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发现》第22期:独孤九《松》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5-8-7 23:40
标题: 《发现》第22期:独孤九《松》
《发现》1510(总第22期)独孤九《松》主持人结语:

  初读《松》,感觉散,再读,感觉聚,形散神聚,是《松》的特点。
  整诗都是自松发散,而又始终凝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作为汉字的松,以及松的历史语境。从一元的字,发散而为二元的词,再到多元的句子、诗、小说、历史,就像宇宙爆炸,膨胀到极限以后又迅疾收缩,成为一点,成为黑洞,这一点仍然是松,这个黑洞则是整诗凝聚为一点之后的诗性的“神”。
  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进入到这个“神”,因为我看到一些批评者认为这是一首没有意义、或者仅是文字游戏的失败的诗。那么这个“神”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这个“神”表现的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如:松和紧,生和死、亲与敌、善与恶、(物)是与(人)非、人的意志与自然规律的对抗与共处,以及松的历史语境中最可称道的压迫与不屈、禁锢与自由,等等,这种对立统一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无法躲避,也无法真正超越。我想,这是《松》始终透有隐隐的悲剧基调的原因。

2015年8月27日于合肥




独孤九


松  这个字
从脑海中浮现
大大的写在墙上
周围再出现一些其它的字
就分别组成含义不同的词语
松树  松鼠  松绑  放松  松散  松紧  松井  松了……
应该还有很多
装饰着我的墙壁

再将这些词语分别和其他的汉字组合
又会成为一句话  甚至
一首诗

一棵松树可以长在山顶上,也可以长在一个人的墓碑旁。

眼前的松鼠已经不是多年前见过的那一只,眼前的这个人
不像是以前的那个人。

死刑犯被执行枪决,在死后,他们会被松绑。
有的人喜欢玩儿一些捆绑的游戏,一定要适度,松绑要及时。

出生的时候,母亲需要放松,临死的时候,我需要放松。

回忆就像地上的落叶松散着,被集中,或者一片片被风吹走。

松紧不只是腰带的事情,还有帽子的关系。

松井是个日本人,在战后留在中国,掌握了更多的汉语,
他留下一本书,在文革前病逝。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将这些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
会成为一部小说  甚至
延续不止的历史
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3年8月24日)


作者: 醉生梦死    时间: 2015-8-7 23:42
这首难解 坐等大师们了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8-7 23:45
松点儿好
作者: 香雪婉儿    时间: 2015-8-8 06:09
不轻松。。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5-8-8 07:06
早读,慢慢品......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8 11:09
造句子,编故事的分行也有趣味哦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5-8-8 12:48
欣赏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8 15:16
练习松字组词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8 15:33
诗都写成组词及词语解释了,

难怪那么多诗人都要跳楼。
作者: 陈克    时间: 2015-8-8 19:49
经营词语也是诗。这首玩味得好。想起欧阳江河的一些,但更具后现代气息。
作者: 赵国风    时间: 2015-8-10 02:09
学习!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8-10 07:37
解字与解词,新世界算是欧阳江河与王明韵写得最好。比如《枪》、以及王明韵《拆“枪”》。但要写好不易。因为象征的形式表达要隐约让读者体会到的隐喻作品深意不易掌控。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0 07:55
解字与解词。这是算命先生测字。
作者: 曼步莲华    时间: 2015-8-10 10:45
主要是在表现汉字的多义性与发散性,“诗到语言为止”的理念,高级一点的乌青体。
作者: 硬撑    时间: 2015-8-11 00:10
总体印象是:构思不错,但更像是一篇随笔的草稿。如果作为诗歌不能超越随笔或散文,比如穆齐尔散文,余华随笔,卡夫卡随笔,那说明诗人需要等高瞅瞅。解决之道是:多文体多形式写作。短诗,长诗,散文诗,随笔,散文……这样就避免了任何题材都写成诗歌。

以上只是站在诗歌立场,然而

另一种解决之道是,有东西就写,不管体裁。写后归类或不归类,总称文章。这适合天才或锤炼到家的文章家。

我的结论是,这篇东西可读,有内容。辛波斯卡的一些诗也喜欢观点和议论。如果作者的创作别具一格而蔚为大观,文本本身会说服我承认这是诗歌。不然我只当随笔读。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5-8-11 00:43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5-8-11 00:46 编辑

有时候一首诗以技巧取胜。此诗不仅技巧娴熟,音像的叠加组合及延伸,看似天马行空,但步步向现实升级,值得反思寻味。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1 07:37
把算命先生测的字。记录下来都是一首极品“诗”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5-8-11 08:05
语乱 发表于 2015-8-11 07:37
把算命先生测的字。记录下来都是一首极品“诗”

语乱,不能完全否决一首诗,可否换一种言论,感觉你的语言过于偏激,,,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1 08:33
青青河边草 发表于 2015-8-11 08:05
语乱,不能完全否决一首诗,可否换一种言论,感觉你的语言过于偏激,,,

嗯,好像是哈。这问题不讨论了。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5-8-11 09:33
语乱 发表于 2015-8-11 08:33
嗯,好像是哈。这问题不讨论了。

嗯,,,
作者: 青山依旧    时间: 2015-8-11 22:19
人类发明语言,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进而传播知识,给人以教育、娱乐或启迪……。如果离开了这个主旨,编排的文字没有条理和逻辑,所罗列的语言也看不懂,那么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如同砖厂生产了砖头,建筑者只是把它零散地扔了一地,不去盖楼,那么生产这些砖头以及砖头本身,还有任何意义吗?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也是如此。
诗歌不怕浅显,就怕味同嚼蜡。
真诚探讨,个见勿怪。
作者: 土元    时间: 2015-8-12 02:50
对松字的诗意解读,延展有致,意象奇谲,东锤西杠,归于发端!

诗歌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8-12 04:30
已作关注,继续。
栏目不错。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5-8-12 06:24
别致有味。诗意在于出新!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8-12 07:09
镇州 发表于 2015-8-12 06:24
别致有味。诗意在于出新!

问好老友,轻松流派~~
作者: 秦志良    时间: 2015-8-12 08:05


独孤九


松  这个字
从脑海中浮现
大大的写在墙上
周围再出现一些其它的字
就分别组成含义不同的词语
松树  松鼠  松绑  放松  松散  松紧  松井  松了……
应该还有很多
装饰着我的墙壁

再将这些词语分别和其他的汉字组合
又会成为一句话  甚至
一首诗

一棵松树可以长在山顶上,也可以长在一个人的墓碑旁。

眼前的松鼠已经不是多年前见过的那一只,眼前的这个人
不像是以前的那个人。

死刑犯被执行枪决,在死后,他们会被松绑。
有的人喜欢玩儿一些捆绑的游戏,一定要适度,松绑要及时。

出生的时候,母亲需要放松,临死的时候,我需要放松。

回忆就像地上的落叶松散着,被集中,或者一片片被风吹走。

松紧不只是腰带的事情,还有帽子的关系。

松井是个日本人,在战后留在中国,掌握了更多的汉语,
他留下一本书,在文革前病逝。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将这些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
会成为一部小说  甚至
延续不止的历史
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秦志良浅评:
   此诗抓住松这个具备许多象征意义的字进行丰富的联想,利用松与墙壁的关系,通过组词来对一些人和事进行追忆,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一棵松树可以长在山顶上,也可以长在一个人的墓碑旁”,就可以体会作者对一些人和事认知的态度,感悟深刻。通过对松鼠的变化来感触人生的无常,物是人非。通过松井这个人以及事件,来传达语言没有国界,自由思想没有国界,也许只有将中日关系松开,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此诗叙述漫不经心,思维发散得太广,结构显得松散,句段之间跨度较大,严重阻挡了读者的阅读思维方向。也许这些缺点恰恰正是这首诗的优点,看似结构松散,实则主线分明,从松的字,到词,到人和事,从历史到发展的一个过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领悟。松是一个字,松是一个人,松是一种爱,松是一份孝,松是追求自由的化身。所谓创作创新,就是打破人们惯有的思维习惯,就好像流水一定要有阻挡才能跳出精彩的浪花。这种借字拓展引喻,借义喻人的方法,会如松树一样挺立吗?借用作者的结尾,将这些关于松的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会成为一部小说 ,成为延续不止的历史,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8:39
一、解读“松树”.组合成“松树”,奇伟,坚韧的民族性集中体现,

这松树的意思还用得着在这里解释,难道诸位的小学老师没有教过?

二、解读“松了”。算命先生能就一个词牵强附会解出一百种含义。


三、解读“松绑”,当我们当社会松开律法对每个人的监督与捆绑时,会怎样?

一定就是社会律法的松绑吗?“松绑”可不可以理解为父母对小孩教肓思想的松绑。

可不可以理解教学思想的松绑。

就“松绑”二字,可以解释出N种社会现象的松绑。纯属牵强附会

试问诸位,上下文牛头对马嘴不?

上下文的意思连贯得通顺不?

诗歌是用文字来堆积木不?

玩小孩子堆积木的游戏?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8:49
本帖最后由 语乱 于 2015-8-12 08:53 编辑

还有奇葩的诗,一并推荐
X

X
XX
XXX
XXXX

XXXX
XXX
XX
X

不推荐不足于挑战文学的底限
作者: 秦志良    时间: 2015-8-12 09:03
文学是心灵的载体,个人觉得文体争论过多会失去意义。不如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多学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更加丰富起来。松,从大方向上来讲应该属于散文诗,散文诗也具备形散而神不散,可以进行多个事件的融合,多角度的叙述。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5-8-12 09:05
语乱 发表于 2015-8-12 08:39
一、解读“松树”.组合成“松树”,奇伟,坚韧的民族性集中体现,

这松树的意思还用得着在这里解释,难 ...

独孤先生这首诗,对“松”的阐析,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去表现,这是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地方,但就诗歌而言,这不算是一首好诗。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5-8-12 09:06
语乱 发表于 2015-8-12 08:39
一、解读“松树”.组合成“松树”,奇伟,坚韧的民族性集中体现,

这松树的意思还用得着在这里解释,难 ...

形式上的散:松,
内里的微妙结合:紧。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9:36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5-8-12 09:06
形式上的散:松,
内里的微妙结合:紧。

内紧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9:38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5-8-12 09:06
形式上的散:松,
内里的微妙结合:紧。

完全是胡说八道,上下文牛头不对马嘴。没有一个立意与中心思想。

难道就因为连了一个“松”字,就紧了?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9:39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5-8-12 09:05
独孤先生这首诗,对“松”的阐析,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去表现,这是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地方,但就诗歌而言,这 ...

不是针对荒原兄,我只针对这一篇杂文的文本,讨论讨论。不针对任何人,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9:45
本帖最后由 语乱 于 2015-8-12 09:46 编辑

请问一个“给死刑犯松绑”和“松井是个日本人”

还有“母亲生孩子”是怎么个内紧法?

这叫牛头不对马嘴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2 09:51
X

X
XX
XXX
XXXX

XXXX
XXX
XX
X

这首“诗”还更好一点,

前一节顺着读

后一节倒着读,

叫“回文诗”

内含吗?叫无限扩展。读者想怎么填都行。

考察读者的脑力。

我给填了一首。




不差
不是差
是不是差

差是不是
差是不
差不

作者: 潇山晓月    时间: 2015-8-12 10:01
前半部作为诗来读是不错的    后半部有些随意   或者可以说是对前半部“松”的解读思考   就形式来看   把这些文字的整体组合当做一首诗有些出道   出新  是诗意上的出新    不是形式上的信马由缰   就诗的形式来说   还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特性的(这是公知)   这就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文字组合都称其为诗的原因    个见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5-8-12 10:04
喜欢这样的论剑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5-8-12 10:07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5-8-12 09:05
独孤先生这首诗,对“松”的阐析,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去表现,这是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地方,但就诗歌而言,这 ...

在相对主义盛行的今天,凡事可否可赞,何况诗无定式,我赞成者这是一首好诗,虽然有些地方尚可斟酌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5-8-12 10:08
采凤 发表于 2015-8-12 07:09
问好老友,轻松流派~~

很喜欢这里的氛围。问候大哥,您吉祥!
作者: 漠峦    时间: 2015-8-12 12:26

http://www.zgsglp.com/thread-418002-1-1.html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5-8-12 13:10
镇州 发表于 2015-8-12 10:08
很喜欢这里的氛围。问候大哥,您吉祥!

问好镇州老师!遥握……
作者: 软烟罗    时间: 2015-8-12 15:33
是啊,等大师们了
作者: 王爱红    时间: 2015-8-12 19:37
此诗中,松一会儿是名字,一会儿是动词,一会儿是形容词,变换着不同的角度。这使我觉得此诗像一篇意识流小说。松本来应该是一种树,并且具有伟岸的象征意味,但在这里被诗人分解了,分解后的松的故事就多了,它甚至想到一个叫做松井的日本人。诗存在的问题,有读者指出来了。一个比较显著的感觉,就是诗人没有进一步把松给拆开,比如松是由木和公组成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8-12 23:10
王爱红 发表于 2015-8-12 19:37
此诗中,松一会儿是名字,一会儿是动词,一会儿是形容词,变换着不同的角度。这使我觉得此诗像一篇意识流小 ...

这个我有,以前有过一篇的

http://www.zgsglp.com/thread-390726-1-1.html
作者: 王爱红    时间: 2015-8-12 23:38
采凤 发表于 2015-8-12 23:10
这个我有,以前有过一篇的

http://www.zgsglp.com/thread-390726-1-1.html

您的解读水平很高。谢谢。刚刚看到您的解读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5-8-13 07:22
语乱 发表于 2015-8-12 09:38
完全是胡说八道,上下文牛头不对马嘴。没有一个立意与中心思想。

难道就因为连了一个“松”字,就紧了 ...

咬文嚼字真辛苦,我不说了,大家说吧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3 07:22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5-8-13 07:22
咬文嚼字真辛苦,我不说了,大家说吧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5-8-13 07:23
镇州 发表于 2015-8-12 10:07
在相对主义盛行的今天,凡事可否可赞,何况诗无定式,我赞成者这是一首好诗,虽然有些地方尚可斟酌:hands ...

是啊,实事求是把自己的心中认识说出来,不捧不棒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5-8-13 07:33
语乱 发表于 2015-8-13 07:22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8-13 07:39
王爱红 发表于 2015-8-12 23:38
您的解读水平很高。谢谢。刚刚看到您的解读

谢谢您的肯定·~·
继续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4 15:23
       浅谈奴性思想与文人的气节

                          文/语乱

    中国封建皇朝历来都是皇帝制,皇上说是,哪个奴才敢说不是?皇上说不是,哪个奴才敢说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就像主人与狗的关系。主人说是狗也只会摇尾巴,主人说不是狗还是只会摇尾巴。跟着主子摇尾巴这就对了。这就是奴性思想。当然,也有忠臣,那是少数。而且忠臣太多数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种奴性思想的具体表现,就是吹捧,拍马屁。主子说好,大家高声齐呼吧,太好了。

主子说不好,大家都一齐来指责吧。

    文坛也是如此,文坛也是皇帝制。主编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编辑摇身一变成了朝中大员。穷书生努力搞朝中大员的关系,拍马屁,想中“状元”。朝中大员玩起勾心斗角的游戏,巴结皇帝。

    这不,文坛玩起“指鹿为马”,皇帝拿出“拆字组词解释”算命先生的游戏,说道:“众位爱卿,大家评评这首诗”。满朝文武一看是万岁爷手中的黄榜,齐呼:“皇上圣明,好诗,经典之作,写得太好了。”

    此时,有个落魄的穷书生听闻此事,想赶时髦弄点名气,上街送诗。“来,来,来。兄弟我送首诗给你。”一老百姓问之,倍感稀奇。于是前问:“兄弟,送诗呀,好呀,我一辈子没进过书堂。兄弟送首诗我回去挂在祖宗的神龛上显摆显摆。”书生道:“兄弟给个字吧”。百姓惊愕,暗想“写诗还要给字的呀,这还真是大学问。”于是随便给了个“松”字。穷书摇头摆尾的高谈阔论起来:“松字吗,有轻松,不轻松之解,我看兄台终日忙碌,是为不轻松;然我观兄台年龄四十有余,定是取了老婆,忙碌之后,晚上尽享床第之欢定为轻松……”这老百姓一听扬长而去:“靠,兄台你这是写诗呢,还是算命呀?你要是写不出诗的话还是回去轻松轻松吧。”

    谈得有点远了,回头说说文人的气节。关于文人的气节就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三国未期的“谯周”。一个是大家熟习的“文天祥”。

    “谯周”此人是文人,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大儒是大学问家,什么都精通哈,挺聪明的。

    这么聪明的人,什么都精通的人,瞧瞧谯周这大文人做了啥事呀。

    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谯周向刘禅说“主公呀,邓艾兵临城下,那是天兵天将下凡,咱们赶紧投降吧。” 刘禅犹豫:“我要是投降,邓艾杀了我怎么办,不如投孙吴吧。”谯周劝道:“魏强而吴弱,魏灭蜀后一定会灭吴的,到时吴国投降了,还不是又要投降魏国呢?投来投去的,还不如一次投魏省得麻烦。”刘禅还是害怕,又说“不如我们投奔南蛮吧,” 谯周劝说:“主公呀,南蛮那些人经常造反,对主公不满,主公是皇帝的时候,他们都造反,主公现在逃难了,那些南蛮子能容得下主公吗?”刘禅叹息“这也不能投,哪也不能投,该怎么办呀。” 谯周劝说:“主公呀,你投降魏国,魏国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因为他们要拿你做榜样给吴国看,这样吴国才会投降呀。如果魏国不好好招待你,我一定去跟司马昭理论理论。”

刘禅晃然大悟:“谯爱卿说得太对了,魏国一定会好好招待我的,做榜样给吴国看,这下我可以放心投降了。”

    瞧,这谯周投降的道理讲得多么头头是道。一点都不为自己做为一个文人丢失文人应该具备的气节而感到羞耻。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钟会的十五万大军被姜维阻在剑阁,不能前进,粮草将尽,准备退军。唯有邓艾出发时带了一两万人,偷渡阴平。走无人之道,滚悬崖。又遭诸葛瞻拼死抵抗。兵临城下时不足一万人,孤军深入,既无粮草,又无援兵,范兵家之大忌。而东边有罗宪防吴的部队,少说也有二万多人。南边有霍弋镇压南蛮的军队,最少也有一万多人。罗宪与霍弋皆为忠义之士,又有军事才能,而霍弋上表回军驰援成都,却被刘禅挡下。不说成都城里的防守部队少说也有五六千,百姓最少好几万。只要有一点头脑的人都会想到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用不了几天邓艾之军自然溃散。瞧瞧这谯周一大书儒干些什么事?是收了魏国贿赂来劝降刘禅?还是聪明过了头?还是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换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想谯周连祖宗都会卖给日本人。

    难怪王夫之如此痛恨谯周,“周之罪通于天矣。”

    王夫之:“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阉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

    而与谯周相样是文人的文天祥,却留下了让后人尊敬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的诗句。

    文人的气节与奴性思想是有内在的联系的。丧失文人的气节必然沦为拍马屁的奴才,才会在文坛上演“指鹿为马”的好戏。

作者: 雪妮子    时间: 2015-8-14 22: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庆贺    时间: 2015-8-15 11:22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再将这些词语组合会是一首好诗!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5-8-15 12:24
李庆贺 发表于 2015-8-15 11:22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再将这些词语组合会是一首好诗!


作者: 风抚雨润    时间: 2015-8-16 05:59
《松,是一种敞亮》

文/张 雷

      诗,是不是自言自语?凭着我的理解,诗肯定不能沦为文字游戏。
      拜读孤独九的诗作《松》,我忽然突发奇想:松,应该是一种敞亮,应该是情感缱绻的淳朴再现。
诗作《松》,形式看似松松垮垮,其实匠心独运;行文看似不枝不蔓,其实情思缜密交融;内涵看似蜻蜓点水,其实大义内蕴隽永。在遣词中营造意境,在造句里酝酿感情。提拔的松,可以是墓志铭。活泼可爱的松鼠,可以是时光流逝的见证。及时的松绑,可以让肉体享受一刻的轻松。放松的姿态,可以生命的尊严在人生的长河里自由驰骋。松散的落叶,可以随风堆砌记忆的城墙。松紧裤带和帽子,可以视为对仕途与命运的抗争。作为日本人的松井,可以是历史波澜不惊的涟漪。禁不住时光的销蚀,每个人的身体都会越来越松……汉字在说话,小说在言情,历史在倾听……
      松,是一种敞亮。松,是生活的一种。《松》,是一首结构严谨的好诗。《松》,是大气洒脱的人间抒情!悦读好诗《松》,我向诗人孤独九致敬!
作者: 西河草    时间: 2015-8-17 15:51
语乱 发表于 2015-8-8 15:33
诗都写成组词及词语解释了,

难怪那么多诗人都要跳楼。

流派网的诗神们就倡导这样的风格以及玄虚派风格!这是韩韩喜欢的一类!
作者: 西河草    时间: 2015-8-17 15:51
陈克 发表于 2015-8-8 19:49
经营词语也是诗。这首玩味得好。想起欧阳江河的一些,但更具后现代气息。

后现代是不是未来啊?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5-8-18 21:12
一切变化都是环境
一切词语都是行动
松紧有度方是人生
作者: 纷乱飘飞    时间: 2015-8-19 23:47
诗评:在诗歌的第一节里的 我的墙 的意像,也可以理解为心灵人生,更好的理解是白纸。
在人生的白纸上往往太多的是涂鸦,理由生活缺乏诗意。所以给人的感觉比较缭乱,是人生的本质。
而梦是人活动后,睡觉时在大脑皮层里别一种活动。这个活动是把原生活的活动重组后的表达。
为什么说是表达,因为和我们的一些诗歌创作有很大相似。诗歌是梦中呓语。

这个诗歌只是在表现人生的白纸上的东西,说绘画,是不实际的。
那么从开始有了个字,后来有了许多的词,词又造了句。

最后一节里,将这些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会成为一部小说。
在这时我开始反对,小说是清晰的,是个人生活的提炼。
而后说历史,历史也是有清晰的脉络的。只是个人性上人生也许像梦呓一样缭乱着。

添加上更多的汉字,会不会清晰了,也许吧。
那这个诗歌的意思在哪里了,也许是对人生的总结,用了一个松字,后来生成的是世界。
出生的时候,母亲需要放松。这个松就是作者,或者松井,或者更多。
这样才是,延续不止的历史,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这个松的意思是生、人生、生存、生机、生怕等
而在造句的时候却取了对立面的死亡的现象。
生与死的关系。在字与词的阶段是生,而在造句阶段造成了死亡的现象。
从这里理解的话,作者是在生与死的度量上择词,选择了松作为中间单位。
而更多的字或者历史都是中间单位。

总结:诗歌的度量和意像是有效的,诗歌的组织是有宏大整体感的,诗歌的开头与结尾是清晰的不缺乏诗意。
诗歌的中间造句的缭乱是有作用的,并非失效的。
整个诗歌诗意生死间盎然,诗境远大深邃,诗性平滑,词性丰富。
生---松----死。生与死的中间或者就是松,或者期盼性的希望松到自由自在的程度。
作者: 王浩明    时间: 2015-8-31 09:39
这不是诗,分行排列的小品文而已!意象散乱,语言不凝练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9-4 16:50
不是好诗。不太喜欢。不想评。
作者: 王大川    时间: 2016-2-5 22:35
高科技,一头雾水,所以诗人们都 摇头晃脑的。
作者: 外星人夏天    时间: 2016-7-15 15:03
回忆就像地上的落叶松散着,被集中,或者一片片被风吹走。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