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歌评论:“抒情”与“反抒情”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27 11:54
标题: 《诗歌评论:“抒情”与“反抒情”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有烟无火 于 2014-10-27 12:09 编辑

《诗歌评论:“抒情”与“反抒情”的思考》

文/烟火

    看着大师们为“抒情”与”反抒情“,颇为“伤筋动骨”,突然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张无为在流派网提出“抒情”与“反抒情”的思考,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毕竟,“抒情”是常态,“反抒情”是新态。在讨论这个博弈的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区分“抒情”与“反抒情”的概念。

    其实,我自己也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弄明白“反抒情”的基本概念。因为我自己写诗总是“随意、随念”而写。或以生活的一点物象突然联想到与人之生存的某种感悟有些许关联的时候,就能触动我写诗的欲望。“感悟”是什么?比如大海的宽阔,这是我们一看到大海时的第一感觉,然后针对自己人生的阅历,我们可以不同层次的联想到大海风景的美丽,可以联想到大海无边无际的包容内质,还可以回归到与人本身立命于世的一种豁达态度。如果对大海风景的直接描叙,就是叙事诗,如果对大海可以包容一切的本性发表感慨那就是抒情诗,如果我们把大海豁达的意象与人之生活中人生价值的某种“契合”做出理性分解,那就是不要带任何感情倾向的“反抒情”诗的写意了。

    为什么,后现代诗歌的写作家们要提出“反抒情”、“间抒情”或“零抒情”?我的看法是:传统的对物象的直叙、对意象目的进行单一的感慨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对新诗做更进一步的与人之生活存在本源化的思考了。也就是说,当代的诗歌写意绝大多数的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有意或无意的去思考,我要写的这首诗的内容与我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相联系。

    “保抒情”者们呢?估计在感性上是对传统抒情诗的“博大”依赖,理性上是对“抒情”“情”字的“广义”理解。“情”是什么?字解就是:左边“一心”,右边“十二个月”,诗人用人生用十二月的时间来思考,来写诗。万物生灵皆有情,万水千山皆是情,大家说,哪里会“无情”了?其实,不然。“反抒情”的“情”有更为实质的“提炼”。当前社会的发展到了更为科学解剖“质分子”的年代,我们的思考,我们诗歌写作者也会更多的去思考写诗与诗歌表达的更为本源的东西。它不需要你感情抒发的随意性、单一性。更重要的是不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是褒扬、是贬义?它只是理性的剖析它最终的一个目的《诗歌的目的说》我有过论述。
   
    对于诗歌“抒情”与“反抒情”,我的最终观点是:抒情是传统性过程,反抒情是目的性过程,都会存在。但是他们不能”合二为一“。

2014.12.27
[groupid=818]【纯诗印象诗派】[/groupid]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27 14:44
时间错了,手机无法改,且过吧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4-10-27 15:42
哈哈,首读,来自未来的评论。
作者: 清浮荷    时间: 2014-10-27 18:01
哈哈,来学习,问候!
作者: 叶孤城    时间: 2014-10-28 20:01
那么冷清来顶下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28 23:08
叶孤城 发表于 2014-10-28 20:01
那么冷清来顶下

这里本来我就不收欢迎的,不为道何以为谋?老去捅马蜂窝.......哈哈........也无所谓啦.........谢谢诗友,万分感激来看我这个墙角的人。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28 23:10
许晓鸣 发表于 2014-10-27 15:42
哈哈,首读,来自未来的评论。

我这沙发不好坐啊,冷清。还是老兄弟惦记我。快乐!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28 23:11
清浮荷 发表于 2014-10-27 18:01
哈哈,来学习,问候!

能来看看我就行,好茶伺候着!快乐
作者: 清浮荷    时间: 2014-10-29 18:27
有烟无火 发表于 2014-10-28 23:11
能来看看我就行,好茶伺候着!快乐

哈哈我最喜欢好茶了。以后常来先得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10-30 20:07
有道理。这类的思考和见解多多发来。问好风筝。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10-30 20:07
有道理。这类的思考和见解多多发来。问好风筝。
作者: 叶孤城    时间: 2014-10-31 18:54
有烟无火 发表于 2014-10-28 23:08
这里本来我就不收欢迎的,不为道何以为谋?老去捅马蜂窝.......哈哈........也无所谓啦.........谢谢诗友 ...

自清而轻,自浊而缛,我冲着这句话而来!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31 22:34
叶孤城 发表于 2014-10-31 18:54
自清而轻,自浊而缛,我冲着这句话而来!

谢谢诗友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4-10-31 22:35
王法 发表于 2014-10-30 20:07
有道理。这类的思考和见解多多发来。问好风筝。

我咋成风筝了?????????????????????我还不是法老问候的人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11-1 22:17
从学理考察“反抒情”很好,也值得,得支持。
“反抒情”肯定是后现代理论启迪的结果,研究仍然有待于深入。
不过,如“对大海风景的直接描叙,就是叙事诗”——也可以是抒情诗吧。
字解就是:左边“一心”,右边“十二个月”——这样很难科学哦。
“抒情是传统性过程,反抒情是目的性过程”——为什么?

作者: 花一仆    时间: 2015-2-26 15:46
本帖最后由 花一仆 于 2015-2-26 15:47 编辑

无为问的,也是我存疑的。不过开始探讨,且有心得。是我欣赏的。
反抒情,根本上是将情感的主体色彩与客体的客观物象进行组织之后,作为“自在”的诗写对象,进行冷静的、理智的处理。也就是说,情感也是一种可观、可品的物质,抒情的姿势、角度、运行的状态也进入审视之中。
它是一定要超越抒情诗的。这个超越,蕴含的丰富,品相的优良,耐品的程度,稳与重等等都在更高的境界。是更加诗性化的,而不是去诗性的向度。
它要求的诗人素质更高,哲理、抒情、叙事的手法要融会贯通。意象诗以及现代后现代诗作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但没走出朦胧的境地,没能消除与受众的隔膜。
它响应着信息社会、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条件下,不再平面式感触而是立体化思考的内在需求,进行诗美的重构。
它要求的诗人一定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全方位的视角作用下的一种通透。

它任重而道远。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5-2-26 16:08
花一仆 发表于 2015-2-26 15:46
无为问的,也是我存疑的。不过开始探讨,且有心得。是我欣赏的。
反抒情,根本上是将情感的主体色彩与客体 ...

问候花仆。对当前诗性的理解,我也在探索中的。
作者: 花一仆    时间: 2015-2-26 16:16
有烟无火 发表于 2015-2-26 16:08
问候花仆。对当前诗性的理解,我也在探索中的。

共同探讨。问好烟火,初八快乐。
有点感想就只顾说了,常常有失问候。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5-2-26 17:02
花一仆 发表于 2015-2-26 16:16
共同探讨。问好烟火,初八快乐。
有点感想就只顾说了,常常有失问候。

无妨。书子之交何惜于寸语片言之累?向前辈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