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娱术”和“艺术”——略评余秀华的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2:09
标题: “娱术”和“艺术”——略评余秀华的诗
                                           “娱术”和“艺术”
                                                                            ——略评余秀华的诗

       当前时尚的诗歌审美意义上看,余诗还算是诗,虽然不是很好的诗。但从严格诗学意义上来衡量,余诗的语言技巧是“娱术”而非“艺术”,只能算是劣等的诗。
      所谓“娱术”是娱乐的技术,余诗的句子给予读者的,是他们的外部感官受到娱乐。具体地说是他们的眼睛受到了愉悦。而真正的好诗,是使人的内心受到幸福的触动、震憾、甚至疼痛流泪的,读者的内心在这种诗作用下,产生的有时是喜悦,有时是忧伤,有时是黑暗的心里突然充满天堂阳光的慰籍,或心底的火山突然升温,突然爆发。对于诗人,让自己的读者有点外部感官的愉悦并不难(这也正是现在诗人多于读者的原因),难的是打动读者的心弦,让他的心弦也颤动出一首好诗来。
      余诗句“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不按照日常语的单词组合规则出牌,仅仅叫人新鲜地感到了日常生活语外的一种奇妙的语词组合。其实这也不足为奇,一句话的意思,本可以用另外几种乃至许多种句子表达出来。例如上文中的余诗句子,就是日常生活话“我想他,多少个夜晚都睡不着、多少次要去找他都犹豫不决,终于横下心来,天明跑去找他、睡他,”的变句。这么个“换一种说法”,确实也带来些悦目的清新的诗意,但是它没有把读者的注意力往生活深处、生活实质的地方,充满魔力般地引领,使读者没感受到光辉灿烂的美,没得到震撼心灵的大善大爱的陶冶,没体会到富有个性的高尚人格的力量。所以说这是一种劣等的诗,是一种仅仅具有娱乐感官意义的诗。余诗的很多其他诗句,也有稍好一些的,但这一类的句子触目皆是。好的诗应是诗意的内容加上“换一种说法”的语言表达,是二者融为一体的形式表达。单单执其一端,不是把诗写得没有灵魂,就是把诗写得枯瘦如柴、没个诗样。
      中国大陆诗歌数十年来的发展,都是围着这个“换一种说法”进行徘徊、进行“原地踏步”的。所以造成的诗歌现状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遍地皆是,真正优秀诗人、伟大的诗人一个没有。流行的时兴的诗歌有着一副吸人眼球的娇好外貌,但扒开它的皮肉,却发现它的灵魂是庸俗而渺小的。台湾诗人没有陷入这个怪圈,他们有一个很正确的努力方向——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技巧来发展诗歌。余秀华显然没在此行列。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30 12:16
在余秀华已经“被当选为”作协副主席、其诗(此诗)被有些人特别吹捧的情况下,董诗友敢于直话直说,其性情和余本人有些类似。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2:2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30 12:16
在余秀华已经“被当选为”作协副主席、其诗(此诗)被有些人特别吹捧的情况下,董诗友敢于直话直说,其性情 ...

深谢汤老师评论!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1-30 12:25
但是它没有把读者的注意力往生活深处、生活实质的地方,充满魔力般地引领,使读者没感受到光辉灿烂的美,没得到震撼心灵的大善大爱的陶冶,没体会到富有个性的高尚人格的力量。所以说这是一种劣等的诗

同意。她的诗很乱,是意象的罗列。
即使从通俗角度来看,她的《睡你》没有情感情绪的高潮,直接结尾了。只说了欲望。没看出别的。
小巫那只狗那首诗,只是简单的叙事,好比描写杀人,只要写出来就令人疼,不用诗写效果也一样。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2:41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1-30 12:25
但是它没有把读者的注意力往生活深处、生活实质的地方,充满魔力般地引领,使读者没感受到光辉灿烂的美,没 ...

感谢上帝!让我遇到了一位同道好友!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2:44
小巫那只狗那首诗,只是简单的叙事,好比描写杀人,只要写出来就令人疼,不用诗写效果也一样。

不信邪老弟真知灼见呐!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1-30 12:45
你不是孤独的,只不过很多人不愿趟这混水,没价值。但要是都不出声,受害者就要被变成害人者了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30 12:46
是的。睡诗 在谋种程度上可归为伪诗。她没有真爱的感受,写不出崇高来。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2:51
芝麻 发表于 2015-1-30 12:46
是的。睡诗 在谋种程度上可归为伪诗。她没有真爱的感受,写不出崇高来。

芝麻元老:现在论诗,不管真不真、崇高与低卑,只要有几个稀罕的句子则可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30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30 1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5-1-30 13:53
董克勤 发表于 2015-1-29 19:51
芝麻元老:现在论诗,不管真不真、崇高与低卑,只要有几个稀罕的句子则可

附议。
作者: 北风吹    时间: 2015-1-30 14:33
:   在艺术方面不随波逐流,在众人追捧的热潮中敢于发表自己的异议和真实看法,这是董克勤先生的一贯作风。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是极其严谨的,忠诚的。
   余秀华作为一个脑瘫女农民诗人,面对重重不被人知的困难,在逆境中能发奋学习,创作出如此丰富的作品,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感动,我被她的学习创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深深折服!但主观上的精神可嘉与客观上的创作艺术之佳的确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应该大力支持、热情鼓励余秀华的创作热情,但也应该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她的诗歌。
   我看过了余秀华的部分诗歌,印象是: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活泼,但感觉也是缺乏深度和力度,也就是如董先生所说的,没有把读者的注意力往生活深处、生活实质的地方,充满魔力般地引领,缺少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语言、层次有些凌乱。我想余秀华诗人如果能发现自己诗歌的不足,也可以说不完美之处,进一步学习、研究、改进,她的创作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作者: 委鬼走召    时间: 2015-1-30 14:53
赞同!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30 15:00
北风吹 发表于 2015-1-30 14:33
:   在艺术方面不随波逐流,在众人追捧的热潮中敢于发表自己的异议和真实看法,这是董克勤先生的一贯作 ...

同意你的见解。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5-1-30 15:37

文学已经进入寒冬,现在又不懂文学的新闻记者和一批似懂非懂诗歌的Y诗评贩子从外围哄起哄,也是好事。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8:58
本帖最后由 董克勤 于 2015-1-30 18:59 编辑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1-30 12:45
你不是孤独的,只不过很多人不愿趟这混水,没价值。但要是都不出声,受害者就要被变成害人者了


还是像先生这样用大声喊“不!”来表示自己不信邪的好。诗人就应该这样。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9:3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30 13:26
冬日观文戏酬
潘三专
孤芳自赏不归路,移花接木非关情。

自幼仗剑平不平,
爱诗也爱论时文。
深知俗众赞诗语,
也会变霜杀诗春。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30 19: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19:34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1-30 13:53
附议。

谢谢!问好!
作者: 北风吹    时间: 2015-1-30 20:06
委鬼走召 发表于 2015-1-30 14:53
赞同!



  谢谢朋友的理解和赞同!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5-1-30 20:08
中国大陆诗歌数十年来的发展,都是围着这个“换一种说法”进行徘徊、进行“原地踏步”的。

大赞!!!
作者: 北风吹    时间: 2015-1-30 20:10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30 15:00
同意你的见解。

谢谢朋友理解和共识!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21:23
北风吹 发表于 2015-1-30 14:33
:   在艺术方面不随波逐流,在众人追捧的热潮中敢于发表自己的异议和真实看法,这是董克勤先生的一贯作 ...

深刻的见解,幸喜与我略同。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21:24
委鬼走召 发表于 2015-1-30 14:53
赞同!

谢谢朋友!问好朋友!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21:26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30 15:37
文学已经进入寒冬,现在又不懂文学的新闻记者和一批似懂非懂诗歌的Y诗评贩子从外围哄起哄,也是好事。

汤老师说得对!诗歌有人赞赏总比没人赞赏好。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1-30 21:27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30 19:33
多谢诗友雅和!

谢谢!问好!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1 13:28
“流行的时兴的诗歌有着一副吸人眼球的娇好外貌,但扒开它的皮肉,却发现它的灵魂是庸俗而渺小的。”

赞。
作者: 驰林    时间: 2015-2-2 23:1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30 13:26
冬日观文戏酬
潘三专
孤芳自赏不归路,移花接木非关情。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2-3 0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驰林    时间: 2015-2-3 13:2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2-3 08:36
近好!

同好!!!
作者: 驰林    时间: 2015-2-3 13:38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2-3 08:36
近好!

好,谢谢!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2-3 1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5-2-3 21:36
有些诗,看似与诗有关,实在于诗无关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5-2-3 21:40
本帖最后由 夏花 于 2015-2-3 21:44 编辑

一个孤陋寡闻的乡下女人,想男人想疯了,意淫。抬高点叫自娱,准确点,胶自慰。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11:19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30 15:37
文学已经进入寒冬,现在又不懂文学的新闻记者和一批似懂非懂诗歌的Y诗评贩子从外围哄起哄,也是好事。

还是不要侮辱大众的诗歌鉴赏水平吧,正如好诗在民间,真正对诗有鉴赏力的人也在民间,包括一些记者、诗评贩子。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自我标榜,或另有隐情。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5 14:09
委鬼走召 发表于 2015-1-30 14:53
赞同!

谢谢支持!问好!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5 14:12
楚天之云 发表于 2015-1-30 20:08
中国大陆诗歌数十年来的发展,都是围着这个“换一种说法”进行徘徊、进行“原地踏步”的。

大赞!!!

谢谢楚天先生支持!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5 14:14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1 13:28
“流行的时兴的诗歌有着一副吸人眼球的娇好外貌,但扒开它的皮肉,却发现它的灵魂是庸俗而渺小的。”

赞 ...

深谢不信邪先生鼓励!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5 15:26
夏花 发表于 2015-2-3 21:36
有些诗,看似与诗有关,实在于诗无关

赞同!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5 15:38
夏花 发表于 2015-2-3 21:40
一个孤陋寡闻的乡下女人,想男人想疯了,意淫。抬高点叫自娱,准确点,胶自慰。

这种公开的猫叫式的诗,为何也叫诗?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公开要和某一婚外男士生一孩子的少妇,怎么会是一个被公众叫好的诗人?虽然文学里有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但作为抒情诗,又作为诗中的男人实有其人,自己又和他正在交往,作为农村少妇,总是应羞于出口吧。
作者: 北风吹    时间: 2015-2-6 11:07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 于 2015-2-6 13:08 编辑
董克勤 发表于 2015-2-5 15:38
这种公开的猫叫式的诗,为何也叫诗?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公开要和某一婚外男士生一孩子的少妇,怎么会是一 ...


处于余秀华的实际情况,如果写农村田园风光、农民勤劳耕作,天高地阔的感悟,都是很自然的题材。可她行动不便,与人交往甚少,却公开写出这般大胆、疯狂的爱情诗,并能在网上引发火爆反映,一夜成名,令人费解,不可思议。我也是为她的如此“不羞口”感到膛目结舌。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6 13:07
北风吹 发表于 2015-2-6 11:07
处于余秀华的实际情况,如果写农村田园风光、农民勤劳耕作,天高地阔的感悟,都是很自然的题材。可她行动 ...

不是情诗是性诗。不是灵魂诗是身体诗。
作者: 北风吹    时间: 2015-2-6 13:11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 于 2015-2-6 13:27 编辑
董克勤 发表于 2015-2-6 13:07
不是情诗是性诗。不是灵魂诗是身体诗。


我看过那首《睡》诗以后很是不解:一个身有残疾,几乎不出大门的农妇,竟然如此开放、性感。网上还有那么多追捧者。。。。。。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6 13:17
董克勤 发表于 2015-2-5 15:38
这种公开的猫叫式的诗,为何也叫诗?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公开要和某一婚外男士生一孩子的少妇,怎么会是一 ...

没有公众叫好,就是出版社出书了,得往回整钱啊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6 13:28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6 13:17
没有公众叫好,就是出版社出书了,得往回整钱啊

荒谬!时代的荒谬!一味地崇洋媚外!外国人提倡反诗,中国人则也反……蹲在人家的屁股下接大便,还自以为
是蜜糖!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6 13:47
北风吹 发表于 2015-2-6 13:11
我看过那首《睡》诗以后很是不解:一个身有残疾,几乎不出大门的农妇,竟然如此开放、性感。网上还有那 ...

抒情诗歌中的“我”,不同于小说中 的我,它一般地是抒发了作者的情绪。她这种皮肉淫猫般的吼叫,是属于动物
性的。非诗意的。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15:15
董克勤 发表于 2015-2-6 13:47
抒情诗歌中的“我”,不同于小说中 的我,它一般地是抒发了作者的情绪。她这种皮肉淫猫般的吼叫,是属于 ...

同意。。。。
作者: 寒雨    时间: 2015-2-8 16:38
欣赏  受益匪浅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9 12:41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8 15:15
同意。。。。

谢谢不信邪朋友与我有此共识!也真是的,感谢余秀华这支听诊器,让我们听出了中国诗歌的陈疾,也引出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作者: 董克勤    时间: 2015-2-9 12:42
寒雨 发表于 2015-2-8 16:38
欣赏  受益匪浅

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