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也谈诗歌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10:43
标题: 也谈诗歌创新
现在“创新”二字已成了人们口头上的常用词,诗歌也不例外,但是怎么创新?却成了困扰广大诗作者最头疼的问题。是的,创新是必须的,再不创新,莫说中国诗歌不会有出息,就是世界诗歌也最终逃不出被时代抛弃和嘲弄的命运,只是不同的是,对于诗歌创新,国内诗作者和国外诗作者走向了两个极端,国外普遍偏重于诗的内在能量和气质,而国内却更偏重于外在的形式和花样,当然,外国诗作者也有人专注于外在形式的诗写,但我说的是“偏重”,例如哲理诗几乎就是国外诗作者的标配,而中国的诗作者呢,你看,从朦胧诗到下半身诗再到口语式的垃圾诗,何不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形式重于内容,说白了,其最终目的就是想吸人眼球,哗众取宠,以争得话语权;现在看来,这些都失败了,虽然哲理诗在国外有些国家还算存活得不错,但至少在我们中国是不大怎么受欢迎的,因为没味道也没什么美感,这主要是文化差异,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诗的韵律美和生活气息以及浓烈的人情味,其实这是相当好的基础,可惜我们到如今似乎都还没有清醒和悟透过来,也就是说,中国诗歌只要内质和外形结合起来,说白了就是萃取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再学习和吸呐外国哲理诗的骨髓,我想,这样创新出来的诗歌,肯定会震惊世界,让世界诗坛刮目,但这种创新确实是很难的,不是做不到,而是一时还找不到嵌入的角度和方向,这样的问题和尝试我已经历了大半年,但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是不是需要大家来共同努力,都说人多主意多力量大,越探讨越明白就越趋近真理,因为这种创新,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创新,故远非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总以为,这种创新精神,一定要有一大批站得高看得远,既要有博大的全局胸怀,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想,如果中国能够出现这样的创新,那“大诗意”的时代就真的到来了,中国诗歌的春天也真正来到了我们的眼前,一个国家,唯有“大诗意”的襟怀,才能走向世界,也才能受到世界的欢迎和青睐,这是本人的个人追 求和尝试,也可算是探索吧!现在来和各位诗友切磋切磋诗艺,如若承蒙指点,不胜感谢!
作者: 竹林风幽    时间: 2016-5-9 11:01
说的有道理,顶一个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5-9 11:59
本帖最后由 弘二君 于 2016-5-9 12:04 编辑

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地理解了世界,朴素、美丽、又蕴含哲理的诗作自然就出来了。他不需要任何的技巧。拜读问好!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13:38
竹林风幽 发表于 2016-5-9 11:01
说的有道理,顶一个

谢谢来读,只是在这条路上,我也感到有点迷惹,很希望 能有人为我指点迷津。问好老师,远握!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13:43
弘二君 发表于 2016-5-9 11:59
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地理解了世界,朴素、美丽、又蕴含哲理的诗作自然就出来了。他不需要任何的技巧。拜读问好 ...

可惜我还没有创作出让自己满意的诗作来,我倒盼能有高手出现,当然,不是一人,而是一群一批,特别是年青的诗作者,因为唯有他们才是我们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谢谢老师的赏光,问好老师!远握!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5-9 14:20
本帖最后由 弘二君 于 2016-5-9 15:04 编辑

王维,苏轼,毛主席等诗词大家的作品都是很好的范例。
诗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诗就是哲学,哲学就是诗。慎独,多读哲学书籍,从中获得智慧而不是知识。
多游山玩水,留意你身边的一切,让自己尽可能多些经历,以出世的心态积极入世。
永远像一个孩子那样地存在着。
热爱你身边的一草一木 - - - - - -
耐心地等着诗来催你动笔。
希望这些陋见对你能有所帮助。请称呼我朋友。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9 15:17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5-9 15:18 编辑

中国现代诗追求“大诗意“,已经走得很远了,攀得很高了。可是丢了韵,没了诗体,还是诗么?
中国诗千百年来的哲理诗还少么?溶入外国哲理诗因素,洋为中用当然好,但不是一味地舍近求远吧!
创新,创新,到底创的什么?新在哪里?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9 15:22
新韵,是中华诗词的升华

    新韵,不是格律。新韵是对格律的突破,是新诗体的创立。但新韵的创立与发展不妨碍格律的流传;格律的流传也不妨碍新韵的创立与发展。
    格律是被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用惯了的固守僵式。而今人仅仅用它写了新时代,新内容,就说它是发展了,变化了,岂不是欺人之谈!所以,只能说那是格律的流传。
    我们所说的格律、新韵,都是指诗体形式或创作方法,并不指其写的什么内容。正如千百年前的诗人词家用格律写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而今人亦用格律写了现时代的社会内容,其内容天差地别,而格律并没有变。亦如所谓“旧瓶装新酒”,“旧瓶”装了新酒,就说那“旧瓶”发展了,变化了,岂不是自欺欺人吗?请问,所谓格律诗词的题材新了,角度新了,意象新了,语言新了,尾句新了,就等于格律新了吗?即便“旧瓶”装了三新酒,五新酒,百新酒,千新酒,最终还是没有改变那只“旧瓶”,因此,“旧瓶”还是“旧瓶”。所以,也只能说那是格律的流传。
    格律如果采用了普通话韵母韵,便成了新韵格律。但是,单独改韵,还不能引起格律的变化,还没有改变格律的内结构,且仍然标律挂牌,所以它仍然是格律的流传。
    新韵诗体,是广纳博采诸诗体精华的新型诗体,当然也包含了格律的精华。新韵虽然开放了平仄,改革了韵律,打破了格律的内结构,不拘泥于僵式,但它并没有抛弃其启承转合赋比兴,对偶联句音韵律等精彩部分。相反,正是在这些基础上灵活运用而建立起来的。破格破律,并不是全盘否定,并非完全抛弃,正是要继承,要发扬,要创新,有破有立。所以说,新韵才是真正的格律的突破,才真正是新诗体的创立与发展。可以这么说:不知格律的人,就不会理解新韵的意义;要做新韵者必先知格律。新韵创作,决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韵创作是有规矩的!
提倡推广新韵的目的,就是要将中华诗词再度升华,以求发展,以求更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9 17:33
国外普遍偏重于诗的内在能量和气质,而国内却更偏重于外在的形式和花样——这个分类太简单,实际上现在中国新诗正处于苦苦求索、一片混沌的起势阶段,大抵可以用黎明前的黑夜来描述。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9 17:56
新韵代表诗方向       

新华新韵当兴旺,一石激起千重浪。
何以威震坛上客,只因代表诗方向。
(重阳jm)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20:28
弘二君 发表于 2016-5-9 14:20
王维,苏轼,毛主席等诗词大家的作品都是很好的范例。
诗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诗就是 ...

谢谢!谢谢!我不仅要称呼您朋友,还要称呼您挚友,毛泽东本来就既是政治家和思想家又是哲学家,他老人家的诗作我都读过,而且他一至四卷的著作我也早就读过,旧体诗我基本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是新体诗虽然也算不错,但离我的要求还差得太远,我这个人,把名和利看得较轻,将来出不出诗集我也无所谓,对社会没用,于人类无益的诗,我宁愿不写,写了只要不满 意,一把火烧了也不可惜,我就是想对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作出自己那份应有的贡献,当然了,如果做不到,只要努力了,也知足了,至于成名与否,我根本就无所谓。再次谢谢朋友的指点迷津,顺祝晚安!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20:43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5-9 15:17
中国现代诗追求“大诗意“,已经走得很远了,攀得很高了。可是丢了韵,没了诗体,还是诗么?
中国诗千百年 ...

是的,老师说的有道 理,韵律美是中国诗歌一定要坚持的原则,您之前的很多帖子我也看了,我百分之九十的赞同,但时代已经进步了,新诗已旁生出了另一种韵,叫气韵,这点我们必须得接受,我是说接受别人的诗写风格,我本人最爱的还是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诗,至于旧体诗,我偏重新韵,其他韵不爱好,还有,我说吸呐外国哲理诗,并不是要丢掉我们特有的韵味,无论国内国外,只要是好的东西,是都值得去研究去钻研去学习的,应该是这样吧,尊敬的老师?致敬老师!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20:52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5-9 15:22
新韵,是中华诗词的升华

    新韵,不是格律。新韵是对格律的突破,是新诗体的创立。但新韵的创立与发展 ...

这观点我也赞成,但一定要把诗写好啊!我倒很想看看老师的范文,也好增加见识,研究和学习一下,我这是真心话,真的!我说过,只要是好的东西,我都要学,也愿意学。问好老师,远握!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20:5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5-9 17:33
国外普遍偏重于诗的内在能量和气质,而国内却更偏重于外在的形式和花样——这个分类太简单,实际上现在中国 ...

本来就是简单的发帖吗,不是什么正式的论文,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写那种严谨的评论文章,我的意思只是个大概的估算,就这意思,让老师见笑了,向您学习,也谢谢批评指教,问好老师!
作者: 村风原野    时间: 2016-5-9 21:03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5-9 17:56
新韵代表诗方向       

新华新韵当兴旺,一石激起千重浪。

您的坚执令我既佩服又感动,真是难为老师了,为了中国诗歌,您付出的太多了,我们都 应该要感谢您无私无畏的付出!再次问好老师!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5-10 08:40
本帖最后由 弘二君 于 2016-5-13 14:36 编辑

在格律与韵方面,新诗与古体诗是不一样的。
它可以无韵脚,如果有高超的语言能力也可使之有,但不可强求,否则会给人以打油诗的感觉。新诗看上去是散的、很随意,但好的诗歌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会让你看着读着都很惬意。这部分,很多是来自一种写作者对于语言美感的无意识行为,但你有条件的话可将它变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比如,空闲时学习下作曲,系统的了解一首乐曲的构成与进行,你会发现,它对你的诗歌节奏韵律控制会很有帮助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10 08:58
村风原野 发表于 2016-5-9 20:57
本来就是简单的发帖吗,不是什么正式的论文,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写那种严谨的评论文章,我的意思只是个大概 ...

你的“国外普遍偏重于诗的内在能量和气质”说话还是很有见地,但是关于外国诗多与“哲理”有关略显片面。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6-5-10 09:26
弘二君 发表于 2016-5-9 14:20
王维,苏轼,毛主席等诗词大家的作品都是很好的范例。
诗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诗就是 ...

“诗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诗就是哲学,哲学就是诗。慎独,多读哲学书籍,从中获得智慧而不是知识。
多游山玩水,留意你身边的一切,让自己尽可能多些经历,以出世的心态积极入世。
永远像一个孩子那样地存在着。
热爱你身边的一草一木 - - - - - -
耐心地等着诗来催你动笔。”


喜欢这些句子。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6-5-10 09:2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5-9 17:33
国外普遍偏重于诗的内在能量和气质,而国内却更偏重于外在的形式和花样——这个分类太简单,实际上现在中国 ...

“实际上现在中国新诗正处于苦苦求索、一片混沌的起势阶段,大抵可以用黎明前的黑夜来描述。”


赞同、。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5-10 14:24
如花 发表于 2016-5-10 09:26
“诗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诗就是哲学,哲学就是诗。慎独,多读哲学书籍,从中获得智 ...

谢谢!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11 14:48
村风原野 发表于 2016-5-9 20:57
本来就是简单的发帖吗,不是什么正式的论文,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写那种严谨的评论文章,我的意思只是个大概 ...

各抒己见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6-5-14 09:07
创新精神,一定要有一大批站得高看得远,既要有博大的全局胸怀,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是的。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6-5-14 11:11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6-5-14 11:18 编辑

问小人

——致城市山林。

月夜明朗/文

人民如军艺为头,
文坛腐败令人忧。
懦夫心中无大事,
自欺欺人何时休?




《玩火者》
——致城市山林。

那个伪装成君子的可以燎原的火把
用温水煮青蛙的伎俩
把一个个自慰的迷茫者送至天涯


         我认为好的作品就好在精神上,能给人力量,在精神上至少是一个精神的支柱,或者就像一座灯塔,能指明方向,不至于让你迷茫。做人也是这样,心正者,身依然;身正不怕影子歪!
作品的伟大在于精神思想。而作者的伟大在于胸怀!
新,一般新在于语言形式的构造和表达方式上。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5-14 18:41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17 09:30
村风原野 发表于 2016-5-9 20:43
是的,老师说的有道 理,韵律美是中国诗歌一定要坚持的原则,您之前的很多帖子我也看了,我百分之九十的 ...

是好的就应该学,学以致用。但愿不是抓芝麻扔西瓜,更不应是用西不用中。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17 09:36
村风原野 发表于 2016-5-9 20:52
这观点我也赞成,但一定要把诗写好啊!我倒很想看看老师的范文,也好增加见识,研究和学习一下,我这是真 ...

真是奇了怪了,我除了在其它栏目发了大量的新韵诗外,光就在本栏目中亦发过了百余首新韵诗了。可你楞是没看见!.....。那就不厌其烦地再提醒一下吧。在本栏目中的重阳新韵赏评(一)(二)(三).......中,标明“重阳JM”的都是,敬请批评指正吧。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17 09:48
村风原野 发表于 2016-5-9 21:03
您的坚执令我既佩服又感动,真是难为老师了,为了中国诗歌,您付出的太多了,我们都 应该要感谢您无私无 ...

如此坚执者岂只我一个,新韵学会会员三千,精英数百。其中一个的新韵诗已超两万首,还上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其荣誉金鼎就立于联合国总部。......,他们的负出更多。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17 09:52
弘二君 发表于 2016-5-10 08:40
在格律与韵方面,新诗与古体诗是不一样的。
它可以无韵脚,如果有高超的语言能力也可使之有,但不可强求, ...

何谓“隐性韵,暗节奏”?

无韵诗鼓吹者们无力也无能否定诗定义,却又强力鼓吹无韵诗是有“隐性韵,暗节奏”的。那么,“隐性韵,暗节奏”是诗的本质特征吗?能决定诗的是与非吗?那么,所谓的“一行诗”微型诗的“隐性韵,暗节奏”在哪里?甚至还有新诗奇观“一字诗”的“隐性韵,暗节奏”又是什么?无韵非诗鼓吹者们,无力抗拒“节奏和韵律”的诗本质,大耍断句,分行,强扭腰伎俩,编造出“隐性韵,暗节奏”的谬论,欺骗青少年下一代,还真有那么一些自以为得宝者痴迷不悟!(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5-17 16:50
新韵,何乐而不为

自由是相对于约束而言的。自由与约束是矛盾的统一。没有约束,哪来的自由?!大海航行,能胡乱来吗?!现代交通,岂无规则?!无度自由,害人害已。现代自由诗,无度自由,不按诗规距,不成诗,白费力。格律诗词,平仄死板,约束过度,需要改革创新。新韵诗就是格律诗词的改革创新。一改韵,二改式。继承优良传统,现代诗语,自由舒张。是中国最新诗体,正在兴起。何乐而不为! (重阳JM)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