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浅评张三醉诗歌《月坛北小街》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09:55
标题: 浅评张三醉诗歌《月坛北小街》
本帖最后由 江城一帆 于 2016-4-14 13:55 编辑

中诗作品研讨会2016年第2期(总第14):张三醉诗歌十首之《月坛北小街》

                                             
月坛北小街

文/张三醉



在高楼与高楼之间

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窗口

月坛北小街——

就是月坛北边的一条小街

淹埋在高楼的窗口之外

成一刹那的混沌



我是要去朝祭月坛的

可我现在北小街上

我想往南啊——

声音却从四面楼群

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窗口中

把我雕塑成一尊茫然



我用声音将头颅砍下来

把身躯竖成一支香

在前行的路上焚祭

拎起头颅,我继续往南


诗的题目:月坛北小街。1,月坛北小街。2,月坛/北小街。3,月坛北/小街。就是一个很小的地名,一条小街。诗的题目是诗的纲,诗的眼。往往通过题目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是读一首诗的切入点。作为一个倡导新写实主义诗歌的诗人来讲,这首诗从诗的题目来理解就是还原一个生活场景,即月坛北小街。通过一个活生生的场景来还原生活的本质,进而高度凝练成诗意的表达。那么接下来诗歌的在场感,思想性就是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了。

第一节,讲的就是一条小街,一条在月坛北面的小街,小街的两旁高楼林立。大有把小街淹没之像,给人一种视觉压迫感,同时通过混沌一词给人以小街乱糟糟之像。前面四句叙述,后面2句是视觉触觉感知. 在高楼与高楼之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窗口——/高楼实写,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窗口虚写。作者刻意造境,以达震惊性体验。但有故弄玄虚,玩弄文字,数字之嫌,有悖写实主义的主张。

第二节,讲的是在北小街上往南行走去朝祭月坛,却不知是因为交通堵塞了还是迷路了或者其它的原因吧,像是走不动了,我想往南啊——/声音却从四面楼群/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窗口中/把我雕塑成一尊茫然/。像是回音壁,又像是电波一样干扰大脑,总之还是茫然,像呆如木鸡。由景入心的描写,又是一次震惊性体验,继续故弄玄虚。

第三节就不仅仅是震惊性体验了,简直到了闻所未闻,骇人听闻的地步。声音砍下自己的头颅,身体竖成一支香,还没死,拎起头颅,继续往南走。全诗到此戛然而止。 堪比玄幻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结一下:第一节因为逼仄,因为压迫,造成思想一刹那的混沌,精神开始出了点小问题。第二节,因为交通堵塞或者迷路了或者其它的原因,呆若茫然,精神问题趋向严重了。
第三节,神经病开始发作,但看似神经错乱,其实头脑异常地清醒,没有迷路,没有迷茫,拎起头颅,继续坚定地往南。到此,整首诗的思想性就凸显出来了,前2节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虚实组合,心理刻画来精心铺排,精心造境,第三节厚积而薄发,表现的大胆,夸张,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转化,带给人以震惊性体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境况的不满。 那种发自心底的无奈,无助和呐喊声强烈地感染着我们,值得我们同情。同时作者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想说的是,意象是为意境服务的,最高的境界是自然镶嵌而无形。而这首诗的意像显然是刻意的,人造的,结果是不仅造成晦涩难懂,且有故弄玄虚之嫌,读起来感觉拧巴,别扭,不自然通达,我想诗人当时诗写的心情也是拧巴的吧。诗技不在于炫耀技巧本身,而在于能够准确,合理地表达诗中的意象和意指,让读者能够充分地去理解而达到共鸣。诗到底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写,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此种场合写诗评搞不好是要得罪人的,无异于在众仙面前班门弄斧,而我这人又不会讲违心的话,本想避之,奈何清泉老师热情相邀,遵从之。以上仅为个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三醉君见谅!
作者: 鲁二顺    时间: 2016-4-14 14: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6-4-14 16:11
来读,问好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17:28
鲁二顺 发表于 2016-4-14 14:37
就为你说真话,也得点个赞!

谢谢兄弟来读,说假话我难受,说不出口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17:28
筷子 发表于 2016-4-14 16:11
来读,问好

谢谢兄弟来读,喝茶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17:28
筷子 发表于 2016-4-14 16:11
来读,问好

谢谢兄弟来读,喝茶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4-14 17:42





治病救诗

1.        问诊:请问何谓诗?  《月坛北小街》这一篇是诗吗?为什么?请说说它是诗的理由。
2.        诊断:这是一篇无韵的文字。不是诗。理由是没有韵律。无韵非诗。因为中华民族的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文体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是这个样子的是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诗。
3.        处方:1.进行两化改造。即通过韵律化精简化的两化改造,使其成为新韵体诗。新韵诗体是中国特色新诗体。2.可归于散文诗。散文诗不是散文也不是诗。却胜于散文胜于诗。何乐而不为。
医嘱:中国现代新诗分两种。一是有韵诗,即新韵诗。新韵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二是无韵自由诗。无韵自由诗不是诗。它自由无度,只追求诗意,不求诗体。像似没有附体的游魂。忘诗忘韵忘祖忘族,生下来就死了,不是诗了。无韵非诗早已死在二十世纪,却还在二十一世纪里发臭。继续毒害着青少年下一代。千万不可无视无韵诗人连连自杀的警示。中国青少年诗爱者应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无韵非诗的泛滥。消除无韵非诗鼓吹者的流毒。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重阳JM)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17:59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4-14 17:42
治病救诗

1.        问诊:请问何谓诗?  《月坛北小街》这一篇是诗吗?为什么?请说说它是诗的理由 ...

谢谢诗医生前来指导工作,喝茶,鉴于你对诗方向所作的努力,评为主任诗医生,继续向教授努力
你开的处方我会认真对待,问好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4-14 18:01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4-14 17:59
谢谢诗医生前来指导工作,喝茶,鉴于你对诗方向所作的努力,评为主任诗医生,继续向教授努力
你开的处方 ...




谢谢! (, 下载次数: 0)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14 18:02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4-14 18:01
谢谢!

不谢,多来串门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4-15 16:04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4-14 18:02
不谢,多来串门

探讨,交流。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6-4-15 18:41
这首诗的意像显然是刻意的,人造的,结果是不仅造成晦涩难懂,且有故弄玄虚之嫌,读起来感觉拧巴,别扭,不自然通达,我想诗人当时诗写的心情也是拧巴的吧。诗技不在于炫耀技巧本身,而在于能够准确,合理地表达诗中的意象和意指,让读者能够充分地去理解而达到共鸣。诗到底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写,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深有同感!诗本自然成。勉强为之,不断挖掘,就容易造成此类问题,让读者没有回头路可走,唯有上当、浪费时间之感,无法企及通过读诗而陶冶情操之目的。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6-4-17 20:08
支持细读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5 17:24
邓文星 发表于 2016-4-15 18:41
这首诗的意像显然是刻意的,人造的,结果是不仅造成晦涩难懂,且有故弄玄虚之嫌,读起来感觉拧巴,别扭,不 ...

言之有理,握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5 17:2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6-4-17 20:08
支持细读

谢谢张教授支持鼓励,敬茶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8 17:57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4-15 16:04
探讨,交流。

好的,握
作者: 绿溪    时间: 2016-4-28 18:36
我用声音将头颅砍下来

把身躯竖成一支香

在前行的路上焚祭

拎起头颅,我继续往南

——用自身作供体,只为寻找一条归路?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9 17:33
绿溪 发表于 2016-4-28 18:36
我用声音将头颅砍下来

把身躯竖成一支香

用自身作供体就能寻找一条归路?
作者: 绿溪    时间: 2016-4-29 17:41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4-29 17:33
用自身作供体就能寻找一条归路?

我问你,你问我
这里,还能问谁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9 17:44
绿溪 发表于 2016-4-29 17:41
我问你,你问我
这里,还能问谁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9 17:46
本帖最后由 江城一帆 于 2016-4-29 17:47 编辑
绿溪 发表于 2016-4-28 18:36
我用声音将头颅砍下来

把身躯竖成一支香


只是一种情绪的极端宣泄罢了,就当是疯语吧
作者: 绿溪    时间: 2016-4-29 17:49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4-29 17:46
只是一种情绪的极端宣泄罢了

人在走徒无路万般无奈时,就开始般出信仰来信一信。兴许管用。对不对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4-29 17:57
绿溪 发表于 2016-4-29 17:49
人在走徒无路万般无奈时,就开始般出信仰来信一信。兴许管用。对不对

信仰是道,是光,是活着的盼望,是死后的极乐,人在走投无路时它就是可以依靠的肩膀啊
作者: 绿溪    时间: 2016-4-29 18:02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4-29 17:57
信仰是道,是光,是活着的盼望,是死后的极乐,人在走投无路时它就是可以依靠的肩膀啊

也对也不对~信仰是活着的方向和指路明灯。人死如灯灭~极乐是修行的道。成事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啊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5-10 14:56
绿溪 发表于 2016-4-29 18:02
也对也不对~信仰是活着的方向和指路明灯。人死如灯灭~极乐是修行的道。成事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啊

信仰是坚定的,流进血液的,你所指的人死如灯灭,临时抱佛脚是不坚定的信仰,甚至说没有信仰,空心啊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11 14:49
小诗有诗意,但个感,略显单薄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5-11 16:16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5-11 14:49
小诗有诗意,但个感,略显单薄

汤老师言之有理,谢谢来赏,敬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