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访新会梁启超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13:25
标题: 访新会梁启超故居
本帖最后由 蔡旭 于 2014-11-26 13:27 编辑

访新会梁启超故居


          这座屋很平常。
      青砖,土瓦,平房,400平方。在新会茶坑村并不少见,在广东乡间并不少见。
      这个人很不平常。
      这个140多年前从这座屋诞生的名叫梁启超的婴孩,后来成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不过他的光芒与这座屋无关。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与房子无关。所有名人、伟人,都与他出生的房子无关,与他的房子的大与小,高与矮,豪华与普通无关。
      他的儿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中国唯一的一门三院士,他们的成就也与这座屋无关。
      他们不是在这座屋出生的。在不同的房子诞生,都不妨碍各自的优秀。
      当然我也得感谢这座故居,它让我有机会接近梁启超。
      见识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一位中国百科全书式人物的人生。
      领略“中心思想就是爱国,一贯主张就是爱国”的伟人的志向。
      惊叹148卷1000多万字《饮冰室合集》的作者的博大精深。
      感受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知者的智慧。
      瞻仰一种介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的新文体的创造者的风采。
      赞叹“经济”、“组织”、“干部”等日文新词的引进者的聪明。
      聆听响遏行云的《少年中国说》,在一百年的时空中激荡的声音。
      我要感谢这座故居,但并没有同这座与他的光芒无关的故居合影。  
      只把我的身影贴近那座铜像。
      让我的心,同一位爱国图强、毕生奋斗的先行者的心 ——
      同节拍跳动。
      (2014年11月26日,写于珠海)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11-26 13:31
首读,欣赏!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1-26 14:34
他们不是在这座屋出生的。在不同的房子诞生,都不妨碍各自的优秀。
      当然我也得感谢这座故居,它让我有机会接近梁启超。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1-26 14:34
欣赏学习,问好师友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15:24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11-26 13:31
首读,欣赏!

谢谢首读。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15:25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11-26 14:34
他们不是在这座屋出生的。在不同的房子诞生,都不妨碍各自的优秀。
      当然我也得感谢这座故居,它让我 ...

谢谢肯定。我在这里借这间屋子,发表我对“名人故居”是否“风水宝地”的看法。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15:26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11-26 14:34
欣赏学习,问好师友

问好。感谢!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11-26 15:30
学习!问好蔡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18:02
洪芜 发表于 2014-11-26 15:30
学习!问好蔡老师!

问好!谢谢!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1-26 18:13
   不过他的光芒与这座屋无关。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与房子无关。所有名人、伟人,都与他出生的房子无关,与他的房子的大与小,高与矮,豪华与普通无关。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1-26 18:14
哲思,犀利。
再赏学习 ,问好师友
作者: 奎奎    时间: 2014-11-26 18:49
缅怀,感悟,真情的抒写。拜读。问好蔡老师。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1-26 19:25
来成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作者: 郝茂军    时间: 2014-11-26 19:41
来学习。这样大气的文章在这里特别显眼。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4-11-26 19:50
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1-26 21:32
惊叹148卷1000多万字《饮冰室合集》的作者的博大精深。
      感受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知者的智慧。
      瞻仰一种介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的新文体的创造者的风采。
      赞叹“经济”、“组织”、“干部”等日文新词的引进者的聪明。
半个伟人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0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11-26 18:13
不过他的光芒与这座屋无关。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与房子无关。所有名人、伟人,都与他 ...


我这个观点,似乎有点“另类”?许多名人、伟人的故居、故里都被吹得很神。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2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11-26 18:14
哲思,犀利。
再赏学习 ,问好师友

我有我的看法,愿讲而且敢讲,其实谈不上“犀利”。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4
奎奎 发表于 2014-11-26 18:49
缅怀,感悟,真情的抒写。拜读。问好蔡老师。

谢谢评点。其实我更注重思想的表达。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1-26 19:25
来成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是的,对于刚出生的人来说,所有的发展都是后来的。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6
郝茂军 发表于 2014-11-26 19:41
来学习。这样大气的文章在这里特别显眼。

谢谢!用“大气”来形容,过分了。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7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11-26 19:50
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问好。感谢!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6 22:58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1-26 21:32
惊叹148卷1000多万字《饮冰室合集》的作者的博大精深。
      感受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 ...

就这些来说,我觉得他已够得上伟人了。
作者: 徐三白    时间: 2014-11-26 23:19
欣赏,问好诗友。
作者: 郝茂军    时间: 2014-11-27 07:24
蔡旭 发表于 2014-11-26 22:56
谢谢!用“大气”来形容,过分了。

老师见笑了。些类诗大都是是借物抒怀,由此及彼,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只是你的诗空间容量比较大,视眼开阔,让我读后有种大气之感,如没有感知你的原意也很正常,望老师体谅。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7 09:09
郝茂军 发表于 2014-11-27 07:24
老师见笑了。些类诗大都是是借物抒怀,由此及彼,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只是你的诗空间容量比较大,视 ...

您的解读正是我的原意。谢谢!只不过“大气”的评价太高了。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1-27 09:10
徐三白 发表于 2014-11-26 23:19
欣赏,问好诗友。

问好三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