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不比堂,苇中论道之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杜山如水
时间:
2015-8-25 16:53
标题:
不比堂,苇中论道之地!
不比堂,苇中论道之地!
文/杜山如水
在山东省桓台县北部,有一个湖,据说是齐桓公战马践踏而成,故名马踏湖。经过历年合并台沟湖汊、改造大小台田、引黄入湖后,湖面扩大,终于脱掉“湾”的外衣,更像一个湖的样子了。南边锦秋湖与北边马踏湖统称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恢复着“稻香蒲茂柳苇翠,鱼虾毛蟹河蚌肥”的昔日盛景,不由人叹到:北国有江南。
入伏在即,我有幸与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新聊斋文学社的朋友们漫步湖畔,感受清凉,幸甚至哉。抬眼望杨柳成行,苇蒲成阵,湖水清幽,蝶鸟翻飞,凉风送爽,荷香沁人。远望去一只只小船,载二三游客迤逦穿行,过小桥流水,看惊飞野鸟;红男绿女驻足藕花深处,摆百变身姿。左旋右转的摄影师,快门频按,定格他人,自己彷佛置身美景之外,却把这满目苍翠的瞬间凝固成了一种美丽的记忆。
湖区行船颇像朱自清《威尼斯》描述的那样:“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它哪儿都去;(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不过这里的“刚朵拉”叫“小溜子”,也不用橹摇,是用竹竿撑着走的。在芦苇摇曳间,艄公一杆杆撑向前方,慢慢地扁舟、游客和淡淡的云烟,一起融进芦苇深处了。
出马踏湖湿地公园南门往东,拐了几个弯,就在这苇荡丛中,见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精致小院,松树原木的寨门,挂着“随遂园”的行草匾额,过翠竹一丛,藤萝一架,白墙青瓦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小牌匾名曰:不比堂。
竹片篱笆围着正堂三间,右偏房三间,四周芦苇环绕,不比堂就像芦苇海中的一个小岛,默默地伫立在水边,与柳苇相伴,同晚风嬉戏,夕夕送走晚霞,日日迎来朝阳。
踏进门来,青砖漫地,一尘不染;方桌被一款扎染的蓝色粗布覆盖,白色花朵更显淡雅;古铜色的条山几上,两个螭耳花瓶,衬着几个摆件,透露出一种简约古朴之风;正墙挂一幅竹石行吟中堂图,是茶画大师田耘的力作,一幅对联包含古韵:半壁山房待明月,一壶清茶酬知音。
这个正堂,中间用一个摆满情趣物件的博古架和芦苇帘隔开,明式的八仙桌靠着北墙,静放一只青花人物观音尊,斜插一柄蓬松的白色芦花,两柄枯干发黑的莲蓬,长的高高在上,短的紧趴在瓶口,让人沉思着生命的轮回,感悟出无限的禅意。
桌后墙上,挂一幅古松双僧打坐斗方,配红底绿字实木对联:茶有道,人无求。洁白朴素人无求,起码不贪求,不正是物欲横流时代的一种人生境界么?
东窗下,摆一张长条书案,主人正挥毫泼墨,给客人书写飘逸的行楷条幅。南窗下,一张厚重大茶桌,极适合三五好友围坐,谈天说地,激扬文字,喝茶品茗,畅叙幽情。
其实,室雅何须大也罢,斗室起风云也罢,美景早已令人游目聘怀,我最期盼的还是一个夕阳掠过柳梢,芦花飘荡的月夜。与主人畅饮三杯后,颂两首明月之诗,弹一曲古筝,是《春江花月夜》,也许是《高山流水》或者一曲《渔舟唱晚》,在宁静的夜空下,任湖水潺潺,脉脉流淌在苇根荷茎间,享受一种惬意。乐声、水声,从眼角、耳廓默默的流淌到心里,此乐何极!
芦海中的不比堂,就像一颗芦苇,以自己的形象阐述着道的意境,在摇曳中展现典雅的诗意,并与一种灵魂栖息在马踏湖,诗意地生活着。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5 17:35
沙发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5 17:35
悦读,问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8-25 17:36
欢迎杜山如水
作者:
吴翰凌
时间:
2015-8-25 19:14
我最期盼的还是一个夕阳掠过柳梢,芦花飘荡的月夜。与主人畅饮三杯后,颂两首明月之诗,弹一曲古筝,是《春江花月夜》,也许是《高山流水》或者一曲《渔舟唱晚》,在宁静的夜空下,任湖水潺潺,脉脉流淌在苇根荷茎间,享受一种惬意。乐声、水声,从眼角、耳廓默默的流淌到心里,此乐何极!
欣赏,问候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5-8-25 19:42
优美流畅。学习欣赏。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5 23:45
芦海中的不比堂,就像一颗芦苇,以自己的形象阐述着道的意境,在摇曳中展现典雅的诗意,并与一种灵魂栖息在马踏湖,诗意地生活着。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5 23:45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5-8-25 23:45
上提
作者:
浮山雨
时间:
2015-8-26 06:44
欣赏
作者:
星燃
时间:
2015-8-28 18:02
拜读好诗,{:soso_e183:} 祝福好友!{:soso_e163:}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