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自大为王,谁说了都不算 [打印本页]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7:37
标题: 自大为王,谁说了都不算
本帖最后由 狄芦 于 2015-11-16 08:25 编辑

自大为王,谁说了都不算
                                        ——读《百年新诗百篇导读》

    上世纪初由胡适之先生发起并引领的新诗,从开天辟地的诞生到今为止已有百年之久。然新诗是否获得了繁荣,众多诗人对此却莫衷一是,例如流沙河先生彻底给予了否定,既而转向了对古诗的继承和研究。例如沈奇先生对上世纪九十年诗歌的还原方向给予了一种警示。例如西北诗人雪潇先生说他对上世纪的诗歌持否定的态度。等等众多现象表现出了诗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困惑和担虑。诗歌的标准问题和诗歌的方向问题始终是中国新诗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和最为迫切的问题。然在这一问题上认真对待自行担当的诗人很少,轻言放弃的很多。
     到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呢?我们不防来个回头望。新诗一开始胡适之即提出“我手写我口”的宗旨:废文言,用白话口语来表现。但是无疑胡适的《尝试集》重在打破一种言说方式,还来不及在诗性上行进探讨。随之出问了一个摩罗诗人郭沫若,然不幸的是此人过早的陷入政治抒情的漩涡,使新诗成为高亢的鼓手口号。这种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精神下的“沸点抒情”或“零点抒情”遭到人们的批评。余光中先生就说:“郭沫若早期的诗刻意摹仿美国19世纪大诗人惠特曼,但对惠特曼的汪洋浑涵并未得窥堂奥,只学到了一点恣纵和浮泛的皮毛。”而后闻一多、田汉、郭小川等政治抒情诗都以高温见常,大而空,浅而露。之后象征诗派诞生上演,以接受法国象征诗派尤其是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成为中国的象征派,典型代表为李金发。这种灰暗的忧郁的陈旧的文言句式及意象使诗意怪诞难猜。以致人们怀疑李金发可能不大会运用白话文,而且写诗单纯营造氛围而严重缺乏个人真实情愫。所以雪潇先生在《百年新诗百篇导读》中说:“读李金发的诗,总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嫌疑,因为他的忧郁,不像是生命的,更像是观念的。”与象征诗派并立的新月派,以徐志摩为代表。但徐志摩的诗多采用西洋意象和煽情的话语,往往让人觉得不免有娇情粉饰之嫌。现代派早期代表戴望舒的诗,以《雨巷》而言,其意象尚借古意且情感渲泄不受限受,甚至到了极致。到后期卞之琳的《断章》才现显示出了新诗的风范和况味。但是卞之琳其人的诗歌无论是对西方的学习还是东方的古典的继承,都谈不上自我的体悟。他的《断章》实在是偶然之作。像雪潇所说:“现代新诗语言的平易与诗意的蕴藏之间,形成了一种更为强大的艺术张力:现代新诗是说着家常话的贵族!现代新诗至少在最外在的语言层面上,是归真返朴的。优秀的现代新诗,诗味更是浓烈动人!身着布衣,气宇轩昂,这就是现代新诗的形象!”可惜这种后期现代派仅仅是一种过往。好在而后的朦胧诗派与此有个照应,中国新诗上世纪的成就不能不归功于后期现代派和朦胧诗派。而朦胧诗派三位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人们对这三人的诗歌似乎现的无争议和无怀疑,这可以说明其人的成就。但以北岛的《回答》为例,人们似乎觉得这种零上之温有点儿高。若以舒婷的《双桅船》为例,人们又觉得情感过于正统,这种诗界的良母形象,多少有点儿给人一种虚假之嫌。而关于顾城的孩子童话,我没有听到过了的异声。但顾城后期的诗与诗不免还是有点距离。到后来八十年代诗界呈观出门派林立,鱼龙混杂。但要真推个诗人或诗派出来还真是有难度的。昌耀的诗浑厚有佳,但惜有对诗歌语言的凌空驾驭之嫌。杨炼的诗更是银蛇摆舞,不知其踪。这种大大践踏诗歌语言的恶劣行为产生的最大恶果就是后来大量学诗者的恣意妄为,不知所云。于坚虽然开创赋体诗,使诗真正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并拒绝虚假情怀从而拒绝了虚假修辞即隐喻的使用。但他的诗始终不被诗界主流认客。一成不变地实心踏地走着以赋为诗的单一线路。伊沙虽为江湖诗派盟主,但以其率性而为以诗癖著称,但也争议很大,很难正统。他尽管天天说:“不用历史去淘沙,好诗我一个人说了就行了。”但他自己明白,其实他说也等于白说,因为他说了也根不算。而其他派别及著名诗人也有,但一样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讥讽。例如典型的文人诗人王家新的诗,就被人指责文人情感太浓,不适合大众口味。例如梨花体赵丽华又因纯粹口语回车分行而被诗坛恶稿,最终弃而学画。郑小琼的诗歌典型的工业化思维模式极度缺乏美感,翟永明的诗歌肆意抑或强力极度表现,变得几经变形。严重缺乏自然的诗歌理念等等。
    有人说诗歌是小众人的事情,这算是说对了。中国新诗到现在始终没有方向,也始终没有标准。而现时更多人采取的观点是放弃标准的判断,似乎放弃了标准的判断方可显示出多元性。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了大量的非诗介入。而方向性似乎有人一直在考虑,但诗到今日为止谁也不敢指出方向到底在何处。尽管有人认为中国新诗早以脱离西化而来的宗旨,走上了自己的道路。然依旧没有站出来下这个定义。说明中国诗人的底气还不足,说明中国诗人的心还虚着。有多少诗人写了一辈子的诗,其实连诗的门槛都没么摸着,我们还指望他对新诗下定义,这是如此的可笑。然是不是大家还如此的混沌下去?答案似乎又是否定的。尤其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谁到底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考虑诗歌的标准和方向问题。这也确实能考验一个诗人的良知。当然有许多人貌似在担当,但他不免有通过各种貌似为诗的途径在为自己捞名。说的实在一点就是在炒自己。
    既然新诗到今天为止并没有一种既定的尺度和标准来匡正诗人,那为何却有更多的人在一味地自是(自以为是)自己的眼晴就是新诗的判断尺度。一方面说没有尺度和标准;一方面又时时以自己的眼光来评判別人的诗好还是不好。这种现象自上而下,官方或民间,乃至江湖无一例外。我实在想问那么坚定的主张废除好诗标准和尺度的诗人和评论者一句话:你们到底拿什么狗屁理现一直在评判诗人们的好坏和作品的好坏?
    无疑!这是多么地可笑和荒诞!既然新诗到现在依然么个标准,那么我就么资格给別人的诗说好与不好!我就么有资格说好诗,我说了算。就当前这种现状,我只能说:自大为王,谁说了都不算!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9 18:33
尤其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谁到底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考虑诗歌的标准和方向问题。这也确实能考验一个诗人的良知。当然有许多人貌似在担当,但他不免有通过各种貌似为诗的途径在为自己捞名。说的实在一点就是在炒自己。

赞同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9 18:33
追根溯源
洋洋洒洒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9 18:34
此类跨越时间段的综合评述,见积累,见思考。
握手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9 18:39
不过就单首诗歌而言,思想性和时代性始终是个方向问题。
哪怕引导了自身一个小小的闲暇或片段,也算是收益了。
至于放到时间的长河,能否经起检验,那是后话,我想这不应该成为作者创作之初的动力。

握手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8:46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33
尤其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谁到底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考虑诗歌的标准和方向问题。这也确实能考验一个诗 ...

深度问候!!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8:47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33
追根溯源
洋洋洒洒

夸奖了,只是把把脉!!祝福!!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8:47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33
追根溯源
洋洋洒洒

夸奖了,只是把把脉!!祝福!!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8:48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34
此类跨越时间段的综合评述,见积累,见思考。
握手

呵呵,感谢老友的夸奖!!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9 18:50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39
不过就单首诗歌而言,思想性和时代性始终是个方向问题。
哪怕引导了自身一个小小的闲暇或片段,也算是收益 ...

认可!不能哪一首诗来衡量对诗歌的贡献!祝福并问候!好久没有在写评论这种东西!很拙,敬请批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9 18:53
狄芦 发表于 2015-11-9 18:50
认可!不能哪一首诗来衡量对诗歌的贡献!祝福并问候!好久没有在写评论这种东西!很拙,敬请批评!

见积累,见思考。
多多赐稿才是。。。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0 21:10
采凤 发表于 2015-11-9 18:53
见积累,见思考。
多多赐稿才是。。。

呵呵,感谢支持!!!问候,若不嫌弃,有稿即放!!!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0 21:18
狄芦 发表于 2015-11-10 21:10
呵呵,感谢支持!!!问候,若不嫌弃,有稿即放!!!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1 13:29
狄芦 发表于 2015-11-10 21:10
呵呵,感谢支持!!!问候,若不嫌弃,有稿即放!!!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1 16:55
有理有据,所言可赞!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1 16:58
韵 根
中国诗的幸运,是有了韵根;
中国诗的不幸,是丢了韵根;
中国诗的出路,是找回韵根。
中国诗的未来,是新华新韵。

(重阳jm)


新 韵       
新华新韵当兴旺,一石激起千重浪。
何以威震坛上客,只因代表诗方向。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1 17:00
新韵诗体,就是中国特色新诗体

我非常赞同近期老诗人贺敬之关于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建议。
我非常赞同201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呼唤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呼吁。
我非常赞同该文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新诗形式的三条基本标准:
一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
二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
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三条标准,就是中国新诗的特色,就是中国新诗的基本元素。
新韵诗体完全符合这三条标准。因为新韵,既是诗韵,又是诗体。
韵,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体,中国特色新韵体。
新韵,就是“新华韵”,即以《新华字典》为准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
新韵诗体是采用新华韵的传统诗词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
新韵,“新”是韵的标签;“韵”是诗的生命。        
旧韵千百年,已过时,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新”字。
无韵近百年,丢了韵,所以更要特别强调这个“韵”字。
新韵,是与旧韵的区别;是与无韵的对立。
新韵,是中国特色新体诗的特殊标志。
新韵,是新韵诗的简称,也是中国特色新体诗的总称。
新韵诗体就是中国特色新诗体。新韵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         
新韵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未来。新韵诗是中国小康社会诗文化的象征。
新韵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为普及新韵而奋斗!欢呼新韵时代的到来!   
   
(重阳jm)(《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1 19:27
韵不再是诗歌的属性……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1 19:43
狄芦 发表于 2015-11-11 19:27
韵不再是诗歌的属性……


韵不再是无韵诗的属性,但却是诗歌的生命。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5-11-11 19:48
支持
作者: 片碱    时间: 2015-11-11 20:41
谈到很多人,同时忘了很多人。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1 20:46
冯计生 发表于 2015-11-11 19:48
支持

感谢来读~~祝福!!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1 20:46
片碱 发表于 2015-11-11 20:41
谈到很多人,同时忘了很多人。

这不是诗歌文学史!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4 12:22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1-15 13:12
嗯,值得思考,支持。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5 13:2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1-15 13:12
嗯,值得思考,支持。

谢谢张老师,问候!!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7 21:46
值得点读。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7 21:46
和诗歌周刊一道
读,悦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18 10:34
采凤 发表于 2015-11-17 21:46
和诗歌周刊一道
读,悦

谢谢!!
作者: 心海诗社    时间: 2015-11-23 04:15
喜欢                     
作者: 胡金贵    时间: 2015-11-23 05:24
不读你的佳作是迷糊,读了你的佳作是糊涂,问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3 06:18
写得深入精辟。

何其芳的诗是一个特别的亮点。

余光中对郭沫若的评价太酸了。

台湾的现代诗人们有过不错的成绩。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23 09:04
我实在想问那么坚定的主张废除好诗标准和尺度的诗人和评论者一句话:你们到底拿什么狗屁理现一直在评判诗人们的好坏和作品的好坏?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23 17:26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11-23 09:04
我实在想问那么坚定的主张废除好诗标准和尺度的诗人和评论者一句话:你们到底拿什么狗屁理现一直在评判诗人 ...

问候,祝福!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23 17:26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1-23 06:18
写得深入精辟。

何其芳的诗是一个特别的亮点。

谢谢来读,敬请批评!!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23 17:26
胡金贵 发表于 2015-11-23 05:24
不读你的佳作是迷糊,读了你的佳作是糊涂,问好!

问候!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5-11-23 17:27
心海诗社 发表于 2015-11-23 04:15
喜欢

祝福!
作者: 心海诗社    时间: 2015-11-23 22:09
狄芦 发表于 2015-11-23 17:27
祝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