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本网诗评】 以诗的形式诠释纪念的根源——学习第二期同图比赛冠军作品 [打印本页]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2 10:48
标题: 【本网诗评】 以诗的形式诠释纪念的根源——学习第二期同图比赛冠军作品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2-7-2 11:03 编辑
以诗的形式诠释纪念的根源——学习第二期同图比赛冠军作品
文/ 山城子
诠释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根源,其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结句说“汩罗江浅兮,盛不下亿万颗心的共鸣”,是很现实的注脚。前些时,以本网诗人乐冰为先锋的就南海素材掀起的爱国主义诗篇高潮,及其强烈的反响就是明证。
诗旨已经无可争议的地道,剩下的就是“以诗的形式”的审视,何以是诗,而非散文的断行排列。这要从诗的本质上来解构。诗的本质特征在于语言的含蓄、精练、形象、畅达、灵动、诙谐等艺术性的呈现。
1-2行的含蓄精练,在于把那样复杂的历史事件,用具体的设喻氛围,就说得十分的清晰了;而“绕树千匝”与“无枝可栖”又何其形象与灵动。
3-4行先以动词“染”的通感式活用灵动起来,后以“一泓清流”的委婉与“一身泼墨”的比喻,遂使句子含蓄而形象起来。
5-7行反复“先生”称谓,亲切而畅达;“惊涛”“白骨”“鲜血”的比喻借代,以及量词“尾”动词“写”的比喻式活用,已经使句子的诗性绰约地飞动起来。
最后的8-11行,方位名词“上”的拟物式活用“搁浅”“残骸”的比喻,“先生”的再次反复,“沸腾”的夸张,“兮”字的镶嵌,“亿万颗心”的借代,4行诗已然6用积极修辞,有效地保证了文本的诗性。
这样,从诗所以为诗的艺术性解构,就极明确地与其它文学形式的语言区分开来了。
诚然,我决不是说临屏敲键,诗人就有意地准备了一堆积极修辞手段,用哪个就顺手拈来,而是情旨在心,按自己理解的诗性努力表达罢了,甚至只是瞬间的仿佛不经过思考似的,这就是灵感使然。
2012-7-2于沪
附:冠军作品:
小人鱼在天堂:《亿万颗心的共鸣》(8票)
他们把你当乌鸦,先生。绕树千匝
姓楚之树不喜哀音。你无枝可栖
你的歌被他们染黑
一泓清流就能洗净一身泼墨吗?
先生,你胸中的惊涛漫过流言
白骨作笔,鲜血作墨
你把一尾名字,深深写进一条河流
汩罗江悲恸地在一页丹青上翻滚
搁浅一个王朝的残骸。先生
——喊你一声江水沸腾
汩罗江浅兮,盛不下亿万颗心的共鸣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2 15:36
支持即时关注。问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7-2 15:37
山城兄好快,欣赏老兄的思维的活跃与文笔的精进,学习。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2 15:3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7-2 15:36 
支持即时关注。问好
谢谢张老师来阅!!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2 15:41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7-2 15:37 
山城兄好快,欣赏老兄的思维的活跃与文笔的精进,学习。
但帖子没几个人来看,不若直接标出挑错的人气!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2-7-2 19:01
关于《亿万颗心的共鸣》一些话
文/小人鱼在天堂
我来诗歌流派网时间不长,大约一月左右吧。一来此地,就喜欢上了这里,编辑尽职尽责,评论积极活跃,探讨和交流的氛围很好。
在下诗作荣幸获得第二期同图微诗冠军诗,对于在下来讲,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一个写手,自己的文字被大多数人认可,无论如何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并非如此,就证明自己的东西写得最好最无可挑剔。
评委和编辑们很辛苦很敬业,你们之于流派网无偿劳动,费心付出,只为对诗歌的喜欢与热爱,令在下打心眼里感动。做网络义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兴趣和热爱,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在内。我在另一网站做过编辑数年,编辑过一千多篇文章,个中艰辛,自是不言而喻。
同时向一直热心支持和关注此次赛事的文朋诗友们问好,向你们为每一篇作品写过的评,说过的话,投过的票,相互之争论,欣赏,批判,都是文字之幸,作者之福,故此深深致敬。
之于我个人来讲,写诗的幸福不止是一个结果,其过程的酝酿,写就,反复修改,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一棵树种下了,生长的过程是一种幸福,享受绿荫是一种幸福,吃树上的果子同样是一种幸福。
诗赛其实质是一种文字竞技,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而所有游戏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精神愉悦的。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所努力所理应注重的,是让自己快乐,写也快乐,读也快乐,评也快乐,这便是参加竞技的最佳收益。
下面就《亿万颗心的共鸣》说几句话。当然,绝非有朋友在评论中所说的“高手境界”,我非高手,只是一个喜欢写诗的写手,在高手如林的诗歌网上获得一次奖,面对大家对此首参赛诗的关注与支持,若一直缄默不言,中国老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是理应回答上几句话的,否则便有不礼貌之嫌了。
此次参赛过程中,我读到了一些朋友的正面意见和负面意见,这是很正常的。一首诗出炉之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时间关系,临屏急就,自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所有提意见的人,我都感谢你们,你们的关系,是诗歌的欣幸,也是作者的荣幸。
此首诗作为此次参赛诗的第二首发出之这诗后,山城子老师曾就题目提出质疑,后来我又思考后,将其从《十亿颗心的共鸣》改成《亿万颗心的共鸣》。不得不说,诗不厌百遍改。这首诗参赛前就改了好几遍,参赛后又改了题目。可见,修改对于一首诗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
当然就汤正林兄所提及的题目和结尾的败笔问题,韩非公子提的一些数量词的缺点,在下都读过,也认真思考过。就一则诗文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读者自有读者道理,作者也有作者道理,总之,我欢迎一切争议,争议代表着思考,只要就诗论诗,争鸣完全是一件好事。
我在江山文学网就开过一个社团,叫争鸣文学社团,该社宗旨是,民间立场,唯文是举,探索创新,百家争鸣。后来因为写长篇小说辞职,但我认为文学争鸣,之于作者来讲,始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作为作者,一首诗写完最后一个字后,他本人的使命其实已告终结。表达是一种幸福,至于他人评论,都是诗歌的副产品了。但作者的态度决定高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篇东西写出来读者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之于我个人来讲,评说本是他人事,得失喜忧寸心知。
诗歌流派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向为我们创建这个平台的老师和朋友致敬,感谢。
感谢所有支持在下的朋友,也感谢所有就此诗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的朋友。
诗歌中人,诗歌中见。让我们继续。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2-7-2 19:06
感谢山城子老师的关注与支持,问好。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3 12:32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2-7-2 19:01 
关于《亿万颗心的共鸣》一些话
文/小人鱼在天堂
很好的一位写家!!——向你学习!!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3 12:33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2-7-2 19:06 
感谢山城子老师的关注与支持,问好。
您的这首诗,在我眼里是德艺双馨!!因为我的立场与一些人不一样。
作者: 坠雪无声 时间: 2012-7-3 19:37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3 19:13 
一泓清流就能洗净一身泼墨吗?
先生,你胸中的惊涛漫过流言
白骨作笔,鲜血作墨
在不会飞的人的眼睛里,会飞的鸟总是很渺小。
一场游戏而已,游戏只能愉悦一部分人。
问好雪,
对自己的文字认真就好!
作者: 坠雪无声 时间: 2012-7-3 19:42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3 19:40 
感谢您的回复!
客气了。
问好。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4 09:30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3 19:13 
一泓清流就能洗净一身泼墨吗?
先生,你胸中的惊涛漫过流言
白骨作笔,鲜血作墨
谢谢您的批评!!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4 09:30
坠雪无声 发表于 2012-7-3 19:37 
在不会飞的人的眼睛里,会飞的鸟总是很渺小。
一场游戏而已,游戏只能愉悦一部分人。
问好雪,
谢谢无声的批评!!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4 10:35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4 10:15 
这只是我对这首诗的部分理解,直言了
喜欢直言的人——我就从不藏着掖着,所以经常得罪人呢!哈哈!!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6 09:31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4 10:40 
评论是很辛苦的。我看到上面你发好些评论,说明您深爱文学事业。评论有时可能不被所评的人理解,这就更难了 ...
我的文字,仅是学习的纪录罢了,所以主要是学习好的地方!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6 09:33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7-4 10:44 
评诗更难的是,诗表达思路艺术样式各种各样,而一个人能容纳又能理解又能深入,非一般人可以做到。这得一个 ...
朋友深知评论的甘苦,所以我只取学习的态度——这样轻松得多!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