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5 22:42
标题: “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本帖最后由 刘彦均 于 2012-7-15 22:49 编辑

“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吴元成就“八六大展”答刘彦均问

  刘彦均:问好吴元成老师。河南是个好地方,西峡及西峡诗会更是难忘。感谢您接受我的访问。
  吴元成:谢谢,我会据实回答。
  
  刘彦均:请问“八六大展”的策划及组识者之一徐敬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吴元成:“八六大展”时,我并未见过徐敬亚。最早见面,是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郑州那几年,我、另外一位河南诗人郎毛和他把盏论诗,当然也谈及“八六大展”。再后来,是在2006年黄山“八六大展”20周年纪念诗会上,还有他前几年自深圳到郑州出差,再次相聚。偶尔也有电话联系。在我看来,他是个对诗歌极其虔诚的人,是诗人,更是眼光敏锐的评论家、诗歌活动家,其宏论《崛起的诗群》如今还在我书柜里,和孙绍振、谢冕的两个“崛起”论,是推进和研究中国新诗潮不可绕过的节点。
  
  刘彦均:您如何看待及理解“八六大展”?
  吴元成:它不仅仅是展示,是集结号,更是冲锋号。
  
  刘彦均:“八六大展”对后世的影响?
  吴元成:虽然它因时间紧和联络上的不便,显得不是那么全面和完善,但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大的“诗歌行为”,及其后来因此出版的大展流派作品合集《1986-1988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无疑成为一个时代和这30多年中国新诗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诗歌事件”。它也不仅仅影响和催生了“第三代”诗歌,也为后来者找到了一个坐标系和参照物。
  
  刘彦均:《1986-1988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刊登了您哪首诗?
  吴元成:是《倒立世界》:

  不能和你们相比我没有
  走南闯北的福气
  只是把别进你虔诚里的
  偶像当作玩具并予遗弃
  而我也曾见过一些胳膊
  举过头顶又放下去,见过一些
  哭中的大笑,笑中的哭泣
  见过一些腿站得很直
  另一些却被迫去寻找土地
  见过好多纸帽子绿帽子
  在某一个季节风吹来之后
  倏然飞去
  白日做梦。梦想
  一条红带子勒断呼吸
  在山峰和云朵调笑的时候
  我已泛舟而过
  脚踏彼岸发现
  又一条河流
  横断今天。而世界
  端端正正地
  倒
  立
  
  刘彦均:它写于何时?您是如何走上诗歌道路的?
  吴元成:当是1985年底。中学时开始“顺口溜”,1982年考入河南大学时受老师和师兄孔令更、程光炜、易殿选等影响开始习作,1983年1月公开发表第一首诗歌,3月成为河南大学羽帆诗社第一批社员之一,随后做过副社长和第四任社长。这首《倒立世界》最早就是发表在羽帆诗社的社刊《黄河风》上,不过,“大展”见报时被误植为《堂河风》,呵呵。
  
  刘彦均:您是如何看待“第三代诗人”的?
  吴元成:“第三代诗人”其实多是“校园诗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诗歌因朦胧诗的冲击和欧美诗歌译介风生水起。“第三代诗人”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不少人至今还在写作,甚至是当下诗歌的中坚力量。
  
  刘彦均:您在80年代就开始写诗,成立诗社和诗歌流派,具体请谈谈。
  吴元成:如上所述,河南大学羽帆诗社不是我成立的,我只是个见证者。我只是曾以羽帆诗社为中心,独立发起成立过开封市大中专及中学文学社团联谊会,各校轮流坐庄,开过几次诗会。而至于被“八六大展”冠以“河南三脚猫”之名,我想大概一是因为徐敬亚、姜诗元他们所选用我的诗歌《倒立世界》来自于那期《黄河风》上的专栏《三脚猫》(那是当期《黄河风》的主编黎阳对我和另两位诗友白战海、白书庄即将告别大学的戏谑之称),二是也便于给河南一个“户头”。所以,“大展”上的“三脚猫”不像其他流派有什么宣言和纲领。
  
  刘彦均:我看过一位老师对你的评价:“吴元成是一个消极悲观主义者,但他又是人文状态下的消极悲观主义”。
  吴元成:这应是河南女诗人琳子的话,有其正确的一面。我想,她的意思大约是,我进取心不够,同时对自然生态和自我诗歌的生态都不很满意,试图在人文的背景下去尝试突破。
  
  刘彦均:“吴元成是位行者”,是否与您的诗集《行走》有关联?
  吴元成:这是谁说的?应该有关联。诗集《行走》收录的是我前几年在河南各地漫游和发现诗意的足迹。但要真正做一个无畏而又有知的行者,何其难也!
  
  刘彦均:“‘反流派’就是流派”?
  吴元成:这大约是我前几年在谈到河南80后诗人衣水等人的“性感写作”时说的话。说白了,中国新诗这30多年,朦胧诗、第三代等还似乎可以称作流派,我们还没有真正的流派。流派是个严肃的学术命题,也不应该是诗人自封的。此其一;其二,当我们的诗人,特别是年轻诗人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学习传统并有所扬弃、有所创新的时候,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拥有风格的作品。
  
  刘彦均:在国家提倡文化大国之际,“对于诗人而言,思想永远是个问题”。就此您有什么话要对当下诗人及读者说的?
  吴元成: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就写作而言,没有思考和思想深度,无论其技术层面如何花样翻新,其作品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我说过: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刘彦均:“生活五彩缤纷,诗人不能失语”。请问吴老师当今时代的诗人有话语权吗?言论能自由吗?
  吴元成:话语权的争夺只有依赖作品本身。诗人的言论也就在作品之中了。
  
  刘彦均:您好像曾在湖北生活过?有没有留下难忘的记忆?
  吴元成:因为祖母等至亲都自河南淅川移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早期丹江扣水库库区移民)到湖北荆门、钟祥,6岁时,我被父亲送去呆了几年,那里是鱼米之乡,曾集、沙洋、烟垢、柴湖、石灰桥等地名至今钤印在脑海里。因抢挖茅草根,我无意伤到邻居当地人玩伴的手指;因骑着水牛放牧睡着,中午时分被急于洗澡纳凉的水牛拖入池塘,幸被路人救起……2000年,我曾回到荆门、钟祥,用一周时间拜访7家亲戚,六爷等已经不在人世了。
  
  刘彦均:河南是个好地方,当下诗歌群体状况怎样?你自己呢?
  吴元成:河南号称历史悠久,山水壮美,河南的诗歌生态这些年也有很大的提升,老中青三代诗人同堂,先锋诗歌不断开拓,河南省诗歌学会30年来已成为河南诗人的家园,黄河诗会、西峡诗会已经成为河南诗歌的名片。作为其中一分子,也只有砥砺以进。近几年向草木学习,集中写作了140余首诗歌,总题曰《花木状》,多发在博客和大河诗歌论坛上,被《诗刊》(2011年10月头题)等选发了一些。30年很短,所以今年初编印了64开小册子《30年30首》。诗人永远在路上,期待自己未来的30年。
  
  2012年6月4日星期一
  
  【吴元成简介】:
  吴元成,网名三脚猫、南水北调、天天本报讯等。新浪网、大河网、新华网、红网等有个人博客,大河诗歌论坛版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1962年10月24日生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分水岭村。幼年曾长于湖北省荆门市乡下。1982年由民师考入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郑州工作,长期从事新闻出版业。
  1983年以来,先后有作品入选《1986-1988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河南新文学大系》、《河南文苑英华•诗歌卷》、《青年诗选》等。诗歌《让我们去大漠》入选全国中学生诗歌读本《新诗选读》。先后出版诗集《嚎叫与谈说》(1986年,中原青年诗丛)、诗集《目击》(1999年,作家出版社)、长诗《人•鬼•神》(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诗集《行走》(2009年,河南文艺出版社)、诗集《30年30首》(2012,中原诗风第一辑)。出版报告文学与新闻作品选《新闻实践与探索》(200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长篇小说《移民》之部分章节在大河网和《牡丹》发表。写作过评论、散文、电视剧剧本、电视片脚本和人物传记等。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7-15 23:24
祝贺八六大展诗人访谈栏目上线!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5 23:42
本帖最后由 刘彦均 于 2012-7-16 20:33 编辑

问好韩庆成老师
您的支持
我的动力

相信“八六大展”诗人访谈在您及李亚伟老师徐敬亚老师的指导下会越来越好
同时也欢迎所有的文坛之友光顾这个最值得关注的栏目
个中不足将会在以后的访谈里得到改进

最后刘彦均给大家鞠躬了
天气炎热,大家要照顾好自己啊~

如果你参与了”八六大展“请与我们联系,如果你知悉参加过”八六大展“的诗人情况请与我们联系,感谢了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7-15 23:46
建议今后访谈内容可以再丰富些。{:soso_e181:}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5 23:48
是的
刚开始不大胆
作者: 里海    时间: 2012-7-15 23:52
祝贺新栏目开张。{:soso_e163:}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5 23:53
里海 发表于 2012-7-15 23:52
祝贺新栏目开张。

感谢关注

意见,观点,点评
本人一并收取

呵呵,问好
作者: 里海    时间: 2012-7-16 09:05
诗人永远在路上,期待自己未来的30年。{:soso_e163:}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2-7-16 09:06
祝贺!期待精彩迭出。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7-16 11:08
祝贺栏目开展
作者: npivbzrw    时间: 2012-7-16 14: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15:44
就写作而言,没有思考和思想深度,无论其技术层面如何花样翻新,其作品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我说过: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soso_e163:}{:soso_e142:}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15:44
“就写作而言,没有思考和思想深度,无论其技术层面如何花样翻新,其作品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我说过: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
{:soso_e163:}{:soso_e142:}
作者: 萧清    时间: 2012-7-16 16:55
写诗应该是一个充满虔诚、敬畏的过程,如果诗歌创作是诗人的宗教的话,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精神领域的冒险。没思想,没原创,就不去下笔,应该成为每一位诗人的写作规范。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8:49
里海 发表于 2012-7-16 09:05
诗人永远在路上,期待自己未来的30年。

诗人永远在路上,你的支持将永远存在我心里。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8:49
纪开芹 发表于 2012-7-16 09:06
祝贺!期待精彩迭出。

感谢支持,敬请关注。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8:50
望秦 发表于 2012-7-16 11:08
祝贺栏目开展

欢迎捧场。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8:52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7-16 15:44
就写作而言,没有思考和思想深度,无论其技术层面如何花样翻新,其作品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我说过:不创新 ...

问好老师,以后的日子请多指导。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8:54
萧清 发表于 2012-7-16 16:55
写诗应该是一个充满虔诚、敬畏的过程,如果诗歌创作是诗人的宗教的话,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精神领域的冒险。 ...

同意您的意见
希望您的这种思想能够传承
精神共大家分享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7-16 19:31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18:50
欢迎捧场。

嗯,这是个好栏目,到时定会多来学习的,问候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19:56
这还需要感谢本网鼎力支持
以及大家共同努力

朋友,远握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2-7-16 20:43
学习/问好...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20:48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18:52
问好老师,以后的日子请多指导。

我只能在此虚心学习!问好主持人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20:50
严家威 发表于 2012-7-16 20:43
学习/问好...

感谢严家威 老师
还请常来指导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20:51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7-16 20:48
我只能在此虚心学习!问好主持人

问好大安尧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20:53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20:51
问好大安尧

本家怎么不要我的姓啦?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2-7-16 20:53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20:50
感谢严家威 老师
还请常来指导

看到河南的觉得很亲切...网上也与吴会长见过..你辛苦了.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20:55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7-16 20:53
本家怎么不要我的姓啦?

真是对不起
我想都是本家吗
所以就省略了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20:56
严家威 发表于 2012-7-16 20:53
看到河南的觉得很亲切...网上也与吴会长见过..你辛苦了.

问好老师
这是我应该做的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20:57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20:55
真是对不起
我想都是本家吗
所以就省略了

没什么!只是找个玩笑开!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6 21:17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7-16 20:57
没什么!只是找个玩笑开!

不说不笑不热闹

还请多支持多包涵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6 21:20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6 21:17
不说不笑不热闹

还请多支持多包涵

那是那是!我也采访一下你:请问你采访的对象都是面谈的吗?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16 21:36
问好彦均{:soso_e181:}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2-7-16 22:45
祝贺!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7 18:20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7-16 21:36
问好彦均

此地见到山城子老师倍感亲切
问好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7 18:20
肖振中 发表于 2012-7-16 22:45
祝贺!

欢迎指出个中的不足

远握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7 18:22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7-16 21:20
那是那是!我也采访一下你:请问你采访的对象都是面谈的吗?

问好大安刘尧
不知你是否吃过晚饭,如果没吃,我请客可好~快点啊,七点以前不见不散~

关于你说采访对象是不是面谈
我的回答是现在网络很方便,通讯也方便,交通更方便
所以我们的访谈哪种方式方便就会采用哪种方式
不知这种回答能否让你满意,一家子~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7-17 19:06
很有意义的栏目。
支持。祝贺!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7-17 20:12
刘彦均 发表于 2012-7-17 18:22
问好大安刘尧
不知你是否吃过晚饭,如果没吃,我请客可好~快点啊,七点以前不见不散~

很满意,特满意,非常满意,十分满意,贼满意、、、、、、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7-18 20:02
《八六大展诗人访谈 》大手笔。
作者: 素手    时间: 2012-7-18 23:01
吴元成的诗歌有的非常喜欢
做过短评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9 14:13
埙羽 发表于 2012-7-18 20:02
《八六大展诗人访谈 》大手笔。

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 刘彦均    时间: 2012-7-19 14:14
素手 发表于 2012-7-18 23:01
吴元成的诗歌有的非常喜欢
做过短评

问好

感谢关注
作者: 谷外美琳楓    时间: 2012-10-11 2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指尖的青春    时间: 2012-12-27 15: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