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与意译各有运用的场合,这本是可以研究的一个话题。将“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译为“心中的牵挂,如影随形”,如果不抱偏见,应该是准确的意译。这个比喻的含义并非“清晰,无法隐藏”,而是“难以摆脱”。这种理解与后面的“我跟它逃,我逃它跟”是紧密贯通的。如果直译成“我的牵挂像太阳里我的影子”,给读者的印象虽不能说“恶劣”,但起码可以说“拙劣”。
这个点评说,‘第二段第一行的“如影随形”,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是从哪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第三行的“Stands and lies by me”找到了答案。不知道算不算所谓的“移花接木”。’“明喻”与“拟人”相混,实在是“张冠李戴”。看来这位批评家原文没有看懂,译文也没有吃透。
最后,我觉得写评论是一项以理服人的工作,不要盛气凌人地打棒子,扣帽子。什么“反面教材”啊,“绝对不能作为参考”啊,怪吓人的;逆我者亡,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代的作风。另外,不必使用“恶劣”之类的词语;否则,给读者的印象不仅“恶劣”,而且,还会有些“拙劣”。
二,不“达”
以第二段为例,第一行“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被译为“心中的牵挂,如影随形”。这里的“my shadow in the sun”如果直译的话是“阳光下我的影子”这点没有问题。在这里显而易见是取其“清晰,无法隐藏”之意。
是为不“达”。
三,不“雅”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I pursue it”,“我跟它逃,我逃它跟”没有原文的韵感,而且毫无美感。
在座各位一定能想到有很多译法,吕译本绝对不能作为参考。
是为不“雅”。
严复的三个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都已经逐一评过。
其他零碎的问题实在太多,例如:第二段第一行的“如影随形”,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是从哪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第三行的“Stands and lies by me”找到了答案。不知道算不算所谓的“移花接木”。还有等等等等。
短短的一首原文十八行的诗被翻成这样,各位也发表一下意见和看法吧。
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1533—1603) 四百年前的这位英国女王是开创英国繁盛的一代明君,是 “大英帝国”的奠基人,她运用自己的机巧和才智,摆脱死囚的绝境并取得王位,似乎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女强人。然而她写的这首诗表明这位终身未婚的“童贞女王”是世俗道德规范重压下的弱者。这首诗并非附庸风雅之作,而是诗人发自心底的爱的呼喊。该诗通篇都是内心矛盾的碰撞和情感世界的苦斗,它折射出四百年前英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体制以及伦理道德等现象。
On Monsieur’s Departure
I grieve and dare not show my discontent,
I love and yet am forced to seem to hate,
I do, yet dare not say I ever meant,
I seem stark mute but inwardly do prate.
I am and not, I freeze and yet am burned,
Since from myself another self I turned.
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pursue it,
Stands and lies by me, doth what I have done.
His too familiar care doth make me rue it.
No means I find to rid him from my breast,
Till by the end of things it be suppressed.
Some gentler passion slide into my mind,
For I am soft and made of melting snow;
Or be more cruel, Love, and so be kind.
Let me or float or sink, be high or low.
Or let me live with some more sweet content,
Or die and so forget what love are me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