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两篇短评:《雪意的力量》《从技巧到境界》
[打印本页]
作者:
牧山人啊呜
时间:
2015-1-4 14:29
标题:
两篇短评:《雪意的力量》《从技巧到境界》
本帖最后由 牧山人啊呜 于 2015-1-4 14:31 编辑
雪意的力量
——读张也张《大雪知道如何把寂静抬高一米》
作者:啊呜
说到下雪,从荷尔德林的“鸣响的钟/为落雪覆盖而走了调”(《哥伦布》)到卞之琳的“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距离的组织》),到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江雪》),各自呈现了奇妙的诗意。如果说荷尔德林的钟上的落雪是一种器物之音响,构成了空间上的诗意;卞之琳五点钟的雪意是日暮之色调,构成了时间上的诗意;柳宗元垂钓的江雪是内在的孤寂,构成了个人内心的诗意,那么张也张不同音响上比对的雪呢?
张也张笔下的大雪,有一种寂静的暴力。当钟声宣告新年的来临时,雪并不以希望的守护者形象出现,而是充当了革命者,来扼杀梦境。此时,不只是“捕鸟的人群”将被雪覆盖,不只是体现温暖的自然之力的鸟鸣将被雪覆盖,甚至开启新年的钟声也将被雪覆盖。大雪将“寂静抬高一米”的时候,几乎是回复混沌之初的光景。这种寂静的暴力下,不再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律令,或者可以说,自然本身的无目的性,可以拒绝一切合目的性。
而作者并不止步于此,所以在“无声”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以“一块块金属”的姿态存在的碎裂的鸟鸣,我们还看到钟声上比鸟鸣上更厚的积雪。此刻,雪带来了暴力的寂静。一切开启的力量,都有破坏性的本质,钟声即是如此。当人类在睡梦中也不忘自己主宰者的身份时,这种自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暴力,也是世间最冰冷的存在。鸟鸣以其物的意志,虽然很难讲是否与雪达成了和解,但至少比钟声负担较少的悲剧性,因为钟声以其人的意志,不得不承受自然本身对物和对人的双重否决。
所以,我明白了“大雪”为何会“知道如何把寂静抬高一米”。这是一句警示语,仿佛原始咒语中惩戒发出前的示威,让雪意隐隐充盈了坚硬的力量感。
附:大雪知道如何把寂静抬高一米(张也张)
新年的钟声
是深夜里
一排逐一点燃的灯笼
它们悬挂在夜空的高处
照亮睡梦中
捕鸟的人群
雪花落下
像一场暴乱的革命
被杀死的
都是无声的
离开温暖的洞穴
碎裂的鸟鸣
像一块块金属
在夜空里飘动
相比鸟鸣上的雪
钟声上,落着更厚的积雪
不是因为钟声比鸟鸣更长久
而是因为钟声比鸟鸣更冰冷
从技巧到境界
——读沈慢《颅中云》
作者:啊呜
总有人对写作的“技巧”嗤之以鼻,但就好比练武功,进入化境之前精研招式是必行之路;又好比看山,你总得经过“不是山”的阶段,才能进入“还是山”的境界。但说到写作,有时候正是技巧显示了能力、思想,甚至境界的高下之别。
沈慢是一名高产的诗人。高产,就必须具备娴熟的技巧。沈慢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出色的联想和虚实转换技巧,或者说,能力。联想有两种:第一节从水到(鹤的)翅膀的联想,第二节借助“出”字的顶针实现“凉风漏出”到“出海”的联想。虚实转换也有两处:第一节中刀片和松紧绳对飞翔的牵制,让虚笔想象自由之飞的思绪回归冷峻受缚的现实;第二节登高望海的高远之境被“萎靡而肥胖”的交谈毁弃,让偏于好高骛远的理想回归臃肿惨淡的现实。最后的“甜蜜”,不论来自于何处,都不过是一种新的束缚,因而难免意外的磕绊。
上述技术特点最终得到了标题的回应,而呈现出超出一般的张力。“颅中云”的虚设意味是对两次回归的否定,因而实现了否定(两次回归是“实”对“虚”的否定)之否定的超越。正好比庄周梦蝶,不知是蝶是我,浮生若梦,也不知是梦是生。
附:颅中云(沈慢)
水落入唇齿以外的地方像鹤
它愿意塑造翅膀就有一对
展翅却不开怀,潮中有刀片,或有松紧绳
怎样也不要停止
我们登山
山中有触手烘托凉风漏出
出海,也有白浪试探眺远
总有一席话萎靡而肥胖
绕开,用甜蜜的言论
紧箍一座桥
走到哪里总有一座桥该使坏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1-6 09:11
颅中云——这首倒还新颖,追求语言的陌生化而采用变形的修辞,效果不错。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5-1-9 18:30
一切开启的力量,都有破坏性的本质,钟声即是如此。当人类在睡梦中也不忘自己主宰者的身份时,这种自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暴力,也是世间最冰冷的存在。鸟鸣以其物的意志,虽然很难讲是否与雪达成了和解,但至少比钟声负担较少的悲剧性,因为钟声以其人的意志,不得不承受自然本身对物和对人的双重否决。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5-1-9 18:33
说到写作,有时候正是技巧显示了能力、思想,甚至境界的高下之别。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5-1-9 18:34
写得精妙。。学习。。问候啊呜老师。。
作者:
牧山人啊呜
时间:
2015-3-6 18:29
两位老师客气了,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