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死亡新奥义(3)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成德
时间:
2016-1-27 14:59
标题:
死亡新奥义(3)
死亡新奥义(3)
——回答:欧阳江河《诗歌和伟大的诗人永远不死》
独立哲学家 陈亚平
(续前)
我前面讨论海德格尔此在、死亡问题所引出的澄清死亡诸论的说明,我用我的生异与显异论处境,来担保我对死亡的“有”这个整体存在者的诸反思。
以下列论区展开。
1.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此在,我认为应该是以运动和转变的无自体的东西,而不是显与隐、形与虚的单极规定。这样,作为此在的人来说,死亡,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成论意义上显异的必能性,成为中介质态的过渡的东西,而它先在于生物学意义的终极尺度。
我是想说:死亡以终止的方式,展开着终止本身所开始的东西,这个东西,它能终止着终止本身。而这,正是一种主导着结构同时又消解了结构、再续结构的永续流向。
2. 我提示,死亡那种此在生存的表象世界的有限,就存在于死亡自己那无表象世界的绝对虚无中,而这个绝对的虚无,既是我思,又是为我思奠基的死亡本身。但却它是,促使着虚无,要存在着的一种存在的样式。
这样,死亡就促成了自己超越自己的本质。这个本质,让死亡,不再是我思有限时空维度的、片面实有形式的一种终止的存在论意义。而是没有固定的一种展显出的异变的状态。我想问,此在如果向着自身制造这种超越,那此在的死亡能不能也向着自身制造这种超越?
3. 我猜,对死亡的恐来源于对“此在在死亡中的‘向终结存在’”的终端性在世的恐惧,本质上是人这一此在,对“无”处境之上的虚空的恐惧。此在-人对死亡带来的虚无的恐惧,是因为人把死亡变成必能的自我虚有化、乌有化、空无话、无存化、无复化,并以永远不再、永远不复、永远不是的暂时在世的方式。
生者求不死的本能,起源于对虚无的抗拒。因为,虚无是以不断从存在的东西中相脱离的方式而另行存在的东西。而恰恰,生者没有被死亡虚无过,所以,生者留念生命的实有化。我想问,我们以生的单极来讨论死的单极,会不会不公平?而这个答案,我们无论生与死,都得不到。
所以,我只能自明地直观地对造化本身说:生的快乐寓于死的快乐结构之中。
造化是公平的!
我再重申,人的此在虽然有终结,但生成的存在就没有终结。生成所成为的这个显异,是显异本身必定要超越自己之外的、预先决定自己未成为的自为。也就是,在显异的自我之后再生成为其新的显异的东西,显异的自我显现成:显异向着显异本身所超越的场在。
人的此在终结的范围,永远处在生成的存在无终结的范围之中。这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成分。这样,死亡就有可能,以借来的死的形式,匿踪于自由的再存形式中。
4.我在此表示,死亡是以万物为尺度,是因为死亡解构了人这一此在的万物尺度制定者,连人都在死亡的尺度处境之内。哪怕人这一此在也有某种它所能是、所将是的东西不确定着。然而,这一切说法,都是在生者的我思范围中。
死者对死亡本身的说法与显示,不管宗教,诗尺度,哲学维向,死亡生物学学科含义都不能提供出来。如果死亡本身,在它的存在方式中,把它自己以超死亡的样子提供出来。那不知,这是死亡本身的死亡,还是人的死亡。显见,人,却又是以死亡为尺度的我思死亡尺度的此在者。通常表面上看,这个此在,既展显死亡,生产死亡;又被死亡所限制。但,死亡,正是以限制我思那种在世的样态,并以一种生者均未知的、不确定的虚无的完整性,进入了我思范围之外的死亡处境。
5. 我研探认为,人这一此在,如果能够在生存论意义上不死,而保持绝对的在存,那人也就不是现身的机体的在世了,而仅仅是我思的精神的在世。精神的永恒,与死亡的机体现实的去世,既有联系,也没有联系。精神的永恒,是人这个机体现实中源出的。但是,如果说精神的永恒,完全不是由此的我思的、经验范围把握的那种自存,那么,精神的自在之物,就不需要此在的可经验性,而独立在人的有限存在之外了。
若是这样,欧阳江河“诗歌和伟大的诗人永远不死”这句话就有支撑。但是,当死亡的尺度决定着人的生物学含义或机体界限的时候,原则上,精神只有作为匿踪的、去己的、显异的存在的根本质态(道),才有可能不在生物学含义的死亡尺度之内,而永远地有常、在存、场在。在人的死亡中,此在没有了,存在却还在暂存着,并且以虚无的此在,而继续进行着变化的、过程生异中的、却是实在的存在。这里说的“存在”,包含了以言语为现身的语言-思的存在者。这就是我对欧阳江河“诗歌和伟大的诗人永远不死”这句话的解答。
6. 我阐明,人对死亡的所谓先行体验,实际上是在超出单个人的普遍性之上进行的。人们在普遍的他者之间,相互看别人的死,貌似获得了死的经验。但本质上,死亡发生的给定只限于死亡本身,外围中的未死者永远不可获得。既然未死者永远不可获得死亡本身,包括经验。那么,死亡的实与虚,形与态,变与替,完全有可能是处于与未死者我思相反的界面。
比如,死亡使人的生物性生命中止,但这一中止,只实现了生物意义之一的死亡的现成性,而并没有展显出,死亡没有现成出现的、当下人类还未知的非现成状态。
7.如果我把死亡,作为一种存在者的并且向一种存在而存在,那么,我就可以说,死亡完全不是向着我思的终止性的终结而存在,而恰恰是死亡向着死亡自己的存在而存在。这样,说明或释义死亡向自己的存在而存在的方式和或能性,就有很多了。比如,没有受“终结”和“尚未”约束的卡-丘空间时间的此在,没有受“现成”约束而生成着的拓扑范畴空间等等。
8.海德格尔说的“向死的自由”,一方面包含“此在是被抛境况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自由”始终是此在的。
但我探索认为,如果不是生成论意义上的自由,那么,此在的死亡所向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面向了自由。最多是生物学死亡论意义上面向的、生者非经验过的想象出的自由。真正的死亡面向自由的意义,我理解只能是在:自由本质地属于,不是自身的续异的境况中。
因此,死亡的自由只能在此在所向的范围之外,作为纯存在的不是自身的续异的境况,话句话说就是,自己不是自己的永续情形。
2016年1月27日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6-1-31 17:53
理解死亡,感悟生命真谛。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1-31 22:16
一个人死亡,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都同时不存在了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1-31 22:18
诗歌能流传,思想能流传,生命却不能流传。
作者:
智者见智
时间:
2016-2-3 06:41
学习,祝福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6-2-4 11:0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1-31 17:18
诗歌能流传,思想能流传,生命却不能流传。
能啊。。。。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2-4 13:40
问好大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