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青:武冈平城别墅梦境中走出来的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4-7-26 09:03 编辑

      

武冈人网武冈诗人访谈录之三

      

素青:武冈平城别墅梦境中走出来的诗人   

                            




   [size=13.63636302947998px]  素青,湖南武冈人,生于资水,长于湘水。20035月开始诗歌写作,在《诗选刊》、《绿风》、《当代小说》、《诗歌报》月刊、美国《新大陆》诗刊、《大地文艺》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诗歌百余篇, 2008年地震期间,诗作《我的汶川,我的兄弟姐妹》入选诗集《五月中国震颤之诗》,《疼痛三分》入选诗集《大爱飞扬——5.12抗震救灾诗选》          诗观:安安静静写诗,平平常常做人。      
      














      

    水云生素青你好,我们是同龄人,客气的话就不多说了。首先感谢接受了我的访谈邀请。从网上了解到,你从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喜欢诗歌并练习写诗。还记得你当时是怎么喜欢上诗歌的吗?比如说是哪个老师或诗人的作品对你产生了影响,让你对缪斯之神产生了仰慕之情。还记得第一次打动你的一首诗吗?(请提供该诗全文)

            

    素青:云生你好。说到喜欢诗歌,应该是从《红楼梦》开始的。高一的时候父母将我送回武冈读书,跟着我爷爷奶奶生活,那时的我没有别的爱好,只有一部《红楼梦》翻来覆去地看,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书中的诗词。后来,有一个同学送了我一本但丁的《神曲》,引起了我对现代诗歌的兴趣。从那时开始,我一有时间就去四排路的新华书店逛荡,在新华书店的书架边,我接触到何其芳、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尤其是何其芳早期的诗歌,第一次让我体验到分行文字带给我的快乐。第一次打动我的诗歌应该是何其芳的预言吧。在我看来,预言中年青的神就是我挚爱的诗歌之神。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
  告诉我春天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秋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步知道每一条熟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你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水云生当时是90年代初,你是哪一届哪一班的学生,你的班主任是谁,语文老师是谁?当时你喜欢诗歌,有无参加学校的文学社等学生团体,你的学习成绩如何?你当时写诗歌有老师和同学知道吗?他们支持你写诗吗?你写诗有无占用了你的学习时间,影响到你的学习成绩?有无老师对你的诗歌写作进行过指导?你写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吗?有无手稿收藏?有无收藏有发表过你习作的校报社刊?

      

    素青:我是武冈二中86145班的学生,班主任是曾维君老师,语文老师是黄三畅老师。当时我并没有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参加的是学校的舞蹈队。除开语文以外,我其他的成绩都一般,是班上最淘气最调皮的学生。当时我并没有将我的诗歌和别人分享,也从未想过投稿,毕竟,诗歌是个人心情的记录,是很私密的文字。我写的第一首诗歌是我在16岁生日当天写的,题目是《十六岁,小雨沙沙沙》,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应该是非常稚嫩青涩的,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水云生后来你又是考上了哪所大学?大学几年学什么专业?这期间你好像停止了写作,你说你曾将对诗歌的喜爱给遗忘了,那你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在学习什么?是什么其他的爱好取代了你对诗歌的钟情。你在大学的课余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你觉得大学期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素青高三的那一年春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从事编剧的隔壁阿姨家遇见了来湖南招生的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老师,我请老师看了一些我写的习作,老师鼓励我报考中戏戏文系,于是我瞒着父母悄悄去报了名。可是当我通过两次专业初试以后,不小心被父亲发现而没能参加复试,不仅辜负了招生老师的厚望,也让我暂时离开了我喜爱的诗歌。顺从父亲“只有搞经济才有出息”的看法,我违心地选择了      长沙铁道学院社科系经济管理专业,开始了痛苦的学习。表面上看,我确实将诗歌遗忘了,但是对文字的眷念一直折磨着我。每天入睡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起《红楼梦》,也只有《红楼梦》,让我忘记远离诗歌的痛苦,那书中的诗词永远是我梦中反复咀嚼的美味。在铁道学院学习的那段时间里,对数字不敏感的我不得不在数字中撞得焦头烂额,要说收获,应该是青春的忧愁吧。             


    水云生大学是你真正的人生花季,原本拥有诗意的青春年华为什么就说你与诗意无缘了呢?这段时间你真的就从未读过诗,未写过诗吗?我倒是认为,这段时间是你诗心成长的萌芽阶段。在这段时间,积累了你在《找个地方藏身---给都梁风写的创作谈》一文中说的疼痛”。你在文中说:“让我经常感觉疼痛,而只有诗歌才能让我发泄自己的疼痛,也只有诗歌的流淌,才能让我疼痛流淌,快意无比。我对这一段话感触颇深,也许是作为爱诗者的敏感所致,让我感受到你在大学这段时间里,你的情感和思想可能受到了巨大的撞击和海涛般的波动。这是一颗种子在出苗之前努力吸收水分,忍受黑暗煎熬的过程;也是一只渴望飞翔的蛹积蓄能量化梦成蝶的过程。而高中两年时间,上天在你心田撒播下一粒诗歌的种子。以及浓烈的古城诗韵便是你诗歌种子的温床。你认同我这番话吗?      
      

    素青:在人生花季的日子里,青春伴随烦恼一起成长。学习中的困惑、生活里的迷茫,遵从父母的意愿过父母安排的人生,离文学那么遥远,真的很不开心。这些不开心让我无奈,枯燥的学习令我烦恼。而只有诗歌让我忘记这些。  

    那段时间我真的未读过诗,未写过诗,但是我并没有离开诗歌太远。在京剧饿咿呀声中长大的我不仅酷爱京剧、昆曲,而且对元曲小令情有独衷。这些爱好,进一步拉近了我与诗歌的距离。

     我非常认同你所说的。我的骨骼里烙印着武冈古城2000多年的历史和民间文化传统,我的文字中永远有家乡的味道。离开家乡那么多年,我一直梦着儿时家乡的情景,对故乡的怀念让我享受颇多。是啊,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家乡的血液,我怎能不怀念那些美好?半边街的童年依偎着外婆的驼背,棉织厂前的青石板路上清脆着奶奶的笑声,地干社的食堂里葱香四溢的红烧肉。。。。等等这些,给了我无穷的诗意。
      

    水云生武冈人网建站10你在人网注册已有8年啦,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是武冈人网早期最活跃的诗人,也是武冈人网最有魅力的诗人之一。你的诗大气,磅礴,有摧枯拉朽之势;带给数千人网网友以青春澎湃,激情洋溢的精神粮食。能谈谈你是怎么接触到武冈人网的吗?是什么让你对武冈人网的热情不减,不离不弃?你的初高中毕业照和之前的童年照片还有收藏吗?(能否提供原照扫描件或翻拍照片,让人网网友一睹家乡大诗人雏形风采,好吗?)

      

    素青:接触网络以后,我一直关注来自家乡的信息。有一次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武冈人论坛,知道了武冈人网。在武冈人网站,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热心的黄远站长、文字清雅的淡淡情辉、和我一样喜欢诗歌的熊烨。。。。。我甚至遇见了我的老师黄三畅。武冈人网让千里相隔的我们近在咫尺,那是多么欣喜而快意的事情啊!一有时间我就喜欢来武冈人网逛逛,看看朋友们的文章,获取更多的快乐。

      
      水云生2006618日下午,你在武冈人网发的第一首诗,题目叫《2006529日》,第二首题目叫《200666日》。这两首诗都是以日期为题,似乎对于你来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能谈谈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吗?            

    素青:这两首诗歌就是这两个日子写的即兴之作,标题并没有任何意义。我喜欢即兴写诗,来了感觉的时候临屏速写,而且写的时候从不思考。诗随心走,由不得我自己,我喜欢真实记录自己的感觉,写后也从不修改。这两首诗歌就是我众多日记诗歌中的两首,仅此而已。

      
      水云生从你的部分诗文中,尤其是《平城别墅》一文,我隐隐感觉到你的骨子里还存留着一些自己家族很多忧伤的记忆。这些零零碎碎的的记忆,像一些盛情难却的蟋蟀,在你灵魂的角落不识时节的呼唤着。这些时常令人思想崩溃瓦解的虫子在啃食你诗歌的藏宝箱,它们把你诗歌的文字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的呼啦出来,让你的文字一个接一个的喊痛。我希望去找到武冈城中已经被时代的潮流湮灭了的历史遗骸。能提供一个具体的地点吗?比如说你文中提到的“平城别墅”在哪条街哪一弄,除了你,还有哪些知情的人住在武冈城里?“平城别墅是一个充满诗意和迷惑的名词,在我看来,你诗歌的渊源与这个梦境一样消失了的名词有很大关系。你认为呢?            

    素青:平城别墅是我爷爷家在武冈城里的老宅子,在汗兴门城门内不远的一条巷子里,现在里面住了很多人家。它的具体位置和故事,我曾经偶尔在亲戚那儿听说过。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爷爷家庭离散,不得已将我父亲托付给曾家的爷爷抚养,平城别墅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成为我父亲心中永远的伤疤。他不愿意去想它,但是他总会不经意想起它。“它像一坐很大的庙一样”,父亲总是这样回忆他的童年。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亲爷爷和亲奶奶,听说我亲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在武冈二中读书,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故事,一点都不知道。
      “平城别墅”永远是一个破碎的梦境,我真的害怕它被时代的脚步湮灭,古老的武冈城如今面目全非,上哪儿去寻找我们儿时的梦境呢?
             

    水云生:你已经在北京生活工作你二十来年,把北京当成了第二故乡,您一直就在国航工作吗?对于生养自己的故乡武冈都梁古城,现在武冈城里还有与你有联系的同学和老师吗?(有的话请提供联系方式)。对于武冈您现在是一个什么情绪,当初离开她时又是一幅什么映象?在你的诗歌中,是否有对当时那种生活元素的融入?近年来有回到家乡探亲小居吗?现在的家乡与20年前相比,您认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素青:北京永远不是我的故乡。离开家乡久了,特别期待回家乡去看一看,可是一回到家乡,你就发现家乡变了,不是我们记忆中美好的家乡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伤感地写道:“我老家的风景极美,有秀丽的山有清冽的水,加上朴实的石板路,木质的老屋,古老的城墙,景色比湘西的凤凰县还美。但近来每次回老家我都有些许的落寞:城市发展了,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老屋子一天天在减少,就连古老的城墙上也被修缮一新,盖上了有飞檐的新阁子。其实老家的风景在于自然的美丽自然的古朴,就象桃花,本朴实无暇,经嫁接植株后培育的观赏的桃花,再怎么花团锦簇,也没有桃花的仙气了。”
      在诗歌中,我只能靠着儿时的记忆去回味家乡的美好。现在的家乡只注重新城区发展,忽略了对老城区的保护,一些老宅子被住家随意翻盖新屋,使老城区日渐失去昔日的模样,很是可惜。
           
     水云生:您已出版的诗集《纸那边的声音》现在还保存有吗?武冈图书馆是否有收藏?能否邮寄一套给武冈人网的网友们传阅?已出版的发表的作品是否还保存有底稿?如果有,我希望把她制成电子书,让更多的网络读者分享您的创作成果。
            
    素青:《纸那边的声音》是诗歌报论坛帮我发的诗集,现在看来是很幼稚的诗歌。
            
    水云生:您是分配到国航工作的吗?从你新浪博客上看,去年冬季以来你在网络上的活跃度是不是降低了?你是不是在酝酿新的创作?您怎么处理工作和创作上的一些冲突的?创作是一种需要安静环境的工作,在抚养子女等家庭琐事和创作的矛盾上,您是怎么处理的? 你的爱人支持你创作吗?他是你作品的第一读者吗?你的作品一般是在什么时间段完成的?你有投稿的习惯吗?你是怎样面对退稿和石沉大海带来的失落?
      

    素青:我是因为丈夫单位解决我们两地分居,从长沙调往国航工作的。家庭、工作和我的诗歌创作并不存在冲突。诗歌并不是天天就有,也不是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的结果。我的诗歌是某段时间的感触,某个时点的火光,是我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字。我一般喜欢在晚上记录这些跳跃在脑海里的分行文字,写好后保存在电脑里。

      我的丈夫工作很忙,有时候他是我诗歌的第一读者。我没有投稿的习惯,投稿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一般是将稿子直接给几个编辑朋友。
      

    水云生:的创作已经持续年了,一路走过来,您感觉献身文学创作,特别是用大精力创作诗歌这种几乎没有收益的东西您觉得值得吗?您创作取得的成就在您整个生命价值中占有多大比列?您在全国诗界也名气不小,您是怎么看待诗人这个荣誉的?今后你对诗歌创作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素青:对文字的喜爱并不是要收获名利,诗歌给予我们的远比任何名利灿烂得多。在我看来,人人皆可成为诗人,只要你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内心凝聚。我在写诗歌的时候,享受着诗歌带给我无穷的快感,我需要靠诗歌来愉悦自己。因爱而歌的创作,怎么会不值得呢?
      作为一个酷爱诗歌的人,我和其他的诗人一样,感恩于诗歌给予我的快乐,感恩与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哪怕是艰难困苦,也是我人生莫大的财富。
      

      水云生:你认为什么样的诗才是一首好诗,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史家或者评论者,在对诗歌研究评判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给诗歌分类,你觉得可取么?就文本来说,你认为目前有没有成熟的新诗文本,或者说中国新诗百年以来,您认为经典的诗歌有哪些?
            
    素青:诗歌是作者性情的展现。好的诗歌,必是让人动容、令人感慨万分的,就象滚滚的春雷撼动大地、像广袤的蓝天拥抱人间。当我们吟诵这些美好的句子,忍不住泪流满面,无边的快意激荡心扉。
      史家或者评论者,在对诗歌研究评判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给诗歌分类,但是也许诗歌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有了研究和分类,便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也是一件有益于诗歌发展的事情。
      
中国新诗百年,经典的诗歌很多,但不能纵向比较,因为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烙印,在每一个时点上,能感动大数人、让阅读者获得阅读的共鸣和快感,那就是好诗歌。
      
      水云生我提出了中国云诗歌创作理念: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弘扬传统,鞠粹创新。从你的部分作品中也可找到具有民族性,亲民性的亮点,这是我非常认同和欣赏你的地方。就我们整个武冈诗群来讲,大部分诗人也有这个共同的特征。因此我认为我们武冈诗群是一个了不起的诗群,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涌现出这么多不同凡响的实力诗人,真的不错。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素青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小小的县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我看来,它并不渺小。我有个癖好,喜欢在小中寻找大的含义,譬如在小麦粒中生存的大村庄,在小爱情中包容的大城市,在小眼睛里生长的人间万物。我们武冈诗群就是衍生于泥土的诗歌群体,是一群最贴近泥土的心脏。
      

    水云生:您是怎么看待“诗歌边沿论 ”这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很多专业的诗歌网站,如诗生活,诗中国,中国诗歌流派网等。您有经常浏览和参与这些网站交流的习惯吗?您对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有什么看法?

           
   素青:在快餐式阅读成为习惯的今天,文学已经被边缘化了,而诗歌作为心灵的火花闪耀在人们面前,很少有读者愿意去静心品味。但我相信,真正的好诗歌是不会湮没的,它一定会有自己绚丽的一瞬的。
      我经常浏览一些诗歌网站,学习一下别人的诗歌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快乐吧。中国诗歌发展如同我们共同的梦想一样,总有一天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水云生 最后,您对武冈诗群的建设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请给武冈人网所有网友说一句话!(能否提供一些您近期的生活照片,特别是您在居所书房和办公室的照片?能把你说的话写下来,拍成照片更好)谢谢!
           
      素青:希望武冈诗群有更多的交流,希望武冈人网有更多的朋友欢聚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7-26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7-30 19:4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交情照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12: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