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焦点评论】余秀华必然与诗坛狭路相逢 [打印本页]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3:37
标题: 【焦点评论】余秀华必然与诗坛狭路相逢
(, 下载次数: 17)
(, 下载次数: 12)
(, 下载次数: 12)
作者: 方歌鸣    时间: 2015-2-7 13:52
观点犀利,正直开阔!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3:52
文艺创作问题不是家长里短,本人虽然懒于追踪热点焦点,还是感到从文艺现象角度发表对余秀华和诗歌场的看法。以司“好诗锦衣卫”之职。本栏目言论自由,也希望见到严肃认真的文艺评论。不同观点看法建议在文艺范畴内讨论。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14:26
文章很多地方点到了诗坛问题的要害之处。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14:32
本帖最后由 望月楼主 于 2015-2-7 15:01 编辑

文章三个观点,赞同后两个。至于“无知”,我看未必。有的人知道的太多,所以抵制。这里面包含了个人恩怨,这个不做评价。而且,无知者,根本不读诗,诗再火,放到大的范围来看,依然是小众,也就是说,是知识阶层,跟普通老百姓无关。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7 14:58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13:52
文艺创作问题不是家长里短,本人虽然懒于追踪热点焦点,还是感到从文艺现象角度发表对余秀华和诗歌场的看法 ...

“文艺创作问题不是家长里短”

她的诗本身就是家长里知。所有的评都围绕家长里短,没跑题。
作者: 天空歌王    时间: 2015-2-7 15:02
文章不做评点!

我就知道~1969年出诗人~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7 15:10
“因而可以说余秀华在当代诗场的不幸遭遇非常有代表性”

只能说诗没写好。写好谁都能感受到。只有少数几个人感受到好,说明她的文字还没进入当代。

很多打手在场也没挡住此起彼伏的杂音。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7 15:12
后边的妒火什么的,您就是在说家长里短了。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7 15:14
“一块石头扔进大粪坑”

这话和余秀华说的一样。难怪。难怪。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7 15:15
撤了。得罪。对于此种指鹿为马。皇帝的新装什么的。我不再出声。
作者: 齐风    时间: 2015-2-7 15:35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7 15:15
撤了。得罪。对于此种指鹿为马。皇帝的新装什么的。我不再出声。

唉,咱么说你呢?还是看苏轼吧。
余秀华是那个说出了真话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的遭遇在中外可能有所不同,这块土地上皇帝太多。
作者: 齐风    时间: 2015-2-7 15:36
切中要害,痛快淋漓。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2-7 15:55
.....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6:08
方歌鸣 发表于 2015-2-7 13:52
观点犀利,正直开阔!

对诗场几种言论和看法的集中意见,看山独立评论,不隐瞒观点,也不忌惮人言。所以言论每给人锋芒毕露,落笔无情感。老油条式的四平八稳诗评文论,本人也不愿读。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6:08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4:26
文章很多地方点到了诗坛问题的要害之处。

余秀华现象反映了诗坛问题,可以透视一番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6:13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4:32
文章三个观点,赞同后两个。至于“无知”,我看未必。有的人知道的太多,所以抵制。这里面包含了个人恩怨, ...

诗,作者要有才气和修养,相应读者也需具备,否则难以欣赏和互通。诗歌阅读中体现的无知,是指缺乏对诗的深入了解,粗浅和偏狭的诗认识去对待诗文本。诗的尴尬,在于它不是美术,不懂美术欣赏的人可以认账,可能读懂汉字的人不大愿意承认不懂诗。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2-7 16:14
各有各的固执,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谁都想抓住话语权,谁都想浑水摸一条大鱼。个人的机遇和命运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乱糟糟的社会!乱糟糟的文坛!乱糟糟的诗坛!乱糟糟的媒体!当下的文学真的繁荣了吗?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6:15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7 15:10
“因而可以说余秀华在当代诗场的不幸遭遇非常有代表性”

只能说诗没写好。写好谁都能感受到。只有少数几 ...

对余秀华的创作,如果是一片赞扬声,我倒会感觉很奇怪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6:16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7 15:12
后边的妒火什么的,您就是在说家长里短了。

它存在于话语场了,以非诗言论参与了讨论,这里权且做个心理心态扫描。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2-7 1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19:33
狭路相逢优者胜。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5-2-7 19:34
今天刚好悟了下这个问题。


正常

文/月夜明朗

不正常是多么的正常

正常是多么的不正常
……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19:38
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9:54
齐风 发表于 2015-2-7 15:35
唉,咱么说你呢?还是看苏轼吧。
余秀华是那个说出了真话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的遭遇在中外可能有所 ...

我们的文字(文学)更多功能是美化,装扮,为装贤扮圣对人性撒谎,这种文学是短命的,死路。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19:58
齐风 发表于 2015-2-7 15:36
切中要害,痛快淋漓。

巨锤开顽石,快刀斩乱麻。阴阳怪气的诋毁和谩骂也够了。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20:00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5-2-7 19:34
今天刚好悟了下这个问题。

这个领悟挺符合现实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20:06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9:38
一个人的战争!

没那么严重吧?呵呵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20:07
本帖最后由 望月楼主 于 2015-2-7 20:10 编辑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20:06
没那么严重吧?呵呵


再说严重点,一个人挑起了战争。其实,社会还是进步了,人们不再相信权威,人人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发表各自的观点,思想多元化。不过,还不够理性。谩骂多了点。
作者: 望月楼主    时间: 2015-2-7 20:11
本帖最后由 望月楼主 于 2015-2-7 20:20 编辑

支持!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2-7 20:19
三个焦点均有意义。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22:01
望月楼主 发表于 2015-2-7 20:07
再说严重点,一个人挑起了战争。其实,社会还是进步了,人们不再相信权威,人人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发表各 ...

尖酸刻薄,谩骂诋毁的人,我看德行比不上余秀华,诗还差更多。再说了,有理有学养见地写论文多好,还用骂么,骂是最无能表现。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22:0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2-7 20:19
三个焦点均有意义。

问好无为。近期评论版比较乱,写了两篇看法文字,说点公道话(自认为)。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7 22:49
诗歌评论要有开明的文艺观,要针对作品发言,要对作者公正。临近大年了很愿写这类锐评,看近期板块部分过分言论,也是不吐不快。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2-7 23:29
本帖最后由 东海乌石子 于 2015-2-7 23:32 编辑

这才是正直理性的声音。可惜,在流派网总有那么一些人,身在江湖却总处在庙堂之高,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文革的手法,对余秀华讽刺挖苦痛恨污蔑而无所不能及,非打倒批臭不可。值得警惕!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2-7 23:30
方歌鸣 发表于 2015-2-7 13:52
观点犀利,正直开阔!

附议:赞同!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2-7 23:34
本帖最后由 东海乌石子 于 2015-2-7 23:35 编辑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22:01
尖酸刻薄,谩骂诋毁的人,我看德行比不上余秀华,诗还差更多。再说了,有理有学养见地写论文多好,还用骂 ...


附议;说出了真话!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2-7 23:34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2-7 20:19
三个焦点均有意义。

无为老师让我尊敬!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08:17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5-2-7 23:29
这才是正直理性的声音。可惜,在流派网总有那么一些人,身在江湖却总处在庙堂之高,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文革 ...

能以艺术的方式对待艺术的人在诗歌场不多,比如欧洲的人体油画,有人只看到刺裸人体,却看不到画中安恬的性情,舒适的生活和美的闪光,更难从线条和色调中去体会艺术的匠心。这些都是未能进入艺术欣赏层次所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09:02
本帖最后由 不信邪了我就 于 2015-2-8 09:03 编辑

群魔乱舞,徐乡愁一剑封喉。遗老遗少们在风中奔跑,试图拼接阴毛的碎屑。


http://www.zgsglp.com/thread-354019-1-1.html
作者: 易心易意    时间: 2015-2-8 09:52
有道理!评论公平客观!赞!
我就喜欢余秀华,郭金牛,贴着现实的土地写诗……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10:13
已修改增补,刊报用稿请联系本人索要文档版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10:15
易心易意 发表于 2015-2-8 09:52
有道理!评论公平客观!赞!
我就喜欢余秀华,郭金牛,贴着现实的土地写诗……

谢鼓励!嗯,没有切肤之痛的真情实感,缺乏艺术灵光的诗,不忍卒读。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10:35
本版愿与诗坛诸诗人诗友就此交流,坐而论道。香烟好茶。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18:08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22:01
尖酸刻薄,谩骂诋毁的人,我看德行比不上余秀华,诗还差更多。再说了,有理有学养见地写论文多好,还用骂 ...

家长里短的。无凭无据的。真没想到一个自认很文艺的人这么通俗。这里这么多帖子,你都无视,也不屑于了解情况。
要说骂,谁也比不上余秀华。她骂别人就是能力,别人骂她就是无能。这流氓逻辑,让谁服气。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18:10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22:49
诗歌评论要有开明的文艺观,要针对作品发言,要对作者公正。临近大年了很愿写这类锐评,看近期板块部分过分 ...

什么是公正,你们说了算就是公正。不同意见都是不公正。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18:12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8 08:17
能以艺术的方式对待艺术的人在诗歌场不多,比如欧洲的人体油画,有人只看到刺裸人体,却看不到画中安恬的 ...

读诗和吃饺子一样,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给人介绍说这饺子是如何复杂高端的工序,谁听?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18:17
本帖最后由 不信邪了我就 于 2015-2-8 18:58 编辑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7 16:13
诗,作者要有才气和修养,相应读者也需具备,否则难以欣赏和互通。诗歌阅读中体现的无知,是指缺乏对诗的 ...


余的诗一目了解然,也没什么艺术的。就是意识流,家长里短,驴日狗日、谁在上谁在下什么的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19:19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8 18:17
余的诗一目了解然,也没什么艺术的。就是意识流,家长里短,驴日狗日、谁在上谁在下什么的

诗不是一目了然的文体。没有欣赏能力,如同盲人摸象,谁也帮不上忙。说了也如同夏虫语冰。
只看到性,说明自己只能看到这个层次,个人问题。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2-8 19:20
先生看重真诗另诗坛欣慰!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20:15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8 19:19
诗不是一目了然的文体。没有欣赏能力,如同盲人摸象,谁也帮不上忙。说了也如同夏虫语冰。
只看到性,说 ...

看吧,一说诗就埋汰人。

另外,你说的是诗。我说的是余诗。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20:29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8 20:15
看吧,一说诗就埋汰人。

另外,你说的是诗。我说的是余诗。

不是埋汰,拿来一首诗,能否读懂是对读者的欣赏能力的检验。编辑并不是随便拿首平庸之作炒作,起码他看出特别了;另外,对性题材应该也不是没在谨慎考虑之内,余处理得好。怎么说性题材都不是什么事儿。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8 20:31
芝麻. 发表于 2015-2-8 19:20
先生看重真诗另诗坛欣慰!

问好。区分平庸和优秀,劣作和佳作是评者必须做的。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8 20:49
本帖最后由 不信邪了我就 于 2015-2-8 20:58 编辑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8 20:29
不是埋汰,拿来一首诗,能否读懂是对读者的欣赏能力的检验。编辑并不是随便拿首平庸之作炒作,起码他看出 ...



我们之间没有过节,我先承让了。你说好就好吧。尊重你个人的看法。但不等于读者的看法。


不管你编辑水平多高,最后交给读者,你挑不了读者的。
作者: 息红泪    时间: 2015-2-8 22:26
那天手机阅读,就很想说话,终于跑到网吧来了,那就说一句吧:
和看山兄也算是老相识,非常欣赏兄在诗歌上的独立,尤其是对诗文本的理解方面,值得学习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2-8 23:35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8 08:17
能以艺术的方式对待艺术的人在诗歌场不多,比如欧洲的人体油画,有人只看到刺裸人体,却看不到画中安恬的 ...

以艺术的方式对待艺术。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远握!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9 08:13
息红泪 发表于 2015-2-8 22:26
那天手机阅读,就很想说话,终于跑到网吧来了,那就说一句吧:
和看山兄也算是老相识,非常欣赏兄在诗歌上 ...

与红泪共勉!庸众眼里无真诗,诗需懂诗的心才能发现。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9 08:16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5-2-8 23:35
以艺术的方式对待艺术。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远握!

握。以艺术方式对待艺术,是严肃的艺术讨论。否则,就会落入街谈巷议水准,甚至攻伐诋毁的邪路。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2-9 08:20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8 18:17
余的诗一目了解然,也没什么艺术的。就是意识流,家长里短,驴日狗日、谁在上谁在下什么的

建议诗友具体拿一首来分析。指出哪里好, 哪里不好。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2-9 08:38
从14世纪世卜加丘第一个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用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彻底击败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欧美各国用了600多年时间.而我们呢.1911年才废除缠足.1950年才禁止1夫多妻.鼓励寡妇改嫁.1990年前后才取消流氓罪.承认并不再抓捕同性恋.对离婚男女放宽了限制.性不协调也成了离婚者公开的并受法院认可的理由.........是的我们在人性化管理中也在进步.但他是表层的浅层性的.他的一些深层次的区域.还是禁区还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涉及.今天下羊身诗群及余秀华的诗歌.触及到了这个禁忌.引发争议.是件好事
他起码让我们敢淡论禁欲一事了.................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2-9 08:40
支持看山剖析.........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9 08:4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2-9 08:20
建议诗友具体拿一首来分析。指出哪里好, 哪里不好。

问好。前日写了另一首的文本剖析,只是大愿意继续凑热闹迟疑了,没帖出。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9 08:44
楝树林 发表于 2015-2-9 08:38
从14世纪世卜加丘第一个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用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 ...

挺好的一段阐述。在当代对性的禁忌和惊讶的确是挺荒诞的一件事。我们常常谈人的开明,在古老的土地上这似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之不读书,不求知,不剥除愚见顽见,人就很难具有胸襟眼界,更不要说欣赏诗。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2-9 09:04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9 08:41
问好。前日写了另一首的文本剖析,只是大愿意继续凑热闹迟疑了,没帖出。

上面原是建议那位诗友。 但更希望看到你的文本分析。
问候!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2-9 11:42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2-8 20:31
问好。区分平庸和优秀,劣作和佳作是评者必须做的。

芝麻喜欢
作者: 楝树林    时间: 2015-2-9 12:46
性禁欲的气氛是中国很多年都有的,对人们的压抑,尤其是对女性,男女在性问题上双重标准特别厉害,男的可以喜欢性,女的不可以,如果男的喜欢性还会得到一些正面的评价,比如说这个人一定很有钱,很有权,要不然至少他身体很好,可是你设想如果一个女的跟好多男人发生性关系,大家就全是骂了,就说这是一个坏女人,这是一个堕落的女人,这是一个淫荡的女人。

凤凰网文化:这个例子就是萧红,有人评论说如果萧红是男性,可能对于她个人生活的评价就不会那么差了。

李银河:对,整个社会都是反性禁欲的,但是这种观念对女性压抑更深。2004年有一个全国的性调查,60到64岁年龄组的女性有28%终身没有体现过性快感,这个数据太高了,这个数据本身就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性压抑。国外也有调查,有一些人因为生理或者不喜欢性的原因,一般都不会超过10%,咱们就能弄一个28%,真是挺惊人的。这个调查不是说她们现在没有,而是说她们终身都没有,年轻的时候也没经历过,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可是实际上性学表明,一直可以到80岁都可以有快感的,男的、女的一样。

性跟吃饭一样属于民生问题

凤凰网文化:既然中国目前还是性压抑的状况,但是比如艳照门事件网民疯狂关注,这些表面矛盾的现象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李银河:我想好多人看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可能就是当毛片看的吧,因为毛片在大陆还是非法的,淫秽品是非法的,就剩这么几个国家了,这个淫秽品法在西方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儿了,一二百年都过去了,我们还在实行,这个东西真的很奇怪的。

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我特别早的时候就听有这么一个说法,说人们上网70%都是去看色情片,成年人有这种性消费需求,古话也说食色性也,人生里面最重要的两件事儿,一个就是吃饭,一个就是做爱,我后来写过一篇文章,说性也是民生问题,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5层次里头,生存需求里头包括了性、吃饭,是第一层,然后第二层是安全的需求,第三层是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是尊重的需求,最后自我实现的追求。这个淫秽品法早晚是要取消的,因为它太过时了,而且现在在网上,根本就拦不了,因为在国外它是合法的。我发明了一个叫做菜单理论,淫秽品相对于性交,就像饭馆的彩色菜单相对于吃饭,菜单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吃饭是真实的味觉,如果你不能够禁止性交,为什么要单单地打击那个菜单呢?

除了朝鲜之外,我还真的没怎么听说有什么国家还有淫秽品法,他们的网络也会打击儿童色情,儿童色情有的时候因为孩子们是不自愿的,他们被拍下来,恋童癖本身也会侵害青少年,所以他们会打击这个,但是成年人都是光明正大的,有这个视觉的消费权利,所以我觉得有些法律真的没什么道理。

台湾人传承中国古代传统 对同性恋更宽容

凤凰网文化:12月19日,台湾一审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您怎么看这个事?

李银河:对,台湾这个事儿真的是让人很欢欣鼓舞,因为像西方现在已经有17个国家同性婚姻合法,但是他们毕竟是跟咱们文化相隔挺远的,如果大陆不想进步的话,有理由说我们国情不同,我们的文化不同,可是这下台湾咱们是同文同种,为什么台湾能行我们就不行呢?其实特别早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比如说台湾的同性恋文化节,马英九都是去剪彩呢,我去参加过大陆举办的几次文化节,到场一看警察比同性恋还多。

转载........中国需要个启蒙时代..........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9 13:06
楝树林 发表于 2015-2-9 12:46
性禁欲的气氛是中国很多年都有的,对人们的压抑,尤其是对女性,男女在性问题上双重标准特别厉害,男的可以 ...

回车键好敲,脑子不大好弄,需要相当长一个阶段吧。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9 15:04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2-9 08:20
建议诗友具体拿一首来分析。指出哪里好, 哪里不好。

骂诗她天下第一。
因为参赛者就她自已。

这个评价,够高吧。分析就不用了,好诗不用分析。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2-9 15:18
不信邪了我就 发表于 2015-2-9 15:04
骂诗她天下第一。
因为参赛者就她自已。

分析满分。
不过我没有把骂诗考虑进来。
作者: 不信邪了我就    时间: 2015-2-9 19:5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2-9 15:18
分析满分。
不过我没有把骂诗考虑进来。

你是有良知的。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2-11 09:23
用文字来粉饰天平歌功颂德,装贤扮圣美化自己自欺欺人——我们的诗歌征成为这种令人厌憎的玩意。
对应的是糟糕的社会风气,遮掩中不断下滑的人性。
我期待诗回归人性和艺术。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