身就带有原创性。汉语本身就带有诗性、形象性。我们的原创力就是从汉语中产生的。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6-5 17:30
人挺全乎
作者: 尖峰存在    时间: 2014-6-5 22:44
致力于现代意识的唤醒与重建,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核心价值理念,传承中国诗歌优良的传统,构建真正的现代中国诗歌理论,创造具有现代意识的汉语诗歌作品。
作者: 康小    时间: 2014-6-9 15:37
说得好——“诗人不是一个确定的身份,而更近于指称一种生活方式,只要生活得有诗意,哪怕你不写诗也可以成为诗人。”


作者: 康小    时间: 2014-6-9 15:40
重庆是一座诗意之城

偶也是重庆的,重庆的坡坡坎坎就是诗歌的平平仄仄,重庆的夏日和冬雾就是诗歌的激情和诗韵……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