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新诗中的语言腐败 [打印本页]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6 12:01
标题: 新诗中的语言腐败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2-6 13:58 编辑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其专著《理念的力量》中提出了语言腐败并分析了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什么是语言腐败?用张教授的话说,它指人们处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予他们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义,忽悠民众、操纵人心,这就是语言的腐败。语言的腐败至少有三种严重的后果:首先严重破坏了语言的交流功能,导致人类智力的退化。其次,导致道德的腐败。张老师引用托马斯•潘恩的话,我非常认同:当一个人已经腐化到侮辱了他思想的纯洁,从而宣扬他自己所不相信的东西,他已经做好了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准备。第三是导致社会走向的高度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濂对此深表认同 ,他说:“如何避免语言的污染?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智者的审慎,避免误用或者滥用超级概念或者宏大概念。”

新诗及新诗评论是语言腐败的重灾区,这一表象,各位诗友有目共睹。诸如“诗歌张力”、“意象诗”等等超级概念,就会令人费解并且误人不浅。之所以出现如此乱象,究其根本,不外乎张教授所言,“忽悠民众、操纵人心”,以让不明真相的读者相信这些天马行空的文字都是经典,都是最优秀的诗歌和最权威的、最与时俱进的诗歌理论。如果有人现在看不懂,没有关系,三百年后这些作品都会得到公认,其价值才会真正得以体现。

很多这类诗人还不断出诗集,尽管作品无人问津、血本无归,但是,他们就是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水平。你看,我都出多少本诗集、发表多少首诗、获奖多少首诗,难道还不算水平很高吗?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把稻草说成金条,并因此追名逐利。

人类创造语言,是为了交流,人类的所有进步都建立在语言的这一功能上。为了交流,语言词汇必须有普遍认可的特定含义,语言腐败意味着同一词汇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含义,语言变成了文字游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 语言腐败使得我们越来越缺乏理性和逻辑思考能力,我们的大脑在萎缩,我们的文章越来越变成词汇的堆砌。

语言腐败在腐败语言之相关诗论的支持下,会让人中毒,并且最终会让中毒者迷途而不知返,让其完全摒弃了自知力。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6 12:12
他说:“如何避免语言的污染?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智者的审慎,避免误用或者滥用超级概念或者宏大概念。”

值得关注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6 12:12
问好文星。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6 18:19
采凤 发表于 2015-12-6 12:12
他说:“如何避免语言的污染?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智者的审慎,避免误用或者滥用超级概 ...

人类创造语言,是为了交流,人类的所有进步都建立在语言的这一功能上。为了交流,语言词汇必须有普遍认可的特定含义,语言腐败意味着同一词汇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含义,语言变成了文字游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 语言腐败使得我们越来越缺乏理性和逻辑思考能力,我们的大脑在萎缩,我们的文章越来越变成词汇的堆砌。

语言腐败在腐败语言之相关诗论的支持下,会让人中毒,并且最终会让中毒者迷途而不知返,让其完全摒弃了自知力。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7 07:40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2-7 07:42 编辑

例子不够。
此外,诗歌张力和意象诗, 其意义也许不够清晰。 但并非超级概念。
应当补充例子。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7 21:2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7 07:40
例子不够。
此外,诗歌张力和意象诗, 其意义也许不够清晰。 但并非超级概念。
应当补充例子。

欢迎诗友补充例子!
作者: 山水如歌    时间: 2015-12-8 01:23
"什么是语言腐败?用张教授的话说,它指人们处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予他们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义,忽悠民众、操纵人心,这就是语言的腐败。"

"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予他们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也是写诗的技巧。
关键是这样做的目的。
作者: 山水如歌    时间: 2015-12-8 01:25
"什么是语言腐败?用张教授的话说,它指人们处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予他们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义,忽悠民众、操纵人心,这就是语言的腐败。"
世界各国的外交部发言人,都在语言腐败。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8 08:32
山水如歌 发表于 2015-12-8 01:23
"什么是语言腐败?用张教授的话说,它指人们处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 ...

诗歌中的语言腐败主要还是指大量晦涩诗中的某些不合语法的句子,以及没有主题思想、没有逻辑思维,无法与读者交流思想、情感的作品。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2-8 09:09
语言腐败在腐败语言之相关诗论的支持下,会让人中毒,并且最终会让中毒者迷途而不知返,让其完全摒弃了自知力。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2-8 16:43
语言无所谓腐败,腐败在于言语。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8 19:3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12-8 16:43
语言无所谓腐败,腐败在于言语。

富有哲理!问好张编!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8 23:17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7 07:40
例子不够。
此外,诗歌张力和意象诗, 其意义也许不够清晰。 但并非超级概念。
应当补充例子。

我先举个语言腐败的诗例,欢迎各位补充或批评指正!
恐惧是一首歌

周塬

落叶不会复苏,飘下的只些感伤吧
凋零的厚度,渐渐柔软而温暖

恐惧属于孤独的那颗星辰
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
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
明灭里一些梦儿夭折,一些长大

再没有晨曦,我的姑娘老成枯树
忘记梳妆的胡杨,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

天地酿一杯酒,于卷中
发酵的每个文字,只为敬献春天的泥土

再无恐惧,倾听每片落叶
空溟里捎来玲珑的回声

点评:
一、先从标题和各节内容分析
从标题《恐惧是一首歌》来看,这是一首写恐惧的诗,而且要通过歌的某种特质来写恐惧。“落叶不会复苏,飘下的只些感伤吧//凋零的厚度,渐渐柔软而温暖”这节是写秋天的落叶,尚未与恐惧发生关联,与歌也没有关系。

“恐惧属于孤独的那颗星辰//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开始切题,只是写星星的恐惧似不合常理。大家都见过星星,但谁见过非常恐惧、害怕的星星?而用孤独来形容星星,则是常见的,因为星星不说话,而且距离远。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明灭里一些梦儿夭折,一些长大////再没有晨曦,我的姑娘老成枯树//忘记梳妆的胡杨,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天地酿一杯酒,于卷中//发酵的每个文字,只为敬献春天的泥土”这四节均与恐惧无关,也与歌无关,下笔多言,离题很远。不信的读者,可以把这四个小节发到任何其它论坛、贴吧或诗群里,看看谁能够想到这是写恐惧或者说是写歌?最后又提到春天,似与前后的秋天紊乱。

“再无恐惧,倾听每片落叶//空溟里捎来玲珑的回声”这节又回到了恐惧,并且第一次提到了与歌有关的一个词“回声”。读完这节,我感觉不到恐惧,也感觉不到歌声,但写出了一种宁静,因为可以听到落叶的声音,在宁静中听到回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即“鸟鸣山更幽”也。

二、从意象的角度分析
第一节出现的意象是“落叶”。
第二节出现的意象是“星星”和“狐狸”。
第三节出现的意象是 “河流”、“梦境”和“浪花”。
第四节出现的意象是“阳光”、“烟斗”和“梦”。
第五节出现的意象是“晨曦”、“姑娘”、“枯树”、“胡杨”、“沙漠”和“湖泊(镜子)”。
第六节出现的意象是“酒”、“文字”和“泥土”。
第七节出现的意象是“落叶”和“回声”。
全诗一共14句,使用的意象达到了19个(不算重复出现的落叶),而且意象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给读者的感觉是在堆砌意象。

三、从主题思想分析
作为一个具有国家律师资格的高级职称的警校教师,一个创作了近百首原创歌曲(作词)的歌词作家,我真的没有办法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5-12-8 23:52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5-12-8 23:53 编辑

第一次听说,语言也腐败。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06:41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2-9 06:51 编辑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8 23:17
我先举个语言腐败的诗例,欢迎各位补充或批评指正!
恐惧是一首歌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里的消亡。 恐惧指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诗中描写和渲染秋的消亡。

因为想到春天的泥土, 终于不再恐惧。 终于可以安静地聆听
每片落叶的回声。

这首诗写得比较含蓄。 但并不很晦涩。  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的
读者会读不懂。  

标题可以改一下。

这首诗并没有语言腐败。  你也没有具体指出哪里腐败。 仅仅是你读不懂。 读不懂可以是作品的原因, 但那不等于语言腐败。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08:0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06:41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里的消亡。 恐惧指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诗中描写和渲染秋的消亡。

我确实没有读懂,经多次阅读,也感觉无法读懂。老师读懂了,请概括一下这诗的主题思想?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08:14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08:08
我确实没有读懂,经多次阅读,也感觉无法读懂。老师读懂了,请概括一下这诗的主题思想?

我上面的几句话就是一个概括。 我另外发出的帖子里, 也提出了一点批评。 还请文星指正。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10:0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08:14
我上面的几句话就是一个概括。 我另外发出的帖子里, 也提出了一点批评。 还请文星指正。

我说的主题思想,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哦!您前面的几句话,只是您对这首诗的几句分析和理解,怎么看也不是《恐惧是一首歌》这诗的中心思想啊?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不存在文字障碍的读者对某首作品都可以概括出来的内容一致的主要意思啊!就像我们读初中、高中时,各语文老师、各教参对同一篇文章之中心思想的概括一样。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10:15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2-9 10:17 编辑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10:01
我说的主题思想,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哦!您前面的几句话,只是您对这首诗的几句分析和理解,怎么看 ...


按照我的理解, 这首诗说的主要意思就是我概括的那几句。
诗歌表达常常是这样。 这首诗表达的是伤逝, 和一点明亮的希望。

教科书里总结的中心思想常常是比较教条的。对此我很熟悉。 我们不一定要
那样去表述。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10:40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06:41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里的消亡。 恐惧指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诗中描写和渲染秋的消亡。

只些感伤?――――这是不是“只是一些感伤”的省略句?这种省略,已成病句。
凋零的厚度?――――落叶凋零是常见的,厚度怎么凋零?接后面的半句,厚度又怎么变得柔软,厚度又怎么变得温暖?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段与段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性,失去语言交流思想情感的正常功能。全诗也没有紧扣标题来写,标题说“恐惧是一首歌”,为什么恐惧是一首歌?恐惧是一首怎样的歌?文中只字未提。落叶悲秋,古人常写,但主要写的都是一种伤感的情怀。今人当然可以写出新的内容,但一见落叶而非常恐惧的正常人是不存在的,除非是精神病人。不止是大人不恐惧落叶,三岁小孩中也没见谁恐惧落叶。如果看到落叶都会深感恐惧,那么,听到打雷会不会被吓死?看到闪电呢?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10:58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10:40
只些感伤?――――这是不是“只是一些感伤”的省略句?这种省略,已成病句。
凋零的厚度?――――落叶 ...

只些感伤----此句可以商榷


凋零的厚度----意思是凋零的树叶堆在在地面上的厚度

恐惧----秋天的消亡让人感到了消逝和死亡。 由此而生一种恐惧。 不同人生体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恐惧“这个词也许可以商榷。

恐惧是一首歌-----能讲得通。 这首诗就是作者要吟唱的歌。  你作为读者是否认为这是一首歌, 那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11:08
天上有时见星多,有时见星少,有时什么都看不见,但不管我们是否看见了宇宙中的各个星球,但这些数不清的星球肯定都还存在。宇宙的星球数量繁多,在满天繁星中,您说哪一颗是孤独的?文学作品常用拟人手法,但应合情合理。星星的出现与上句的落叶有什么内在联系?下句中,突然跳出的狐狸与星星又有什么内在联系?狐狸留恋尘世,这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是一种美好的情景,与恐惧有何内在联系?再下句中主写时间,这与落叶、星星、狐狸又是什么关系?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以时间拟人是不适的,两者不具有相似的地方,也完全没有可比性。时间的一维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是三维的有形物,与一维的无形物,没法比拟。这种语言不符合常识,也无法正常传达思想情感。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16:26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10:15
按照我的理解, 这首诗说的主要意思就是我概括的那几句。
诗歌表达常常是这样。 这首诗表达的是伤逝, ...

您个人的理解,不等于它就是诗的主题思想。需要不存在文字障碍的多数人都能归纳出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才行啊!如果您是全国高考的命题老师,并且您命的就是这道概括本诗主题思想的题,再根据您这个标准答案,您认为各省的文科状元中有多少人能答对?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16:32
叶老师是主持“诗歌翻译”专栏的,如果您能把周塬这诗译成英文,我想,我应该可以通过阅读英文版来概括其大意。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20:39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16:26
您个人的理解,不等于它就是诗的主题思想。需要不存在文字障碍的多数人都能归纳出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才行啊 ...

我写了我的理解之后, 看到了作者自己的解释。 我的理解和他的解释是一致的。

如果出一个高考题, 那么题目就是“伤逝”。 如果不好理解, 可以加以解释。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20:41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16:32
叶老师是主持“诗歌翻译”专栏的,如果您能把周塬这诗译成英文,我想,我应该可以通过阅读英文版来概括其大 ...

我的翻译一定也是按照我的理解。
还是看原作的文本更为可靠。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9 21:54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2-9 21:56 编辑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20:39
我写了我的理解之后, 看到了作者自己的解释。 我的理解和他的解释是一致的。

如果出一个高考题, 那 ...


其实这首诗,我还没有一直往下分析。仅从前面您也认为需要商榷的多个词语和需要更改的标题,就知道其逻辑思维、思想情感交流和扣题方面的问题。“伤逝”与“恐惧是一首歌”的差距之大,读者一目了然。文章不对题目,其实就是走题,这在语文考试中该给多少分,我们都心中有数,而且标题改了以后,主题思想还是一样没有,只是扣题更紧。所以,这诗还是存在语言腐败的问题。其实,“伤逝”还没有“秋殇”更贴近,您说呢?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9 22:11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9 21:54
其实这首诗,我还没有一直往下分析。仅从前面您也认为需要商榷的多个词语和需要更改的标题,就知道其逻 ...

我读了作者的解释。 他不仅仅是说秋殇。 秋殇是其中一部分。
“恐惧是一首歌”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作为诗歌的标题也不是不可以,虽然
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标题。

前面你问我如果出高考题该怎样出。 我觉得用”伤逝“更好。毕竟是让中学生来做的。
这和通常成年人写诗不一样。

这网站上每天发的诗成百上千。 可以商榷的词语多得很。 是否”语言腐败“则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10 10:03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2-10 10:04 编辑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9 22:11
我读了作者的解释。 他不仅仅是说秋殇。 秋殇是其中一部分。
“恐惧是一首歌”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作为 ...


是的,秋殇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其大部分内容。最后,作者还写到春了,但写春这部分与悲伤没有什么联系,写完春后,又写落叶。思维不断跳跃,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全文也没有表达出一个统一的主题思想,并且还没有扣紧题目,让人不知所云。你前面对其中心思想的概括,并没有概括完全诗的内容,所以,我才建议你把它译成英文。我就想知道,像这类语言腐败的晦涩诗,译成英文以后,从外文的角度看看还是否晦涩。现代很多人都模仿外文诗,写得磕磕巴巴的,其实,我读过的英文名篇都很顺畅啊,没有说完全不合其语法、逻辑之情形。而且,很多英文诗,其意境还挺棒的。翻译只是译出了其大意,没有译出其诗意和音韵节奏美。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2-10 11:19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2-10 11:23 编辑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10 10:03
是的,秋殇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其大部分内容。最后,作者还写到春了,但写春这部分与悲伤没有什么联系, ...


外文诗也有很难懂的。
外国古典诗歌大多数比较容易懂。 但也有写得深奥的。

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会如何, 要看怎样翻译。 通过翻译来读, 完全没有必要。
我并不随意翻译诗歌作品。 我的时间非常有限。你应当知道,我的翻译是很贵重的。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10 21:49
山水如歌 发表于 2015-12-8 01:25
"什么是语言腐败?用张教授的话说,它指人们处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 ...

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什么时候存在语法问题、逻辑问题?而语言腐败的新诗,其语法问题、逻辑问题实在太多,所以才谓之腐败。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0 21:55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10 21:49
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什么时候存在语法问题、逻辑问题?而语言腐败的新诗,其语法问题、逻辑问题实在太多, ...

问好星

在线快乐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11 09:14
诗歌语言的跳跃不能破坏思维的连贯性。诗句上下、前后是应该具有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思维的连贯性。人的思维如果不具有连贯性,这在《司法精神病学》上叫做精神分裂。具有精神分裂症状的精神病,叫做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病人,其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损害,解剖后,查不到病理学根据。这与存在器质性损害的神经病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本人的专业领域之一,这么解释,读者明白吗?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的连贯性对于同语种、不存在文字障碍的读者来说,不存在高深莫测的问题。精神病专家在判断鉴定对象是否存在精神分裂症时,就是通过其外在的语言来判断的。语言不连贯、说话没有逻辑性,东一句,西一句,与人没法进行正常的思想情感交流,答非所问,语言不断跳跃,前后没有逻辑,让人听得云里雾里,概括不了其说话的主要意思(中心思想),这些都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


在司法实践中,有精神分裂症状的人很多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生活的,只有犯了案子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严重精神分裂症病人,其家属才会送其鉴定和治疗。其中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喜欢写诗或自言自语的,他们往往都缺乏自知力,不相信自己有病,也不相信自己很差,相反,他们往往都会认为自己很优越,过得也很有自豪感、成就感。谁要当面去揭穿,他们往往骂你是精神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久而久之,这些人的梦想就一个个破灭了,经不住打击,就会卧轨或跳楼之类。


精神分裂症诗人的自杀,其自杀手段肯定是简单的、刺激的,他们在自杀前不明白其自杀手段一定会带来的巨大痛苦,而是把它想象成一种解脱。利用烧炭、煤气、化学药物等致死原因复杂、痛苦较小的自杀手段来自杀的,肯定不是精神病人,因为行为人生前知道其中致死的逻辑关系,这超越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理解能力。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11 21:24
请大家看下面几个诗句,这样的句子算不算语言腐败?当然,哪怕没有这样的句子,全诗云里雾里、没有主题思想的作品,个人认为,也是不能与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仍属张教授所说的情形。
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
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
――――周塬

它还挺着它的骄傲与牛
童年刨澡漂扬扣鱼的河
----山城子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12 09:59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12-8 09:09
语言腐败在腐败语言之相关诗论的支持下,会让人中毒,并且最终会让中毒者迷途而不知返,让其完全摒弃了自知 ...

重阳老师力挺新韵,可能也是缘自对语言腐败之伪诗的极度厌恶,问好老师!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22 11:12
采凤 发表于 2015-12-6 12:12
他说:“如何避免语言的污染?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智者的审慎,避免误用或者滥用超级概 ...

感谢采编关注!问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2-13 10:02
采凤 发表于 2015-12-6 12:12
他说:“如何避免语言的污染?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智者的审慎,避免误用或者滥用超级概 ...

感谢采编的关注,再次问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4-20 07:40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12-8 09:09
语言腐败在腐败语言之相关诗论的支持下,会让人中毒,并且最终会让中毒者迷途而不知返,让其完全摒弃了自知 ...

重阳诗友在这一点上的理解能力完全正常!大赞!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4-28 21:17
有道理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4-30 16:5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4-28 21:17
有道理

感谢汤编辑的认同和支持!问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1 19:41
个感,收受的诗句,自己发表,就是腐败。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6-5-1 19:49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12-7 07:40
例子不够。
此外,诗歌张力和意象诗, 其意义也许不够清晰。 但并非超级概念。
应当补充例子。

同意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6-5-1 19:50
值得反思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5-1 21:06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6-5-1 19:49
同意

问候诗友, 节日快乐!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5-2 20:5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5-1 19:41
个感,收受的诗句,自己发表,就是腐败。

赞同!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5-2 23:20
再来学习,支持,握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5-8 15:11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5-2 23:20
再来学习,支持,握

欢迎一帆!问好!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8 15:47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12 09:59
重阳老师力挺新韵,可能也是缘自对语言腐败之伪诗的极度厌恶,问好老师!

谢谢理解与支持,
谢谢相互理解与支持。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5-8 15:50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2-12 09:59
重阳老师力挺新韵,可能也是缘自对语言腐败之伪诗的极度厌恶,问好老师!

谢谢理解与支持,
谢谢相互理解与支持!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5-22 21:44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6-5-1 19:50
值得反思

同感!!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