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余秀华,下一个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5 22:42
标题: 余秀华,下一个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本帖最后由 南山匹夫 于 2015-1-25 23:05 编辑

余秀华,下一个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昨晚楝树林打电话来和我闲聊,谈诗坛的现状,谈余秀华。楝树林健谈,等他一番议论发完,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楝树林说:“作为女性,朦胧诗的舒婷在当时喊出,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那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在当时已经是很大一个进步了。而今天余秀华则更进了一步,她能够从本能的内心出发,毫无掩饰地表达内心的渴求,无疑这又将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对人性的醒悟。她们不再将自己的包裹起来,她敢于站出来大声的诉求对性的渴望,并且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上,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这种要求对性的平等态度。是一种对传统道德的彻底反叛。从舒婷到余秀华,中国女性对人性解放的革命,足足走了三十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革命的先驱没有出到大城市,文化中心,高等学府。却来到了湖北农村,且出自一个脑瘫村妇之手……”

“这让我想起了诺贝尔文学奖,凭借这种对妇女人权思想的解放意识,可不可以冲击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下午,意犹未尽的楝树林又来到我在磁器口的根据地,磁器口艺术沙龙。楝树林说:“毫无疑问,余秀华将是继舒婷之后又一个诗歌里程碑式的人物。她敢于大胆的说出,去睡你。而不只是说,我来被你睡。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女人总是处于从属地位。她这么一喊,就使过去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妇女,回到主体位置上来了。特别是对性,这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女性从来都是羞于启齿的。在一个过性生活都要关了灯才能行事的国度,作为一个女人,她敢于直面社会喊出,去睡你。这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在封建道统长期笼罩中,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的社会,在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卫道者们提着大棒守卫着封建道统,看到稍有越轨者,便提着大棒一阵乱打的时代。
作为生长在落后乡村的妇女余秀华却说,我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我在网上查看了201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读到这样的文字:
“诺贝尔和平奖于当地时间10日揭晓,获奖者为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因巴基斯坦呼吁女性受教育权利而被塔利班组织枪击的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两人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而获奖。”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2012年10月9日乘校车回家时遭到枪击,伤势严重。2011年12月,她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2013年1月4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院,2014年10月10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在主要成就一栏上写着“争取妇女权益运动;诺贝尔和平奖。”
这看来好像与我们说的文学有点不搭界。其实你细看可以发现她们有个共同点,一个是十七岁的学生,一个是脑瘫的农妇,她们都是在逆境中奋斗,有共同的励志示范效应。她们都是在为女权运动进行着抗争,尽管她们的起点高低不一样,但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余秀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想楝树林谈到的这个理由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道理。

另一博文(怎样读诗,从余秀华一首爆红的诗歌说起)有兴趣的朋友可到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on=list&fid=171里读到。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5 22:54
爆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25 23:02
浮游有可能被扶摇而上,但可能性还是很小,天地之高厚,难说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25 23: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6 02:22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26 02:37 编辑

余秀华这首诗里表现出的女权意识和性解放意识应当是每个人一眼就能看出的。 如果以为这就可以带来一枚诺贝尔奖章, 那未免是太幼稚了, 也再次折射出中国文人对诺贝尔的情结。  这样一个诺贝尔奖, 还不如颁发给范冰冰。

如果余秀华能继续,扩展和提升她的创作,或者就凭她已经写的, 她哪一天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不可能。 瑞典的那位诗人不是拿到了吗? 他写得不错。 但有他那个水平, 或者超过他的并不难找到。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5-1-26 09:49
学习,人应该有适当的高度,抬得太高,容易受伤啊。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5-1-26 13:32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6 22:27
冷铜声 发表于 2015-1-26 13:32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就文学奖来说,诺奖选择的未必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合其胃口的。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6 22:28
许晓鸣 发表于 2015-1-26 09:49
学习,人应该有适当的高度,抬得太高,容易受伤啊。

我认为没有抬举的份,很客观。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6 22:30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6 02:22
余秀华这首诗里表现出的女权意识和性解放意识应当是每个人一眼就能看出的。 如果以为这就可以带来一枚诺贝 ...

诺奖可能不喜欢范冰冰,她更钟情于女权意识。当然这也是猜测。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6 22:32
吴谨 发表于 2015-1-25 23:02
浮游有可能被扶摇而上,但可能性还是很小,天地之高厚,难说

只是看到有些相似处产生一点联想。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1-26 22:43
世界需要的是惊喜,不是惊吓。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6 22:56
不好意思,让你老人家受惊吓了。你老人家血压不高吧!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7 07:57
你将成为下一个中国的世界级预言大师。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7 20:09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7 07:57
你将成为下一个中国的世界级预言大师。

余诗有特点,又有沈睿女士鼎力相助。所以预言是有根据的,不是信口雌黄。
沈睿: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妇女研究证书(准硕士),现任美国Morehouse College 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教授。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27 20:23
南山匹夫 发表于 2015-1-27 20:09
余诗有特点,又有沈睿女士鼎力相助。所以预言是有根据的,不是信口雌黄。
沈睿: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 ...

重庆老乡,美好的愿望不一定是事实。余有自己的优点与缺陷,她能获得诺贝尔奖,情何以堪?。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7 20:3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27 20:23
重庆老乡,美好的愿望不一定是事实。余有自己的优点与缺陷,她能获得诺贝尔奖,情何以堪?。

诺奖有其自己的标准,我只是看这个标准和她的条件有些暗合罢了。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1-27 21:05
今天一大早楝树林又打来电话,还是说余秀华。楝树林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对新科技的撑握上显然有些滞后。他对我说,他到至今还在用手写板,写字的速度很慢。楝树林虽然上了点年纪,可思维依然活跃。他苦于难以将他的观念付诸于文字,便找我闲聊。
他说:“余秀华这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划时代的。他标志着中国妇女对性的渴望不再囿于传统,已经有了西方人的当代人文意识。如果说舒婷情爱上对妇女解放提出男女平等观念,是一大进步,但还仅仅是停留在意识形态的社会地位上,在人文主义的本质上并没实质上的突破。而余秀华显然更深入,她要求的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社会地位,而是落实到了形而下的人本思想。
中国是个封建的国度,在封建专制时代,对性长期是讳莫如深的,做得说不得,摸得看不得,这种对性的扭曲导致了对人本思想认识的偏差。<红楼梦>里提到了性,被称为邪恶。<金瓶梅>写性爱,成为了淫书。中国人同房做性事,他们认为是邪恶和肮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所以要关灯。就像流派网上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猫说,我从不偷腥
兔子说,我不吃窝边草
你说,我在河边走
没有湿过鞋

其实这是装逼
世界本来就是赤裸裸的
男人和女人
拉灯,脱裤
谁都不会是圣人’
这首诗一样。这同西方的人本思想背道而驰。
这次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提出了性爱,她是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提出来的。他要求性爱的平等,她把性爱看得神圣而崇高,她要‘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从这里可以看出余秀华的执着与坚韧……”
到了下午,我没还有从他上午那番言论中醒豁过来,楝树林又给我来电话了,还是谈余秀华:
“中国没有经过人文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像西方一样面对人的本能产生出敬仰。对性的禁锢始终笼罩在封建道统之中,到宋程朱理学出来,形成一个系统理论体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妇女锁在贞节牌坊上,直到妇女裹小脚,更是让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孙中山解放了小脚,舒婷提出了情爱,在一个男权社会里,要求平等。但始终不敢跨越这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最后留给了余秀华,要求平等的性爱,从余秀华那里爆发。这对男权社会致命的一击,不得不让人感叹……”
楝树林今天给我电话聊天近二个小时,可惜我只依稀的记录下这点,来与大家分享,真是辜负了他一片苦心。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5-1-28 15:50
我但愿她获得该奖的时候,颁奖词不要这样写:“余诗人,一位反抗传统的、对她的国家与制度深恶痛绝,对她的家乡与亲人充满仇恨与厌恶,善于用个人的苦难取悦这个世界。”
我但愿颁奖词这样写:“余诗人,由一位荡妇体写作者,成功走向世界诗歌大师的实践与探索者。她是将一生荒唐化作一生辉煌的奇迹的创造者,她为她的子孙后代起到了经典型的引领。”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1-31 22:21
冷铜声 发表于 2015-1-26 13:32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