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4|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谈谈余秀华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5-2-16 13:38 编辑

      正常情况下,流派网任何一位编辑、会员有所出息,大家都会给予祝福,并引以为荣。为什么?为什么?余秀华被炒热之后,大家(大多数)表现出的是不肖?是敬而远之?值得所有会员深思、总结。


      鄙人作为一个曾经短暂热爱过诗歌,而今与诗歌、与诗歌圈子渐行渐远的人,要不是最近有余秀华现象把我拉回来,早就洗洗睡了。

      对余秀华,你扶持也好,夸张也好,这于诗坛本是大好事,让大多数写诗人不解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逐渐看清楚了,娱记、外行们居然不是冲着诗歌,而是冲着《走过大半个中国睡你》《狗日的王法》《千里送阴毛》而来,是冲着“三残”而来,是冲着脑残、农妇(阶级地位最低,可谓中国人等级观念中的“一残”)、诗人(文学热度最低,可谓文学中的“一残”)而来,这一招透露的直接信息是:他们炒作余秀华不是出于对诗人和诗歌的敬畏,而是出于对弱者和残者的同情,阴险呀,杀人不见血呀,“拿豆包不当干粮”呀。

      实话实说,余秀华除了靠《睡你》、《阴毛》与《狗日的》等几首猎奇、猎艳的丑陋诗歌博人眼球外,其余更多被伪评家、记者(实为“妓者”)推崇的诗作,在诗坛比比皆是,仅流派网每一周都可以拉一卡车,只是被记者和个别带有偏见的编辑、评者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视而已——记者都是冲着“新闻眼”而来——记者是谁?是不以报道“狗咬人”等正常现象为目的,而是以渲染“人咬狗”等猎奇新闻为第一要务、逆向思维能力超于常人的专业人员,如果他也去关心诗歌界的普遍现象,关心千千万万个同样能写出好诗并已经写出好诗的“一般人”,他岂不要自己给自己脸上也贴上“脑残记者”的标签?同样,少数几个缺乏基本判断能力和公平心态的诗者、评者(极个别与余秀华有私交的好友、她个人的明显马甲不在此列),他们才是真的其心可疑。

      奇怪的是,余秀华被炒热、炒熟、炒烂之后,少数几个忠实粉丝居然拿着自制放大镜、哈哈镜胡乱射人,说什么,学余秀华样骂人的是泼妇骂街(这个可以理解),对余秀华现象实话实说的是妖怪想吃人,像他们那样对余秀华夸大其词、无限拔高的才是正常的神仙(替天行道,维持天界秩序)。

      至于苏建斌诗人说“余秀华走红让哪些人不自在”,我的回答(可能不够全面)是:
      一、让那些“发明、发现”她的人不自在,因为他们好不容易从“挖掘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南翔”的学校借来挖掘机,辛辛苦苦从土里挖掘了一个“土豆诗人”,居然有这么多人没有跟风、没有附和、没有人云亦云,很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让那些吹捧她上天的人不自在,因为照常理,有人炒作余秀华,同为写诗人的普罗大众应该同喜同喜,谁知现在吹鼓手们反而成了“少数派”,这很有一些领导讲话被领导们不听从的味道;  
      三、让那些想借诗歌成名成家的人不自在,于绝大多数把写诗作为“副业”作为“消遣”并秉持“诗到网络为止”的无欲无求者来说,余秀华该走红还是走黑,只不过一个诗坛(现在主要限缩于流派网,其它网络、媒介很快就兴趣转移了)话题而已。对这个话题说点儿自己想说的话,或者一言不发,随心就好!

    那么你问我对余秀华及其现象的态度?我还是涂鸦几句:


    五年十年后你问我:还记得余秀华不?
    我说,记得记得,相当记得
    白天我记得那个《狗日的》
    晚上我记得《睡你》
    梦里我记得一地《阴毛》
    其余的,都忘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11 18:37 | 只看该作者
余秀华现象,能把您老拉回来,诗坛很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8:41 | 只看该作者
李光头 发表于 2015-2-11 18:37
余秀华现象,能把您老拉回来,诗坛很欣慰

余秀华走红,该;鼓励她扶持她更好,该;把她吹上天,目的是让她摔下来响声更大,不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2-11 18:54 | 只看该作者
赞成。好文。终结性实话。
问候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8:5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发表于 2015-2-11 18:54
赞成。好文。终结性实话。
问候您。

有感于一些人的胡吹乱捧,跟风抽疯。不一定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11 19:00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2-11 18:57
有感于一些人的胡吹乱捧,跟风抽疯。不一定正确!

此种环境下,实话实难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发表于 2015-2-11 19:00
此种环境下,实话实难正确。

“此种环境下”,应该改为“此种语境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11 19:14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2-11 19:04
“此种环境下”,应该改为“此种语境下”。

不改了,文字狱从来不因为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11 19:41 | 只看该作者
诗兄不愧写杂文出身,不但切中肯綮,而且游刃有余!佩服!(透露一个小秘密:小弟也是写杂文出身,后来写诗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11 19:53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之所以美,是因为古诗无论是耄耋老者,或是三岁幼童,都可以诵读传唱。余秀华的那些老人回避、少儿不宜的文字可以吗?一坨屎就是一坨屎,无论经过幕后推手如何的加入油盐酱醋后煎炸烹炒,也改变不了其臭不可闻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18: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