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2014年中外邀请赛征文稿】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散文诗三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7 21:11
标题: 【2014年中外邀请赛征文稿】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散文诗三章)
(, 下载次数: 12)
题记:这是我于2014年5 月28日投稿参加 中华散文网、诗潮杂志社、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征稿”大赛活动的稿件,6月28日就收到了三家联合发来的“获奖喜报”(附影印件),被评为这次邀请赛“一等奖”(稿号9353),以下是原创作品稿件;共大家雅正:
-
【2014年中外邀请赛征文稿】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散文诗三章)==========================================================
                                                           ★作者//庞广龙(广西)
-
-
【第一章】
风景里的风景,斑驳成最原始的景象,让我捧着那些词汇,追寻那斑痕的记忆。
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让心思插上翅膀,让黑夜和我不遇而至。
明亮的嗓音,擂响了搁浅心地上的虚构王国,动摇了她那一双美丽的目光。
被触动和伤害了的那一朵菊花,深情着来自云端的压力,在风琴的梦律中感怀呓语。  
就是因为那一个个为什么,伴随梦的声响以及最后的感怀,剪彩着爱的狂歌。
第一次和那朵太阳花细语,幸福和痛苦,赤裸裸成那些色彩的弦目。
不期而遇,狂歌、雷雨、死亡、爱恨,都扎根于那一片荒芜人烟的土地。
搜罗词语,无限的超自然力,让每一句悼词的硬度,划破贴润在我心壁上的那面镜子。
不同的叙说方式,早就被他和她所沿袭运用,习以为常了那些情怀。
许多欲望,剥落了稻草上的春天,在每一道的伤痕上翘首着爱的希冀。
清晨飘荡着鸟语,黑夜融入了脉搏,关于寒冷的叙说,就在秋天的落叶上得到解惑。
相信与雪霜无关,点滴的心灵过程,漫长了光和水的力量,留下形容和比拟。
推开孤独的柴门,月光深藏在太阳的背影当中,水的透明,不再凄凉。
翻开那本童话专集,我的身子长出了翅膀,托着你的美梦展翅。
遗落在寓言里的一个个词藻,牵挂着草场上的那一匹盲马,聆听着马骨胡的音韵。
-
【第二章】
千百年来的嘱语,明镜云雾,托举黑暗所给予的重生,魔鬼就在此刻降临。
仿佛,如同来自乌云里的刀光剑影,相互煎熬着他和她所留意的往事。
风流的故事,全都镀上那些色彩,就连我和你的每篇文章都难以幸免。
听那远处的风声,让那些空气在窒息着饥寒的我和你,都在辞藻的韵味中陶醉。
看那些云海飘荡或者翻滚,每一层的意念,都成为雷池宫殿所酝酿的风暴。
新的生命,来自兽瞳那丰厚的言语,孕育和撰写着黑夜的光芒。  
阳光,在每一天的思想升华之中,带着沙哑的窥视,让心灵的漂浮激荡。
黑夜里的那一道闪力,穿透你我的心扉,如船向着灯塔靠近,成为每一次踏浪的叙说。
第一位发现金矿的人,在许多意想不到的价码里,在矿工的身上感叹贫富。
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房屋通往一场无法预计的雪,在融化的时光里滴答心思。
词语的虚掷,就此打开许多孤独之门窗,关于天空和星辰,演绎着许多虚幻。
想在那些字里行间寻找出更多的缺陷,而所有的善意却得不到领会。
飘落于地的那些色彩,伴随雨水和雪花,回答着关于贫民的梦和荒野的情。
一个来自最底层的诗人,就在伤痕的土地里发现了虚掷的词语。
在大小的嘴巴和不同的目光中,用自我升华的头脑思维,在空地上虚幻整个宇宙。
-
【第三章】
万物和人类的最终思想意识,就在原始和现代的交媾当中日新月异。
拭目以待,在那博大与辽远中,随时都以激动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竞争挑战。
爱的降临,就意味着恨的伴随,关于坟墓,它已经接纳着生死者的残体。
为谁歌唱?高傲的灵魂在每一句的祷语中,飞向天堂和沉入地狱。
手握着那一把长矛和宝剑,对于伟大的站立者,决斗着来自阳光里的信念。
就这样,让我不得不走进了古罗马的那一个斗牛场地,千古奇冤。
采集或珍藏,早已经无关紧要,就像那一个无法用眼睛看清的黑夜。
呐喊或者呼吁,都被阳光所传说,体验中为阳光的给予而感到心思斑点。
心灵选择的每一个词藻,都在一次次的造句扩张中,给黑暗留存着一点希望。
创痕与沧桑,在不断的一次次临体裂变中,只有强大的灵魂,才可以抵达永恒高度。
弱小和强大的对比,真实了阳光的每一次幻景,刹那间有许多变迁难以置信。
魔鬼很真实,弱肉强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铁律,长歌拉开了序幕。
有多少虚掷的词语,被阳光暴晒,让风雨洗涤,闪烁着最终的内涵。
我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宁静的山谷喧嚣着那首乐章,踏上了新的征途。
我们在阳光中采集虚掷的词语,最终的叙说,让真切的梦想长歌短唱……
-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7 21:11
万物和人类的最终思想意识,就在原始和现代的交媾当中日新月异。
拭目以待,在那博大与辽远中,随时都以激动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竞争挑战。
爱的降临,就意味着恨的伴随,关于坟墓,它已经接纳着生死者的残体。
为谁歌唱?高傲的灵魂在每一句的祷语中,飞向天堂和沉入地狱。
手握着那一把长矛和宝剑,对于伟大的站立者,决斗着来自阳光里的信念。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7 21:11
呀。 老师。  要在500以内啊。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7 21:14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7-7 21:11
呀。 老师。  要在500以内啊。

请认真阅读,不是网站的赛事的,而是……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7 21:15
庞广龙 发表于 2014-7-7 21:14
请认真阅读,不是网站的赛事的,而是……

哈哈哈, 还真没注意大标题。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7 21:16
先祝贺老师。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7 21:18
哲思灵动,深刻厚重。 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作者: 龙杉    时间: 2014-7-7 21:23
赏读。好视野,祝贺!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7-7 21:40
热烈祝贺!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7-7 22:31
祝贺!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7-8 08:06
庞广龙:在大小的嘴巴和不同的目光中,用自我升华的头脑思维,在空地上虚幻整个宇宙。精句收录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7-8 08:10
佳句迭起,哲思深,文笔飘洒!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8 10:01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7-7 21:15
哈哈哈, 还真没注意大标题。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8 10:02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7-7 21:18
哲思灵动,深刻厚重。 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谢谢你的关注与提读,致意你美好愉快。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8 10:02
龙杉 发表于 2014-7-7 21:23
赏读。好视野,祝贺!

谢谢关注与提读,致意美好愉快。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8 10:02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7-7 22:31
祝贺!

谢谢你,致意美好愉快。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8 10:03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7-7 21:40
热烈祝贺!

谢谢-------,致意美好愉快。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8 10:07
庞广龙 发表于 2014-7-8 10:02
谢谢你的关注与提读,致意你美好愉快。

问好老师。 祝福您。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9 09:51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7-8 10:07
问好老师。 祝福您。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段深厚久远的浪漫偶尔的时候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7-9 09:58
庞广龙 发表于 2014-7-9 09:51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段深厚久远的浪漫偶尔的时候

嘿嘿。 对。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10 11:03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7-9 09:58
嘿嘿。 对。


作者: 刘天翼    时间: 2014-7-10 11:16
欣赏好诗。问好。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4-7-10 11:41
也来祝贺!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7-10 21:11
赏读佳作!
作者: 鲁绪刚    时间: 2014-7-11 09:16
悦读欣赏,问好!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11 10:34
刘天翼 发表于 2014-7-10 11:16
欣赏好诗。问好。

谢谢你的临读……致意你了。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11 10:35
鲁绪刚 发表于 2014-7-11 09:16
悦读欣赏,问好!

谢谢你……致意了。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11 10:35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4-7-10 11:41
也来祝贺!

谢谢你的临读……致意你了。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11 10:35
刘天翼 发表于 2014-7-10 11:16
欣赏好诗。问好。

谢谢你的临读……致意你了。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7-19 20:21
祝贺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7-22 09:10
苏勤 发表于 2014-7-19 20:21
祝贺

谢谢你的临读……致意你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