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见梅,和凡念一起【散文诗组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田间布衣    时间: 2016-3-7 06:30
标题: 见梅,和凡念一起【散文诗组章】
         见梅,和凡念一起(散文诗)

         ————赠项梅

        作者:田间布衣  
   一、
   对于梅,我总是满怀敬意。如同对菊花、对稗草、对刻骨铭心的爱……
   仿佛是宿命的约定,期待了三生,穿越了万水千山,我方与一朵梅,悠然邂逅。
   我没有携带匆匆的行色;没有怀揣落寂的心情;没有心存浓郁的相思。
   我只是在纷纷雪絮中,梅溢出的一抹清香里,拾捡惶惶岁月里遗失的真念。
   当时的风真大,雪花漫天飞舞。
   一朵梅,静静开在苍莽岁月中,默默经历风雪侵蚀,依然妩媚晶莹,如同空中一朵雪花。
   面对一朵梅,寄托有什么不该?祝福有什么不该?
   梅开。梅落。雪凝。雪化。有多少真相,已烂在泥里?有多少信念,已裹在风中?
   对于梅的往事,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思忖?
   我看不见惶惶岁月的无穷,却看见一朵怒放的梅,让大雪飞舞的寒冬生动起来。
   寒冬,因梅而变得清澈、温润、妩媚、
  
   二、
   北风呼啸。雪花缠绕。
   这个季节,许多事物,在密集的寒冷里,选择撤退。
   暗暗期许:如果能躲过寒冬的侵袭,就能躲过宿命里的噩梦,用体内残存的善念,止住生命轮回的阵痛。
   这一刻,梅若选择避匿,或许更明智,更适宜,抑或更解风情世故。但是,梅不。
   梅任性的坚守出不合适宜,把一生接近矫情的虚伪,揉成一抹清香。
   一反常态乘凌厉的寒风,从三千年的《诗经》中,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穿过明清狼烟;造访了深冬的冷酷。
   在庭院、墙角、道旁、荒野——让蕊,素瓣掩香。让朵,团玉娇羞。让枝,横斜清瘦;让我,将心交付。
   絮雪埋径。
   这一段路,就在凛冽的寒风和飞舞的雪花之间,向前延伸。
   有谁,能穿过它,把世事的消长看淡?把生命的真意禅悟?
   穿过这条路,就能看到一朵梅,在苦寒中,抱守一片宁静,抱守一节与世无争的高雅,任红尘纷呈的浮华,悄悄将自己疏离。
   那些风雪中的苦乐年华,演绎着生命最初的乐章。
   此时,生命秘而不宣的真谛被打开,就有一抹清香,扑面而来。就有在冽冷中闪动的红,熏熏然,招呼来去的风,用清韵,抒写远走的真情。
  
   三、
   越走进梅的内心,就看见越多的灰色云朵儿,贴在冬天的脸上。
   这一季,蜂蝶,不再与百花说爱。
   我赶上了一段絮雪掩埋的路,不得不两手交叠,抱紧双肩,就像抱紧内心存留的温暖;抱紧生命里将要暗下去的火焰,看一朵梅,在晶莹的雪花里,且孤,且香,不输一节傲骨。
   梅,用一抹清香扶起的雪花,别具一格。
   于是,所有的俗念,都被寒风紧紧抱住,被雪花紧紧按住,冬天就有了别开生面的鲜嫩,充满鲜活饱满的信仰,芬芳了雪中积攒下的这清香。
   旁若无人,看一朵梅开,我身子微前倾,不低吟“寂寞开无主”,不高蹈“不须禅板共金樽”,只有相拥的欲望。
   不提春风;不提桃李;不提微雨杏花和梦境,梅一生的禅香,正用最简洁的韵味,缓缓注入我的灵魂,让我有足够的硬度,支撑脆弱的心。
   在雪花与梅香里,我解开衣衫,拥抱这风雪中的相见欢。
   旁若无人,看一朵梅,在风雪里抒情,不怕被雪覆盖,不怕被风摧折,只要有一个人能懂,其它的都是多余。
   我的心,已被梅融化。
   意念和直觉告诉我:有一朵,正在我小小的肋骨间盛开,引我注目,被我赞美。
  
   四、
   梅说:我不缺人欣赏,缺的是安宁。
   人说:我不缺花,缺的是山清水秀。
   其实,心若与花相依,自然就有山清水秀的雅韵,就有了灵性。
   学梅的模样,在凛冽寒风中,在堪堪红尘下,梅开,我心也开。
   用生命最明媚的部分,与苦寒缠绕,与雪花共舞,修复生命呆板的表情。
   我知道:敢于苦寒合唱,与雪共舞的花,内心一定是锦绣的,满眼一定是含情的。
   纵使浑身结满生活馈赠的痂,也会主动向命运示好,并报之以笑。
   一朵梅,随风而开。一朵梅,应雪而落。开落之间,就有梦,在苦寒中张开晶莹的翅膀飞翔。
   这个梦,淡泊了某些人的欲念;淡泊了某个时代的尘埃;淡薄了无常人间的阴霾。
   面对一朵梅,如果我不能把懦弱与苦痛消失殆尽,那么我至少也该尽我所能,不再跟苦痛纠缠不清。不然,我会沉溺在梦魇的咒语中,让苦痛带着我,在尘世中,到处招摇。
   你说,除了对梅满怀敬意,我还能感受什么?
  
作者: 紫竹心    时间: 2016-3-7 07:32
与梅歌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07:59
仿佛是宿命的约定,期待了三生,穿越了万水千山,我方与一朵梅,悠然邂逅。
   我没有携带匆匆的行色;没有怀揣落寂的心情;没有心存浓郁的相思。
   我只是在纷纷雪絮中,梅溢出的一抹清香里,拾捡惶惶岁月里遗失的真念。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07:59
这一段路,就在凛冽的寒风和飞舞的雪花之间,向前延伸。
   有谁,能穿过它,把世事的消长看淡?把生命的真意禅悟?
   穿过这条路,就能看到一朵梅,在苦寒中,抱守一片宁静,抱守一节与世无争的高雅,任红尘纷呈的浮华,悄悄将自己疏离。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08:00
用生命最明媚的部分,与苦寒缠绕,与雪花共舞,修复生命呆板的表情。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08:00
敞亮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08:01
赏赞
作者: 三生石    时间: 2016-3-7 08:10
梅说:我不缺人欣赏,缺的是安宁。
人说:我不缺花,缺的是山清水秀。

欣赏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3-7 08:42
面对一朵梅,如果我不能把懦弱与苦痛消失殆尽,那么我至少也该尽我所能,不再跟苦痛纠缠不清。不然,我会沉溺在梦魇的咒语中,让苦痛带着我,在尘世中,到处招摇。
   你说,除了对梅满怀敬意,我还能感受什么?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3-7 08:42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3-7 08:42
上提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3-7 10:26
梅开。梅落。雪凝。雪化。有多少真相,已烂在泥里?有多少信念,已裹在风中?
   对于梅的往事,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思忖?
   我看不见惶惶岁月的无穷,却看见一朵怒放的梅,让大雪飞舞的寒冬生动起来。
   寒冬,因梅而变得清澈、温润、妩媚、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3-7 10:27
梅说:我不缺人欣赏,缺的是安宁。
   人说:我不缺花,缺的是山清水秀。
   其实,心若与花相依,自然就有山清水秀的雅韵,就有了灵性。
   学梅的模样,在凛冽寒风中,在堪堪红尘下,梅开,我心也开。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3-7 10:28
清丽典雅,婉约含蓄。欣赏问好!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3-7 10:58
情景交融!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3-7 10:58
学习优美哲思的佳作!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3-7 10:58
问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6-3-7 14:46
欣赏问好!
作者: 田间布衣    时间: 2016-3-7 19:08
谢谢所有的编辑和主持人老师,你们辛苦了,敬茶!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6-3-7 19:12
来欣赏学习布衣 老师精彩

作者: 田间布衣    时间: 2016-3-7 19:15
陈中明 发表于 2016-3-7 19:12
来欣赏学习布衣 老师精彩

谢谢陈老师,瞎掰,还望多多指教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3-7 22:05
一、
   对于梅,我总是满怀敬意。如同对菊花、对稗草、对刻骨铭心的爱……
   仿佛是宿命的约定,期待了三生,穿越了万水千山,我方与一朵梅,悠然邂逅。
   我没有携带匆匆的行色;没有怀揣落寂的心情;没有心存浓郁的相思。
   我只是在纷纷雪絮中,梅溢出的一抹清香里,拾捡惶惶岁月里遗失的真念。
   当时的风真大,雪花漫天飞舞。
   一朵梅,静静开在苍莽岁月中,默默经历风雪侵蚀,依然妩媚晶莹,如同空中一朵雪花。
   面对一朵梅,寄托有什么不该?祝福有什么不该?
   梅开。梅落。雪凝。雪化。有多少真相,已烂在泥里?有多少信念,已裹在风中?
   对于梅的往事,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思忖?
   我看不见惶惶岁月的无穷,却看见一朵怒放的梅,让大雪飞舞的寒冬生动起来。
   寒冬,因梅而变得清澈、温润、妩媚、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3-7 22:05
学习,问好!
作者: 田间布衣    时间: 2016-3-8 21:50
张生祥 发表于 2016-3-7 22:05
学习,问好!

谢谢张老师!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3-8 22:40
田间布衣 发表于 2016-3-8 21:50
谢谢张老师!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3-9 08:35
一段路,就在凛冽的寒风和飞舞的雪花之间,向前延伸。
   有谁,能穿过它,把世事的消长看淡?把生命的真意禅悟?
   穿过这条路,就能看到一朵梅,在苦寒中,抱守一片宁静,抱守一节与世无争的高雅,任红尘纷呈的浮华,悄悄将自己疏离。
   那些风雪中的苦乐年华,演绎着生命最初的乐章。

心灵演绎的梅之歌!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3-9 08:35
提读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