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应该为余秀华高兴 ——兼谈她与流派网(只是随想哦)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02:03
标题: 应该为余秀华高兴 ——兼谈她与流派网(只是随想哦)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5-1-24 02:34 编辑

           
       余秀华近日在全国热起来,不仅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也再次验证了诗歌对于她的重要(对各位中的也有可能吧),这是值得大家高兴的事。就她与流派网而言,余秀华自2012-11-26 18:30来流派网注册,先后发布近60个主贴,其诗歌个性很快就被大家公认,也多次被推荐到《诗歌周刊》,并且她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原创诗歌,2014-4-12 23:59的《我养的狗叫小巫》作为“新作时评”第9期文本反响也很好。她不会忘记流派网对她的影响,所以,大家纷纷加入对余秀华诗歌的品评中,理所当然。
      但我也发现,有的会员对余秀华的品评是不正确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因为她一度在流派网与会员发生过纠葛。其实诗歌批评、奖项争论本来也常见,但是后来发展到彼此攻讦是不应该的,这值得大家都深入反思,特别是自我拷问。原因之二是对余秀华有的诗出现误读即显浅盖帽,虽然解读可以见仁见智,但我建议应尽力提升阅读境界,至于将她特定的文字(如断行愤骂)当作代表作并以此企图棒杀的作为,尤其不应该。
      譬如:随意以“荡妇体”概括余秀华是极不负责任的,而且有侮辱人格之嫌。有的会员近乎连篇累牍发声,是急于获得命名话语权吗?如果是,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必须先炼到火候再说,否则妒火攻心,倒显得可怜巴巴,所以,莫如先冷静、慎独为好。况且在中国,满口正义、满腹龌龊者不仅大有人在,而如阿Q从来就没断子绝孙过,不过,阿Q的子孙不应该是流派网同仁。就此,我只是对事不对人。
      例如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叛逆而世俗、执著与无果之间。即使已经看穿还是选择追求,这是面对虚妄的无奈,把人生展现到如此荒凉。可见该诗是形而上意蕴指向。如果看不见这些,至少也应该感受到“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中所曝光的现实吧。这怎么可能是“荡妇体”呢?
      希望各位对余秀华曾在流派网那段不愉快忘记为佳,更应该忘记口水战中的文字,不必再该纠缠下去。因为作为气头上的攻讦之作,也难以称为诗。许多有过此经历过的都应该清清楚楚。所有为口水战而写的所谓诗大可不值一提。更不必以此否定真正的诗。大度一些,何乐而不为?!
不当之处,欢迎就事论事批评。

                         2015年1月24日01:52:58匆匆



          附:“新作时评”(9):余秀华《我养的狗叫小巫》征集评论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7953-1-1.html

佳作文本:《我养的狗叫小巫》

作者简介:余秀华,女,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的小村庄,因为出生时候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高中毕业后闲腻在家。有诗歌见于一些报刊,曾经受到过荆门人民广播电台的关注与专门探访(http://www.shipai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46)。她说自己不愿意加入任何作协,任何圈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拐杖的独行侠。

作者诗观:
诗歌和我是一种相互的需要,其中一个发出呼唤的时候,另一个就回到来。
我的痛和苦都是因为对人生过于热爱。
孤独。不虚伪。

网友评价:
楚飞云:乡村已无路可走,城市的光吸引着它。它已褪去昔日灵秀,恬静的衣衫,城市的呻吟和喘息却又让它惊惶无措。余秀华的文字也便是在如此的龃龉中左右摇摆:一方面是耽于梦幻的希冀;一方面是沉入放纵的渴望。
李书新:她由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就开始创作诗歌,……我们都觉得余秀华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每天在电脑前写着感人的文字,乐观地生活。可是,她内心也充满了伤痛与无奈,也渴望能亲近社会,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网友:真实的诗人必须诚实。余秀华是诚实的。正是因为她的诚实,她写出的诗歌,也是很诚实的。

推荐理由:《我养的狗叫小巫》系作者新作“原创首发”之一,读后感觉别具一格,无论是潜在蕴含还是叙述视角。值得深入解读。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原创诗歌,2014- 4-12 23:59
该诗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112-1-1.html

截稿日期:2014年5月30日。

——欢迎各位就余秀华的《我养的狗叫小巫》展开评论,应征文章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02:3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嗯,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不过,至少不能脱离正常的诗才好。
作者: 未满    时间: 2015-1-24 0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5-1-24 05:08
建议置顶哦!
张老师的观点理性,……
点赞!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05:15
本帖最后由 子青悠然 于 2015-1-24 05:19 编辑

《假如你是沉默的》
文/余秀华


假如你是沉默的,海水也会停止喧哗
你就不用怀疑那些漾近的浪花,那些浪花里碎了的泡沫
黄昏一直下坠,风一直吹
海水里有从天空倒下来的云霞
而倒下来的云霞一定有它的道理,你知道,但不会问
假如你是沉默的,身边的那个人也无法窃取
你内心的花园,内心的蜜
你的甜蜜将一直为自己所有。没有一个盗贼
没有季节错乱的蜜蜂
雪徐徐落进院子里,世界维持着昨天的次序
我的心里,你还在路的另一头
等我飞去,把自己哭碎,把我笑醒




                                 2015年1月17日 15:22:02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05:18
石头 发表于 2015-1-24 05:08
建议置顶哦!
张老师的观点理性,……
点赞!

呵呵,石头,握
俺手机上网,不能亮读,也置不了顶。俺喜欢教授先生这篇文字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05:21
周末,问候张教授
祝福吉祥如意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05:2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问候汤老师,周末快乐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05:24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03:27
官刊官媒炒作的诗和人,都值得我们警醒。我历来的主张是,民间就是民间,庙堂就是庙堂。不合作,不妥协。如 ...

问候未满老师,周末快乐
作者: 发之蝶    时间: 2015-1-24 07:08
张教授说得好!
作者: 发之蝶    时间: 2015-1-24 07:09
那个命名“荡妇体”的人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1-24 07:16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5-1-24 07:18 编辑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5-1-24 05:15
《假如你是沉默的》
文/余秀华


余秀华冷静的时候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比如这首,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但是很多人看不惯她“跨过世界去睡你”的大跨度变形逻辑。总的来说,余诗写作是有偏才的,诗作良莠不齐而成为争论的交点。因她由(诗刊)推出,经文化传媒搅和,直到惊动徐敬亚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无为教授发表看法与评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诗刊社也许沒想到,这火热场面要延续多久。显然,诗坛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是好的,无论是50万诗歌奖,还是身体写作。
作者: 乱七八糟九大怪    时间: 2015-1-24 07:19
满口正义、满腹龌龊者不仅大有人在
作者: 乱七八糟九大怪    时间: 2015-1-24 07:21
哈哈哈哈,余秀华笑了笑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4 08:03
发之蝶 发表于 2015-1-24 07:09
那个命名“荡妇体”的人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这你就错了,你看那些小报炒明星,出名的哪会是 小报?有这么多人给余秀华火上加油,这有利于余诗更红,是大好事。可惜,除了一些媒体隔三差五提一提余秀华现象,真正连续不断为她加温的,仅流派网而已。其它网站、报刊,只要新闻期一过,就会变成天津包子“狗不理”的。不信你等着瞧。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5-1-24 09:38
本帖最后由 燕子飞 于 2015-1-24 10:58 编辑

余秀华近日在全国热起来,不仅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也再次验证了诗歌对于她的重要(对各位中的也有可能吧),这是值得大家高兴的事。就她与流派网而言,余秀华自2012-11-26 18:30来流派网注册,先后发布近60个主贴,其诗歌个性很快就被大家公认,也多次被推荐到《诗歌周刊》,并且她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原创诗歌,2014-4-12 23:59的《我养的狗叫小巫》作为“新作时评”第9期文本反响也很好。她不会忘记流派网对她的影响,所以,大家纷纷加入对余秀华诗歌的品评中,理所当然。
      但我也发现,有的会员对余秀华的品评是不正确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因为她一度在流派网与会员发生过纠葛。其实诗歌批评、奖项争论本来也常见,但是后来发展到彼此攻讦是不应该的,这值得大家都深入反思,特别是自我拷问。原因之二是对余秀华有的诗出现误读即显浅盖帽,虽然解读可以见仁见智,但我建议应尽力提升阅读境界,至于将她特定的文字(如断行愤骂)当作代表作并以此企图棒杀的作为,尤其不应该。
      譬如:随意以“荡妇体”概括余秀华是极不负责任的,而且有侮辱人格之嫌。有的会员近乎连篇累牍发声,是急于获得命名话语权吗?如果是,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必须先炼到火候再说,否则妒火攻心,倒显得可怜巴巴,所以,莫如先冷静、慎独为好。况且在中国,满口正义、满腹龌龊者不仅大有人在,而如阿Q从来就没断子绝孙过,不过,阿Q的子孙不应该是流派网同仁。就此,我只是对事不对人。
      例如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叛逆而世俗、执著与无果之间。即使已经看穿还是选择追求,这是面对虚妄的无奈,把人生展现到如此荒凉。可见该诗是形而上意蕴指向。如果看不见这些,至少也应该感受到“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中所曝光的现实吧。这怎么可能是“荡妇体”呢?
    客观而理性,赞同态度不大认同观点,任何一方的观点我都不怎么认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丈夫说丈夫有理,媳妇说媳妇有理.....
             旁人说有理的有,说没有理的也有。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5-1-24 09:57
本帖最后由 燕子飞 于 2015-1-24 11:37 编辑

       希望各位对余秀华曾在流派网那段不愉快忘记为佳,更应该忘记口水战中的文字,不必再该纠缠下去。因为作为气头上的攻讦之作,也难以称为诗。许多有过此经历过的都应该清清楚楚。所有为口水战而写的所谓诗大可不值一提。更不必以此否定真正的诗。大度一些,何乐而不为?!
不当之处,欢迎就事论事批评。

张老师, 有话要说几句:
  余秀华热起来,正奇怪流派网怎么不宣传的时候,发现王法老师第一个转发了有关报道,又吃惊一次————王法老师的大度,也可以说是虚怀若谷总是让我吃惊。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王法居高临下的姿态,这姿态好,因为王法知道他的言行除开体现自己,也可以体现流派网。问题是,现在所谓强弱的位置倒置了,不是吗?该是余秀华显示高姿态的时候了,人家还是一位70多岁的长者呢?既然是口水之战(天!都是谁的口水呀!)的文字,已经涉及到人身攻击,她为什么不从博客和论坛撤下呢?为什么那些她现在认可的朋友不劝一下她呢?是需要这些噱头?需要雷人雷语?需要人们说出“文化界的凤姐”(声明不是我说的,网络上的)?要知道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没有说错吧?我不想定为网络红人,因为我更想看好的是她的诗歌可以飞得更高,不是我多么爱她,而是我多么爱首都北京天安门),她的私人空间已经不仅是私人空间了。
    是她不屑或者忙得顾不上?不对呀。写给我的《信》就没有了嘛。《信》没有看点?那一首虽然知道的人知道是针对我,骂我的,不知道的人还是觉得很抒情的,没有关键词。
    唉!为什么这个建议等到现在,是由我提出来呢?我又心怀不轨,居心叵测了一回。

作者: 毛秋水    时间: 2015-1-24 10:19
回到诗歌本身,冷静思考很难,发掘与发现很难,独立与质疑很难,忘我很难,回到诗歌本身,回到诗歌的当初很难。
作者: 没压制住    时间: 2015-1-24 10:31
适当。我们现在就是要解决一个文艺目的、文艺方向和文艺标准的问题。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4 10:39
中国的2015年,注定要被命名为“脑残诗人年”。这个“脑残诗人”,不仅仅是被记者强行命名的余秀华,而且也包括所有写诗的中国热血诗人、高烧诗人——没办法,非脑残的都不会读诗写诗。
作者: 鲁橹    时间: 2015-1-24 10:57
诗歌的心健康才好。
作者: 余村    时间: 2015-1-24 11:30
余秀华有的诗是很不错的,也不能给诗人随便帖上荡妇体的标签!但余秀华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比如骂王法老师的诗就有点人身攻击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1:36
燕子飞 发表于 2015-1-24 09:57
希望各位对余秀华曾在流派网那段不愉快忘记为佳,更应该忘记口水战中的文字,不必再该纠缠下去。因 ...

     问好燕子飞!有关当时的矛盾我后来才知晓,不管怎么样,那于双方应该都是遗憾。许多事在回想时常常会觉得不值得,所以就应该让它永远过去。
     你说得对,王法老师第一个转发了有关报道(虽然我没看见),肯定是大度的,也谈不上居高临下的姿态。既然如此,即使曾经参与过,现在谁也不该再揭开那段了,我希望。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1-24 11:44
  譬如:随意以“荡妇体”概括余秀华是极不负责任的,而且有侮辱人格之嫌。有的会员近乎连篇累牍发声,是急于获得命名话语权吗?如果是,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必须先炼到火候再说,否则妒火攻心,倒显得可怜巴巴,所以,莫如先冷静、慎独为好。况且在中国,满口正义、满腹龌龊者不仅大有人在,而如阿Q从来就没断子绝孙过,不过,阿Q的子孙不应该是流派网同仁。就此,我只是对事不对人。
      例如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叛逆而世俗、执著与无果之间。即使已经看穿还是选择追求,这是面对虚妄的无奈,把人生展现到如此荒凉。可见该诗是形而上意蕴指向。如果看不见这些,至少也应该感受到“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中所曝光的现实吧。这怎么可能是“荡妇体”呢?


为张教授的理性评价点赞!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24 11:47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很荡!我师别先急白眼,让它荡一荡又如何?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5-1-24 11:50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1:36
问好燕子飞!有关当时的矛盾我后来才知晓,不管怎么样,那于双方应该都是遗憾。许多事在回想时常常 ...

嗯。借题发挥一下,迎合一下热也是对的,说明大家都是热心肠的人。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1:51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03:27
官刊官媒炒作的诗和人,都值得我们警醒。我历来的主张是,民间就是民间,庙堂就是庙堂。不合作,不妥协。如 ...

推出余秀华或许是《诗刊》不多得的一次正确举动(1980年代除外),因为这是一次少见的官方与民间正面呼应与共鸣的,此前官方有许多事均为民间冷眼。其实,官方与民间的鸿沟不应该是绝对的,而是人为的。
无论是官方与民间,还是民间与民间,学术争论都应该是正常的,而学术争论如诗歌就应该从文本细读开始,围绕诗本身深入,基于此再结论。文本把握不确,观念保守,结论必然错误。个见哦,问好!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5-1-24 12:00
那时为她征集评论的正是无为教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2:02
鲁橹 发表于 2015-1-24 10:57
诗歌的心健康才好。

嗯,按理说是这样。不过,创作心理是极其复杂的,譬如“文如其人”并非绝对真理,诗的境界即作者境界对一般诗人而言也不错,但对奇才、怪才就会有意外。极而言之,如韩愈为人并不佳,但他的诗文境界之高却有目共睹。所以,我主张就诗论诗。作家以文本安身立命,至于其为人常常被论及,则是旧习惯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2:03
余村 发表于 2015-1-24 11:30
余秀华有的诗是很不错的,也不能给诗人随便帖上荡妇体的标签!但余秀华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比如骂王法老 ...

嗯,也有道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2:04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1:47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很荡!我师别先急白眼,让它荡一荡又如何?

我倒没看出“很荡”,只是感觉很好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2:0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10:39
中国的2015年,注定要被命名为“脑残诗人年”。这个“脑残诗人”,不仅仅是被记者强行命名的余秀华,而且也 ...

“脑残诗人”——我情愿将其看作命名者因太随意而出错,但并非有意褒贬。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脑残的都不会读诗写诗”是成立的。哈哈
作者: 未满    时间: 2015-1-24 1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24 13:1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2:04
我倒没看出“很荡”,只是感觉很好哈。

师出此言说明师原本表现虚伪呀~原来芝麻误读我师了呀~真没想到我师也好这一口~
作者: 鲁风    时间: 2015-1-24 13:20
命以“荡妇体”已经涉嫌到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妇即女人,把女人命以一种偏激,明显带有羞辱,蔑视的诗体,其实是对女权的伤害。

这篇文章中肯,也是说要大家都冷静一下
作者: 北方夫子    时间: 2015-1-24 13:30
个人感觉还是不要做定论,其实我也理解诗人的标题党也是一种内心的虚荣,每个人都有。但以此走后的感觉是歪打正着,首先感谢这些炒作人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个人感觉他们的炒作还是以“睡”即“嫖”被“嫖”来诋毁诗人和当下写诗歌的人,他们以为当下的诗人不是“脑瘫”就是裸体吟诗的乞丐——这才是炒作人的诡计——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4 13:3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2:08
“脑残诗人”——我情愿将其看作命名者因太随意而出错,但并非有意褒贬。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脑残的都不 ...

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严重退化,甚至没有主流思想和精神皈依的国度,写诗者自以为自己找到了精神寄托的事情,其实在我们周边更大人群看来,我们是少数,是异类。用我家属与同办公室人员的话说,是神经病,是臆想症患者,所以,我觉得在“诗人”前缀一个“脑残”,其实是接近于实际的!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1-24 13:54
风之子 发表于 2015-1-24 07:16
余秀华冷静的时候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比如这首,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但是很多人 ...

余秀华这首《假如你是沉默的》,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

欣赏风编的点评
问候周末快乐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3:59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3:19
师出此言说明师原本表现虚伪呀~原来芝麻误读我师了呀~真没想到我师也好这一口~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生已病亡。——不知什么缘故?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4:02
未满 发表于 2015-1-24 12:08
希望是老兄说的那样,是诗刊不可多得的正确选择。我所了解的诗刊没有这样“礼数”。他们对民间是倨傲的, ...

文艺座谈会不可能跟文艺无关,当然有某些好的,我更担心其畸形影响。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4 14:05
北方夫子 发表于 2015-1-24 13:30
个人感觉还是不要做定论,其实我也理解诗人的标题党也是一种内心的虚荣,每个人都有。但以此走后的感觉是歪 ...

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也属于雅俗共赏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24 14: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4 14:57
非常中肯, 理性。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24 1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24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5-1-24 15:1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24 15:03
求同存异,淡泊明志。。。。。。

谢谢关注和留言。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24 15: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齐风    时间: 2015-1-24 15:5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4:05
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也属于雅俗共赏哈。

余秀华和穿过及其种种,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生相。各种面目和嘴脸,很痛快啊。
作者: 齐风    时间: 2015-1-24 16:05
我们不应该单单为余秀华高兴,也应该为自己、为诗歌高兴。她的出现是诗歌之福音。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作者: 齐风    时间: 2015-1-24 16:18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其实,睡无非是爱的更直接的表达而已 。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5-1-24 17:26
有争论才能找出好路。
作者: 枣林放牛    时间: 2015-1-24 17:47
本帖最后由 枣林放牛 于 2015-1-24 18:05 编辑

事实就是事实,她《穿过大半个中国爱你》必定不红,她《穿过大半个中国睡你》就必定红。

人在做,天在看,张无为教授太善良。
作者: 枣林放牛    时间: 2015-1-24 17:49
《作家沈睿:钟祥余秀华 中国的艾米丽•迪肯森》。新闻,新浪《脑瘫女诗人写《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百度《脑瘫农村女诗人一夜爆红:穿过半个中国去睡你》
作者: 枣林放牛    时间: 2015-1-24 17:53
其实《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荡妇体》都有标题党的嫌疑。
作者: 枣林放牛    时间: 2015-1-24 17:53
本帖最后由 枣林放牛 于 2015-1-24 17:57 编辑

哈哈,好玩。你们玩吧!!88。《荡妇体》把中国诗人荡得肝疼心疼全身疼。
作者: 枣林放牛    时间: 2015-1-24 17:53
本帖最后由 枣林放牛 于 2015-1-24 17:57 编辑

哈哈,好玩。你们玩吧!!88《荡妇体》把中国诗人荡得肝疼心疼全身疼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5-1-24 20:03
支持,转给微博!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5-1-24 20:07
是的,应该为她高兴,,,这才是仁者仁心仁术,,,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4 20:07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1-24 20:11 编辑
齐风 发表于 2015-1-24 16:18
其实,睡无非是爱的更直接的表达而已 。


表达就是将艺术,如此直接,叫什么艺术?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4 20:08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5-1-24 17:26
有争论才能找出好路。

看来,胡主席当年提“荣辱观”真很必要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4 20:12
齐风 发表于 2015-1-24 16:18
其实,睡无非是爱的更直接的表达而已 。

不知道粗俗与艺术如何区别或者要不要区别了
作者: 叔苴妹子    时间: 2015-1-24 20:44
本帖最后由 叔苴妹子 于 2015-1-24 20:48 编辑

前几天,当我从视频里看到她的样子时,眼泪都下来了。说实话,我很同情她的不幸。
可当我读到她辱骂王法老哥和我们原创的女编辑的《狗日的王法》时,我很生气!
脑瘫,还结巴,没想到还这么嘴硬。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5-1-24 20:46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4:05
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也属于雅俗共赏哈。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1-25 02:2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哈哈....有这等事?笑话吗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1-25 02:37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20:08
看来,胡主席当年提“荣辱观”真很必要

金瓶梅也淫....查太来夫人的情人也谣.....杜十娘.茶花女.羊脂球.是真正的蔼妇-----妓女....不知各位知道这些书和艺术典型人物不?........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25 11:5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异常现象是存在的的共性。“师说”也有不正确气候。
如果就诗论诗,余在先锋中不不愧。
我是说我师亦具有人的隐与显双重意识在当之无愧中。
看到你从当初对“探索”的惶恐中走出来,欣然~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5 12:17
芝麻. 发表于 2015-1-25 11:57
异常现象是存在的的共性。“师说”也有不正确气候。
如果就诗论诗,余在先锋中不不愧。
我是说我师亦具 ...

非异常现象,是诊者问题。
对“探索”不会惶恐,是“度”有别吧。
本没进去,何走出来?哈哈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25 12:2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5 12:17
非异常现象,是诊者问题。
对“探索”不会惶恐,是“度”有别吧。
本没进去,何走出来?哈哈

嗯~~~我有持不同看法的自由~
作者: 秦志良    时间: 2015-1-25 12:55
很好的评论,欣赏。
作者: 益平    时间: 2015-1-25 13:49
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中肯、至情至理的评说。来赞!问好张教授!
作者: 月色依人    时间: 2015-1-25 14:34
说的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5 15:16
楝树林 发表于 2015-1-25 02:37
金瓶梅也淫....查太来夫人的情人也谣.....杜十娘.茶花女.羊脂球.是真正的蔼妇-----妓女....不知各位知道 ...

不看,就因为淫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5 15:18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1-25 15:21 编辑

扶贫的方式很多,这还算孽障的。但也要讲正气
作者: 覃可    时间: 2015-1-25 15:36
张老师的评说理性、大度。
作者: 曾正贤    时间: 2015-1-25 17:08
    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叛逆而世俗、执著与无果之间。即使已经看穿还是选择追求,这是面对虚妄的无奈,把人生展现到如此荒凉。可见该诗是形而上意蕴指向。如果看不见这些,至少也应该感受到“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中所曝光的现实吧。这怎么可能是“荡妇体”呢?
   --完全赞同无为老师对余秀华诗歌的审美判断!问好张老师,祝您周末快乐!

作者: 曾正贤    时间: 2015-1-25 17:16
  “在中国,满口正义、满腹龌龊者不仅大有人在,而如阿Q从来就没断子绝孙过......"
    -- 说得好,应该警惕某些打着诗歌旗号,满口正义,满腹龌龊,数典忘祖,瞎编乱造,造谣传谣,欺世盗名,横行霸道的网络流氓在流派网兴风作浪!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5-1-26 13:2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2:24
有灭火和正名的好意。其实争鸣一下,热闹一下,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诗歌发展也有好处。

同意。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5-1-26 13:2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08:03
这你就错了,你看那些小报炒明星,出名的哪会是 小报?有这么多人给余秀华火上加油,这有利于余诗更红, ...

说的是事实。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5-1-26 13:30
芝麻. 发表于 2015-1-24 11:47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很荡!我师别先急白眼,让它荡一荡又如何?

荡也是自由。

热闹一下也好。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5-1-26 13:31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5-1-24 13:54
余秀华这首《假如你是沉默的》,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

欣赏风编的点评

《假如你是沉默的》写得不错啊。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6 15:56
好。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5-1-26 16:46
回到理性的思辨,很好
作者: 赵初荻    时间: 2015-1-28 23:17
学习,也来关注下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5-1-29 01:56
我不愿意说作者什么,她很不容易,能够用文字改变一下经济状况,很好。能够用文字改变一下生存状况,更好。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5-1-29 10:00
风之子 发表于 2015-1-24 07:16
余秀华冷静的时候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比如这首,荡在文字中的心酸,想象活跃但还是拘于传统。但是很多人 ...

50万诗歌奖对社会形成的正能量根本无法与余秀华事件相比!白瞎了50.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5-1-29 10:0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4 13:59
哈哈。有位医生为患者诊病,把脉后就对患者家属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下午,患者再看医生,而医 ...

,张老师太幽默了!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5-1-29 10:16
吴谨 发表于 2015-1-25 15:16
不看,就因为淫

老吴,心不淫,眼也不淫。看看也无妨。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5-1-29 10:18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标题党而已。余不是发明者,所以也受其“害”。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1-30 20:21
吴谨 发表于 2015-1-25 15:16
不看,就因为淫

????????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1-30 22:15
从“朋友圈”中所呈现的来看,余秀华读过保罗·策兰、弗罗斯特、阿赫玛托娃、特朗斯特罗姆等诗人的作品,和武汉的诗人也多有交流,她的心灵疆域也早已超越了农村,拥有一种更为广大的视野。


作者: 渔阳放歌    时间: 2015-1-30 23:5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4 13:38
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严重退化,甚至没有主流思想和精神皈依的国度,写诗者自以为自己找到了精神寄托的事情 ...

很实在 哈哈
作者: 渔阳放歌    时间: 2015-1-30 23:56
吴谨 发表于 2015-1-24 16:08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是个什么题目?上不了台面,还当诗歌代表作!丢汉语祖宗的脸呢么

确实很猛 嘿嘿
作者: 渔阳放歌    时间: 2015-1-31 00:03
曾正贤 发表于 2015-1-25 17:08
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可以说是借助于下半身视角解构“上半身”的佳作。灵与肉纠结在 ...

因为缺失所以疯狂
作者: 嘶沙    时间: 2015-1-31 05:23
学习张老师独到的观点,赞!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5-1-31 06:5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3 15:03
这你就错了,你看那些小报炒明星,出名的哪会是 小报?有这么多人给余秀华火上加油,这有利于余诗更红, ...

预言家。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5-1-31 06:58
什么山,唱什么歌,位子不同,语境也不同,总之一句话,好诗是可给自己孩子读一读。问候教授。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5-1-31 16:15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1-31 06:58
什么山,唱什么歌,位子不同,语境也不同,总之一句话,好诗是可给自己孩子读一读。问候教授。

这种诗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兴许只能读这种麻麻的这种诗歌。为这种诗歌高兴的孩子,不少呀!
作者: 楚飞云    时间: 2015-2-1 09:59
这样的态度才是流派网发展的根基。余秀华说穿过大半个中国来来睡你这个标题是来源于QQ群网友的一句闲扯,命题诗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太常见。一个稍微有些童心的诗歌写作者对此标题都应该会哑然一笑。诗歌是严肃的,但诗歌也不应该总是严肃的。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