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削球与散文诗 (一点小感触) [打印本页]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8 20:00
标题: 削球与散文诗 (一点小感触)
本帖最后由 川北藻雪 于 2014-10-8 20:01 编辑

                                        削球与散文诗


    观看仁川亚运会男子乒乓球决赛,第一场马龙对阵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深为削球所震撼,连电视解说员也极力称赞朱世赫是一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原因不是和他同时代的人都退役了他仍在坚持,而是三十岁的老运动员了仍然富有拼劲,韧劲,定力。
    在我,是把削球当艺术欣赏的同时,想到了艺术的表述,需要有像削球的慢,拉,同时又敏锐的出其不意的攻,能够削攻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目前除了朱世赫恐无人能出其左右。虽然,最终他败下阵来,但他不失为伟大的失败,仅其风度都令人侧目。
    还是回到散文诗写作。我以为这种慢除了书写速度以外,还有语调的慢,像削球一样叙事,你得忍住情感到来时的凶猛攻势,利用叙事这种削势来消解,避其锋芒,巧用细节来拉伸,即长削。但落点仍在球台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笨,实际上这是最考功力的。因为落点低,避免了被砍杀的危险;而诗歌语言亦如此,过分高蹈,过分抒情,难免让人诟病,倒不是怕诟病,而是缺少了空间,缺乏了戏剧性,也缺少了机趣。
    当然,一味的削也不是最好的策略。需得削中有攻,是在削的基础上的攻,即出奇不意,又让对手(抑或读者)防不胜防,达到“削出的球连起重机都拉不起来”之重。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0-8 20:20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0-8 20:20
观看仁川亚运会男子乒乓球决赛,第一场马龙对阵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深为削球所震撼,连电视解说员也极力称赞朱世赫是一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原因不是和他同时代的人都退役了他仍在坚持,而是三十岁的老运动员了仍然富有拼劲,韧劲,定力。
    在我,是把削球当艺术欣赏的同时,想到了艺术的表述,需要有像削球的慢,拉,同时又敏锐的出其不意的攻,能够削攻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目前除了朱世赫恐无人能出其左右。虽然,最终他败下阵来,但他不失为伟大的失败,仅其风度都令人侧目。
    还是回到散文诗写作。我以为这种慢除了书写速度以外,还有语调的慢,像削球一样叙事,你得忍住情感到来时的凶猛攻势,利用叙事这种削势来消解,避其锋芒,巧用细节来拉伸,即长削。但落点仍在球台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笨,实际上这是最考功力的。因为落点低,避免了被砍杀的危险;而诗歌语言亦如此,过分高蹈,过分抒情,难免让人诟病,倒不是怕诟病,而是缺少了空间,缺乏了戏剧性,也缺少了机趣。
    当然,一味的削也不是最好的策略。需得削中有攻,是在削的基础上的攻,即出奇不意,又让对手(抑或读者)防不胜防,达到“削出的球连起重机都拉不起来”之重。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0-8 20:21
有见地
作者: 徐三白    时间: 2014-10-8 20:23
可以说是对诗歌写作的讨论,由乒乓联想到散文诗,君可谓入魔矣。

但是需要改进一下才像散文诗,愚以为。

拜读问好。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4-10-8 20:26
有特点,有思想,有独到的见解!欣赏并问好!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10-8 20:35
欣赏,学习!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8 20:37
徐三白 发表于 2014-10-8 20:23
可以说是对诗歌写作的讨论,由乒乓联想到散文诗,君可谓入魔矣。

但是需要改进一下才像散文诗,愚以为。 ...

是的,这不是散文诗。是讨论,是发在散文诗版块,关于散文诗写作的一点想法。谢谢老师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8 20:39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10-8 20:26
有特点,有思想,有独到的见解!欣赏并问好!

辛老师好,散文诗版块很繁荣,但关于散文诗的理论探讨比较少,我写这个发在该版块是不是不太合适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8 20:43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0-8 20:21
有见地

问好康老师,一点小感触写出来供大家探讨,批评。活跃活跃散文诗理论构建氛围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8 20:47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10-8 20:35
欣赏,学习!

招老师好,敬请批评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0-8 20:51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43
问好康老师,一点小感触写出来供大家探讨,批评。活跃活跃散文诗理论构建氛围

好事情。赞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0-8 20:51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43
问好康老师,一点小感触写出来供大家探讨,批评。活跃活跃散文诗理论构建氛围


作者: 清江渔哥    时间: 2014-10-8 22:06
好感悟。处事为人,习文作诗皆可值得借鉴。谢谢!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0-8 22:12
徐三白 发表于 2014-10-8 20:23
可以说是对诗歌写作的讨论,由乒乓联想到散文诗,君可谓入魔矣。

但是需要改进一下才像散文诗,愚以为。 ...

他并不是把这篇当作散文诗作品,而是关于散文诗的杂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0-8 22:14
比喻很奇特,见解有道理,对我有启迪。
作者: 奎奎    时间: 2014-10-8 22:38
有见地。学习。问好。
作者: 徐三白    时间: 2014-10-8 23:09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37
是的,这不是散文诗。是讨论,是发在散文诗版块,关于散文诗写作的一点想法。谢谢老师

我不是老师,不敢当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0-9 00:36
还是回到散文诗写作。我以为这种慢除了书写速度以外,还有语调的慢,像削球一样叙事,你得忍住情感到来时的凶猛攻势,利用叙事这种削势来消解,避其锋芒,巧用细节来拉伸,即长削。但落点仍在球台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笨,实际上这是最考功力的。因为落点低,避免了被砍杀的危险;而诗歌语言亦如此,过分高蹈,过分抒情,难免让人诟病,倒不是怕诟病,而是缺少了空间,缺乏了戏剧性,也缺少了机趣。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0-9 00:36
当然,一味的削也不是最好的策略。需得削中有攻,是在削的基础上的攻,即出奇不意,又让对手(抑或读者)防不胜防,达到“削出的球连起重机都拉不起来”之重。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0-9 00:36
很有见地。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4-10-9 12:20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39
辛老师好,散文诗版块很繁荣,但关于散文诗的理论探讨比较少,我写这个发在该版块是不是不太合适

很好啊,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请继续!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4-10-9 13:21
转给微博荐读,,,下午好!
作者: 川北藻雪    时间: 2014-10-13 10:50
青青河边草 发表于 2014-10-9 13:21
转给微博荐读,,,下午好!

谢谢,几天不来帖子都沉到那底下去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