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顾盼之间 最是馨香——“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杭州站后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5-12-10 14:00
标题: 顾盼之间 最是馨香——“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杭州站后记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5-12-10 14:13 编辑

顾盼之间 最是馨香——“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杭州站后记

(, 下载次数: 0)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海报
一场诗歌的饕餮,从香港,一路来到了杭州

据杭州网2015年12月09日消息   11月30日,一批国际上重要的诗人自香港抵达杭州。杭州诗人舒羽,以主人的身份,组织接待了刚刚美国诗人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巴勒斯坦诗人加桑•扎克坦(Ghassan Zaqtan)、美国诗人学院的主席的安妮•华曼(Anne Waldman),以及美国的中国通、现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的柯夏智(Lucas Klein)。除了法籍诗人宋琳,他们都是第一次访问杭州。

说起他们到访的目的,缘起于“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来杭州还是第一次。

创办人、著名诗人北岛将本届诗会的主题定位“诗歌与冲突”,他要序言中写道: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之一。自1945年到现在,七十年过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结束,但局部战争从未间断,侵占领土、摧毁家园、屠杀平民,以及相伴的屈辱和精神创伤,触目皆是。

自古以来,诗歌总是以人类苦难为源泉,成为穿越黑暗趋向光明的驱动力。而今天,在文明、历史、宗教和语言等诸多冲突中,诗歌何为?在错乱纷杂的现世的病态幻象中,诗歌何为?在土地与天空闭合的神秘时刻,诗歌何为?在追溯精神的源流中叩问语言之门,诗歌何为?

北岛说,这次诗歌之夜的主题“诗歌与冲突”来自于中东动荡而血腥的历史,来自一次坦克围城。2002年春天,他参加国际诗歌议会代表团,专程去了战乱中的拉姆安拉。北岛与默罕默德•达维什等巴勒斯坦作家诗人们在围城中朗诵,上千个听众聚集在一起,周围坦克正在逼近,谁都不知道当晚能不能回家。
(, 下载次数: 0)
诗人北岛与杭州站承办人舒羽 在2015年11月25日•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欢迎晚宴上

许是这样的主题让杭州诗人舒羽震动,许是诗歌的力量从来不应该在杭州有所缺失。舒羽将本届诗歌之夜杭州站的活动接手过来,把这些国际诗人邀请到了杭州,与杭州的诗人对话,在大运河拱宸桥边朗诵出诗歌的国际强音。

    她告诉记者:“在国际纷争不断、民族冲突加剧的当下,举行这场诗歌与冲突的系列活动是意义重大的。政治、军事使人分隔,而经济、文化使人融合。诗歌作为超功利性的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可以弥合人际的裂缝,抚慰人心的创痛。

    呼声很高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诗人加桑·扎克坦来自巴勒斯坦,他的感受会格外深刻。但消解冲突的前提是相互理解,将对方视为与自己一样的有血有肉、有高贵的情感和高级的文化的同类。

    与会的诗人们便是很好的范例,比如艾略特·温伯格是北岛的英译者,写过《以十九种方式看王维》,柯夏智正在翻译李商隐和芒克。他们的想法和看法一定比常人深刻。何况来到苏堤和白堤,这是诗人的城市。何况来到大运河畔,这是融合的纽带,而不是冲突的导火线。”

为了能将一个最江南最杭州的人文形态呈现给来杭的国际诗人们,她也联合了晓风书屋、西泠印社、浙窑公园、我们读诗等单位,在三天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紧凑而富有意义的诗歌与对话之旅。

两场朗诵会:顾盼之间的东西方意识洪流涓涓流淌 (, 下载次数: 0)
12月1日,主题为《诗歌与冲突》的朗诵会在舒羽咖啡馆二楼的“诗人客厅”如期举行。诗人身旁开放着一瓶火红的玫瑰,不禁让人想到北岛的那本文集《时间的玫瑰》,仿佛是在场与不在场者之间,相互的致意。

主持人舒羽在开场白中说:“无可置疑,我们将在一起度过一个最奢侈的夜晚。在今晚,我们将听见来自美国和巴勒斯坦最杰出诗人的朗诵。他们具有公认的创造一流诗歌文本的力量,这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创办人北岛先生之所以邀请他们的理由。由于,我刚从香港参加诗会开幕式回来,所以,在此我有把握的告诉大家,这些诗人还有创造杰出声音文本的独特魅力。我很激动,因为很快就能与大家共享这一点。”

加桑•扎克坦以浑厚深沉的音调,叙述他的巴勒斯坦,让人想起布罗斯基的那本书名《悲伤与理智》。

艾略特•温伯格用他特有的优雅与宁静,向大家呈现了一整个宇宙天体与《星星》之间的秘密,同时包含着人类过去和未来一切可能的生发与秩序。

而安妮•华曼带给杭州诗友的则是创伤一般难以抹去的强力记忆。她是巫师是女祭司,是歌唱的魔鬼与天使。自今夜起,她来过就再也不可能离去,她将永远游荡在杭州,游荡在每一个聆听者的记忆中。

《忆故人》、《梅花三弄》,徐君跃的琴、朱建刚的萧令人称绝,已成为杭州雅集之必赏。“诗歌与冲突”,东西方文化在舒羽咖啡馆之夜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舒羽的提议下,现场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测试,即安妮•华曼激烈的符咒般的朗诵,与朱建刚“一瓣心香”带有禅意的吹奏共同进行,西方诗歌的意式洪流与东方音乐的涓涓细流,互不相扰,在看似必然的冲突中达到了各自的独立与最后的和谐。朗诵会就在众人不断的掌声中与惊叹声中结束。 顾盼之间的东西方意识洪流涓涓流淌。

12月2日,杭州站最后一场活动,以“顾盼之间:我们的疑虑、希望与发展”之名,在晓风书屋上演。晚到的嘉宾法籍诗人宋琳加入诗人们的行列,在杭诗人潘维、王自亮、刘翔、泉子、余刚、伤水、张海龙等在地诗人都受邀参加。晓风书屋济济一堂。

美国诗人艾略特风趣的说:“我知道中国人很多,但没想到都挤在了这里。”书店负责人姜爱军也深感疑惑:“我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爆棚了!”

舒羽调侃说:“要相信,而不要怀疑诗的力量!今晚,正应了那句俗语,螺蛳壳里做道场。但这是一个好的道场,也是一个好的螺蛳壳。” 的确,不少诗友从外地赶来,甚至连活动另外邀请的几位嘉宾都只能站着听完全场。

连续两个晚上,从舒羽咖啡到晓风书屋,虽然内容相差不多,但由于听众不同,环境不同,诗人精湛的作品与诵读又一次获得了热情欢迎。安妮•华曼表演式的朗诵,使得书店顿时像被施展了魔法,而安妮本人就是书本中一跃而出的那个女巫,对着大家申诉、歌吟、诅咒、希冀……

两场对话——论诗歌永恒的怀乡冲动、论诗歌与冲突

12月1日,从西泠印社的柏堂开始,诗人上了孤山,在可以俯瞰西湖的四照阁,围绕“诗是一种永恒的怀乡冲动”这个主题展开了对话。

主持人颜炼军以古今中国文学中不同的怀乡模式打开了讨论的话题,针对来自穆斯林世界的诗人,他也提出汉语中祖国这一概念与历史上穆斯林人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美国女诗人安妮•华曼把怀乡与生态思考和生态文学联系起来,作了精彩的发言;巴勒斯坦诗人加桑讲述了自己的独特而艰辛的故乡体验;

美国诗人艾略特提出了庞德的对汉语古诗的英译产生的持久影响,进而引起了大家关于诗歌作为一种精神原乡的精彩讨论,

诗人泉子由此提出精神的故乡的命题。诗人蔡天新根据自己游走世界的经验,讲了故乡作为写作命题的当下可能;

诗人潘维则以自己故乡经验的多层次特征,讲述了故乡诗学的复杂性。

诗人舒羽给大家讲述了她美丽的故乡桐庐,并提出了当代中国人面对自己故乡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我们希望它现代化;另一方面,故乡的现代化又让我们失去了经验和记忆中的故乡。

美国青年汉学家柯夏智在为大家做及时精确的翻译之余,亦适时补充了自己的观点,还说“我参加过许多诗会,但这是真正的对话,而非各归各的讲演”。

雾霾虽未散尽,但四照阁却随着大家的讨论变的格外明亮,近两个小时的光阴就这样虚度。著名古琴演奏家徐君跃加入到对话中,以中国古老的诗性艺术的方式。演绎《平沙落雁》抑或《酒狂》,令诗人们意遐神动。

12月2日,在舒羽咖啡二楼的“诗人客厅”里,主持人江弱水一开头就挑出了“巴以”问题,现场气氛立即秒杀了瓷器的温润,直入肃杀的“冲突”主题:“昨天在西湖边孤山上的对话,围绕着诗是永恒的乡愁展开,话题很温和,今天我们直入主题之一的冲突,不妨尖锐激烈一点。”

江弱水首先问加桑•扎克坦:在香港的讨论会上,为什么拒绝与以色列诗人同台对话呢?如果诗人之间都不能平心静气坐在一起对话,还能指望巴以双方的政治家和人民达成和解么?所以这件事使我加深了对巴以冲突无解的想法。

加桑•扎克坦慎重严肃地澄清说,“这个问题可能被媒体夸大和扭曲了。我和达尔维什不是第二天与以色列诗人米索同台朗诵了么?这可比在一起聊天更重要。”

颜炼军将话题引到诗本身,认为汉语的“文”字,本身就是两股纠结的花纹,天生就含有内在的冲突。

艾略特•温伯格认为中国历史中冲突不断,但他在王维和欧阳修的诗中找到了高贵的宁静。

蔡天新的一番话很睿智:人类的单纯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天真,结果造成诗歌;一是无知,结果造成冲突。我们应该保持天真而减少无知,让冲突无由发生。

这场对话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直至两位评弹演员穿着长衫和旗袍登场——国家一级演员沈文军与搭档沈婧菲,分别用各种评调为大家缓缓唱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令激烈讨论了一个下午的诗人客厅舒展轻绵。

四处寻访 在那些专属杭州的美丽印记里留下足音

坊间盛传,诗人如到杭州所能受到的最高礼遇即舒羽咖啡馆“诗人客厅”为之筹备专门的诗会专场,如北岛、洛夫、阿多尼斯、余光中、谷川俊太郎、杨炼等都曾在那里与在杭诗人们畅谈诗艺。

11月30日晚,为表达对来自美国、巴勒斯坦等地诗人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祈愿,舒羽不仅在大运河边、拱宸桥畔准备了丰盛的红酒晚宴,还精心筹备了一套独具江南人文特色的“诗人礼遇”:壹:订制汝窑茶器+西湖龙井贰:绣像唐诗+王星记文人扇+中文名字篆刻叁:刻有诗人名字的碧油伞肆:“诸子百家”正山小种。

主人说,书籍、茶器、伞与扇等这些物件均为中国文人的随身长物,也是精致江南的物化象征,刻上每一个诗人的名字,则代表着希望此番中国之行能为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况且,接下去的几天行程中,诗人们将走访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西泠印社、文澜藏书阁、浙窑公园等地,聆听浙派古琴、洞箫、评弹等精湛的艺术。

如此,便于增强对杭州的认知。美国诗人安妮•华曼在收到礼物感到非常非常的惊喜,对接下去在杭旅程充满期待。艾略特•温伯格从来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表示在杭州、上海、成都、广州四站中,选择来杭州是完全正确的!

12月1日上午,美国诗人安妮•华曼、艾略特•温伯格,巴勒斯坦诗人加桑•扎克坦,美国学者柯夏智,在诗人舒羽、青年学者颜炼军等一行的陪同下来到浙江古籍馆,经西泠印社周一帆、朱佳莹的接洽,国际诗人们第一次得以触摸到千年历史的中国线装书,并观看了古籍修复的过程。

诗人们在两只“四库全书”的大黑漆木箱子面前敛声静气,在一本有关中药的毛书的翻阅中,颜炼军为大家解释一味叫“独活”的药。

而站在书法碑林前,诗人们感慨中国艺术的特殊性。同样在孤山西泠印学博物馆,诗人们又正面遭遇了一场人文精神盛宴。加桑不禁说道:“杭州太美,未来,他希望不是以诗人而是以游客的身份,再来杭州。”

西湖是一个人,看来这一说法全世界的人都认同。艾略特站在西湖边感慨,“如果可以选择,在所有的时空中,我愿意生活在中国南宋。第一次站在西湖前,我才知道,原来多年前,我的第一本书的封面就是西湖。当时是一个来到中国的美国摄影师提供的图片。”

舒羽说:“祝贺你找回了失而复得的时光,回到了你最初的书写之中。”

柯夏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杭州原本就属于诗歌,午餐在楼外楼时品尝的许多菜都有故事有诗意,或者直接与诗人有关,比如东坡肉。

诗人们站在如雾似霾的水墨西湖前,艾略特突然对舒羽提出一个看似严肃的玩笑:“杭州太吸引我,不愿离去,我请求到舒羽咖啡做男招待,我会把盘子洗的很光亮,我还会唱歌。”舒羽笑道:“一言为定!西湖为契,请把你的名字写在水上”。

12月2日上午,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杭州站的诗人安妮•华曼、加桑•扎卡坦、艾略特•温伯格、柯夏智在绵绵细雨中来到浙窑,主人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主任、浙窑公园总策划司文阁,他盛情欢迎了这一批享有国际盛誉的诗人。

在浙窑美术馆,诗人们参观了浙窑历年来的创作精品和收藏的古典瓷器精品,展示厅内琳琅满目的陶瓷艺术品无言地向诗人们传递着中国当代陶瓷文化艺术精粹和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司文阁将此次会面称为“诗书瓷会”,并为诗人们准备了独一无二的礼物——由知名书法家振音、薛军才、陈萍萍在瓷盘上创作的书人诗语,即向每一位诗人赠送了写有书法的瓷盘,而书写的内容则是诗人自己的诗句,由此将诗歌之美与工艺之美融为一体。

他们带走了盘子,却留下了另一个盘子,那圆融的白色盘子上签了每一个诗人的名字。这是一份纪念,也是一个归来的召唤。(郑娟娟 )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