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创作手记】有历史就厚 有现实就重 [打印本页]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6 23:18
标题: 【创作手记】有历史就厚 有现实就重
【创作手记】
有历史就厚  有现实就重
——试答历史题材怎样写出厚重感

    我们中华民族已有5000年的历史,涌现了星汉灿烂的优秀人物,遗下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这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文人骚客提供了写之不尽的创作题材。
    经常有人问:怎样才能写出历史题材的厚重感呢?
    按照我的切身体会,也许可以这样回答:有历史就厚,有现实就重。
    试以《在合肥见到白脸的包公》为例。

《在合肥见到白脸的包公》

    包公的脸,原来并不黑!
    在他的故乡合肥的包公祠,他坐在白墙青瓦封闭式三合院的厅堂里,嵌在黑石刻的墙壁上,镶在上色的画像里。
    这画像,离他的年代最近,离他的故乡最近,是最可信的真容。
    好一个白面书生!好一个相貌堂堂,眉清目秀的包公!
    也许他面对的是漆黑一片,但脸上并无一丝乌云。也许他心中装满朗朗乾坤,但脑门却没有一弯新月。
包公的脸,原来并不黑!
    黑脸的是戏里的包公,是祈望中的包公。
    黑的是威严,是公正,是法的坚硬与冷峻,是刚正不阿与不循私情。
    是清官的象征,是百姓的理想的物化,是心理的幻现。
    面对漆黑的世道,必须比黑更黑啊!
    祈愿的力量,能让包河的黑背鲫鱼与红莲藕成为铁面鱼与无丝藕,能让饮了廉泉的贪官头痛欲裂。
包公的脸,原来并不黑!
是的,越是缺少什么,就越要呼唤什么。
    怪不得1000年来,都在崇拜包公。
    怪不得一个白面书生,成了黑脸包公。
    怪不得我看到,从包公祠到包公墓,从北宋到当今,一路上的游人——
总是络绎不绝。
       (2014年11月21日)

    包公是人们熟知的北宋的清官,千百年来以清廉正直、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不偱私情而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由于长年受戏曲的影响,人们的脑中就有了“黑脸包公”的印象。
到底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是怎样的呢?包公故乡合肥的包公祠回答:包公原是相貌堂堂、眉清目秀的白脸书生。尽管人们知道真实的包公不至于满脸漆黑,脑门上也不会有一个月牙,但当我同许多游客一样见到“帅哥型包公”时,还是大出意外。
    诗中先是如实描述了真实的包公形象,以及人们见到眉清目秀的包公时惊讶的表情。接着,又用包公“由人到神”的历史,回答了包公的脸为何变黑的原因。原来,“黑脸的是戏里的包公,是祈望中的包公。”“是百姓的理想的物化,是心理的幻现。”“ 面对漆黑的世道,必须比黑更黑啊!”这样,不但让人们“知其然”,而且让人“知其所以然”。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包公,就被“还原”了,显示了历史的真面目。这样一来,历史的真实得到恢复,人物的形象得到饱满,人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诗的“厚度”就得到呈现了。
    但这还不够。重温历史并不仅仅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借古鉴今,古为今用,用历史的经验来观照现实,回答现实的问题。诗中写到,不但“1000年来,都在崇拜包公”,而是“我看到,从包公祠到包公墓,从北宋到当今,一路上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为什么?因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要呼唤什么。”诗笔一下子从历史回到现实:当今社会,同样需要“包青天”,需要公平、正义,需要“法的坚硬与冷峻”,需要“刚正不阿与不循私情”。
    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性所在。如果只有“思古之幽情”,这首诗似乎是难以产生震撼的力量的。直面现实,干预生活,才使它有了“重”,才显示的诗的份量。
这首诗在网上贴出后,得到了较多的好评,并被《诗歌周刊》及时选载。这让我对“有历史就厚,有现实就重”有了较深的认识。
    关于这一点体会,也许也可以从另一首诗《关于在崖门上香的理由》中得到验证。

《关于在崖门上香的理由》

    凡有庙都叫人烧香,这里也不例外。
    凡烧香都说会保佑平安发达,这里也不例外。
    这里,是珠江出海口的崖门。
700多年前,逃亡的南宋王朝与元朝的追兵正是在这里的海面,20多万人,1600艘战船1000艘民船,进行了23天生死存亡的惨烈海战,最终宣告了宋朝的覆灭。
    崖山上,有存在过10个月的皇帝行宫,有三座后人凭吊的祠庙。
    给义士祠为精神上香。向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十多万义士寄托悲壮的思念。
    给大忠祠为气节上香。向“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表示衷心的崇敬。
    给慈元庙为忠贞上香。向宁死不降、跳海殉国的杨太后表达爱国的情怀。
    上香的人,大多并不是为了自己。
    大多不去理会那些劝人烧香保佑的挂在口边的广告。
    即使也有只是为了祈求保佑的人,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如意的答案。
    靠什么来保佑呢?
    仓忙败退的太后及皇子皇孙,连自己都保佑不了,拿什么去保佑别人?
        (2014年11月27日)

    诗中写的是宋元崖门海战的遗址。正是在这里,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诞生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气歌”。诗中简要地展示了这场海战的惨烈与悲壮,介绍了义士祠、大忠祠、慈元庙的由来,赞颂了文天祥们“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气。这样,使诗的“厚度”得到了表现。
    这首诗是从现实写起的,从“上香”写起。“凡有庙都叫人烧香”,“ 凡烧香都说会保佑平安发达”,这是普遍存在、见惯不怪的现实。问题是为了什么而上香?诗中尖锐地指出:“仓忙败退的太后及皇子皇孙,连自己都保佑不了,拿什么去保佑别人?”从而对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拿来忽悠赚钱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这首诗的“重量”正是由面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而得到表达的。
    怎样让一首写历史的散文诗有厚重感,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有更多理论的探讨与实践的试验。一两首不算出色的诗也许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在这只能作为一点体会,提供交流与参考罢了。
    (2014年12月10日,12月26日)

作者: 子默    时间: 2014-12-27 00:34
这么好的东西,先读为快了-------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12-27 09:31
真好!当亮读,置顶学习。可惜手机无法操作。蔡老师,周末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09:57
子默 发表于 2014-12-27 00:34
这么好的东西,先读为快了-------

谢谢首读。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09:57
洪芜 发表于 2014-12-27 09:31
真好!当亮读,置顶学习。可惜手机无法操作。蔡老师,周末好!

谢谢支持。周末快乐!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27 12:12
精彩!欣赏佳作!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12:59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27 12:12
精彩!欣赏佳作!

谢谢支持。自我总结,为的是自我提高。拿来交流,如果对别人也有用,便是额外收获。
作者: 胡有琪    时间: 2014-12-27 13:08
学习精彩的创作手记,问好!
作者: 王业旺    时间: 2014-12-27 13:52
学习,像书法一样,笔力透纸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15:57
胡有琪 发表于 2014-12-27 13:08
学习精彩的创作手记,问好!

谢谢垂读。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15:57
王业旺 发表于 2014-12-27 13:52
学习,像书法一样,笔力透纸

谢谢。过奖了!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27 15:58
蔡旭 发表于 2014-12-27 12:59
谢谢支持。自我总结,为的是自我提高。拿来交流,如果对别人也有用,便是额外收获。

祝福!问好蔡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7 16:57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27 15:58
祝福!问好蔡老师!

谢谢!同好!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12-27 17:38
学习。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8 08:47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12-27 17:38
学习。

交流。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28 08:50
学习!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28 12:27
蔡旭 发表于 2014-12-27 16:57
谢谢!同好!

问好蔡老师!周日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8 22:4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2-28 08:50
学习!

互相学习。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8 22:44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28 12:27
问好蔡老师!周日快乐!

新周快乐!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12-29 07:23
学习,问好评委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29 09:00
蔡旭 发表于 2014-12-28 22:44
新周快乐!

谢谢!敬茶!
作者: 北方雪狐    时间: 2014-12-29 09:05
拜读学习,感受蔡旭老师积淀丰厚的人文情怀,受教了。
问候新周快乐!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12-29 09:06
有历史就厚  有现实就重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12-29 09:06
经典!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12-29 09:07
问好蔡老师!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29 11:23
蔡旭 发表于 2014-12-28 22:44
互相学习。

再欣赏佳作!问好!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12-29 12:14
收藏,学习!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3
北方雪狐 发表于 2014-12-29 09:05
拜读学习,感受蔡旭老师积淀丰厚的人文情怀,受教了。
问候新周快乐!

感谢您的热心评点!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3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12-29 09:06
有历史就厚  有现实就重

谢谢赞同。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5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12-29 09:06
经典!

谈不上经典。不过这两句话应是站得住的,总结出这两句我也很兴奋。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5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12-29 09:07
问好蔡老师!

同样问好您。新年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12-29 11:23
再欣赏佳作!问好!

新年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29 13:56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12-29 12:14
收藏,学习!

谢谢支持!新年快乐!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4-12-29 21:53
写作好教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30 09:50
黄锡锋 发表于 2014-12-29 21:53
写作好教材!

算是参考资料吧。谢谢!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12-30 10:39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27 12:12
精彩!欣赏佳作!

附议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30 13:56
苏勤 发表于 2014-12-30 10:39
附议

问好苏勤老师!遥祝冬安!
作者: 贵州二戈    时间: 2014-12-30 15:30
有这样的创作手记,理论与作品结合,读后很受益,谢谢蔡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30 17:36
苏勤 发表于 2014-12-30 10:39
附议

苏勤好!新年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30 17:37
贵州二戈 发表于 2014-12-30 15:30
有这样的创作手记,理论与作品结合,读后很受益,谢谢蔡老师!

谢谢鼓励!新年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30 17:37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30 13:56
问好苏勤老师!遥祝冬安!

新年快乐!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12-31 07:33
问好老师节日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12-31 10:50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12-31 07:33
问好老师节日快乐!

新年大吉!创作丰收!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12-31 18:36
蔡旭 发表于 2014-12-30 17:37
新年快乐!

谢谢!也祝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5-1-4 07:53
学习!欣赏!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1-4 10:10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2-31 18:36
谢谢!也祝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祝新年新气象,新面貌,新成果!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1-4 10:12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5-1-4 07:53
学习!欣赏!

祝新年更好,更开心,更丰收!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1-4 11:07
蔡旭 发表于 2015-1-4 10:10
祝新年新气象,新面貌,新成果!

谢谢!问好蔡旭老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