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地父作品)诗人之说(连载55-60) [打印本页]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19 08:48
标题: (地父作品)诗人之说(连载55-60)
56
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是奇丑无比的男人,但他美的“形象”,却近乎美神。
诗是一种形象的艺术。诗人首先要让自已的“形象”先美起来。一个没有“形象”美的人是不配写诗的,也是不配做诗人的。
57
一个诗人的歌唱与一个妇人的嚎啕看似迥异,其实并没多大区别;他们完全不同的行为,都叫“情感的淋漓尽致”和“只能感受的暴风雨”。
诗歌美的张力是人类心灵的活火山。
58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的话。
这句话的含义,好比在正义的法庭不能作伪证,如同在灾难面前不能同流合污和麻木不仁一样。
诗人的良知是纯金,绝不存在“金无足赤”;诗人不是演员、政客,绝不允许装腔作势。
在这里,我给这句话作下补充:这年头,一味地用诗歌粉饰现实、歌舞升平,或者没完没了的风花雪月,等同于犯罪。
59
一个脑瘫患者、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妇,一举成名。她用真情和血泪写出的诗篇,包括她本人,差点被唾沫淹死。
这不是诗歌的悲剧,这是时代的悲剧,这是人性的悲剧。
中国的诟病,早已是洪水猛兽。
弱者的行列中难道就不能出诗人?难道社会的平民就不能跻身诗歌的贵族?
诗人刘年在北京接待女诗人余秀华母女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个晚上,那里是整个世界的核心。”
我理解诗人心中的痛与夸张的理由以及“核心”的内含。他是在纠正这个世界的误区,他是在同情、强调和尊重这个世界的本质。
60
有人为诗人不平,说:“那些为民族、民众、民生思考与呐喊的诗人,是不是更应走到前台来?”
所谓“台前”,读者可顾名思义。
此刻,我只能感谢说此话的先生,不能批评他无知。
历史已经说得太多,无需谁来赘言。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19 08:51
此刻,我只能感谢说此话的先生,不能批评他无知。
历史已经说得太多,无需谁来赘言。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19 08:51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19 08:51
上提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1-19 08:53
诗歌美的张力是人类心灵的活火山。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1-19 08:54
诗人不是演员、政客,绝不允许装腔作势。
在这里,我给这句话作下补充:这年头,一味地用诗歌粉饰现实、歌舞升平,或者没完没了的风花雪月,等同于犯罪。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1-19 08:55
有道理。学习,问好!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19 09:35
感读新作,问候早上好!
作者: 澄清    时间: 2016-1-19 09:47
问好地父   
欣赏了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6-1-19 10:29
品读欣赏,学习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6-1-19 12:01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的话。


说的好!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19 12:03
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是奇丑无比的男人,但他美的“形象”,却近乎美神。
诗是一种形象的艺术。诗人首先要让自已的“形象”先美起来。一个没有“形象”美的人是不配写诗的,也是不配做诗人的。


精彩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19 12:04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的话。
这句话的含义,好比在正义的法庭不能作伪证,如同在灾难面前不能同流合污和麻木不仁一样。
诗人的良知是纯金,绝不存在“金无足赤”;诗人不是演员、政客,绝不允许装腔作势。


诗者,天地之心也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19 12:06
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6-1-19 12:12 编辑

一个脑瘫患者、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妇,一举成名。她用真情和血泪写出的诗篇,包括她本人,差点被唾沫淹死。
这不是诗歌的悲剧,这是时代的悲剧,这是人性的悲剧。
中国的诟病,早已是洪水猛兽。
弱者的行列中难道就不能出诗人?难道社会的平民就不能跻身诗歌的贵族?
诗人刘年在北京接待女诗人余秀华母女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个晚上,那里是整个世界的核心。”
我理解诗人心中的痛与夸张的理由以及“核心”的内含。他是在纠正这个世界的误区,他是在同情、强调和尊重这个世界的本质。



余秀华出来的时候,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她颠覆了传统。。。不过她出名了,她却把中国女诗人列为不堪境地。。。就好比,你还在风花雪月,为爱情铺设浪漫的氛围,她走过来,以一个农妇的口吻说:“爱,就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他”。。。不过时代在发展,诗歌在进步,我个人赞成百花齐放。。。个见。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1-19 12:41
58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的话。
这句话的含义,好比在正义的法庭不能作伪证,如同在灾难面前不能同流合污和麻木不仁一样。
诗人的良知是纯金,绝不存在“金无足赤”;诗人不是演员、政客,绝不允许装腔作势。
在这里,我给这句话作下补充:这年头,一味地用诗歌粉饰现实、歌舞升平,或者没完没了的风花雪月,等同于犯罪。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1-19 12:43
赞同您的观点!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1-19 12:43
学习,问好!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0
康京凌 发表于 2016-1-19 08:51
学习,问好

谢谢康总!早上好!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1
多梦的江南 发表于 2016-1-19 08:55
有道理。学习,问好!

谢谢江南编辑!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1
胡蝶 发表于 2016-1-19 09:35
感读新作,问候早上好!

谢谢胡蝶美编!早上好!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1
澄清 发表于 2016-1-19 09:47
问好地父   
欣赏了

谢谢诗友!早上好!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2
筷子 发表于 2016-1-19 10:29
品读欣赏,学习

谢谢筷子编辑!早上好!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2
鲤鱼风 发表于 2016-1-19 12:01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 ...

谢谢认同!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3
胡蝶 发表于 2016-1-19 12:03
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是奇丑无比的男人,但他美的“形象”,却近乎美神。
诗是一种形象的艺术。诗人首先要让 ...

谢谢认同!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3
胡蝶 发表于 2016-1-19 12:04
“这年头,一个诗人写不出痛感,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撕裂 ...

诗者,天地之心也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7
胡蝶 发表于 2016-1-19 12:06
一个脑瘫患者、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妇,一举成名。她用真情和血泪写出的诗篇,包括她本人,差点被唾沫淹死。
...

“她出名了,她却把中国女诗人列为不堪境地。。。”余秀华只是中国某个阶段的一种现象,不会影响大局,更不会影响广大的女性诗人。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8
胡蝶 发表于 2016-1-19 12:06
一个脑瘫患者、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妇,一举成名。她用真情和血泪写出的诗篇,包括她本人,差点被唾沫淹死。
...

我只是认为中国诗人、特别是中国名诗人在平民中出现,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为此而叫好罢了。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9
翔鹰 发表于 2016-1-19 12:43
赞同您的观点!

谢谢认同!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1-20 08:49
翔鹰 发表于 2016-1-19 12:43
学习,问好!

早上好!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20 09:55
地父 发表于 2016-1-20 08:48
我只是认为中国诗人、特别是中国名诗人在平民中出现,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为此而叫好罢了。

地父老师说得对,值得叫好!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6-1-20 10:49
地父 发表于 2016-1-20 08:42
谢谢认同!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20 12:08
地父 发表于 2016-1-20 08:40
谢谢康总!早上好!

敬茶!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1-20 13:28
一个诗人的歌唱与一个妇人的嚎啕看似迥异,其实并没多大区别;他们完全不同的行为,都叫“情感的淋漓尽致”和“只能感受的暴风雨”。
诗歌美的张力是人类心灵的活火山

地父老师的文字真的很精彩!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1-20 13:29
有人为诗人不平,说:“那些为民族、民众、民生思考与呐喊的诗人,是不是更应走到前台来?”
所谓“台前”,读者可顾名思义。
此刻,我只能感谢说此话的先生,不能批评他无知。
历史已经说得太多,无需谁来赘言。

深刻!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1-20 13:29
问好地父老师!
作者: 木易沉香    时间: 2016-1-20 13:32
我只能感谢说此话的先生,不能批评他无知。
历史已经说得太多,无需谁来赘言。


说的好!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6-1-21 07:42
诗论厚重如山,深邃如海,语言如剑,蓬勃如竹。拜读。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