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简评《墙头上的草》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6-1-6 20:37
标题: 简评《墙头上的草》
  2014中国好诗榜有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现实问题的诗比往届多。唐以洪《墙头上的草》,关注的是“异乡人”的问题。
  同为异乡人,身份可能大不相同。旅行者,求学者,经商者,迁徙者,打工者,流浪者,异地为官者。这些身份大体可归为强者、普通人、弱者三类。不用说,为官者属于强者,经商者中,与政府过往密切的开发商、投资商,应属强者,那些做小生意的,也只是普通人,至于摆地摊经常被城管光顾的,则要归为弱者行列。同样应该归为弱者行列的,还有打工者、流浪者。
  诗中,作者没有交代这个“来自遥远的外省”的“我”的具体身份,但从诗句看,这个“我”,似应是个弱者。诗中这样写道:
   它在风中不停地摇曳
   仿佛风要把它连根拔起
   它和我多么相似
  在与一棵“长在高高的墙头上”的“墙头草”的类比中,“我”的弱者身份已然定位。与“墙头草”要被风“连根拔起”一样,“我”在这个异乡,显然是不受欢迎的,甚至要被驱逐的。
  读到这里,我瞬间想到了那些“来自遥远的外省”,在都市打工为生的农民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因为不被允许在父母的打工地上学,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他们长年累月为都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几乎一致的是,他们在这个都市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是被现实社会歧视、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
  近些年来,我读到过不少关于这方面题材的诗歌。《墙头上的草》之所以能够从海量的进入初选、复选的参选作品中过关斩将,并通过10多位终审评委的严苛眼光成功上榜,在于它选取了一个被赋予了新意的意象:墙头草。与其左右摇摆、立场不定的历史语意不同,唐以洪对墙头草做了与众不同的诠释,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被歧视被忽视的群体散发出的一种异样的光芒:
   被风扑倒了,自己扶住自己
   站起来,继续绿
   用一缕细小的根
   把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故乡一样搂着
  多年前在网上争论、探讨“干预诗歌”的时候,形成过一个共识:诗歌不在于可不可以干预,而在于如何干预——以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干预。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这个共识是有效的,是希望通过诗歌关注现实、干预现实的诗人应予重视的。


附:墙头上的草

唐以洪


叫不出它的名字
它长在高高的墙头上
就叫它墙头草吧
就像我来自遥远的外省
他们叫我异乡人
因为这层关系,每次路过
我都要仰头看看它
它在风中不停地摇曳
仿佛风要把它连根拔起
它和我多么相似
被风扑倒了,自己扶住自己
站起来,继续绿
用一缕细小的根
把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故乡一样搂着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6-1-6 20:58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6-1-6 22:35 编辑

诗人无力干涉现实,但诗人可以灵魂之真去干预现实的走向,这大约是诗的使命和生命。。。

感谢韩总给我们提供了一首好诗学习,认同您的干预立场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6 21:00
我认为干预只是诗的表面。作为诗者应该进入到诗的内质,然后解剖这个社会内在的结构。无论谁我们生存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作为诗者应该用敏锐目光洞烛更具优势的充满诗意生存方法。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6-1-6 22:04
干预现实是诗的责任 问好 韩总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1-6 22:36
还有坚守、不屈服的味道在诗歌中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6-1-7 11:34
如何干预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1-7 13:23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6-1-7 13:25 编辑

几天来利用早晨早起的1个多小时时间读陈仲义教授的有关形式论文章,对及物、贴近生活、正视社会现状及去魅诸多诗性观点,对干预一词加深了理解。怎么来干预生活、干预社会,又如何来干预,前朦胧诗派采用迂回的路数来救赎,第三代延续并深化后朦胧反思精神,其诗写的及物性的张扬,贴近着社会变革与脉搏。时至今日,干预这一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因它首先体现在对个体精神气质的认证方面,以此对受众宣称,诗写者还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人,我们爱这个生我养我的世界。其次,才是韩总文章里提出的采用“艺术化手法来实现干预”的途径问题,当然,并非每一个有此干预想法的诗歌爱好者,都可实现用文字来较为准确地表达的愿望,审丑与崇低,那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从这个方面来看,这首诗的作者下笔还不够很,“去魅”还不够。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6-1-7 13:48
诗歌不在于可不可以干预,而在于如何干预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6-1-7 13:49
干预的方式有别,才能形成干预诗的的魅力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6-1-7 14:02
干预是诗歌的使命!就像一条鞭子,天生是用来驱赶、鞭策的!
关键是如何使用好这个“鞭子”。方向正确,对象适宜,力度恰好,诗歌的干预目的便得到了。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7 14:18
很有价值的话题。
干预。
预祝成功。
作者: 细柳清风    时间: 2016-1-7 17:58
欣赏一份倔强,学习一份坚强。问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1-7 19:34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6-1-7 19:35 编辑
王法 发表于 2016-1-7 11:34
如何干预


“崇低”与“祛魅”,--中国“低诗潮”分析:陈仲义论文;来自蛙泳教练在前妻面前似罪非醉一书,书店应该有售。无法给您回复,这里可以
作者: 易湄    时间: 2016-1-7 20:14
好诗,好评!学习!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6-1-7 20:25
风之子 发表于 2016-1-7 14:34
“崇低”与“祛魅”,--中国“低诗潮”分析:陈仲义论文;来自蛙泳教练在前妻面前似罪非醉一书,书店应 ...

谢谢。
作者: 阿三子    时间: 2016-1-8 01:52
它在风中不停地摇曳
仿佛风要把它连根拔起
它和我多么相似
被风扑倒了,自己扶住自己
站起来,继续绿
用一缕细小的根
把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故乡一样搂着
作者: 寒雨    时间: 2016-1-8 04:39
感谢韩总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6-1-8 11:39
是首好诗
作者: 心文花雨    时间: 2016-1-8 14:20
诗写者还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人,我们爱这个生我养我的世界。其次,才是韩总文章里提出的采用“艺术化手法来实现干预”的途径问题,当然,并非每一个有此干预想法的诗歌爱好者,都可实现用文字来较为准确地表达的愿望,审丑与崇低,那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从这个方面来看,这首诗的作者下笔还不够很,“去魅”还不够。

诗歌可以干预,但要用一种智慧的语言去表达。最忌喊口号!
作者: 草山    时间: 2016-1-8 14:24
墙头上的草    颠覆传统的语意,赋予新的内涵。契合当今现实。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6-1-8 14:49
干预应有两个方向,弃恶(艺术化鞭笞)扬善(艺术化宣扬),不要让人总看到恶,还要让人看到希望…………
作者: 晋中威歌    时间: 2016-3-27 08:50
诗歌不在于可不可以干预,而在于如何干预——以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干预。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6-4-16 19:01
喜欢。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6-4-16 19:01
被风扑倒了,自己扶住自己
站起来,继续绿
用一缕细小的根
把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故乡一样搂着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