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一牛谈【诗结构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1 23:38
标题: 一牛谈【诗结构原理】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5-12-3 20:46 编辑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点,不能孤立存在。至少两点才能构成最简的线,至少三点才能构成最简的面。点、线、面不能孤立存在,不能单独结构事物。任一点的存在,至少与外部六点相互支撑与制约。任何个体,内部至少存在四点结构。内部结构少于四点的事物不能存在或持续存在。最简单也是最稳定的四点结构是正三角四点体。

       任何事物或宇宙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秩序的存在和延续。没有秩序,万物将混乱。“秩序”不可独立存在,或者说只有秩序的存在,事物必将一成不变而无可延续。只有无序和有序共同作用,这个世界才可能永续长存和无限创新。秩序和无序都是天道的固定程序。任何违反秩序和无序共同存在的事物,都将不容于天道。以上说辞,算是为制定诗的“必须结构”铺设理论基础。诗作为存在之物,不能逃出必须的内四外六结构定理。除非你能找出逃出这个定理的存在之物。

       那么构建诗的必须四点是哪四点呢?在提出诗的四点循环结构之前,我们必须为诗的存在确定价值前提,即诗是为什么出现和存在的?人类生活中的任何创造,都是立足于服务人的合理生存和延续的产物,诗的出现和存在,当然也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如果不是,那么你可以不用写诗了,因为人不需要的东西,还有人去看、去读、甚至去用吗?千万不要以为诗只是个人的,诗是人的、社会的、自然的、亦或是天道的。狭义的讲,诗是人的创造,是为人服务,这是不容否定的。即,不能为人服务的诗没价值,不具备长期生存的条件。既然诗是为人服务的,诗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应该局限在看读或欣赏的层面,它也应该是可以用的,否则它怎么为人的根本利益服务呢?

       根据诗基本属性,现在给诗建立一个必须的内部循环结构,它由“情、理、象、乐”四点结构而成,这是个两性四点循环结构体,它们相互支撑和制约,少了其中一点,诗即不复存在。情是诗之神,理是诗之灵,象是诗之形,乐是诗之节奏。诗情与诗理是阴性的,需要通过阳性的诗象与诗乐的来表达。所谓情是指通过物象、情节、意境所传达的诗的“情怀、情绪、情调、情趣”,所谓理是指通过诗境揭示的隐含于物象事象中的客观规律,所谓象是指诗语言所呈现的画面感、空间感、动态感、故事性,所谓乐是指根据诗的情感情节的表达、意韵需要、物象描述,对诗的语句进行自然地节奏性分段,随势而变,使其具有音乐性的节奏感,强弱有节、长短错综。

       诗的外部必须结构主要包括:时代性、现实性、探索性、功能性、传播性、艺术性。这六点的设置,是诗的环境生存的必须,不满足这六点,诗即是孤立的存在,这样诗就得不到有效传播,不传播就不能发展,不发展必然衰落。

       格律化的唐诗宋词,虽因固定框架式结构,客观上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创新和自由创作的要求。但,唐诗宋词在传播上的成就,却是无与伦比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格式的固定化和内容的短小精炼使其便于记忆和传播。前者妨害创作自由必须抛弃,后者却是现代诗创作要吸收有利因素。由于现代诗形式不固定,给记忆带来一定困难,而尽可能地短小、精炼,却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当代社会,消息化、网络化、快节奏化,人们的阅读大多是快餐式的,你的诗写的很长很复杂,基本没人看,看了也记不住,传播性必然降低,或根本得不到有效传播,这对诗、诗人或诗界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致命的。如果诗人们在创作时不考虑这个问题,必将自绝于时代。假如你不能以最小的篇幅完成创作,这样的诗在现代社会是没有传播能力的。不能传播,生存能力一定随之降低。至于小到什么程度,我的建议是最少不得少于四句,少于四句的诗结构上是不完整的,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回转承接。最长到什么程度,留给您自己去思考和把握吧。

       诗的时代性、现实性、探索性、功能性决定了诗的内在价值,有价值的诗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而诗的艺术性,更是诗的传播能力的必须。有价值地诗的艺术,怎么会没有生存能力呢。如果诗真的成为有价值、有功能的艺术品,还需要诗人们自掏腰包去出诗集吗?

       需要指出的是,诗的现实性并不局限于诗语言对物像的实写,而是指诗的理性表达对现实的引导性或价值性,一般指的是化实为虚,以虚达实。脱离时代和现实的诗,必然虚脱。完全写实的诗,必然枯燥无味。

       有人说,给诗定了必须的内外结构、十点要求,诗还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吗?其实不然,诗的内四外六必须条件是形而上的无形支撑和制约,并非形而下的形式上的拘束。尤如一个人的存在和生存条件,诗要成为诗,则必须满足内四条件的必须。诗要生存发展,也必须满足外六条件必须。这十点要求并不对诗的创作形式造成任何制约,而是为诗的自由创作制造了一个,有支撑、有制约的无形的生存发展空间。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你让小鸟在太空飞翔,那种自由其实是死亡。假如地球还给人类绝对的自由,我们都飞向太空了吧。诗的自由也是有内在限制的,只是这限制绝非形而下的限制,而是必须结构的规律性限制。诗的自由必须建立在看似无形的内外结构上,没有内结构的必须,诗即不为诗。没有外结构的存在,诗即无法生存和发展。此亦不为人意可更改。诗的必须结构必须坚持,诗的表现形式也必须打破,即诗因自然之写而新,绝不可有形的重复和制约。

       诗之所以走上无格律的存在,其实质即为人类对文化和思想束缚的必然摆脱和对自由的向往。有形的束缚被打破和抛弃是一定要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在今天也在明天。因此,再去讨论对格律形式的某种继承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一味抓住古诗词的格律不放,或改良性继承,实际上就是带着线的风筝,永远不可能自由飞翔,迅猛发展。

       诗人们常对理性诉求与艺术表达的取舍产生困惑,或直接取艺而舍理,以为理性是诗的艺术性的障碍,其实不然。诗的理性诉求与艺术表达并不真实存在必然冲突,两者看似相反其实相成,一个是灵魂,一个是外观,它们合起来就是诗的整体气质。尤如人,没有气质与灵魂的外表不过是一具枯骨上,晾晒的皮肉。

       一首诗的立场,决定了诗的格局,立场大体上可分为天道、自然、人类、国家、民族、阶级、家庭、个人。站在天道的角度是没有立场的立场或称之为混沌立场,当一首诗或一个诗人一旦跳出立场的桎梏,你会发现,他的诗一定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欣赏这样的诗对欣赏者是有要求的,有时读诗比写难。

        诗的立场应该是混沌而模糊的,应该寻求人与社会、自然、天道的和谐。往往因为立场的问题,个人的呐喊,看似激烈、正确,换一个立场,就不一定了。比如,扶助弱者似乎应该的,但在自然中,弱者是淘汰的对象,而不是帮扶的对象,否则不利于物种种群基因强势传播。比如腐败,令人憎恶,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它也是政权进步或更新的必须必然存在,你能想向天下无贪吗?你能想向完全地平等吗?打破平衡本来就是社会或事物起伏运动的必须。当然,这样的立场转换有时是反人性的,但人性就一定对吗?跳出立场的局限,并不反对对丑恶现象的鞭挞,而是期望诗和诗者以更客观的心态去透视现实中的各种现象的本质,使之符合人的最根本利益。

       再比如,如果你站在贫穷者的立场,势必陷入或掺杂着抱怨社会、仇视富裕的心态和情绪,表面上看,诗或诗者似乎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上了,是正义的化身了。那么这样的立场对不对呢?追求更好生活的态度对不对呢?理论上,人的生存,非必须即是多余。假如我们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引导人们从追求更多转向比谁消耗的更少,比谁更能节约,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当人们明白,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很多,只要不饿死,只要能活下去传宗接代,就已足够,粗茶淡饭也许更健康,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最小必须量上,放弃梦想可能就推开了幸福的大门。如果整个社会都持有这样的价值观,那么我们这个地球的资源就不会面临枯竭的难题了吧,拼杀抢盗也会随之而少了吧。那些因为贫穷而痛苦的灵魂或许也能解放了吧。如果你怀疑这是倒退无为论,是不思进取的论调,你就奥特了。

       我们是应该鼓动人们拥有梦想,为梦想去拼搏,还是要告诉人们梦想是幸福的障碍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诗者应该以旁观者角度,冷眼看待一切社会现实,以艺术去表达某种理性的正确,而不是站在特定的立场为谁说话,所谓一指即非是也。引导人们的价值观从物的占有,走向思想的进步,是诗者的重任。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5-12-2 10:41
学习。问好!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2 11:42
筷子 发表于 2015-12-2 10:41
学习。问好!


作者: 莫笑愚    时间: 2015-12-2 20:52
情是诗之神,理是诗之灵,象是诗之形,乐是诗之节奏。

高论,灼见!
作者: 莫笑愚    时间: 2015-12-2 20:56
学习了,很有道理。顶一个!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2 21:28
莫笑愚 发表于 2015-12-2 20:56
学习了,很有道理。顶一个!

哈哈,谢谢高亮。
作者: 莫笑愚    时间: 2015-12-3 19:50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5-12-2 21:28
哈哈,谢谢高亮。

我在学习如何操作,拿道长试一把。。。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3 19:52
莫笑愚 发表于 2015-12-3 19:50
我在学习如何操作,拿道长试一把。。。

哈哈,试试加精华吧
作者: 莫笑愚    时间: 2015-12-4 09:43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5-12-3 19:52
哈哈,试试加精华吧

下次吧,一点点来,慢慢来,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4 11:28
莫笑愚 发表于 2015-12-4 09:43
下次吧,一点点来,慢慢来,

哈哈。。。。
作者: 呲牙咧嘴    时间: 2015-12-6 00:14
从理论上来讲 点线面都不是问题  前提都确信有一个点 但你怎么证明有一个点呢 数学的一切基础就是一 而且这个一是理论当中假设的  源自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数是万物起源假说  
一完美的解释了所有问题 甚至于形断意不断成为人类思想发展的基石  
数学讲求逻辑,但只有符合逻辑的,才是合理的吗  有人不这么认为  所谓合理还是不局限于逻辑
你如何衡量情感 正邪 对错
古人讲的好 大至无外小至无内 都是殊途同归

再谈论宇宙什么的真谈不下去  不论科学家还是哲学家  都是假说
而且无所谓主客观之说   对人来讲永远是主观的 这是绝对的  

对于诗歌的出现大概要问上帝了  人生而有悲欢苦乐又聪慧不凡   所以有诗
对于诗该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我自己 我真想说凡一切存在都是未命名的诗

(看了下你长篇大论  觉得该讲逻辑的地方始终隔层膜  有些观点不痛不痒 当面还真不好意思讲出来 谁叫你比我大呢 哈哈)

对于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好与和谐 全在当权者与财团说了算  难道不是吗  
不要让一些人跳出生物生存的环境法则 胡作非为就行了  
解决贫穷就一句话 发展生产力
解决思想的贫穷在解决温饱问题后  就是发展教育

禅诗禅诗  从古至今这个禅字不知道投了多少次胎 洗过多少次心 革过多少次面
当下禅诗还就是这样  继续投胎  继续洗心革面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6 11:09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5-12-8 17:32 编辑
呲牙咧嘴 发表于 2015-12-6 00:14
从理论上来讲 点线面都不是问题  前提都确信有一个点 但你怎么证明有一个点呢 数学的一切基础就是一 而且这 ...



从理论上来讲 点线面都不是问题 ———单点、单线、单面怎么存在?个体与整体的存在性结构不是问题?

前提都确信有一个点 但你怎么证明有一个点呢——你确信有一个点,即它已经存在,存在不需要证明存在,要证明的是如何才能存在。

一完美的解释了所有问题 甚至于形断意不断成为人类思想发展的基石  ——武断,没有什么能完美或完美解释

数学讲求逻辑——数学是事物的量化,不仅仅是逻辑,还有结构、比例等等。。。没有哪个傻子认为哲学上的逻辑概念或其它可以涵盖一切。

你如何衡量情感 正邪 对错——你用什么标准衡量,就用那标准界定。记住了啊,没有任何学科可以单方面证明任何事情。也没有什么真相真的可以证明,事物的存在,一定结构性的相对存在,反不在,正不存。

古人讲的好 大至无外小至无内 都是殊途同归——古人讲的就对吗?“殊途同归”本质是什么?是秩序、顺序。有秩序的存在,就有非秩序的存在,殊途一定同归吗。。。

再谈论宇宙什么的真谈不下去——这是一定,最多沾点边已经不错了,能谈下去,你比爱因斯坦还厉害。

不论科学家还是哲学家  都是假说——假说不好吗,没有那些假说,有那些发展吗

而且无所谓主客观之说   对人来讲永远是主观的 这是绝对的——这是典型的诡辩!主客观本来就是人的标准、人的思想。没有谁认为人的思想就一定或永远正确,都是“相对的系统性存在”。没有什么是绝对,你也不可能。

对于诗歌的出现大概要问上帝了  ——你见过?没见过你怎么问?不求上进,求神仙。说得就是你这种说法。

人生而有悲欢苦乐又聪慧不凡   所以有诗——世间的一切存在或现象都是偶然,只有导致存在出现的程序或不可知的天道程序才是必然存在。诗就一定能出现吗。你就一定出现吗?你的出现是偶然,诗的出现也是偶然。

看了下你长篇大论  觉得该讲逻辑的地方始终隔层膜  有些观点不痛不痒 当面还真不好意思讲出来 谁叫你比我大呢 哈哈——你大概不知什么是逻辑吧。知道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区别吗?建议认真学一下。我非要点破那层膜吗?观点不痛不痒?给你一个点,你看不到观,你交费,我给你全面客观。年龄有界定,思想无大小。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有惊爆的值得推敲的思想,你发布,我学习。

对于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好与和谐 全在当权者与财团说了算  难道不是吗——胡说八道!!!任何人、组织对社会的控制或影响,一定是相对的。而且只是局部的形而下的影响,只能相对影响结果,不可能影响规律性的发展。

不要让一些人跳出生物生存的环境法则 胡作非为就行了 ——能胡作非为,还要什么人指导吗?胡作非为就一定不好?告诉你吧,这是程序的反程序!!!和腐败是一样,我们都不喜欢,但是这是一种必须、必然的自毁性程序设定。总会有人胡作非为的!!!

解决贫穷就一句话 发展生产力 ——贫穷能解决?你到过贫穷消失过吗?生产力发展了,贫穷就消失了?什么才是贫穷?你比我占有的少,就是贫穷吗?

解决思想的贫穷在解决温饱问题后  就是发展教育——教育一定让人思想不贫穷?贪官的思想是富还是贫?教育所输入的思想就一定不是落后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们对物欲的占有如此不满足?告诉你这就是不当教育的结果。这就是教育生出来的问题。包括你的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议论,都是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禅诗禅诗  从古至今这个禅字不知道投了多少次胎 洗过多少次心 革过多少次面
当下禅诗还就是这样  继续投胎  继续洗心革面  ——什么是禅吗?它是一种发现思想的思想程序,是一种工具,如果你还停留在宗教层面。。。没得谈!!!



作者: 呲牙咧嘴    时间: 2015-12-6 13:57
哈哈   井底之蛙   整天意淫   就这点破事还争起来了   祝你意淫愉快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6 14:17
呲牙咧嘴 发表于 2015-12-6 13:57
哈哈   井底之蛙   整天意淫   就这点破事还争起来了   祝你意淫愉快

提醒你,发表观点可以,欢迎。不要恶意攻击。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