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滥情是文艺水平提高的最大巫物
[打印本页]
作者:
没压制住
时间:
2015-5-14 21:17
标题:
滥情是文艺水平提高的最大巫物
http://www.zhengcunzai.com/
滥情是文艺水平提高的最大巫物
纸上的黎明
作者:曾阿牛
1,
夜孕育出的,黑暗的叛逆
将埋葬于深夜。我们
这一群流星
渐飞渐慢,光芒钝化
磨平,成为一言难尽的皱纹
冬天的积雪中相会,煮酒
推算后来人,推算天高地厚
推算
跨越下一座山梁的时间
在酒杯中三分天下
一块白的,一块灰的
最大的一块,是黑的
叫它黎明前
黑暗中,还遍地寻找什么呢
梦也该醒了吧
披挂雪花的铠甲
坐到枯草上歇脚
眼前,有被风雪压弯的篝火
不急着死亡
还要用余生,等星星尘埃落定
黑暗中潮水闪着微芒
漫过体内的篱笆墙
寒冷中,我们越挨越近
我看不见,可我
能感觉到你
心里飘来荡去的歌声
使我泪流满面
2,
黑了下来,时间
的渔网悬于四野
天空,这床巨大的被子
可我无法安睡
驾黑暗的马匹
才能与黑暗分开
声音喑哑,要穿透漆黑的墙
任万万个被黑暗掩埋掉的喉咙
同时呐喊咏叹
站在黑白交错之间,听
每一节音符都曾溅起火星,这时却声音羸弱
一个个不解之谜
走不出两扇嘴唇的门
你的名字
可否再度光耀今后的岁月呢
你本该手持太阳的光芒
从星月黯淡的北方迤逦而来
3,
不要急于谈论死亡
嘴唇上,许多秘密
留下来花朵和果实
继续沉默着向前,再跨出一步
就会跨越风雪耸起的山脊
黑暗恍然褪色,里面发出血的光泽
我们当初,正从山那边行来
那些埋到血管下的,沉默无声的诗句
拍打起弱不禁风的羽翅
发出晨光微熹的声音
蹒跚着飞向发白的天空
在最寒冷的北方
渐渐地,站成一尊微笑的塑像
我看见了的孩子,透明的脸
站在咫尺内的地平线上
我想伸一伸手
好触摸到
他柔软的光芒
此作,作者将黑夜与自我的感觉尽情地释放,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鞭辟入里的效果。
但问题是,作者虽然把感情释放得如此众多,但终未能实现感情的集约化,让自己用理性把这个感情提拎起来,成为自己完全可控的感同身受的完整性感情。
也就是说,当作品完全的感情集约得很完整的时候,它必然上升为理性。只有理性,才是一个人感情充分的标志。只有感情充分了,他才有上升为理性的可能和基础。可以说,感情是理性的基础,理性的感情的成熟。
当一个人感情不能完全成熟的时候,他就必须滥情于感情,在感情里成天转悠,在感情里东碰西撞,总想找到一个感情的出口,或者一个感情的结束,或者一个感情的交待,让自己的感情对自己有一个交待。
但是,感情的浓密,并不代表感情的强烈和有质量,相反,当感情真的很浓烈并且有质量的时候,它自然会上升为理性来提拎。感情是理性的发动机,理性是感情的归宿,这一点恐怕是每一个人的切身体会吧。也只有如此,人才能给人自己一个交待。
在表现的时候,感情会浓烈得集中起来释放,以至于许多纷繁精妙的局部被收集起来了,而彰显的只是最后的的大放光芒。而感情散漫的时候,它会像一地金子,到处散漫开来,无所依归,无依无靠,个个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但每一个感情又都是如此楚楚可怜,惹人怜爱,精华璀璨。
但真正的感情,总是能够控制得到,总是能够节约有归,总是能够个个回家。虽然你见不到每一个碎金子的美丽与铺排,但你却能看到最后集中起来的一整块金子的强化光芒,并上升为幽幽之兰,远超于一地碎金那么徒招人喜爱。
所以,我们的文艺在表现的时候,总是从感情入手,然后让感情升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可以有一个凝炼的过程。当凝炼得起来并凝炼有成的时候,更多的细碎的感情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只能看见他们在理性的强大提拎下隐隐约约地发出幽幽兰光。虽然没有了遍地精彩,我们却有了统一的幽幽之兰,我们还有什么感情不能自飨以还的呢,还有什么感情不是能够由衷欢喜的呢?因此,我们要尽量通过对感情的凝炼的能力的过程,而在形成文本的作品承人于示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理性提拎的关系打装下所有碎地的银两之感情,而成就统一于体的感情之理。
也许我们的感情还难以满足于这种归宿,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以感情集约成理性的习惯,就还感觉不到感情集约成理性之时的那种对感情的更加感情的感觉与效果。我们就不能够寄希望于把这种散漫而繁杂的感情在理性之上酝酿,就是因为我们感情本身的不成熟和不够丰盛的所致。所谓数升为量,量大于数,就是这个现实的道理。感情不能上升为理性,说明感情缺乏根本的飞跃,理性里没有看见什么单片的感情,那是因为它容纳了一切可以长腾起来的感情。感情之不足,不能上升为理性,能上升为理性者,感情才到位也。这是一个人需要修身养性的结果,更是依赖于一个人智能下强大感情的事实对应。
你看这首诗,全篇都通过了零碎的感情,可以说每一瞬感情都是那么精萃感人,窍通里外,四通八达。但是,他这种为感情而感情的味道十分浓烈,始终缺乏一条能够提拎感情的理性的主线,于是感情之玑珠如此散漫,真是可惜浪费了这么多的感情。而当他这样在懵懂的感情的瞎碰乱撞之下,我们认为他在丧失了理性能力的情况下的感情的洪流,最终也找不到归宿。可以说,作者最后的结尾,根本不是结尾,只是感情到了一个大的山塘的时候的暂时停滞罢了。也许作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自己的感情结点,但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小小的、片面的、残缺的,我们可以说,如果作者再稍停顿一下,他又会发觉作品还可以写下去。这不是留不留余味的问题,这是你尾巴不干净的问题,是你的主体的一部份还没有完成的问题。而真正的余味是在主体已然完成,情感归于理性之家之后形成的余音绕梁,如那一锤定音的作品效果一样。
我们可以发现,一切的作品在失去了理性的主线或暗线或文本之线的时候,它的情感都是泛滥的,它都没有最后一锤定音的效果,都不能给感情一个理性的交待,都不能让作者幡然醒悟于从文本中移动倏立起来。
当我们的情感只是情感,而不能修炼淬火的时候,实际就是我们人格不成熟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感情不能上升为理性,并且理性来热爱着这感情,并且形成自己最后的独立精神,就是我们的感情不成熟,还烂醉于情的俗流中,不能从情中挣脱出来,形成自我单纯为事物所考验的集合于理性的完成一样。
我们的感情是如此的浅薄又忙乱,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更深刻的感情,让我们独立于人格之上,去形成自己的充分的感情,而彰显于人格一样,我们就总是在感情里彼此争斗、攀比、强求、贪婪,而没有以人格的方式去与别人对垒,形成君子或绅士一般的独立间的强力对话,在文艺的文本上就体现为没有人格包裹下的非理性的散乱一团的情感的纠葛,在生生不息地挣扎当中,我们就叫着它文艺爱好。而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文艺成功人士,仍然是这种文艺爱好者的水平,他们在主导着文艺的未来,这是多么可怕、又是多么无法预见、还是多么可怜的历史文化现象啊。
让我们感情起来吧,但是,别瘫软在文本之上,像这一首首作品一样,不忍卒睹。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5-17 10:57
作者虽然把感情释放得如此众多,但终未能实现感情的集约化,让自己用理性把这个感情提拎起来,成为自己完全可控的感同身受的完整性感情。是的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