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日历》462期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日历
时间:
2015-1-14 23:04
标题:
《诗日历》462期
(点击相应版块可进入阅读)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微信“扫一扫”二维码(下图)关注《诗日历》,也可搜索《诗日历》微信号“zgsgzk”或昵称“诗歌周刊”关注。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5-1-14 23:23
提读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5-1-15 05:47
孙绍振:
梁小斌说:“我认为诗人的宗旨在于改善人性,他必须勇于向人的内心进军。”他们在探求那些在传统的美学观看来是危险的禁区和陌生的处女地,而不管通向那里的道路是否覆盖着荆棘和荒草。正因为这样,他们的诗风有一种探险的特色,也许可以说他们在创造一种探索沉思的传统。徐敬亚说,“诗人应该有哲学家的思考和探险家的胆量”,这倒是我国当前的一种现实,迷信走向了反面,培养了那么多的哲学头脑,闪跃着理性的光辉。他们的这种思考和传统的美学观念不同之处乃是徐敬亚所说的诗人甚至“应该有早于政治家脚步的探讨精神”。从习惯于文艺从属于政治家的文坛看来这不免有点“异端”了。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15 06:45
已经阅读。
作者:
杨祥军
时间:
2015-1-15 09:26
赏读。支持。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5-1-15 10:20
诗人应该有哲学家的思考和探险家的胆量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5-1-15 11:24
早读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5-1-15 13:33
他们在探求那些在传统的美学观看来是危险的禁区和陌生的处女地,而不管通向那里的道路是否覆盖着荆棘和荒草。正因为这样,他们的诗风有一种探险的特色,也许可以说他们在创造一种探索沉思的传统。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