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石头 发表于 2015-1-24 05:08
建议置顶哦!
张老师的观点理性,……
点赞!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03:27
官刊官媒炒作的诗和人,都值得我们警醒。我历来的主张是,民间就是民间,庙堂就是庙堂。不合作,不妥协。如 ...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5-1-24 05:15
《假如你是沉默的》
文/余秀华
发之蝶 发表于 2015-1-24 07:09
那个命名“荡妇体”的人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燕子飞 发表于 2015-1-24 09:57
希望各位对余秀华曾在流派网那段不愉快忘记为佳,更应该忘记口水战中的文字,不必再该纠缠下去。因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1:36
问好燕子飞!有关当时的矛盾我后来才知晓,不管怎么样,那于双方应该都是遗憾。许多事在回想时常常 ...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03:27
官刊官媒炒作的诗和人,都值得我们警醒。我历来的主张是,民间就是民间,庙堂就是庙堂。不合作,不妥协。如 ...
鲁橹 发表于 2015-1-24 10:57
诗歌的心健康才好。
余村 发表于 2015-1-24 11:30
余秀华有的诗是很不错的,也不能给诗人随便帖上荡妇体的标签!但余秀华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比如骂王法老 ...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1:47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很荡!我师别先急白眼,让它荡一荡又如何?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10:39
中国的2015年,注定要被命名为“脑残诗人年”。这个“脑残诗人”,不仅仅是被记者强行命名的余秀华,而且也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2:04
我倒没看出“很荡”,只是感觉很好哈。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2:08
“脑残诗人”——我情愿将其看作命名者因太随意而出错,但并非有意褒贬。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脑残的都不 ...
风之子 发表于 2015-1-24 07:16
余秀华冷静的时候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比如这首,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但是很多人 ...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3:19
师出此言说明师原本表现虚伪呀~原来芝麻误读我师了呀~真没想到我师也好这一口~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12:08
希望是老兄说的那样,是诗刊不可多得的正确选择。我所了解的诗刊没有这样“礼数”。他们对民间是倨傲的, ...
北方夫子 发表于 2015-1-24 13:30
个人感觉还是不要做定论,其实我也理解诗人的标题党也是一种内心的虚荣,每个人都有。但以此走后的感觉是歪 ...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24 15:03
求同存异,淡泊明志。。。。。。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4:05
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也属于雅俗共赏哈。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齐风 发表于 2015-1-24 16:18
其实,睡无非是爱的更直接的表达而已 。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5-1-24 17:26
有争论才能找出好路。
齐风 发表于 2015-1-24 16:18
其实,睡无非是爱的更直接的表达而已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4:05
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也属于雅俗共赏哈。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20:08
看来,胡主席当年提“荣辱观”真很必要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芝麻. 发表于 2015-1-25 11:57
异常现象是存在的的共性。“师说”也有不正确气候。
如果就诗论诗,余在先锋中不不愧。
我是说我师亦具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5 12:17
非异常现象,是诊者问题。
对“探索”不会惶恐,是“度”有别吧。
本没进去,何走出来?哈哈
楝树林 发表于 2015-1-25 02:37
金瓶梅也淫....查太来夫人的情人也谣.....杜十娘.茶花女.羊脂球.是真正的蔼妇-----妓女....不知各位知道 ...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8:03
这你就错了,你看那些小报炒明星,出名的哪会是 小报?有这么多人给余秀华火上加油,这有利于余诗更红, ...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1:47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很荡!我师别先急白眼,让它荡一荡又如何?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5-1-24 13:54
余秀华这首《假如你是沉默的》,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
欣赏风编的点评
风之子 发表于 2015-1-24 07:16
余秀华冷静的时候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比如这首,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但是很多人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吴谨 发表于 2015-1-25 15:16
不看,就因为淫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吴谨 发表于 2015-1-25 15:16
不看,就因为淫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13:38
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严重退化,甚至没有主流思想和精神皈依的国度,写诗者自以为自己找到了精神寄托的事情 ...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曾正贤 发表于 2015-1-25 17:08
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 ...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3 15:03
这你就错了,你看那些小报炒明星,出名的哪会是 小报?有这么多人给余秀华火上加油,这有利于余诗更红, ...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1-31 06:58
什么山,唱什么歌,位子不同,语境也不同,总之一句话,好诗是可给自己孩子读一读。问候教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