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与歌的意外之旅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6-3-25 09:26
标题: 诗与歌的意外之旅
诗与歌的意外之旅 

  据四川日报2016年03月25日  □常雄飞  综艺在这两年相当强势,强势得想“综”谁“综”谁,要“综”什么“综”什么。娱乐圈的各位更是必须十八般武艺都要会,父母妻儿全曝光。终于,《诗歌之王》来了,综艺的触角伸到了天生和综艺格格不入的领域——诗歌。令人意外的是,诗与歌的这次结合,成了让阳春白雪飘入寻常家的春风,成了让流行音乐再绽生命力的琴键。这趟意外之旅收获颇丰。

  《诗歌之王》筹备的时候,栏目组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让大家觉得这是一档有可看性的周末综艺节目,同时又不能对诗人诗歌有丝毫的调侃和消费。诗与歌的结合自古就存在,但把诗歌和综艺节目结合却是没有先例的。习惯了综艺比赛淘汰的歌手们必须每周拿出原创新歌,这还真不是普通偶像敢接下来的挑战。习惯了躲在文字后面的诗人必须面对镜头、面对点评、面对淘汰,这也不是诗人容易接受的。

  按制作人韩骄子的说法,将诗歌引进综艺节目是一次冒险,如果做得不纯粹,聪明的观众一眼就能分辨,这档节目是不是有诚意,是不是拿诗歌当噱头。尊重文化、尊重诗人,是节目组策划之初就确定的基调。在诗的文化力量之下,大家担心的综艺化、娱乐化并没有出现。“诗人都是往里走的,诗人习惯躲起来。”这是很多诗人参加《诗歌之王》的顾虑,也是节目组邀请诗人的一大难题。当节目开机之后,诗人战战兢兢地走上了前台,效果却意外的好。

  度过了开始两期节目的拘谨之后,不管是资深的李笠、梁芒还是年轻的仲尼、宇文珏,都展示出自己作为诗人的魅力和特色。逐渐,诗人们爱上了这种表现形式,并且开始加入歌曲的演绎当中。李笠的吟诵让黄龄的歌曲有了沧桑的痕迹;仲尼的配唱让曾静玟的音乐多了浪漫情调;梁芒的四川话说唱让周晓鸥的摇滚多了干脆和力量……原来诗人玩儿起来,可以比歌手更“嗨”。无形之中,他们完成了诗歌圈子的一次营销路演,诗歌可以怎样?诗人可以怎样?这些看上去曾经显得壁垒的话题,开始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讨论。

  其实,诗歌圈并不是小众圈子,全国爱好诗歌、写诗的人数非常多。但是诗歌圈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和圈外人的鸿沟常常造成不少误解——“他们写的是什么?他们吟的又是什么?”《诗歌之王》通过电视这个平台,在展示诗歌文化的同时,也拉近了诗人和大众的距离。几位参加节目的诗人,在长达13期的节目中,和大家讲了不少自己的故事,交流了很多创作的心得和技巧。观众意外发现,原来诗人可以是长者兄弟,可以是帅哥美女,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身边任何一个心中存留着诗意的人。

  “你们说诗歌要拯救?我要说流行音乐才需要拯救。”《诗歌之王》音乐总监刘天健去世前曾这样说。打开手机,QQ音乐、虾米音乐、酷狗音乐、百度音乐……大家获取音乐的方式越来越简单。打开电视,《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最美和声》《快乐男声》……数都数不过来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撑起了流行乐坛浮夸的繁华。刘天健却令人意外地发出了拯救流行音乐的声音。

  由于音乐市场萎缩,华语音乐原创性越来越差,投机赚快钱的快餐音乐越来越多,最终可能毁了这个市场。多年来,很多音乐人、音乐节目都在探索流行音乐的发展,《诗歌之王》这样一档实验性很强的节目也许能摸索出一些门路。音乐的一切发展都应该在原创的基础上,老是翻唱经典老歌行不通。《诗歌之王》录制结束之后,诞生90首原创音乐,每个歌手都可能出一张很有品质的音乐专辑,这是其他节目没法带给歌手的收获。

  《诗歌之王》并不是把诗歌唱出来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篇幅记录诗人和歌手磨合创作的过程,记录诗人创作诗歌的情绪和故事,希望多角度呈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节目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关注诗歌,你不一定要写诗,不一定要买诗集,但你不能忘记诗歌的存在。把诗歌以创新的形式唱出来,也是为了让更多观众觉得,诗歌其实不那么高高在上,可以是大众的,也可以有一点点娱乐性。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诗歌不只心里的白雪,还有盐和炊烟的街市。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