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哈斯的诗有中国古典气质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5-2-15 18:30
标题:
哈斯的诗有中国古典气质
哈斯的诗有中国古典气质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远洋《亚当的苹果园》封面。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深圳诗人远洋。 (受访者供图)
据深圳商报 2015年02月15日讯
由深圳诗人、翻译家远洋精心翻译的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哈斯(以下简称“哈斯”)的中文版诗集《亚当的苹果园》日前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亚当的苹果园》收录了哈斯《野外指南》、《赞美》、《人类的希望》、《树木下的太阳》、《时与物》5部诗集的作品以及大量新诗,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哈斯诗歌中译本。在许多人看来,哈斯的诗很难翻译,那么,远洋是如何克服困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日,记者对远洋进行了独家专访。
偶然机会对翻译一发不可收拾
远洋1980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出版诗集《青春树》、《村姑》、《大别山情》、《空心村》等多部诗集。近年来,则致力于译介新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诗歌奖、艾略特诗歌奖的作品,已翻译诗集19部。远洋开始翻译诗歌源自一次朋友聚会,当时,朋友刘中国带来《普利策奖诗歌集》原版书,这本书来自大洋彼岸,出版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1941年,扉页有美国新闻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山图书馆等印章,几经辗转,流落广州街头,最终被刘中国收为私家珍藏。看到这本诗集,英文基础较好的远洋十分幸喜,情不自禁当场给朋友们诵读并口译几首。刘中国看到远洋对这本诗集爱不释手,就送了他复印件,从那时候起,远洋便一发而不可收地翻译诗歌。
远洋选择世界上顶级诗歌奖的作品来翻译,除了自己感兴趣外,身为一个当代诗人,远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中国当代诗人了解和自己同时期的诗人最高水平,了解别人是怎么写的,别人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因此,每年的普利策诗歌奖,远洋都以很快的速度翻译出来,放到博客上传播。远洋说,在自己翻译的29位外国诗人,共计700多首作品中,哈斯是自己“最欣赏”的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元素渗透在哈斯的诗中
哈斯继承了自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诗歌传统,热情讴歌大自然,并着力于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远洋说,“哈斯是一个自然诗人,已经形成他的自然诗学,自然诗学也是生命诗学,探索生死奥义、生命真谛、天人之际,这一点,与中国老庄之道殊途同归, 同时,哈斯的自然诗学,与我国古代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等山水、田园诗人类似,都是以关注大自然为主要内容。”因此,古典气质、人文关怀等中国古典诗歌元素在哈斯的诗中都能看到。远洋说,“哈斯的所有诗句都渗透着对环境的爱护,对幼小生物的怜悯、悲悯之心,这与中国古典诗歌气质是契合的。” 远洋对哈斯诗歌的翻译,紧紧扣住了这种独特性,如《爱荷华,一月》、《特拉克尔之后》、《三首夏天的黎明之歌》等一些短诗,如果仔细回味,可感受到《诗经》敦厚绵长的古老味道。
如果要继续探究哈斯诗歌的中国古典精神,可以看出,其人文关怀也十分浓厚,哈斯注意细节,会在具体、细微中见精神,远洋说,“我们写大自然的植物和动物,常常树就是树,花就是花,但哈斯除了注意树的外貌外,更具体到它的精神,会将之上升到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里,用古时候的话来说,就是天人合一;在动物写法上,哈斯也不用‘它’,而是当做人一样称之为‘他’。”
此外,《亚当的苹果园》也收录了许多哈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诗歌,其中,以反映反对破坏环境、反对战争的诗歌时,哈斯直抒胸臆,其诗句充满力量,尖锐有力。远洋认为,哈斯是真正的大师。
翻译最重要把握哈斯诗歌气质
不少人认为,哈斯的诗歌是很难翻译的,几乎让人望而生畏,远洋表示,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源于自己对哈斯作品的巨大热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谈到翻译哈斯的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什么时,远洋说,哈斯的精神气质,以及节奏、韵律、语感,说话的口气与语调,是最需要把握的。为了准确把握这些气质,远洋频繁地上网聆听哈斯自己的原声朗诵,并自己中英文对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本来的生命力,如此认真、细致的翻译工作,也让这部诗集在初译、修订、校对的过程,历时三年。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正如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在《亚当的苹果园》序言中写道,远洋的许多译作,在音调、节奏和字词、意象的处理上都比较到位,如《双海豚》(“Twin Dolphins”)这首大师之作,诗一开始“棕榈的天堂 棕榈 棕榈 /波光闪闪的海”,其音调和画面感的传达就很动人,从对全篇节奏的把握和从对细节、肌质的再现上来看,这篇译作也近乎完美。
远洋说,翻译哈斯的诗歌,除反复聆听哈斯原声朗诵外,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词,要查找十几种词典,还多次向欧美国家的友人辗转求助。“特别是很多英语诗歌里,夹杂着其他语言,如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甚至非洲约鲁巴语,更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查询,常常劳累过度,眼干涩、腰背痛。”
谈到写诗和翻译诗哪个更劳累时,远洋说,译诗所费心血,与自己写诗相比,简直多几百倍。“写诗往往有感而发,一挥而就;译诗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修订,废寢忘食,日琢月磨,还得查阅大量的原文背景资料,形式和内容都力图做到忠实于原作,传达出原作的韵味,展现出作者的独特风格。”远洋说,如果要说译诗是呕心沥血,一点不为过。(记者 杜翔翔)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