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海涅《罗蕾莱》德文原作和英文翻译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7 15:41
标题: 海涅《罗蕾莱》德文原作和英文翻译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1-2 17:21 编辑

注:下面的英文翻译, 作者不详。 我转贴时没有说明, 导致周刊上注为我的翻译。 抱歉。

这首诗的德语版见到有两种格式。 一种是每段四行, 一种是每段八行。

海涅1823年原作每段四行, 但Friedrich Sicher 1837年把它谱写成歌曲时, 海涅改成了每段八行。
这样更符合歌曲的结构。因此, 这首诗的四行体版本与八行体版本如今都能见到。 翻译成两种
体都是可以的。



Lorelei

Heinrich Heine  

Ich weiss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Dass ich so traurig bin;
Ein Märchen aus 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Die Luft ist kühl, und es dunkelt,
Und ruhig fliesst der Rhein;
Der Gipfel des Berges funkelt
Im Abendsonnenschein.

Die schönste Jungfrau sitzet
Dort oben wunderbar,
Ihr goldenes Geschmeide blitzet,
Sie kämmt ihr goldenes Haar.

Sie kämmt es mit goldenem Kamme
Und singt ein Lied dabei;
Das hat eine wundersame,
Gewaltige Melodei.

Den Schiffer im kleinen Schiffe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Er schat nur hinauf in die Höh.

Ich glaube, die Welllen verschlingen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
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Die Lorelei getan.


Lorelei

Heinrich Heine  

Ich weiss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Dass ich so traurig bin;
Ein Märchen aus 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Die Luft ist kühl, und es dunkelt,
Und ruhig fliesst der Rhein;
Der Gipfel des Berges funkelt
Im Abendsonnenschein.

Die schönste Jungfrau sitzet
Dort oben wunderbar,
Ihr goldenes Geschmeide blitzet,
Sie kämmt ihr goldenes Haar.
Sie kämmt es mit goldenem Kamme
Und singt ein Lied dabei;
Das hat eine wundersame,
Gewaltige Melodei.

Den Schiffer im kleinen Schiffe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Er schat nur hinauf in die Höh.
Ich glaube, die Welllen verschlingen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
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Die Lorelei getan.

注: 个别词出现乱码。




English Translation (not always translated literally):


The Lorelei

I know not, what does it mean
That I am so sad.
A legend of of bygone days
That I cannot keep out of my mind.

The air is cool and night is coming.
The calm Rhine courses its way.
The peak of the mountain dazzles
With evening's final ray.

The fairest of maidens is sitting
Up there, a beautiful delight,
Her golden jewels are shining,
She's combing her golden hair.

She holds a golden comb,
Singing along as well
An enthralling
And spellbinding melody.

In his little boat, the boatman
Is seized by it with a savage woe,
He does not look upon the rocky ledge
But rather high up into the heavens.

I think that the waves will devour
The boatman and boat in the end
And this by her song's sheer power
Fair Loreley has done.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8 10:31
  罗累莱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是这样的悲伤;
一个古老的童话,
总萦绕在我心上。

晚风清凉暮色苍苍,
莱因河水静静流淌;
落日西沉斜晖脉脉,
晚霞映照峰巅山岗。

妙龄少女国色天香,
坐在山上神采奕奕,
她的首饰金光闪耀,
她把一头金发梳理。

她用金梳梳着金发,
曼声高唱一曲;
这个曲调动人心弦,
有着奇妙旋律。

小船里的那个船夫,
被狂野的痛苦攫住;
他看不见河里礁石,
只是举目仰望高处。

我想河里滚滚波浪
定把船夫扁舟吞掉;
罗累莱用她的歌声
把这灭顶之灾制造。

(德国)亨利希·海涅
张玉书  译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8 10:37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28 10:41 编辑

       罗累莱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是这样的悲哀;
  一个古代的童话,
  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
  莱茵河静静地流;
  落日的光辉
  照耀着山头。
  
       那最美丽的少女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还唱着一支歌曲;
  这歌曲的声调,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罗累莱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这场灾难。

    (德国)亨利希·海涅
    冯至 译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8 11:24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28 11:36 编辑

一 Loreley(罗蕾莱)
从美因茨(Mainz)途经宾根(Bingen)至科布伦茨(Koblenz),火车旅行变成了享受。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列车始终沿着莱茵河河谷(Rheintal)行驶,沿途青山绿水连绵不绝、大小城堡星罗密布。2002年这段河谷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收录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列表(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罗蕾莱”(Loreley),就是整段旅程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是一座位于莱茵河中游高132米的巨大礁石。礁石处的莱茵河深25米,宽不过113米,是整段河流中最深最窄的河段。礁石附近有一座沙洲矗立在莱茵河中央。由于礁石使河面变窄,流经礁石的水流骤然加快,但靠近沙洲的水流相对平缓,两股不同速度的水流汇集到一起,形成很大的漩涡,很多船只都在这里失去控制后触礁。公元500年前后,有一名叫高尔(Goar)的法国传教士定居在罗蕾莱附近,他经常救助遇难的船员,被看作是上帝派来的保护神,于是今天罗蕾莱山岩所在的小城就被称为圣高尔豪森(Sankt Goarshausen,德语意思就是圣高尔之家),而河对岸的小城就叫做圣高尔(Sankt Goar)。
那么罗蕾莱这个名字又从何而来呢?它是由“Lore”和“Ley”这两个单词组成。“Ley”在古凯尔特语中的意思是“礁石”,而“Lore”来自中古德语中的动词“lorlen”,意思是“小声说话”。原来罗蕾莱山岩中曾有一座水流湍急的小瀑布,瀑布的水流形成了7重回声,听起来就像从礁石里发出窃窃私语的说话声,于是人们相信在礁石的岩洞中居住着小矮人。而如今由于礁石周围的车行噪声,回声效果已经很难听到。
另一个关于罗蕾莱的传说更加脍炙人口。说在礁石的顶端坐着一个金发美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木梳梳理着自己的长发,并放开嗓子唱起美妙的歌谣。过往的船员被她妙曼的歌声所吸引,不再注意湍急的水流和险峻的岩石,最后同触礁的船只一起沉入莱茵河底。
1824,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写下了名为“罗蕾莱”的叙事诗(Die Lore-Ley)。1837年,德国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西尔歇(Friedrich Silcher)为这首诗谱上了曲,从此“罗蕾莱”成为了一首世代相传的德国民歌。如果你现在坐游船游览莱茵河,当船行到罗蕾莱山岩时,全船的德国人都会齐声歌唱这首民歌,气氛非常的轻松。下文特意附上海涅诗作的德语原文和中文译文。如果你会德语,我强烈建议你细细读一遍这首诗。它的韵律和内容是如此之美,使人读来如痴如醉。

游览方式:
可以从美因茨(Mainz)、宾根(Bingen)或科布伦茨(Koblenz)出发搭游船游览,总共耗时三到四小时;也可以从美因茨(Mainz)、宾根(Bingen)或科布伦茨(Koblenz)出发搭火车至圣高尔豪森(Sankt Goarshausen),然后步行登上岩顶,算上车程耗时两到三小时。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8 11:4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6d2c0102e6d7.html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8 11:51
因出现乱码,只好把链接发这,
乱码就是德语字母不能正常显示

链接中有:
           罗累莱德语原文
      冯至的中文翻译
另一网友的中文翻译,他的名字是德语,
传上来同样出现乱码,他翻译的非常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8 20:50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28 11:51
因出现乱码,只好把链接发这,
乱码就是德语字母不能正常显示

多谢火星介绍背景和转载两个翻译。 翻译得都非常好。

当年我坐火车多次经过那里, 但只是远远观望, 隔着莱茵河。
在我的散文里, 还提到了这位美丽女妖:

http://www.zgsglp.com/thread-431291-1-1.html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9 07:19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0-29 10:19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28 10:31
罗累莱

不知道什么缘故,


原作每行参差不齐。 这个翻译着意把字数凑齐, 因而添加一些不必要的词语。
凑那么齐整反而破坏了韵味。 译诗的各段风格也不一致。

再者, 原作是民谣风格。 译诗则过于文气, 没有质朴风味,不够自然。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9 07:20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0-29 08:26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28 10:37
罗累莱
  
  不知道什么缘故,


这个翻译比较简洁自然。 但韵味和意味稍有些单薄。
“感到狂想的痛苦”----这句翻译得不好, 不自然, 不贴切。 前面的翻译里这句也不对。他们似乎都没有读懂原句。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9 08:30
你说的名叫德语的翻译, 没有找到。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9 11:04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29 08:30
你说的名叫德语的翻译, 没有找到。

在昨天我发的那个链接的最后

补充一句,昨天发的那个链接中还有另一个链接.是一位中国人拍的莱茵河的视频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9 11:26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29 11:04
在昨天我发的那个链接的最后

补充一句,昨天发的那个链接中还有另一个链接.是一位中国人拍的莱茵河的视 ...

谢谢。

那个翻译(白话文)与原作不一致。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29 11:34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29 11:26
谢谢。

那个翻译(白话文)与原作不一致。

我看到的是文言文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29 11:55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29 11:34
我看到的是文言文

那个骚体翻译挺好。 不过, 关于船夫的描写有点淡了。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09:55
我不知道,
为什么如此悲恸;
古老传说,
时时萦绕在心中.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0:08
凉风拂夜,
莱茵河水静静流;
日落西山,
暮霭笼罩群峰巅.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0:18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30 10:26 编辑

少女美丽,
端坐山头神采奕,
金饰闪光,
披着金发正梳妆.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0:27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30 10:34 编辑

金梳金发,
引吭高歌唱小调;
曲调动人,
旋律婉转扣心弦.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0:43
扁舟一叶,
狂野痛苦攫船主;
没见暗礁,
高山仰止自顾他.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0:55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30 11:10 编辑

汹涌波浪,
吞噬船夫和舟叶;
罗累莱她
曼妙歌声把祸生.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1:02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30 11:09 编辑

   罗累莱

我不知道,
为什么如此悲恸;
古老传说,
时时萦绕在心中.

凉风拂夜,
莱茵河水静静流;
日落西山,
暮霭笼罩群峰巅.

少女美丽,
端坐山头神采奕,
金饰闪光,
披着金发正梳妆.

金梳金发,
引吭高歌唱小调;
曲调动人,
旋律婉转扣心弦.

扁舟一叶,
狂野痛苦攫船主;
没见暗礁,
高山仰止自顾他.

汹涌波浪,
吞噬船夫和舟叶;
罗累莱她
曼妙歌声把祸生.

          火星闪烁2015.10.30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11:15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11:02
罗累莱

我不知道,

单独发出来。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1:30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30 11:15
单独发出来。

好,个别文字还得修改,下午再发.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1:35
本帖最后由 火星闪烁 于 2015-10-30 11:59 编辑

隔行押韵在中国古典宋词中比比皆是,
我只是参考诸多翻译排列组合了一下.
参考的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1:37
叶老师,我告诉了这些你看还需要单独发吗?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1:41
罗累莱德文原文是六段,不知你怎么成了三段。

这首诗可以用卜算子词谱翻译。你可以试下。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12:32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11:37
叶老师,我告诉了这些你看还需要单独发吗?

单独发出来吧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12:32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0-30 12:36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11:41
罗累莱德文原文是六段,不知你怎么成了三段。

这首诗可以用卜算子词谱翻译。你可以试下。


德文原文是三段。

用词来翻译, 味道与原作相去太远。我填过不少词, 但从来没有用词翻译过。

我用古风或律诗翻译过。

当然, 有了白话翻译后, 再用词来译写,也是可以尝试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12:38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11:35
隔行押韵在中国古典宋词中比比皆是,
我只是参考诸多翻译排列组合了一下.
参考的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 ...

不太明白你这里说的意思。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15:2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30 12:38
不太明白你这里说的意思。

隔行押韵:指一首诗或词中,第三句与第一句押韵,第四句与第二句押韵,如此循环下去.
在中国的古典宋词中许多都是这样押韵的.
我不知道在西语里怎样命名的这种押韵.
今天我是参照秦观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中的韵脚改写的《罗累莱》,
我改写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我自己需要读懂这首诗。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18:08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0-30 18:10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15:28
隔行押韵:指一首诗或词中,第三句与第一句押韵,第四句与第二句押韵,如此循环下去.
在中国的古典宋词中许 ...


宋词里没有这样的押韵格式。

词是从律诗发展来的。 律诗里也没有这样的押韵格式。古风里也没有的。 中国古典诗歌里没有这种押韵格式。
现代中国自由体诗里也基本上没有。

减字木兰花的韵律与此不同。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0-30 20:46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30 18:08
宋词里没有这样的押韵格式。

词是从律诗发展来的。 律诗里也没有这样的押韵格式。古风里也没有的。  ...

谢谢叶老师!
在这里我学习了许多许多,过得十分愉快!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0-30 22:30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0-30 20:46
谢谢叶老师!
在这里我学习了许多许多,过得十分愉快!

谢谢你的参与!
我也很愉快。互相学习。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2 11:2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0-30 22:30
谢谢你的参与!
我也很愉快。互相学习。

叶老师好!
您自己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找下这本书
《海涅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里面有海涅亲笔写的《罗累莱》影印件。
                祝您愉快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 13:31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1-3 10:53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2 11:23
叶老师好!
您自己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找下这本书
《海涅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我查找你说的这本书不方便。 不知你是否能拍照传上来?

我到德语网站查了一下。 两种格式都有:  每段四行的, 和每段八行的。

有可能海涅1823年原作每段四行, 但Friedrich Sicher 1837年把它谱写成歌曲时, 海涅改成了每段八行。
这样更符合歌曲的结构。

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

我在网上查到的海涅原稿图片不完整, 看不出来段落结构。

我有一本德文版海涅诗集, 但不在手边。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 14:33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2 11:23
叶老师好!
您自己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找下这本书
《海涅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罗蕾莱


[德]海因里希·海涅
王立秋 译


我不确定我满怀
悲伤的意义:
一个古老的传说,
总在我心中回荡。
黄昏的空气清爽
温柔的莱茵河流淌。
山脊在消逝的
阳光中闪烁。

那最美丽的少女就坐在
上面,美丽得如此惊人:
她金色的珠宝闪闪发光;
她梳动她的金发。
她用镀金的梳子梳妆,打扮,
在空闲中,唱起一首歌。
它有着最奇妙、最吸引人
最有力量的旋律。

船夫登上他的小船,——
一种狂野的渴望使他迷狂,
看不见前方突起的峭壁,——
害怕失去对高处的绮思。
我想波浪会吞没
船和人,在不久以后;
罗蕾莱,用她美妙的歌声
使这一切发生。

(弗兰克 英译,1998)
©Heinrich Heina, Tr. Frans, Chinese tr. Liqiu Wang.



The Lorelei

Tr. Frank 1998

I cannot determine the meaning
Of sorrow that fills my breast:
A fable of old, through it streaming,
Allows my mind no rest.
The air is cool in the gloaming
And gently flows the Rhine.
The crest of the mountain is gleaming
In fading rays of sunshine.

The loveliest maiden is sitting
Up there, so wondrously fair;
Her golden jewelry is glist'ning;
She combs her golden hair.
She combs with a gilded comb, preening,
And sings a song, passing time.
It has a most wondrous, appealing
And pow'rful melodic rhyme.

The boatman aboard his small skiff, -
Enraptured with a wild ache,
Has no eye for the jagged cliff, -
His thoughts on the heights fear forsake.
I think that the waves will devour
Both boat and man, by and by,
And that, with her dulcet-voiced power
Was done by the Loreley.


附:

Die Lorelei

Heinrich Heine, 1822 (1799-1856)

Ich wei?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Da? ich so traurig bin,
Ein M?rchen aus ur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Die Luft ist kühl und es dunkelt,
Und ruhig flie?t der Rhein;
Der Gipfel des Berges funkelt,
Im Abendsonnenschein.

Die sch?nste Jungfrau sitzet
Dort oben wunderbar,
Ihr gold'nes Geschmeide blitzet,
Sie k?mmt ihr goldenes Haar,
Sie k?mmt es mit goldenem Kamme,
Und singt ein Lied dabei;
Das hat eine wundersame,
Gewalt'ge Melodei.

Den Schiffer im kleinen Schiffe,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Er schaut nur hinauf in die H?h'.
Ich glaube, die Wellen verschlingen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
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Die Loreley getan.


罗蕾莱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是这样悲哀;
一个古老的童话,
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
莱茵河静静地流;
落日的光辉
照耀着山头。

那最美丽的少女,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还唱着一首歌曲;
这歌曲的声调,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罗蕾莱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这场灾难

(冯至 译)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 14:38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1-2 14:40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2 11:23
叶老师好!
您自己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找下这本书
《海涅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6d2c0102e6cd.html

这里是四行格式。转贴就乱了。

Heinrich Heine: Loreley|海涅《罗蕾莱》


(冯至译)
(钱春绮译)
(苏晓琴译)
Ich weiß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不知道什么缘故,
不知是什么道理,
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
Daß ich so traurig bin;
我是这样的悲哀;
我是这样的忧愁;
我心如此忧伤;
Ein Mährchen aus alten Zeiten,
一个古代的童话,
一段古代的神话,
一个古老的传说,
Das kö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我总是不能忘怀。
老萦系在我的心头。
总让我无法释怀。




Die Luft ist kühl und es dunkelt,
天色晚,空气清凉,
莱茵河静静地流着,
空气凉爽天将暗,
Und ruhig fließt der Rhein;
莱茵河静静地流;
暮色昏暗,微风清凉;
莱茵河静静流淌;
Der Gipfel des Berges funkelt
落日的光辉
在傍晚的斜阳里,
山尖儿闪烁在
Im Abendsonnenschein.
照耀着山头。
山峰闪耀着霞光。
那夕阳余光中。




Die schönste Jungfrau sitzet
那最美丽的少女,
一位绝色的女郎,
那美丽绝伦的处女
Dort oben wunderbar;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神奇地坐在山顶上
端坐山头这般神奇;
Ihr goldnes Geschmeide blitzet,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着金黄色的秀发,
金色的首饰闪着光儿,
Sie kämmt ihr goldenes Haar.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金首饰发出金光。
她梳着金色的头发。




Sie kämmt es mit goldenem Kamme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她一面用金梳梳头,
她用金色的梳子
Und singt ein Lied dabey;
还唱着一首歌曲;
一面送出了歌声;
边梳边唱着歌儿;
Das hat eine wundersame
这歌曲的声调,
那调子非常奇妙,
那曲子 的旋律
Gewaltige Melodey.
有迷人的魔力。

而且非常感人。
奇异而 动人。




Den Schiffer im kleinen Schiffe
小船上的船夫,
坐在小船里的船夫,
那小舟里的船夫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感到狂想的痛苦;
勾引起无限忧伤
不堪歌声揪心;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他不看前面的暗礁,
他不去看水中暗礁,
Er schaut nur hinauf in die Höh'.
却只是仰望高处。

他只向着高处仰望。
他只知仰望山尖。




Ich glaube, die Wellen verschlingen
我知道,最后波浪,
我想那小舟和舟子
我想,那波浪最终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结局都在波中葬身;
吞没了船和人儿;
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罗蕾莱用她的歌唱,
这是罗蕾莱女妖,
罗蕾莱用她的歌声,
Die Lore-Ley gethan.
造下了这场灾难。
用她的歌声造成。
造下了这个孽。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2 15:3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1-2 14:3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6d2c0102e6cd.html

这里是四行格式。转贴就乱了。

叶老师辛苦了.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2 15:4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1-2 13:31
我查找你说的这本书不方便。 不知你是否能拍照传上来?

我到德语网站查了一下。 两种格式都有:  每 ...

我明天扫描传上来,纸质书在家里.

这首诗海涅创作于1823-1824年,后来在1837年被德国作曲家谱成曲.
1838年海涅把这首诗重新誉清了.
1835年以后海涅的作品在德国是被禁止发行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 16:17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1-2 16:20 编辑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2 15:41
我明天扫描传上来,纸质书在家里.

这首诗海涅创作于1823-1824年,后来在1837年被德国作曲家谱成曲.


我认为两个版本都是海涅的。 谱成歌曲时, 估计是他自己写成三段八行体的
歌曲结构的。

从他的手稿来看, 在四行的地方, 间距要宽一点。 所以, 估计他最初是写成四行体的。
他写过不少四行体的诗歌, 但也写过不少每段行数更多的诗歌。

鉴于以上分析, 我的结论是, 两种格式都是允许的。

当然, 还是请你扫描传上来。

(, 下载次数: 0)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 10:0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1-2 16:17
我认为两个版本都是海涅的。 谱成歌曲时, 估计是他自己写成三段八行体的
歌曲结构的。

叶老师好,你这个图片是第四第五小节
我刚才扫描好了,马上传上来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 10:06
我在这里没传过图片还不知怎样传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 10:10
扫描图片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 10:12
呵呵,点回形针就可以了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3 10:48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3 10:10
扫描图片

非常好! 多谢火星。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3 10:48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3 10:12
呵呵,点回形针就可以了

是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3 10:48
火星闪烁 发表于 2015-11-3 10:01
叶老师好,你这个图片是第四第五小节
我刚才扫描好了,马上传上来

好的。 问候辛苦。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