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夏季热火朝天。骆驼穿越戈壁
它的眼底收藏过风暴,流沙
也收藏了天空的倒影
——海市,曾经繁华的一片废墟。
关于火焰的记忆,像冬天温暖的雪花
像虹,像诗,像美丽的谎言
当世界满布病毒,铜臭,狂热和颓废。
唢呐声声。末日般的黄昏
我闻到太阳腐朽的气息,我看见一些手势
仿佛看见一丝丝游魂
从巨大的肉体抽离。
尾随而来更深的黑夜。
整个夏季没有鸟,没有花
没有蝉的歌唱
只有风吹过黄土,吹过老树和村庄
不留痕迹。
寒剑,为一帆在网易结识的、比较敬重的诗友之一,其诗歌形象饱满丰盈,意象鲜活。近年来,寒剑诗歌佳作频出,其人,有一种站于尘外,俯瞰整个人间的情怀。每次捧读寒剑诗歌,一帆总是击节唱和,唯恐不小心散落了文字中透露出的诗意,寒剑诗歌《墟》为其近作,此诗本人读之再三,难以割舍,今顺其脉络,剖析其所以美好的根源,并将其完整捧出,以馈读者。
鲜活的东西是美的。何为活?生命力凸显也。人所以立足于社会,万事万物之所以极具魅惑,源于其内在的生命勃发,草绿了、花红了,春萌秋落总引发人们无尽的幽思,因其容易激发人对自我的观照,触动情丝后,从而引起共鸣,而诗歌,是立于物外,以我观物所得的主观情思,成功的诗作我们总能从中发现诗人的身影,个中悲喜形象鲜明,棱角突出;优秀的诗歌我们更能从中发现大众、发现万物、发现哲理,发现藏于生活细微之处的共性,无论美、无论丑,或者苦、亦或愁,品读之时的愉悦和释然,是诗歌千百年来所以吸引人们关注的主因,它就好像一面略显凸凹的镜子,我们于其中成形,美丑触动我们的内心,以矫正自我,或看清未来,匡美扶善,为诗歌的救世之举。
当墟字入眼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断垣残壁,而寒剑的颠覆恰凸显了文字的美好,有一组火热的镜头依次传递,境不言而自出,那个繁华背后的海市,被作者成功铺垫为墟的背景,而意象于文字的抚摸中渐次鲜明,夏天、骆驼、戈壁、风暴、流沙、倒影,一组意象慢慢组装成一幅大漠孤烟直的画面,冷清的犄角深处,你甚至,看不到诗人掠过的痕迹。
恰当运用修辞彰显了意象的鲜明。把不容易引起美感的事物转换,把不易理解的心情化为实有的景象,或者把爱憎通过景物传递,加深了情感的深度和描述事物的观感,尽量欲深入浅,把自我的感动散播,从而缩短心与心、景与心、物与我之间的距离。作者的比喻是新颖的,火焰的记忆镶嵌了冬天雪花的银边,而火、诗、谎言进一步扩大了火焰的张力,当诗人笔锋暗转时,社会的阴暗恰成了我们共同愿意为之一炬的动力,于是我们不由自主的把病毒、铜臭、狂热和颓废放入大熔炉,焚烧殆尽。而这,恰如其分的引发了读者心底的触须,于是大家一起,把丑恶掩埋。
叙述的深入加深了情感的沉淀。墟的破落此时掩映于唢呐声声里,我们面前依旧呈现出一组组冷落的形象:末日的黄昏、太阳腐朽的气息、游魂、暗夜,一层层的更迭,一幕幕的演变,我们似乎感到绝望扑面而至,于是我们的心不由回顾,大漠戈壁、风暴狂沙、那些病毒、那些颓废,一步步逼近,在那个更深的黑夜里,墟的破落逐渐丰满成诗歌的魂。
诗人似嫌表述还不够彻底,在一场不露痕迹的狂风里,一切淹没,成了虚无:整个夏季没有鸟,没有花\\没有蝉的歌唱\\只有风吹过黄土,吹过老树和村庄\\不留痕迹。既然一切无可更改,我们不妨彻底任其沦落,我们眼中是无尽的黑和空无,我们成了风,成了立于物外的云,或者就是其中充溢的空气,时时用空无感受你的衰落。
诗歌成功在于意境无处不在,以物观物;诗歌另外一个特点是不露痕迹,我们似乎只是自己的不由自主,步入一片虚无,步入一片黑暗,步入绝望和难以自拔,洒落的文字中间,从中你很难找到诗人自己;诗歌第三有机地和社会形成了链接,墟从而形成了升华,当社会的暗疾和墟的残败重合,我们更加彻底地看清了社会的阴暗,从而唤起人们的同仇敌忾。
当然,我们在感受意境流动时,也感受到彻底的悲哀,感受到覆灭将至的无助,虽然那瞬间,我们在诗歌的精美诉说中暂时感受不到痛苦,然今天,我还是痛诉诗歌暗隐的毒,面对无底的黑,我们第一反应总是躲避,或者涂抹,以期避免面对面的直视,古今中外,安慰和麻醉是人生最不能原谅的原罪,墟的沦落那么彻底,我们捡拾到的那些破碎的光影,接受的那些无可更改的黑暗,为墟的逼真描述,虽痛感真切却无路可走。全诗通篇没有亮色,没有希望,只有沉沦,不露痕迹的坠落,是诗的暗伤。
也许诗人是想让我们从废墟起身,让我们看清自身所处的绝境,以企觉醒。然,诗是号角,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唤醒良知的针,我们自己可以为了真理坠入深渊,可以粉身碎骨,可以站在黑暗中泯灭,或踏入地狱,不过沉沦的瞬间,别忘了擦出火花,请把自己点燃,或者把这个世界点燃,让大众看清人生的出口和归宿。
不悲、不喜、不怨、不痴,是心修炼的佳境,那片废墟不是我们的归宿,尽管这个世界看似不可救药,请把那黑白延伸,用你的刀锋,啄透那层坚壁,给人生留一隙狭窄的入口和出口,我们的终点应该有一星耀目的亮色.......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