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看 诗 歌 [打印本页]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7 09:42
标题: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看 诗 歌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看 诗 歌




重阳JM





用科学发展观看中国诗歌的发展,从而充分深刻地认识诗歌,正确系统地理解诗歌。
中国诗歌,即中华民族的诗歌,其实就是以汉语言为主导的汉语诗歌。而各少数民族的诗歌(民歌、民谣)也是以汉语诗歌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完整体系。因此,我们说的中国诗歌的发展,主要是说的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
    中华民族语言形成发展的千万年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诗歌形成发展的过程。所以说,中华民族的诗歌源远流长,有着攸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底蕴。已形成了其独具的本质特征。那就是节奏与韵律,那就是中国诗歌的基因。我们记得最早的诗歌只有八个字,却是有节奏有韵律的精简之作:“断竹,飞土;布谷,逐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更是有节奏有韵律的精简之作。从诗、赋、词、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千百万年来,尽管诗体形式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但节奏与韵律始终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始终保持着诗韵本质与精简形体的完美统一。这就是诗歌发展的现实,这就是诗歌发展的科学,这就是诗歌科学的发展,这就是诗歌基因的传承,这就是诗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是有基础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在诗歌基因传承上的发展。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它不是在中华民族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它不是中华民族诗歌科学发展的结果。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是泊来品,是外国诗在中国的“移植”,或者说是洋诗的译诗的仿写。它完全背离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轨迹,完全彻底地丢弃了中华民族诗歌的本质与形体特征:节奏韵律与精简。完全没有了中国诗歌基因的传承关系。所以,它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诗歌!所以,它是不会有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的!
    那么,何谓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呢?答曰:一是科学,二是发展,三是诗歌基因的传承。
    何谓科学?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自有它独特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何谓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新韵诗歌,是中华民族诗歌由远古到现今,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中华民族诗歌现代化的高级形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韵体式,是中国诗歌基因传承的关系。这就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7 10:04
何谓诗歌的基因?
诗歌的基因是什么?
作者: 败酱草    时间: 2016-7-7 11:46
科学发展观?听起来很政治,口气跟央视一样。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纠缠韵不韵的,企图把诗重新拽入歌的困境。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7-9 06:06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6-7-9 09:38 编辑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6-7-7 10:04
何谓诗歌的基因?
诗歌的基因是什么?


诗的基因是诗意,与韵无关;歌的基因是押韵,与诗无关。如果一首满怀诗意的诗,顺便押韵了,也与你的新韵无关。这个简单道理,凭你现有的智商,估计20年之后(当然以你现在80岁枯干的死板教条的思想,20年之后你是什么、你的唯一正确的新韵是什么,大家都懂),都懵懵懂懂。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7-9 06:09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6-7-9 09:32 编辑

.........................................!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9 09:45
习近平给文艺界提六句箴言

•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        艺术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
•        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        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        倡导说真话、讲道理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9 09:47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9 09:50

节奏韵律是诗歌的基因!
诗歌的基因是节奏韵律!

作者: 清泉流水    时间: 2016-7-17 20:21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7-18 10:05
清泉流水 发表于 2016-7-17 20:21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 ...

谢谢关注。谢谢提升。祝福!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节奏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基因。
无韵非诗应从学生课本中挖出去!(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7-18 10:43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节奏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基因。
无韵非诗应从学生课本中挖出去!(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7-18 10:45
何谓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呢?
答曰:一是科学,二是发展,三是诗歌基因的传承。

作者: 绿帝王    时间: 2016-7-18 23:02
节奏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基因。非常的赞成。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7-19 16:55
绿帝王 发表于 2016-7-18 23:02
节奏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基因。非常的赞成。

谢谢!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2 11:17
何谓科学?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自有它独特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何谓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新韵诗歌,是中华民族诗歌由远古到现今,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中华民族诗歌现代化的高级形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韵体式,是中国诗歌基因传承的关系。这就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5 09:02
要中国化

教材改革国萃丢,经典一任付东流。
高人一语中国化,新韵击浪在前头。
(重阳JM)16.8.14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9 10:41
用科学发展观看中国诗歌的发展,从而充分深刻地认识诗歌,正确系统地理解诗歌。
中国诗歌,即中华民族的诗歌,其实就是以汉语言为主导的汉语诗歌。而各少数民族的诗歌(民歌、民谣)也是以汉语诗歌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完整体系。因此,我们说的中国诗歌的发展,主要是说的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27 15:16
科学的发展,是有基础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在诗歌基因传承上的发展。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它不是在中华民族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它不是中华民族诗歌科学发展的结果。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是泊来品,是外国诗在中国的“移植”,或者说是洋诗的译诗的仿写。它完全背离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轨迹,完全彻底地丢弃了中华民族诗歌的本质与形体特征:节奏韵律与精简。完全没有了中国诗歌基因的传承关系。所以,它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诗歌!所以,它是不会有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的!
作者: 原草    时间: 2016-11-26 10:09
自由与约束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没有约束,何谓自由?没有自由也无谓约束。约束也不只是专制。所谓彻底的自由也是有限有度的,而无限无度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所以,现代无韵诗彻底地自由,无节奏无韵律地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韵语),就不是诗了。
作者: 原草    时间: 2016-12-7 08:40
踏 雪(新韵)
瑞仙起舞思布春,朔风眷顾多情人。
踏雪寻梅知何处,白绒毯上动花魂。
(原草)16.11.24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7-1-8 16:19
何谓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呢?
答曰:一是科学,二是发展,三是诗歌基因的传承。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0 08:22
要中国化
教材改革国萃丢,经典一任付东流。
高人一语中国化,新韵击浪在前头。
(重阳JM)16.8.14

作者: 狄芦    时间: 2017-2-20 14:28
来读!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1 13:11
狄芦 发表于 2017-2-20 14:28
来读!

谢谢来读。

无韵诗
新诗,现代诗与无韵诗,不是一回事。
新诗之初,是有韵律的自由诗,现代诗包括有韵自由诗。与无韵诗截然不同。不是一回事。
无韵诗,不是诗,混在新诗与现代诗中,妄称诗。无韵非诗。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3-14 16:36
败酱草 发表于 2016-7-7 11:46
科学发展观?听起来很政治,口气跟央视一样。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纠缠韵不韵的,企图把诗重新拽入歌的困境。

诗是韵文,无韵不成诗。千年前如此,千年后还会如此。除非没有诗了。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3-15 11:02
无韵非诗死定了。
无韵非诗害死人。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9 14:08
韵是诗之根,
无韵诗死了。

树没根死,
诗没韵亡。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7-4-10 22:08
用科学发展观看僵尸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1 15:0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7-4-10 22:08
用科学发展观看僵尸

JGHDLCNVMBNGJHKITMCH!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1 15:03
鼓吹诗无韵有罪
鼓吹诗无韵有罪。因为无韵诗丢失了中华民族诗基因,成了转基因诗。让中国青少年后代忘韵忘诗,不知诗为何物。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1 08:39
无韵非诗
无韵非诗,是中华民族诗者的心尺,谁也动它不得。
无韵诗者百年之功,没动其毫毛。反而自己跌入无韵非诗的泥潭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16 08:39
关键是:“是不是”,不是“好不好”。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是说整体有韵便为诗。但整体无韵,便不成诗。或某处失韵,节奏还在,便不能整体否认其为诗。我们批判无韵诗,就是对整体无韵,有意避韵,弃韵,无节奏的分行文字强称诗的作为。我们说无韵非诗,只说其是不是诗,而无关其好坏。贵妇人怀里抱的巴儿再好,它是狗不是婴儿,充气娃再好它不是人。
(重阳JM)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