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人食指:我终于嗅到了冬日阳光的芬芳 [打印本页]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12-27 11:07
标题: 诗人食指:我终于嗅到了冬日阳光的芬芳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4-12-27 11:08 编辑

诗人食指:我终于嗅到了冬日阳光的芬芳

写给爱人的这首诗,食指曾在多个场合念过无数遍,但是每一遍都像是读一封刚刚拆开的情书。

2014年12月20日下午3点,记者匆匆赶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楼1147室。电梯门刚一打开,就看见走廊尽头的房间挤满了人。这场名为“滋味韵味——关于中国新诗发展的思考”的讲座,请到了久未露面的诗人食指。

不大的会议室里,食指坐在长桌的左侧,右侧依序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食指的夫人翟寒乐女士,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咱们这个活动的流程先是我讲新诗的滋味、韵味,然后有一个简短的休息和互动时间,再讲一下我最新的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思考,最后读读诗。”食指缺失了两颗门牙,说话有点口齿不清,但是语速很快,精气神很好,似乎急切地想把一切都分享给在座的大学生。他的头发黑白交错,穿一件灰色的毛衫,外披藏蓝色的工装外套,朴素整洁,看起来是受到了精心的照料。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问到,诗歌要天然而成,还是需要诗人多雕琢?食指回答,他自己不喜欢雕饰之作,讲究浑然天成。他把事物的发展分为璞、玉、器、损四个阶段,说发展到“玉”还能在手中把玩,再继续下去就是伤害了。“像我这样,满头白发,就是被伤害了。”他有些黯然,但是立刻把话题转回诗歌和美学:“有留白更让人深思,大俗就是大雅。”

又有学生问道,创作对食指本人意味着什么?食指回答:“我除了写诗,还能干什么?我还想干什么?一般人写到二三十岁(就不写了),我能写到现在,还是想写下去,看行不行。艺术太让人着迷了,只想让人无穷无尽地探索下去。”一旁的汪剑钊教授补充道:“很多时候不是你写诗歌,而是诗歌……”食指立刻急切地插话:“诗歌找你!”他引用钱钟书先生的《寻诗》首联“寻诗争似诗寻我”,小孩子一样得意地竖起一根手指:“诗歌找到了我。”

聊到旧体诗创作,食指说:“虽然我写新诗,但是得懂旧诗,得积攒很多。我现在第一个要读诗词格律。但是只懂平仄对仗不行,要把那个观念,韵啊,那些关键性的东西,中国文化的根儿得扎住。平仄对仗,是根儿上的枝叶,这个你也要懂,把它们当成声音的回廊,读起来就会好听。”

聊到自己的作品,食指告诉大家:“《相信未来》酝酿了很久,有一点历史感,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即兴之作。在火车上,大家都认识我,有人说离开北京了嘛,找个地儿写诗吧。人家给我哄到别处去,还有暖气。实际上就是在一辆有暖气的下乡的车上,我这样就把调子给定了。在今天看来,我没想到,它们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食指自己最满意的是《鱼儿三部曲》。“思考得很多。不说别的,就不幸言中了自己的命运,还言中了许多人的命运。”他说自己是“苦吟诗人”,《我这样写歌》只有二十行,可是为了押一个韵脚,他翻来覆去写了三年。“芒克说:‘什么诗啊?我写出来就是诗!’不像我呢,我读了好多诗,知道什么是诗,就会追求那个。”

回答完热情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食指主动提出:“我读读给我爱人写的四首诗吧,大家也比较关心我的生活。”在同学们友善的笑声和汪剑钊教授的介绍下,食指的夫人翟寒乐女士抿嘴一笑,优雅地起身向大家致意。食指笑眯眯地看着她,眼睛弯成了两条缝,他像拉家常一样对围在自己身边的人介绍:“2002年,寒乐非常勇敢地把我从福利院接出来。人们聊起这事儿当时就说,她敢吃螃蟹。所以我当年,谈恋爱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冬日的阳光》,就讲她接我出来以后我们的生活。是给她的第一首诗。”他朝爱人的方向一偏头,念起自己的手稿:“你可感受到了冬日的阳光/我可以嗅到她的芬芳/在经烘晒变暖的新鲜空气里/在吸足了阳光后略带煳香的衣被上……”食指的声音柔软、缓慢、清澈又温柔。这首诗,他曾在多个场合念过无数遍,但是每一遍都像是读一封刚刚拆开的情书。

读完这些诗,有学生问道,《相信未来》该如何朗诵呢?似乎作为表演形式的诗歌朗诵就意味着情感虚假激越,音调越来越高,再配上丝毫不搭的轻音乐。食指回答:“不能是这样,不能一声比一声大。像到了第三个‘相信未来’,‘用孩子的笔体’……应该非常美好、纯洁,不能是坚定的。”在学生们的盛情邀请下,食指亲自将这首诗朗诵了一遍,确实如他自己所言,没有朗诵腔,倒像是低吟浅唱。本版文并供图/王佳莹

食指谈文学审美

“味”和“滋味说”

“滋味说”是审美鉴赏的理论,起源于先秦,成熟于齐、梁。滋味亦简称味,指物所具有的刺激口舌产生酸甜苦辣的味觉的属性,或指文人的品赏活动。老子就讲到“味无味”。由此引申的是五味相济给人带来的味觉和舒适感,比拟五声相合使人感到的和谐美感。《左传》的“声亦如味”,就已显露出了审美概念转变的端倪。到了汉代,味便有了对文学作品进行体会领略的意味了。到了钟嵘的《诗品》里,“味”和“滋味”才成为一种纯文学样式的评论方法。自此以后,中国古代论诗、论文、论画、论书无不以“味”和“滋味”表示审美价值。

到了唐代,大约在公元837 年到908 年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诗评家司空图,他提出“诗味”其实可以分为诗的“内味”和诗的“外味”两种。“内味”是钟嵘在《诗品》里提到的,而“外味”是前人没有涉及的,司空图把“外味”称作“醇美之味”,即“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泛耳”。“醇美”之味,是在酸咸之外的。正如老百姓所说“没盐不吃醋”,为什么呢?光吃醋,酸味单薄且不香,加点盐吃起来醋味就变香了。这就是司空图提出的诗要追求一种超越感官和感官经验之外的含蓄美、本体美,即“味外之味”。

“韵”和“韵味”

下面再分辨一个词,就是“韵”。汉许慎《说文·音部》曰:“韵,和也。”本意为和谐的声音。《文心雕龙·声律篇》:“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在《晋书》里就有“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

要谈“韵”不能不涉及“气韵”和“气韵生动”。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有“创论六法”之说,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画论中出现此概念,先是衡量画中人物,后来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品,如陈善有“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要非佳作”。这已不是谢赫的原意,而是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认识对“气韵”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气韵”和“气韵生动”概念一提出,便成了历代艺术家评价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

最后我们讲“韵味”这个词。唐朝的司空图提出“味外之味”后过了100 多年,宋朝范温谈到韵味说:“概尝闻之撞钟,大音远去,始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也。”我以为“韵味”按范温的话,用听钟声的心神愉悦来比喻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感觉是无法言说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在回荡的钟声中会令人们各有所想。这相对于前面所提到的感官享受的“味”和“滋味”以及超越感官经验的“味外之味”的审美水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这大约在公元1000 年左右。

研读钱钟书的《韵论》

到这里我基本上厘清了“味”、“滋味”和“味外之味”到“韵味”之间历史上的变化发展关系。我探讨学习的过程,不能不提到钱钟书先生的《韵论》和写文章介绍《韵论》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付新营老师。范温的“韵论”是在20 世纪50 年代钱钟书先生提到的,之前无人论及,钱先生是研究“韵论”的第一人。钱先生认为南朝的谢赫、唐朝的司空图、宋代的范温是中国“韵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说谢赫讲“气韵生动”,只见“气”不见“韵”;司空图的“味外之味”虽不讲“韵”,却揭示了“韵”的特质,就是“入神”;而只有到了范温,才将“韵”作为贯穿艺术、人生、宇宙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他站在理论的高处。

我在学习探究钱先生的《韵论》时,将中国老百姓更为习惯的“味”字摆在了前头,以“味”为线索,基本上按照钱先生的三段论,把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味外之味”和范温的“韵味”理顺。

青阅读记者将食指朗诵六首诗歌(《冬日的阳光——给寒乐》、《家——五十多岁才有的家》、《寒风中的鸟窝》、《命运的平衡木,我的独木桥》、《我这样写歌》、《相信未来》)的视频拍了下来,将通过我们的微信平台(公众号:qyuedu,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一一放送给读者。目前在后台回复“食指”即可看到诗人亲自朗诵《相信未来》,敬请关注。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12-27 11:37
”在学生们的盛情邀请下,食指亲自将这首诗朗诵了一遍,确实如他自己所言,没有朗诵腔,倒像是低吟浅唱。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12-28 10:38
很久不见食指出来活动啦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4-12-28 11:01
只读过一首相信未来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12-28 11:14
冷铜声 发表于 2014-12-28 11:01
只读过一首相信未来

我读过不少,但这一首太出名了,别的没记住。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12-28 11:15
敬笃 发表于 2014-12-28 10:38
很久不见食指出来活动啦

好像是健康问题。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12-28 11:16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12-27 11:37
”在学生们的盛情邀请下,食指亲自将这首诗朗诵了一遍,确实如他自己所言,没有朗诵腔,倒像是低吟浅唱。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12-28 19:29
肖振中 发表于 2014-12-28 11:16

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