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翻译文学的《开端》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15 21:33
标题: 翻译文学的《开端》

翻译文学的《开端》



读了两位网友的相关翻译,感觉不是太满意,便也复制一下标题{好搜}了一下。
进入素面朝天的新浪博客,便被她翻译的《开端》吸引。又查阅对照了其他人的翻译,据此在我还没有见到其他更让人满意的翻译之前,我似乎能够确认她的这个《开端》(或许是对我而言)在目前为止应该是最好的了。

原因在于:
1)其他的翻译或者是因为过于跟从他种语言的词汇,比如直译的准确,给人更多的是语言的僵硬,缺少了一种被素面朝天网友称为“意译”的内涵。这种翻译的结果,正是被人所说的“诗,就是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的那种结果。
2)僵硬的语言不会给人带来文学的联想。比如这首《开端》,读其他的翻译我简直进入不了这位詹姆斯·赖特的内心中去,原因呢?那根本就不是他。
3)詹姆斯·赖特是美国深度意象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显然他不是靠搬弄语言,而是在使用语言上获得了殊荣。我说这首诗
素面朝天翻译的好,是因为从她的翻译中我读到了语言的“深度”,读到了表达的深度。
4)直译只是翻译的基础条件与表现,而“意译”是提高;是创作。对此而言,直译是简单、甚至是偷工减料的半成品,而“意译”需要翻译者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之中去创作的,这也是翻译能够成为文学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个文学美食者,我从这个角度出发,谈一下我由这个《开端》得到的有关翻译与诗歌的辨认相关的两点认识或者意见,或许此能对于进行文学翻译与创作的朋友有用:
1)诗不是在确定事物,而是在谈论事物。
2)自在的语言是僵硬的,它不是文学,这里只有一种成功的可能就是:只有当翻译者参与到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去,才能使之成为文学。这是可以联系起原作者艺术创作的仅有的,也是必需的桥梁。


2016.01.15

------------------------------


附原文及翻译:(转自素面朝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lldone


原文:          Beginning
       by James Wright

The moon drops one or two feathers into the fields.
The dark wheat listens.
Be still.
Now.
There they are, the moon's young, trying
Their wings.
Between trees, a slender woman lifts up the lovely shadow
Of her face, and now she steps into the air, now she is gone
Wholly, into the air.
I stand alone by an elder tree, I do not dare breathe
Or move.
I listen.
The wheat leans back toward its own darkness,
And I lean toward mine.


          开端
    詹姆斯·赖特作    素面朝天译
            
月儿掉落 一两根羽毛   在地里
黑压压的麦子  倾听着
嘘 别做声
现在  他们 月亮的孩子  正展翅欲飞
林间  一个修长的女子 抬起她可爱的 脸庞的影子
现在 她向空中走去
现在 她 已经整个消融  在空气中
我独自 站在一棵古树下
呆呆的  不敢呼吸  不敢走动
我听见
麦子往后靠了过去 朝它自己的影子


      开始
  詹姆斯·赖特/作  马永波/译

月亮把一两根羽毛掉落到田野里。
黑麦在倾听。
别动。
现在。
它们在那里,月亮的孩子,在尝试
它们的翅膀。
在树木之间,一个纤细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庞的影子,现在她步入空中,现在她彻底
消失,在空气中。
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下,我不敢呼吸
不敢移动。
我倾听。
麦子斜靠着它的黑暗,
我斜靠着我自己的。
  (选自网络)


      开始
  詹姆斯·赖特/作 张文武/译

月亮落下一两片羽毛在田野上。
黑黑的麦子聆听着。
安静。
此刻。
那里,月亮的孩子们在试
自己的翅膀。
树梢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脸庞,
可爱的影子。此刻她步入空中,此刻
她完全步入空中。
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
我聆听着。
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黑暗,
而我靠着我的。④


      开始
  詹姆斯·赖特/作 张子清/译

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
黑森森的麦苗凝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影,轻盈地步入空中,轻盈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倾身。
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⑤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15 23:18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15 23:58 编辑

谢谢介绍。

你欣赏的那个翻译确实不错。但并非最佳。  有的地方与原作的风格
不一致。  (最后一句也不对。)

诗友对诗歌的认识也许还有待提高。对翻译的认识更是需要提高。

我们这个翻译栏里有不同水准的翻译作品。 除了高手, 我也鼓励新手和初学者
来参加。 我们有专业水准的译友, 也有很多业余的译友。  我们最好的翻译作品,
不仅是在中国是水平最高的。 在世界上也是水平最高的。 不仅现在是水平最高的,
和任何一个时期相比也是水平最高的。

非常欢迎诗友来参与讨论!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16 23:19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15 23:18
谢谢介绍。

你欣赏的那个翻译确实不错。但并非最佳。  有的地方与原作的风格

呵,你的口气好大。
对于翻译我只是个欣赏或者说消费者,此发的帖子也是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待的。当然即使是名家的翻译也未必都是最好的,我的理解翻译如同创作,也需要理解领会,需要一个进入的角度,仅从文字本身来翻译很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前面提到的一点,我以为素面朝天朋友也会同意。(未经同意将它的帖子转出来,我还不能确定该不该向她说声抱歉。)
至于我的诗歌或者认识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足,欢迎你直截了当地说(我喜欢的一种方式,我以为照顾了作者的面子,但作者的作品不行,同样是没面子的)。对此我有足够的自信,并且愿意了解你的看法。

祝好!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16 23:22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6-1-16 23:25 编辑

我们最好的翻译作品,
不仅是在中国是水平最高的。 在世界上也是水平最高的。 不仅现在是水平最高的,
和任何一个时期相比也是水平最高的。

你怎么确定“最好”,你的依据是什么,你用什么来说明这不是自高自大!

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想去谈论一下你翻译的《开始》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16 23:26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16 23:19
呵,你的口气好大。
对于翻译我只是个欣赏或者说消费者,此发的帖子也是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待的。当 ...

口气多大, 取决于水平多高。我们这里的最好的翻译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欢迎每个诗友都来参与。 你提出你的看法是很好的。 你如果认为我们的翻译有问题或不足,
建议你具体分析一下。

关于翻译的认识, 因为你自己并不参与翻译, 我觉得没有必要展开去说了。
关于你对诗歌的认识, 我只是根据你对那个翻译的特别的推崇。 这自然很可能是片面的。

你自己不懂翻译,却取一个指导的态度, 我感到不妥。更好的方式是提出问题,和大家探讨。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16 23:5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16 23:26
口气多大, 取决于水平多高。我们这里的最好的翻译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欢迎每个诗友都来参与。 你提出 ...


你能确定你的翻译与你的口气一样大吗?
另外你没有回答我的一个问题,你说的最好的是你的认为,还是翻译界普遍认可的,你怎么确定你的理解就是大家的理解?

是不是指导我不敢说。但是作为理论研究者就在于发现问题,判断问题。比如我说的“翻译文学”的话题,你似乎从未考虑过吧!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16 23:59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16 23:51
你能确定你的翻译与你的口气一样大吗?
另外你没有回答我的一个问题,你说的最好的是你的认为,还是翻 ...


我当然很确定。

翻译界是否普遍认可?这个没有必要去了解。

你可以去读读我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 这比其他版本高了一个数量级。

你当然可以提出问题。








作者: 晓晓    时间: 2016-1-17 17:33
也且只有素面朝天的译,有了开始的暗示。其祂人的见不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最好的已死。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20 12:27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6-1-20 12:29 编辑
晓晓 发表于 2016-1-17 17:33
也且只有素面朝天的译,有了开始的暗示。其祂人的见不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最好的已死。


嗯,浇点水,希望他能早点醒过来。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20 12:29
晓晓 发表于 2016-1-17 17:33
也且只有素面朝天的译,有了开始的暗示。其祂人的见不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最好的已死。

我也是比较了网上搜到的作品后才写的。谢谢!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0 13:14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20 12:27
嗯,浇点水,希望他能早点醒过来。


请自重。
作者: 晓晓    时间: 2016-1-20 13:33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20 12:27
嗯,浇点水,希望他能早点醒过来。

嗯,柔润的。
作者: 晓晓    时间: 2016-1-20 19:3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0 13:14
请自重。

叶老师,这儿有点先入为主。我认为他在和我说,有些是柔性的,就不加金属质地,而要以水润之。语言是易生歧义的,于是产生了人人本善,社会却恶了。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0 20:58
晓晓 发表于 2016-1-20 19:33
叶老师,这儿有点先入为主。我认为他在和我说,有些是柔性的,就不加金属质地,而要以水润之。语言是易生 ...

谢谢你。
作者: 晓晓    时间: 2016-1-20 21:2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0 20:58
谢谢你。

问好,谢谢你。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2 01:21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22 05:26 编辑
晓晓 发表于 2016-1-20 21:21
问好,谢谢你。


刚刚看到这位在评论栏那个帖子里对我的攻击。 想建议你去看看。
问候晚安。
作者: 晓晓    时间: 2016-1-25 02:22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2 01:21
刚刚看到这位在评论栏那个帖子里对我的攻击。 想建议你去看看。
问候晚安。

语言的碰撞总会有火星,有人转化电能,有人制造子弹。做动能多好,会让纸飞机飞起来!  早安!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5 02:24
晓晓 发表于 2016-1-25 02:22
语言的碰撞总会有火星,有人转化电能,有人制造子弹。做动能多好,会让纸飞机飞起来!  早安!


那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谢谢你。问候早安。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25 11:43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6-1-25 21:19 编辑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5 02:24
那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谢谢你。问候早安。


对于教养这两个字,你也许要花三五十年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它。因为教养不是被谁说出来的,而是体现出来的。没有学识的人会走向它的另一边,在那个地方能找到你。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5 11:56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25 13:09 编辑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25 11:43
对于教养这两个字,你也许要花三五十年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它。因为教养不是被谁说出来的,而是体现出来的。 ...


你缺乏教养。
此外,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 你在我的一个网络实验观察之中。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25 21:17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5 11:56
你缺乏教养。
此外,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 你在我的一个网络实验观察之中。

你指的是你那种山寨版的“教养”?我的教养是去除你那种山寨版的教养的教养。
你怎么确定你不会是我的实验材料、消耗品?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5 21:19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25 21:17
你指的是你那种山寨版的“教养”?我的教养是去除你那种山寨版的教养的教养。
你怎么确定你不会是我的实 ...

静待你来。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6-1-25 21:36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5 21:19
静待你来。

把我的对话删掉,叫我来吗?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5 21:48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6-1-25 21:36
把我的对话删掉,叫我来吗?

我没有删你的任何东西。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9 00:45
希望你积极地参与翻译。 我刚贴出一首征集英译。 你可以试一试。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18-12-13 11:12
直译只是翻译的基础条件与表现,而“意译”是提高;是创作。对此而言,直译是简单、甚至是偷工减料的半成品,而“意译”需要翻译者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之中去创作的,这也是翻译能够成为文学的前提条件。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18-12-13 11:19
因为过于跟从他种语言的词汇,比如直译的准确,给人更多的是语言的僵硬,缺少了一种被素面朝天网友称为“意译”的内涵。这种翻译的结果,正是被人所说的“诗,就是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的那种结果。


直译只是翻译的基础条件与表现,而“意译”是提高;是创作。对此而言,直译是简单、甚至是偷工减料的半成品,而“意译”需要翻译者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之中去创作的,这也是翻译能够成为文学的前提条件。



赞!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18-12-13 13:02
李世纯 发表于 2018-12-13 11:19
因为过于跟从他种语言的词汇,比如直译的准确,给人更多的是语言的僵硬,缺少了一种被素面朝天网友称为“意 ...

诗歌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诗人的素养和精准的文字理解力。

在准备翻译一首诗歌之前,翻译者不能只是“傻木匠”,随便拿过一首诗歌就翻译!一定要先去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风格,情感,必要的时候还要去参考诗歌评论者们对该诗人及该作品的评价。


只有把这些预备工作做好了,然后才有可能做到“译诗成诗”绝对不能把诗歌翻译成一堆乱七八糟的散乱文字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8-12-15 12:51
李世纯 发表于 2018-12-13 13:02
诗歌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诗人的素养和精准的文字理解力。

在准备翻译一首诗歌之前,翻译者不能只是“傻 ...

谢谢朋友,周末愉快!
作者: 狼夹子    时间: 2022-8-17 19:35
诗歌首先是语言,只有在不同语言无法转换的情形下才会去意译,如果一味意译对原诗是种毁灭,
作者: 好诗好歌    时间: 2022-8-18 16:03
狼夹子 发表于 2022-8-17 19:35
诗歌首先是语言,只有在不同语言无法转换的情形下才会去意译,如果一味意译对原诗是种毁灭,

意译是啥?什么概念?咋理解?想把意译统一共识后,再去讨论诗歌翻译里的各个问题,不然大家量度标准互不兼容,聊不到一块去(衡器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 狼夹子    时间: 2022-8-18 16:17
顾名思义,按原诗的思想大意就其核心内容用汉语组词造句成汉语诗,它会缺乏对应的语言语境转换。由于语言文化习惯不同,有些语言语境无法直接转换,特别是诗歌
作者: 好诗好歌    时间: 2022-8-18 16:28
狼夹子 发表于 2022-8-18 16:17
顾名思义,按原诗的思想大意就其核心内容用汉语组词造句成汉语诗,它会缺乏对应的语言语境转换。由于语言文 ...

,有些语言语境无法直接转换,(语境是啥意思?语境有法也不能转换吧?大家读的要的就是那个语境吧?)
作者: 好诗好歌    时间: 2022-8-18 16:32
好诗好歌 发表于 2022-8-18 16:28
,有些语言语境无法直接转换,(语境是啥意思?语境有法也不能转换吧?大家读的要的就是那个语境吧?)

比如我不认识你,要靠文章文字了解你,天书也不该转换你,大家要的是原装的你(最大化原装的你)
作者: 好诗好歌    时间: 2022-8-18 16:35
把你转换啦,不就是把你像原诗一样毁灭啦?
作者: 好诗好歌    时间: 2022-8-18 16:42
狼夹子 发表于 2022-8-17 19:35
诗歌首先是语言,只有在不同语言无法转换的情形下才会去意译,如果一味意译对原诗是种毁灭,

大家对翻译术语认知不统一,没的聊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