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征集评论,俺写了点读后感)
我相信,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或者到八十年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们的怀里都装着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一生都挥之不去,叫善良、勤恳、无私、沉默和隐忍,那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东西,这些东西被一个一个小村子所占有、所寄存,善良、勤恳、无私、沉默和隐忍就是父亲们的名字。
相对于这个浮躁的社会,他们在心底里都会把小村当做是天堂,虽然贫穷,没有玩具,没有新衣,但他们有会说话的植物、庄稼、小鱼、小鸟,但会让更幼小的心灵更加纯净。
作者是站在平静的角度去把握诗歌走向的,写的质朴、简单,质朴是一种美德,最简单的却往往最具有美,而最简单的美往往更能贴近并感动大众的心。这样的诗,完全没有必要去解读或者问底,那些东西就在那里,他只是描述出来,让那些文字忠于自己的内心,完成自己心灵上的一种抵达。
虽然我认为这首诗有点散、有点满,这都微不足道了,他替那些同他一样走过来的人写出了父亲的形象,写出了立体的村子,他们都住在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父亲的,只是名字的不同。
父亲的村庄
文/古月黎明
父亲的村庄,座落在山坳里。
我的童年在父亲的马背上,在母亲牵着我小心的绕过麦茬的时光里。
所有与成长有关的词语,都被鸟鸣与花香围拢。
探寻父亲的村庄,必须沿着汉江,溯流而上。
小村,在一锅旱烟燃烧的寂寞时光里,在春风拂过炊烟故事里。
麦子割了一茬又一茬,桃花谢了又开,开了又谢。
亲人们,始终像黄牛一样,把青春留在犁耕岁月里。
栽花种树,用汗水与热血喂养村庄的繁荣。
沿着飞鸟的翅膀,沿着咸涩的汗水,眺望。
在喜鹊熟悉的叫声里,朝阳将父亲的村庄,洗濯得光亮。
我看到许多乡亲,正沿着祖先的脚印,丈量巴山的丰饶。
风一程,雨一程。
亲人们说着时光带不走的方言,把生命的根深深地埋进乡土的贫瘠。
在锄头与镰刀擦亮的颜色里,不屈不挠。
沿着六月,沿着回乡的小路。
穿上爷爷编的草鞋,祭奠父亲曾经滴血的脚趾。
父亲突然间像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在汗水洇染过的杨树林里,
在村口狗叫声里,站成村庄,树影婆娑的回忆。
这些被父爱温暖的时光,我像杨树林里,呼吸自由的藤蔓。
将杨树般的父亲,缠绕。
风一次次将父亲的白发,吹进他劈柴,挑水,播种的时光。
缕缕辛酸,心痛的白,刺一样,让我始终哽咽在喉。
一直想说,却难以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