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屋子 发表于 2016-6-1 08:57
看看竹马,有意思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4:13
提读!诗中的一些补足反而妨碍了文本内部的张力,这几乎存在于兄的每一首作品里。
远山行人 发表于 2016-6-1 14:57
车兄的意思还要补呢呵呵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5:01
乌鸦嘴的话只能听一半......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5:35
真的。我不止一次说过他与屠夫,诗写如果只是参照别人的理论生搬硬套,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许剑桐 发表于 2016-6-1 15:57
学习知日版主的高作。中诗的专家们都点赞三百二了,咱就略去颂词。
小龙女! 发表于 2016-6-1 16:25
行人,这首好好!
远山行人 发表于 2016-6-1 16:43
唯一提醒,小声点呵呵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5:35
真的。我不止一次说过他与屠夫,诗写如果只是参照别人的理论生搬硬套,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5:01
乌鸦嘴的话只能听一半......
吴一 发表于 2016-6-1 14:13
提读!诗中的一些补足反而妨碍了文本内部的张力,这几乎存在于兄的每一首作品里。
许剑桐 发表于 2016-6-1 15:57
学习知日版主的高作。中诗的专家们都点赞三百二了,咱就略去颂词。
车行 发表于 2016-6-1 23:42
据说那时候没有木马,只有竹马
青梅挂在枝头。旋转也只是一种假设
以右脚尖为轴心,用力滑动左脚
车行 发表于 2016-6-1 23:36
能被听一半,说明我很成功了嘛。。。
车行 发表于 2016-6-1 23:35
吴兄看看俺修剪的版本,对比一下,并参照我的解读,说说看法?我的修剪源于我的解读,原因就不必说破了 ...
车行 发表于 2016-6-1 23:39
这首我很看好,稍后我细评一下,我个人认为够资格上周刊了,兄弟认为呢?。。。。
吴一 发表于 2016-6-2 16:12
主旨比原作更明了,结构更紧凑,但语言失去了原作的张弛性。
欧小单. 发表于 2016-6-1 15:31
学习,俺只有学习
车行 发表于 2016-6-1 23:41
砖头也没有了吗?。。。俺的砖头没有准星。。。
远山行人 发表于 2016-6-2 17:38
吴兄此说中肯,说了我想说没敢说的话
吴一 发表于 2016-6-2 17:58
诗作中的第6、第7行如改为车行版中的第6行、第7行,我会毫不犹疑地送兄一根红萝卜。
吴一 发表于 2016-6-2 17:58
诗作中的第6、第7行如改为车行版中的第6行、第7行,我会毫不犹疑地送兄一根红萝卜。
远山行人 发表于 2016-6-2 18:22
那时,我们都是祖国的花园里
被修剪得整齐划一、天天向上的幼苗
吴一 发表于 2016-6-2 18:32
作者也有义务为读者指明方向。
偶知道,红萝卜的味道比不了朋友间真诚交流的美妙。
吴一 发表于 2016-6-2 18:32
作者也有义务为读者指明方向。
偶知道,红萝卜的味道比不了朋友间真诚交流的美妙。
车行 发表于 2016-6-3 10:27
1:修改版的土坯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暗示了落后状态
2:第6、7行原稿诗语太硬,痕迹重。修改版更具 ...
车行 发表于 2016-6-3 10:33
以我个人看来:你固执了些。当然,固执己见也是优点。只是,原稿的结构骨架思想性角度都很好,文本不能更进 ...
车行 发表于 2016-6-3 10:33
以我个人看来:你固执了些。当然,固执己见也是优点。只是,原稿的结构骨架思想性角度都很好,文本不能更进 ...
吴一 发表于 2016-6-3 11:46
2、不是诗语硬的问题,而是原稿该露的没有露得峥嵘。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