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兴 发表于 2015-7-10 17:26
一座亭子站在浔阳江头,便该是当年白居易送客之处了。
主人的马不在,客人的船也已远去。
此时不见秋月白 ...
苏慧敏 发表于 2015-7-10 17:40
学习。问好!
胡蝶 发表于 2015-7-10 18:09
读蔡老师新作,问候夏琪~
胡蝶 发表于 2015-7-10 18:09
一千多年了,这琴声还是那么扣人心弦,这诗句还是那么回肠荡气。
这时分,黑夜把一切都已省略,只有汉白玉 ...
胡蝶 发表于 2015-7-10 18:10
可是千百年了,人们还是川流不息,来同古诗、故事、名人、名著相会。
来领略因一人而名世的胜地,来赏识为 ...
蔡旭 发表于 2015-7-10 18:52
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给诗意的舒展提供一个平台。
辛树江 发表于 2015-7-10 20:05
佳作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曾晓华 发表于 2015-7-10 20:19
学习O(∩_∩)O
戴永成 发表于 2015-7-10 20:41
取材厚重,诗质感强,哲思启人。拜读。问好!
带头大哥 发表于 2015-7-10 20:48
学习,问候
吴翰凌 发表于 2015-7-10 21:27
学习,欣赏,问候!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7-11 13:19
周末快乐!
陈中明 发表于 2015-7-11 18:52
更要问:为此长歌短叹的诗人在不在?
——我举头问长空,当然,也得低头问自己。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5-7-11 19:55
在历史与历史人物之间,诗思纷飞!
叶枫林 发表于 2015-7-12 14:36
一千年了,九江之夜因为浔阳楼而生动!
问好蔡老师!
郝茂军 发表于 2015-7-13 08:17
再读,再学习。感觉这样信手拈来的文字我也能写出,可是写来写去也写不自然,有时间多读读蔡老师的作品。
蔡旭 发表于 2015-7-13 10:45
似是信手拈来,但功夫下在构思时:从何入手?在哪收脚?想好之后,动笔就容易了。
构思时要精心,动笔时 ...
郝茂军 发表于 2015-7-13 15:42
谢谢老师指导!!
蔡旭 发表于 2015-7-11 21:26
光问别人不问自己,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清水心荷 发表于 2015-7-15 09:04
学习。问候老师夏安!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