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介”与“隔”——读李浔诗《擦玻璃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4 21:43
标题: “介”与“隔”——读李浔诗《擦玻璃的人》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2-5 13:57 编辑

“介”与“隔”——读李浔诗《擦玻璃的人》
吴谨

初读李浔的《擦玻璃的人》,觉得李浔这首诗的生成是偶然的灵机一动。而灵机一动的诗歌,是上天的赏赐,下笔即可水到渠成。当然,水到渠成的诗歌一般都有灵秀的长处,有的还不乏深刻的哲思。
复读李浔的《擦玻璃的人》,让我感到诗人在试图告诉我们“介”的有限性与“隔”的无限性,即认识的初衷、手段的有限性与认识的对象的无限复杂性之间的距离。
擦玻璃的人是认识的践行者,他没有隐秘的劳动,他的透明的劳动行为与干干净净的劳动结果(玻璃)是他认知的手段与途径。在他的意图里,玻璃干净了,世界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可事实上,当他擦净玻璃之后,才发现“那行人是多么零乱/却又是那么不可触摸”。他虽然获得了想看清楚的媒介但仍然没有得到看得更清楚的预期的效果,也就是他的初衷、手段与对象的本质之间仍然存在着新的距离——隔。
人类为了看清更远的事物,就发明了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它们穿越了更多的尘雾阻隔,却也发现了更远的茫然与不可触摸;人类为了看清微生物,便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人们穿越了细密的缝隙,却也发现了更小的盲区。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改变介质不断获得对物质的认识,但对于人们瞬息万变的思维能否看得一清二楚,诗人似乎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种否定(有点儿像不可知论),就是认识上的隔,隔是局限,局限是客观的,隔是认识难穷其极的远途与痛。
好诗人的工作,可以看作是阳光扶着禾苗成长的透明的工作,他要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尘垢般的隔阂,达到一种人际的敞亮与理解。然而无论诗人如何坦荡,多么努力,尘埃的净都是相对的,人际的隔阂却形形色色层出不穷难以触摸。
为了密切人际的关系,加强人类的认同,人们发明了不断翻新的新介质、新途径,然而更加先进的媒介途径仍然充满了与之同步的假象欺诈恶意与不可琢磨。可见,介与隔是摆在人际间的孪生问题。介的有限性与隔的无限性是人类公开与隐秘的两个对立面。
介与隔的探索对人类的幸福发展似乎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隔的无限被突破能否对人类幸福必然产生建设性作用,这已经是这首诗的弦外之音了。
至于这首诗歌的语言,窃以为是自然的朴素的纯净的,当然也是透明的阳光的。我很喜欢“透明的劳动/像阳光扶着禾苗成长”这样清亮的句子,这也让我更加相信《擦玻璃的人》是一首充满阳光的明亮之诗。它与时下被捧红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有着诗风诗境上的天壤之别。

附:《擦玻璃的人》

                           李浔


擦玻璃的人没有隐秘  透明的劳动
像阳光扶着禾苗成长
他的手移动在光滑的玻璃上
让人觉得他在向谁挥手

透过玻璃  可以看清街面的行人
擦玻璃  不是抚摸
在他的眼里却同样在擦试行人
整个下午  一个擦玻璃的人
没言语  也没有聆听
无声的劳动  那么透明  那么寂寞

在擦玻璃的人面前
干干净净的玻璃终于让他感到
那些行人是多么零乱
却又是那么不可触摸

                 2007年
[groupid=566]西部风[/groupid]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5-2-5 05:08
早读,有新意,学习问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13:13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2-5 05:08
早读,有新意,学习问候。

问候,再续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13:56
谢张主持亮灯,请诗友们批评!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21:58
把《睡诗》作余的代表作,不是对余的爱护,恰恰相反,反对这样做,才是对她的爱护
作者: 李太伯    时间: 2015-2-5 22:06
这个评写得透彻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22:08
李太伯 发表于 2015-2-5 22:06
这个评写得透彻

问候太伯,您可不随便夸人的。感谢鼓励啊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15
先看的诗,后看的评。都很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22:17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15
先看的诗,后看的评。都很好。

问候,感谢鼓励~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19
吴谨 发表于 2015-2-5 22:17
问候,感谢鼓励~

你抓的很准。喜欢这样的评论。对余诗,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22:22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19
你抓的很准。喜欢这样的评论。对余诗,赞同你的观点。

她很不容易,也有可圈可点的好作品,媒体哄炒这样几首,真不知是何用意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24
吴谨 发表于 2015-2-5 22:22
她很不容易,也有可圈可点的好作品,媒体哄炒这样几首,真不知是何用意

这就是新闻。正如著名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一样。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26
我发现,贬余的要么是愤青,要么是卫道者,还有就是被余得罪的人,赞扬的反倒多是温柔敦厚之人。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5 22:42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24
这就是新闻。正如著名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一样。

刚看到一个帖子,说余的15000本诗买断,看来,事实上余得到了好处,值得庆幸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47
吴谨 发表于 2015-2-5 22:42
刚看到一个帖子,说余的15000本诗买断,看来,事实上余得到了好处,值得庆幸

这个帖子好像昨天就有了。余的诗集有一定市场。在凤凰卫视跟窦文涛、梁文道谈诗表现也不错。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5 22:49
本帖最后由 望月楼主 于 2015-2-5 23:21 编辑

深夜读诗。
作者: 李浔    时间: 2015-2-6 08:48
吴谨兄看到了我诗内在的一面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6 15:34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49
深夜读诗。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6 15:34
李浔 发表于 2015-2-6 08:48
吴谨兄看到了我诗内在的一面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7 14:06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2-5 05:08
早读,有新意,学习问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2-28 15:21
提一下哦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3-1 06:09
解读的思路非常独到, 深入。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