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韩作家遇知音 63岁舒婷只留影不留言自嘲“已过时”(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5-5-26 13:09
标题: 中韩作家遇知音 63岁舒婷只留影不留言自嘲“已过时”(图)
中韩作家遇知音 63岁舒婷只留影不留言自嘲“已过时”(图)

(, 下载次数: 2)
             舒婷吟诗。
(, 下载次数: 64)
               吉狄马加

       据华西都市报2015年05月26日讯 (记者杨帆荀超实习生杨博文摄影陈羽啸)  “朋友的最高境界就是知音。知音是什么?就是我说的东西不需要太多解释,都听得懂。今天我算找到知音了。”25日第九届中韩作家会上,川籍诗人李亚伟朗读完自己的诗歌《我们》后获得了具广烈、吴生根等一众韩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的赞誉后,他发出如此感慨。

       当天,主题名为“文学市场的变化和作家的身份认同”的中韩作家会在成都巴金文学院举行,吸引了包括韩国著名作家、诗人郑明教、金柱演、金明仁、扑相禹、具广烈等,以及中国知名作家、诗人吉狄马加、阿来、李明泉、舒婷、梁平、葛水平、次仁罗布等参加,这些文学大腕以朗读自己作品的方式以文会友,同时也通过文学视野深入解读了中韩两国文化。

       客人/兴奋  三国文化在韩国相当流行

       据主办方介绍,中韩作家会议这是首次在成都举行。郑明教、金柱演、金明仁、扑相禹、具广烈等作家和诗人在韩国文坛都很有影响力,此次来蓉,他们每个人都特别兴奋。“因为成都的三国文化相当深厚,《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在韩国相当流行和普及,有些韩国人在酒桌上为讨论三国里哪个武将更厉害甚至会打起来。”

       聊起三国,仁荷大学韩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评论家洪廷善还说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我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十分热衷于读《三国志》,以至于疏忽了学业而在中学入学考试中名落孙山,因此在父亲的责骂下放了一年的牛。虽然这给我留下痛苦的回忆,但正是因为那时的阅读,使得我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可以轻松地解释《出师表》。”为了让韩国朋友过足三国瘾,此次还安排了三国文化采风考察活动,比如参观武侯祠和剑门关的古蜀道。

       主人/幸会  中韩“思想碰撞”有益创作

       第九届中韩作家会在成都举行,还在于让世界了解和认识天府之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宣传和展示四川的新面貌。

       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认为,韩国作家此番入川和中国作家交流,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以及相互间的欣赏与激励,同时也会对中国文学工作者将来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作用。洪廷善则说:“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长期以来,韩国从中国文化里得到了很多养分。”他还称,巴金是受很多韩国人喜爱的中国近代作家,他的不少著作也有在韩国出版发行。当天,四川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韩国的诗歌在亚洲有自己的传统和力量,这次他们带来了不少好作品,让我们有不少收获。中韩作家会议连续举办了九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还吸引了不少像王棵、颜歌等这样的70后、80后新生代作家代表。”

       故人/低调  六旬舒婷只留影不留言

       当天的中韩作家会上巨星云集,其中颇受瞩目的是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凭借《致橡树》走红的福建女诗人舒婷,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首经典短诗依然传诵至今。舒婷还是戴着金丝眼镜,留着她那标志性短发,黑色连衣裙外面套一件红色毛衣,看上去比她63岁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她在现场为韩国客人们朗诵了《二十五节气》,她把这首诗在成都与人分享有特殊意义,舒婷说:“这首诗我写于龙泉桃花节。”

       朗诵完毕,意犹未尽的舒婷又用闽南话朗诵了自己的另外一首诗《月娘月光光》,她说:“这首诗是关于我舅舅的。1948年,他到台湾后没有再回来。我外公外婆非常想念他,但直到去世也再没与舅舅相见。韩国的朋友们或许能对这种感情有所体会。”舒婷的朗诵和她的一番话令韩国诗人金明仁为之动容:“朝鲜半岛因为历史问题也是分裂状态,此诗也让我们感同身受。”

       在茶歇的时候,华西都市报记者找到舒婷想采访她,她却一直摆手:“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我的原则。”她还笑着说:“我现在已经过时了,小孩儿你别闹了好不好。”不过对于合影的要求,这位随和的女诗人却立马同意,“拍照没问题,别上报就好。”重温名篇

       朦胧诗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也许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名家专访

       吉狄马加:诗人不能为取悦大众而诗

       昨天,华西都市报对专程前来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进行了专访。他对中韩作家会议评价很高,“中国和韩国共同处在一个东亚文化圈里面,文化源头上,都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的东西。有这样一种交流,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会加深不同民族、不同族群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更好地推动一个区域的和平。”此外,他还对网络时代的文学发展,出版市场遭遇的危机、诗人目前的生存状态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和解答。

       华西都市报记者:您对电子阅读有何看法?吉狄马加: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不光是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更多的是改变了很多生活方式。在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能基本上都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但我始终认为,阅读方式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比如我依然拿着书来读,除了手的感觉,我是必须看着印刷纸的书,才会有一种心境感。阅读方式上的改变是一个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

       华西都市报记者:网络时代,文学书会不会卖不出去?出版市场是否正遭遇危机?

       吉狄马加:网络的发达深度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现在一些出版社也受到影响,严肃文学作品在市场的发行也有一定的萎缩,这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可喜的是也有不少文学作品,好的作品和诗歌作品出版之后也有很多读者。在现实条件下,好多作家能不能在市场上获得读者,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情况。

       华西都市报记者:诗人会不会因清贫而放弃写作?吉狄马加:诗人写诗,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毕竟阅读诗歌的人还是少数。这还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现在人写了诗歌小说需要很多读者,有的在网络上推荐,网上也推出了很多阅读诗歌的活动,也有别的方式在传播诗歌,但我觉得诗歌作者写诗的出发点,一定首先是忠实于他的内心,忠实于他的灵魂和思想,而不是取悦别的什么。另外,诗人从来就是一个社会角色,而不是一个职业,现在社会通过写诗来养活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诗人之所以愿意写诗,是通过写诗表达对生命的感受,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诗人写诗是比较纯粹的,从来不是为了经济利益。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5-5-26 19:45
吉狄马加:诗人写诗,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毕竟阅读诗歌的人还是少数。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5-5-26 20:17
肖振中 发表于 2015-5-26 19:45
吉狄马加:诗人写诗,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毕竟阅读诗歌的人还是少数。


作者: 植物人    时间: 2015-5-27 15:34
感谢明利的报道!向诗人前辈学习!远握!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5-5-27 17:21
植物人 发表于 2015-5-27 15:34
感谢明利的报道!向诗人前辈学习!远握!

不谢,问好!
作者: 植物人    时间: 2015-5-27 19:28
李明利 发表于 2015-5-27 17:21
不谢,问好!

向明利认真的学习态度致敬!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