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不带枪的抗日英雄 (二章) [打印本页]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5 15:20
标题: 不带枪的抗日英雄 (二章)
不带枪的抗日英雄
(二章)


窑洞里流出一条黄河

陕北的窑洞。延安的土炕。
一条从天上来的黄河,在窑洞里翻腾,满屋子怒吼的涛声。
这时,冼星海盘腿坐在抗战烽火燃遍神州的1939年3月。
身边放着罕见的两斤白糖。
物资稀缺的延安,难得地尊重着这位广东人的创作习惯。
啊,踏探黄河的这一个月,踏探人生的这34年,让一颗作曲家的心,不能不迸发无穷无尽的火星。
伴着光未然的诗句,漫天飞舞的五线谱在没有房梁的窑洞里绕梁三日,又三日。
他一边抓白糖入嘴,一边让激情在心中涌流。
烟雾从超长烟杆缓缓升起,曲子从笔下喷薄而出。
妻子的土咖啡,不间断为他熬了六日六夜。为一曲《黄河》,他不间断熬了六日六夜。
齐唱,独唱,对唱,轮唱,合唱,8首曲汇成了波澜壮阔的《黄河大合唱》。
汇成激昂亢奋又婉转抒情的民族解放的音乐史诗。
这条从窑洞里流出的黄河,就这样流进了抗日战争史,流进了中国革命史与中国音乐史。
流进了中华民族5000年势不可挡的奋斗史与复兴史。
唱歌的人们,看不见那两斤白糖。
是的,它早就溶化了。溶进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抱负、胆识、灵感、力量、才智中去了。
溶进那条振奋全国,震撼世界的黄河中去了。
(2015年6月)

达夫之谜

1942年,印尼苏门答腊岛,赵豫记酒厂老板赵廉被叫到日本宪兵队。
只因他会说日语,就被日寇逼他当了翻译。
其实,谁也不知他到底是谁。日寇不知道,连他这时的妻子何丽有也不知道。
只有他自己知道。
只有他,才知道自己是1921年,以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轰动了全国文坛,发出疾呼:“祖国啊祖国,你快富起来,你快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人。
是1936年,为纪念鲁迅,写下了“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的人。
是1938年,帮助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进入台儿庄,加速了美国援华抗日的进程的人。
是1938年底,出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最多同时主编8种报刊,被称为他的笔“相当于好几个师的军队”的人。
是1942年之后,利用翻译身份,掩护印尼、新加坡抗日活动,援救了华侨领袖陈嘉庚等许多抗日志士的人。
而1945年,他的秘密终于被汉奸知道,被日本宪兵队知道了。
1945年8月29日夜里,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14天之后,竟因害怕泄露罪证,而把他秘密拘捕,在印尼的丛林里伐倒了他49圈的年轮。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铭刻着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名字。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2015年8月15日)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8-15 22:56
首读,感受一腔正能量~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8-15 22:57
身边放着罕见的两斤白糖。
物资稀缺的延安,难得地尊重着这位广东人的创作习惯。
啊,踏探黄河的这一个月,踏探人生的这34年,让一颗作曲家的心,不能不迸发无穷无尽的火星。
伴着光未然的诗句,漫天飞舞的五线谱在没有房梁的窑洞里绕梁三日,又三日。
他一边抓白糖入嘴,一边让激情在心中涌流。



回顾抗战,依然激情似火~欣赏!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8-15 22:58
唱歌的人们,看不见那两斤白糖。
是的,它早就溶化了。溶进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抱负、胆识、灵感、力量、才智中去了。
溶进那条振奋全国,震撼世界的黄河中去了。


灵魂的赞歌,时代最可爱的人~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8-15 23:01
而1945年,他的秘密终于被汉奸知道,被日本宪兵队知道了。
1945年8月29日夜里,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14天之后,竟因害怕泄露罪证,而把他秘密拘捕,在印尼的丛林里伐倒了他49圈的年轮。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铭刻着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名字。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可歌可泣历史,铿锵有力的赞歌。。。学习!
作者: 紫竹心    时间: 2015-8-15 23:27
向英烈致敬           
作者: 奎奎    时间: 2015-8-15 23:41
收藏学习蔡老师两章表现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正能量作品!致敬!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36
胡蝶 发表于 2015-8-15 22:56
首读,感受一腔正能量~

谢谢肯定。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37
感谢点亮,篷筚生辉。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38
胡蝶 发表于 2015-8-15 22:57
身边放着罕见的两斤白糖。
物资稀缺的延安,难得地尊重着这位广东人的创作习惯。
啊,踏探黄河的这一个月 ...

有了作曲家的激情,才有此诗的激情。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39
胡蝶 发表于 2015-8-15 22:58
唱歌的人们,看不见那两斤白糖。
是的,它早就溶化了。溶进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抱负、胆识、灵感、力量、才智 ...

选取“白糖”——作曲家创作时的一个细节入手,就与别人写的不会相同了。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41
胡蝶 发表于 2015-8-15 23:01
而1945年,他的秘密终于被汉奸知道,被日本宪兵队知道了。
1945年8月29日夜里,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14天之 ...

此诗选取“知道与不知道”这个角度入手,可揭示其身份与贡献的特殊性。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42
紫竹心 发表于 2015-8-15 23:27
向英烈致敬

文化战线也有可歌可泣的英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07:42
奎奎 发表于 2015-8-15 23:41
收藏学习蔡老师两章表现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正能量作品!致敬!

谢谢!
作者: 紫竹心    时间: 2015-8-16 08:44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07:42
文化战线也有可歌可泣的英烈。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08:56
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铭刻着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名字。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08:56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08:56
佳作上提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08:56
改亮标记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1:16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08:56
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铭刻着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名字。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 ...

用这两句对“这个人”作出结论性的评价。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1:17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08:56
学习,问好

同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1:17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08:56
佳作上提

谢谢提拔。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6 12:31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6 12:32
印尼的丛林里伐倒了他49圈的年轮。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6 12:32
一腔正能量!!!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6 12:32
一条从天上来的黄河,在窑洞里翻腾,满屋子怒吼的涛声。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5-8-16 14:45
拜读!
致敬!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5:12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6 12:31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发了烈士证。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5:13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6 12:32
印尼的丛林里伐倒了他49圈的年轮。

一是地点,一是年龄。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5:1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6 12:32
一腔正能量!!!

写的是正能量,也应写出正能量。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5:1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6 12:32
一条从天上来的黄河,在窑洞里翻腾,满屋子怒吼的涛声。

这应是作曲家当年创作时的情景。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15:16
荷语 发表于 2015-8-16 14:45
拜读!
致敬!

您好!谢谢!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6 15:52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15:13
一是地点,一是年龄。

诗意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16:37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11:16
用这两句对“这个人”作出结论性的评价。

敬茶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16:37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11:17
同好!

敬茶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16:37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11:17
谢谢提拔。

老师客气了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21:5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6 15:52
诗意

只是用诗的表述方法而已。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21:55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16:37
敬茶

回敬!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21:55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16:37
敬茶

举杯同饮。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6 21:56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16:37
老师客气了

应该的,不客气。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21:58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21:55
回敬!

祝好老师。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21:58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21:55
举杯同饮。

祝好老师。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6 21:58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21:56
应该的,不客气。

祝好老师。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7 11:37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21:54
只是用诗的表述方法而已。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7 11:37
蔡旭 发表于 2015-8-16 21:54
只是用诗的表述方法而已。

愿你在不平凡的人生事业中健康、幸福、功绩卓著。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8-17 12:27
提读,问候午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17:30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6 21:58
祝好老师。

同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17:31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17 11:37
愿你在不平凡的人生事业中健康、幸福、功绩卓著。

感谢祝福。同样回赠!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17:31
胡蝶 发表于 2015-8-17 12:27
提读,问候午好~

问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17 17:33
蔡旭 发表于 2015-8-17 17:31
感谢祝福。同样回赠!

祝福!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7 18:16
蔡旭 发表于 2015-8-17 17:30
同好!

下午好
作者: 苏慧敏    时间: 2015-8-17 18:22
学习。问好!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5-8-17 18:27
学习,问好蔡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20:12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17 18:16
下午好

晚安!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20:13
苏慧敏 发表于 2015-8-17 18:22
学习。问好!

同问您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17 20:13
洪芜 发表于 2015-8-17 18:27
学习,问好蔡老师!

您好!谢谢!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17 20:26
蔡旭 发表于 2015-8-17 20:12
晚安!

晚安!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1 09:38

【新作评点】
赏赞蔡旭《窑洞里流出一条黄河》
[广东]文  龙

    表述《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过程,纪实体裁的文字很不少,大跨度隔代翻新。蔡旭散文诗《窑洞里流出一条黄河》(下面简称《黄河》)则是另辟蹊径,集中演绎“六日神曲”。以一章散文诗来承载一段如此分量的“民族正史”,难度在于:信实、概括、深宏、形象、凝炼、精巧、重现。蔡旭是如何呕心沥血、“排除万难”的,我不知道。通过反复阅读,我能感觉到的是:天风呼啸而来,波涛迫天而去!血液沸腾,灵魂鼓荡!蔡旭似乎在描述一次产程:产妇叫冼星海,子宫叫延安窑洞,婴儿叫“黄河大合唱”;新生命的孕育、躁动、挣扎、阵痛、面世、响啼,环环相扣,次第清晰。
    阅读蔡旭的《黄河》,说容易,就是一次钱塘观潮;说复杂,因为有一线潮、十字潮、拍岸潮、回头潮。我很喜欢“在无梁的窑洞绕梁三日”这样的诗句,几可媲美张孝祥“琼田万顷、扁舟一叶”的浩渺意境。诗人最大的惆怅往往在于“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想,诗中一条重要的线索:两斤白糖,应该是颇有“登临意”的。
两斤白糖一直都在平静地讲故事,仿佛流域地表有不竭的水源强悍地注入黄河,共掀狂澜。它浓缩了艰难时世,旁衬了创作煎熬,催化了惊天灵感;然而,它更想传达出“环境”对冼星海给予的“关怀、鼓舞与指引”,诗人将自己的信仰、情怀、立场,含蓄地进行了图腾化处理。对于冼星海和他的创作,来自“环境顶层”的直接关切还少吗?为何选择“两斤白糖”作为指代意符?有可能基于两个考虑:1、让良知告诉未来:《黄河大合唱》,是超越“阶级”的全民族的圣歌;2、在“操守正义”与“时宜趋同”之间求得平衡。

    文龙,本名杨文龙,江西九江人,江西大学中文系78级毕业,从事过中学教师、企业行政、广告策划、出版社编辑等工作,现居珠海。早年发表过小说、诗歌、杂文等多种作品,近期以旧体诗为主。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2 10:04
推荐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5-8-22 18:41
正气浩然!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07:45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22 10:04
推荐

谢谢青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07:47
鲤鱼风 发表于 2015-8-22 18:41
正气浩然!

缺什么就得呼唤什么。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5-8-23 07:49
蔡旭 发表于 2015-8-23 07:47
缺什么就得呼唤什么。

说的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3 08:58
再欣赏佳作!
作者: 胡有琪    时间: 2015-8-23 09:23
欣赏佳作。!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3 09:38
蔡旭 发表于 2015-8-23 07:45
谢谢青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13:26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23 08:58
再欣赏佳作!

再谢!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13:26
胡有琪 发表于 2015-8-23 09:23
欣赏佳作。!

谢谢欣赏。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13:27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23 09:38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3 14:04
蔡旭 发表于 2015-8-23 13:27

周末快乐。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3 14:22
蔡旭 发表于 2015-8-23 13:26
再谢!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22:20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23 14:04
周末快乐。

新周快乐!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3 22:21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23 14:22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3 22:26
蔡旭 发表于 2015-8-23 22:20
新周快乐!

晚上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4 08:45
《不带枪的抗日英雄》(二章)已被《诗歌周刊》174期录取。
感谢《诗歌周刊》!感谢主持人康京凌的推荐!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8-28 18:29
拜读蔡老师的佳作!问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29 07:23
江玉中 发表于 2015-8-28 18:29
拜读蔡老师的佳作!问好!

纪念抗战胜利,怀念革命先辈。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9 09:13
助推呀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8-30 12:25
蔡旭 发表于 2015-8-29 07:23
纪念抗战胜利,怀念革命先辈。

是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永远记住国耻,珍惜这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问好蔡老师!
作者: 苏慧敏    时间: 2015-8-30 19:36
学习。问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31 07:12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29 09:13
助推呀

谢谢助推。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31 07:12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8-29 09:13
助推呀

谢谢助推。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31 07:13
江玉中 发表于 2015-8-30 12:25
是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永远记住国耻,珍惜这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问好蔡老师!

记住耻辱,也记住骄傲。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8-31 07:13
苏慧敏 发表于 2015-8-30 19:36
学习。问好!

问好!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8-31 17:31
蔡旭 发表于 2015-8-31 07:13
记住耻辱,也记住骄傲。

是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是我们的骄傲……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9-1 07:39
蔡旭 发表于 2015-8-31 07:12
谢谢助推。

早上好!秋怡!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1 08:03
江玉中 发表于 2015-8-31 17:31
是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是我们的骄傲……

纪念,缅怀,庆祝。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1 08:0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5-9-1 07:39
早上好!秋怡!

早上好!我回复时已是又一个早晨。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9-1 17:47
蔡旭 发表于 2015-9-1 08:03
纪念,缅怀,庆祝。

问好蔡老师,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遥祝佳作连连,天天好心情。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1 18:01
江玉中 发表于 2015-9-1 17:47
问好蔡老师,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遥祝佳作连连,天天好心情。

这个祝愿好,同样回赠予您。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9-2 11:23
蔡旭 发表于 2015-9-1 18:01
这个祝愿好,同样回赠予您。

谢谢蔡老师!敬茶!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2 15:24
江玉中 发表于 2015-9-2 11:23
谢谢蔡老师!敬茶!

哈哈!同饮。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2 15:26
《不带枪的抗日英雄》(二章),在今日〈海南农垦报〉上发表。
作者: 曾晓华    时间: 2015-9-2 17:17
本帖最后由 曾晓华 于 2015-9-2 22:59 编辑

祝贺!O(∩_∩)O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9-3 12:56
蔡旭 发表于 2015-9-2 15:24
哈哈!同饮。

谢谢!情到深处,茶也醉人……问好蔡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3 14:28
曾晓华 发表于 2015-9-2 17:17
祝贺!O(∩_∩)O

谢谢贴图。
又,我一直不懂得如何贴图。曾有人教过,仍然做不到。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3 14:30
“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微信”今日刊登了《达夫之谜》。此前,8月15日刊登了〈窑洞里流出了一条黄河〉。
作者: 曾洁    时间: 2015-9-4 00:00
祝贺!问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4 13:00
曾洁 发表于 2015-9-4 00:00
祝贺!问好!

谢谢!您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5-9-4 13:01
补:《不带枪的抗日英雄》(二章)在〈海诗刊〉9月4日刊出。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