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原创首发]云如剑,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打印本页]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0:14
标题: [原创首发]云如剑,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本帖最后由 冬日的彩虹雨 于 2014-12-9 16:35 编辑

(, 下载次数: 22)


云如剑,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文/冬日的彩虹雨

逆向的风,驻足时光栈道,疯长岀纵横交错的触角。
落日瘦削的身影,在岁月的边缘,倒挂着蹉跎。
远去的喧嚣,垂留古铜的斑驳作印记。
穿过满树的枫红,渐次暗哑。
泥土深处,文字厚重起来。
往上的冬天,让长抑或短的句式,都充满着险境。
蒿草,如星点散落,捧出初心,以朝圣的姿态,拴紧呼啸的风。
雀鸟低声啼鸣,应和低处。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4-12-9 11:00
美画美文,有味!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4-12-9 11:11
本帖最后由 黄锡锋 于 2014-12-9 11:13 编辑

提读灵动、简约美文!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4-12-9 11:13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9 11:43
赏读,问好!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4-12-9 12:05
生动形象,清新优美。欣赏并问好!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9 12:19
题目就很有诗意!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9 12:19
诗情画意!欣赏!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12-9 15:39
拜读,问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3
叶枫林 发表于 2014-12-9 11:00
美画美文,有味!

谢谢诗友来读。问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4
黄锡锋 发表于 2014-12-9 11:11
提读灵动、简约美文!

谢谢老师提读鼓励!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4
黄锡锋 发表于 2014-12-9 11:13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问好老师!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2-9 11:43
赏读,问好!

谢谢老师来读鼓励 !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5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12-9 12:05
生动形象,清新优美。欣赏并问好!

问好老师!谢谢评读鼓励!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6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9 12:19
题目就很有诗意!

谢谢江编辑来读!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6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9 12:19
诗情画意!欣赏!

问好您!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6:17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12-9 15:39
拜读,问好

谢谢招老师来读鼓励!问好您!
作者: 潘晓平    时间: 2014-12-9 16:19
拜读!问好师友!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9 17:07
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9 17:07
逆向的风,驻足时光栈道,疯长岀纵横交错的触角。
落日瘦削的身影,在岁月的边缘,倒挂着蹉跎。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12-9 17:35
诗画同美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12-9 18:08
质感!内敛!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12-9 18:09
雀鸟低声啼鸣,应和低处。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大气!豪迈!
作者: 清江渔哥    时间: 2014-12-9 18:13
画面空灵,意蕴浑厚,诗句质感而大气的佳章!赞赏!问好诗友!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8:35
逆向的风,驻足时光栈道,疯长岀纵横交错的触角。
落日瘦削的身影,在岁月的边缘,倒挂着蹉跎。
远去的喧嚣,垂留古铜的斑驳作印记。
穿过满树的枫红,渐次暗哑。
泥土深处,文字厚重起来。
往上的冬天,让长抑或短的句式,都充满着险境。
蒿草,如星点散落,捧出初心,以朝圣的姿态,拴紧呼啸的风。
雀鸟低声啼鸣,应和低处。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8:35
学习了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8:35
问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4
潘晓平 发表于 2014-12-9 16:19
拜读!问好师友!

谢谢诗友来读!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6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2-9 17:07
欣赏学习,问好

向老师们学习。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6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2-9 17:07
逆向的风,驻足时光栈道,疯长岀纵横交错的触角。
落日瘦削的身影,在岁月的边缘,倒挂着蹉跎。

晚上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7
老远 发表于 2014-12-9 17:35
诗画同美

谢谢老远老师!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7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12-9 18:08
质感!内敛!

谢谢封老师!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8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12-9 18:09
雀鸟低声啼鸣,应和低处。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 ...

多向老师们学习!晚上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8
清江渔哥 发表于 2014-12-9 18:13
画面空灵,意蕴浑厚,诗句质感而大气的佳章!赞赏!问好诗友!

谢谢老师鼓励!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9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2-9 18:35
逆向的风,驻足时光栈道,疯长岀纵横交错的触角。
落日瘦削的身影,在岁月的边缘,倒挂着蹉跎。
远去的喧 ...

谢谢老师来读!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9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2-9 18:35
学习了

向老师学习!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8:59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2-9 18:35
问好

晚上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9:00
冬日的彩虹雨 发表于 2014-12-9 18:59
谢谢老师来读!

客气了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9:00
冬日的彩虹雨 发表于 2014-12-9 18:59
向老师学习!

客气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12-9 19:00
冬日的彩虹雨 发表于 2014-12-9 18:59
晚上好!

晚上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4-12-9 19:20
读起来有劲  推荐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19:39
采凤 发表于 2014-12-9 19:20
读起来有劲  推荐

谢谢诗友!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12-9 19:44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利刃,划出天空的一抹湛蓝……
学习!问好!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9 20:24
洪芜 发表于 2014-12-9 19:44
涧水,逃离郁积的泛滥,标识明暗的岔口。
俯瞰巅峰,透过流水,就能释读云天之上的禅意。
云絮,似白色的 ...

谢谢洪芜老师来读鼓励!
作者: 徐三白    时间: 2014-12-9 23:33
问好诗友,学习了。

原创首发一般是说你在这发的第一首诗,不是这一首诗是否原创首发。
诗友,你也是老人了吧,反正我知道你的。你看大家都没人加【原创首发】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10 09:02
徐三白 发表于 2014-12-9 23:33
问好诗友,学习了。

原创首发一般是说你在这发的第一首诗,不是这一首诗是否原创首发。

问好三白老师!早安!


“原创是独立完成的创作。首发就是首先发,也就是创作出的作品第一个发表的地方。”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10 10:53
冬日的彩虹雨 发表于 2014-12-9 16:16
问好您!

谢谢!上茶!
作者: 冬日的彩虹雨    时间: 2014-12-10 16:24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10 10:53
谢谢!上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