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啃一啃诗歌语言这把“硬骨头” [打印本页]

作者: 动态编辑    时间: 2014-8-18 21:19
标题: 啃一啃诗歌语言这把“硬骨头”
啃一啃诗歌语言这把“硬骨头”

——陈仲义《现代诗:张力语言论》研讨会综述

董迎春 吕旭阳



八月,第22届柔刚诗歌奖在鼓浪屿颁发,同时举办陈仲义教授《现代诗:语言张力论》研讨会。主办方为南京新诗研究所、《青春》杂志社等,柔刚诗歌奖组委会承办,商邦集团赞助。研讨会由南京新诗研究所所长王彬彬教授主持。

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陈仲义首先陈述了对张力范畴的两个推进工作:一是在新批评基础上,将张力确证为关系主义产物,重新对张力进行界定与修订。二是把张力提升为诗歌文本内部的“总管家”,起到协调统领作用。最后希望各位不吝情面,提出尖锐批评,以利于在接下来的再版中完善补充。
东南大学王珂教授指出,陈教授在张力理论运用研究上长处是作品分析感受力强,对中国诗歌的现场很了解;短处是理论不系统,作品分析多。这本书最终要建立在中西方雄厚的学术资源上,故西方理论还要进一步补充、借鉴,中国古典资源的“空白”论还要进一步加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诗评家陈爱中认为,当下中国话语面临怎样把西方理论中国化、形成中国独特批评体系的机缘,陈教授用中国化之后的张力论来解读中国汉语新诗是非常意义的。不足是有关语感问题。能否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更深入剖解语感,引导读者体会新世纪以来新诗这一个重要基点。
南京大学副教授、诗评家李章斌认为,张力只是个比喻、隐喻。陈教授有点把张力概念无限拉大之感,所以是否要限制张力的边界值得考量。另外,还应有个比较诗学视野,即现代汉诗为什么要使用张力,张力概念为何适应现代诗学。张力理论本质上是来源于现代社会精神的紧张,所以论述中可否再加些对古代性、现代性张力问题的思考。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颜炼军提出,从批评理论的有效性上来说,陈仲义教授还有两个“重要文学工作”要做:一是,在复杂的当代诗歌作品中,要有辨认的能力,把无名状态的好作品辨认出来,对这些作品进行有效阐释,并与这个时代形成对称的文化系统。二是,张力概念应建立在一个反科学主义的背景及现实关系上,即对现在诗歌创作、现在诗学史提供一种比较强烈的现实尺度
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董迎具体谈到三个感受:第一,“张力”命名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现代诗”的理论建构。第二,“张力语言论”这张诗语地图,将当代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范畴有效地融注于“现代诗”的汉诗写作与形式诗学的勘探。第三,“张力语言论”勘探了诗语生成的内部结构,也彰显研究者清醒而深刻的忧患意识与文化立场。当然,此书也留下继续深化的余地:如何用始终如一的诗学立场评价相异的作品与纷繁复杂的当代诗潮,如何把这众多指涉的诗语范畴更系统切近地摄于张力语言这一诗学谱系,如何在诗、非诗的语言实践甚至在诗的理解偏见中彰显出诗意精神。
诗人梁雪波认为陈仲义教授的研究有两个作用:一是,为现代诗歌汉语诗歌的研究和批评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话语;二是,为诗歌的写作者某种“指导”。鉴于批评理论话语与诗人写作之间的矛盾、纠结,建议陈教授多接触了解诗人具体的诗歌创作,这对理论架构更有意义。
成都市作协副主席、诗人柏桦引用多多的话“我只读有张力的诗”,来表明自己对张力的认知。同时,他认为张力是“词语构成的紧张性”,抓住这个亮点写成“张力论”,用几十万字专门来讨论,整本书都谈一个点,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不容易的。但选诗应当具有统一的趣味。
第22届柔刚诗歌奖主奖获得者胡弦认为每个人的写作是秘密性的,经验写作和超验写作,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超验就是体验,魔幻现实也是现实,现实就是最大的浪漫主义。在写作上需要新的感觉,无关乎阅读者,新的感觉很重要。而张力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刻意为之,但有时候为了诗歌的整体,要学会控制,不能让张力越大越好。
《诗建设》主编、诗评家胡伟泉认为陈教授以如此大的精力和心思来推动语言张力论的研究是值得钦佩的,张力接近现代人对世界的理解。而中国现代文艺很大程度是西方影响下的变体,我们今天讲的话,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合流。张力说非常有共鸣。对写作经验是有帮助的,对汉语写作具有推动作用。
女诗人教师子梵梅认为张力无法规避,没有张力就没有诗,诗性就是张力。
也有在场诗人指出,写诗要会学练词、练句、练意。诗人写作未必考虑到张力。《现代诗:语言张力论》对于写诗具有借鉴作用。诗歌必须是张力以后的平衡,张力不是目的,最终应达到平衡。
本次活动主要策划者柔刚先生也参与了讨论。研讨结束,陈仲义教授也感谢诸位诗人、诗评家的建设性意见,将吸取意见在下一版《现代诗:语言张力论》进行整体夯实与改进。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8-18 21:28
厦门的,关注一下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4-8-18 21:54
诗歌的进步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4-8-18 22:07
女诗人教师子梵梅认为张力无法规避,没有张力就没有诗,诗性就是张力。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8-19 07:13
现实就是最大的浪漫主义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8-19 07:13
这样的讨论风气很好,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8-19 07:50




作者: 汪贵沿    时间: 2014-8-19 08:46
学习了!
作者: 沙漠的杨    时间: 2014-8-19 11:09
张力内在,只可意会!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4-8-19 12:53
梁树春 发表于 2014-8-18 22:07
女诗人教师子梵梅认为张力无法规避,没有张力就没有诗,诗性就是张力。

诗性就是张力

赞赏
作者: 李太伯    时间: 2014-8-19 14:43
啃偏啦
作者: 草帽    时间: 2014-8-19 20:09
张力是对文本、语感、语态、语境的一种张扬,这种张扬是通过新的契合方式从结构上实现的。
作者: 呆瓜    时间: 2014-8-19 20:26
就像橡皮筋的弹性,语言的弹性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8-20 06:01
阅读。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8-20 07:56
“张力”是散文和诗歌的最大区别,如果诗歌没有张力,那就是散文,一种分行的散文而已。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8-21 09:49
最近刚读了这本书
作者: 汪贵沿    时间: 2014-8-21 10:07
学习了!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4-8-21 14:43
这本书已读过。要张力,但不要那种彼此相似的用语,也就是到了那个小关口,人人都会想到要这样子弄一下,有张力了,也旧了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8-21 14:49
来学习
作者: 李庆贺    时间: 2014-8-21 15:26
张力,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的叫内蕴
作者: 徜徉    时间: 2014-8-21 21:43
读完了。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4-8-22 20:15
转发微博荐读。。。
作者: 风流不是风    时间: 2014-8-23 12:03
沙漠的杨 发表于 2014-8-19 11:09
张力内在,只可意会!

名诗人几乎不懂语言张力是什么?张力是语言的内在空间,是多义指向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4-8-25 12:54
学习中
作者: 曾正贤    时间: 2014-8-28 10:36
好书,学习过了!
作者: 蓝星儿    时间: 2014-8-28 11:33
学习了!
作者: 刘郎    时间: 2014-8-29 22:51
我所理解的张力是,用语言架构起的空间……
作者: 禾青子    时间: 2014-9-5 22:06
支持一下,反正在厦门闲着也会混进子梵梅的诗友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