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穿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性 [打印本页]

作者: 方文竹    时间: 2012-7-31 17:03
标题: 穿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性
穿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性


——读杨克《人民》


方文竹




按照政治学观点,“人民”应为经过一番清理、洗过或亮化后的“好国民”或“好公民”。当然,“人民”也不是“人”,“人”有“自然人”的意思,而按照福科的意见,“人”却是知识——权力的产物,即人的诞生是一个知识事件。对于杨克的《人民》来说,这些都不是!他的“人民”是及物的,具体可感的,是“这一个”,是“平民”甚至“贱民”,是现实社会场景的片断呈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无疑它是政治监禁之后的一场民意审美释放,所以这首诗广受欢迎。这里,我还大胆猜测:杨克通过制造“人民”这个总体语码来表达某种深层次的动力模型,从而实行心理功能的个体与社会的想象对接。换句话,诗人杨克找到了“人民”这件工具,而事实上“人民”却可以不是人民。因此,《人民》甚至可以不是写“人民”,而是别的什么替代语码,也可以当作民间立场的异样文本或说第三代诗人的变形写真或宣言。它的跨越路线是:具象→意象→心象→形而上意味或存在的高度。
作为历史的产物,“人民”是构成性的概念。像对一台机器拆解开来而重新组装,杨克挥舞起仿佛尼采进行哲学思考的“锤子”,对“人民”进行解构、改写、重写及重新激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将“宏大叙事”改为“小叙事”(在暗处又归于“宏大”),将流行的重大题材做“小”做“细”,将“虚”做“实”,将广场写作转变为个人写作,并以反诗性达到诗性,将诗性的“人民”还原当下,对“人民”重做自己的诗性定义。杨克的“人民”写作,既现思想的锋芒,也握艺术的制胜之灵珠。
这首诗的写作时期既使不标明2004年,也会通过“症候阅读”把握其社会转型期的脉搏,诗里有市场经济、社会伦理、个人命运等等的纠结与翻卷,因而它隐含着一种“隐形时间”。可见诗人表现现实的能力。作为一位坚守民间立场的诗人,《人民》在杨克的诗歌谱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确证,杨克说,“我觉得一开始我的写作就是回到大地、民间视角的”,“它们(指杨克的某类作品)开启了消费时代和都市符号的一种写作向度”(《杨克:现时代诗意切片的在场者》,载《山花B2011年第11期)。
《人民》第一节描写了7种∕个“人民”求生挣扎的悲剧,前列7种人物类似于福科知识考古学所关注的边缘问题和卑微现象,而“需要桑拿的∕小老板”则要求低微层次的“发展”了,这里有“李爱叶”,直接将人民变成了“人名”;而“小老板”是靠劳动发家致富、混得好一点的“人民”,但是,显然他还没有取得一定的社会身份。“不合法的性工作者”暗示“人民”与体制、文明的排斥倾向,因而,杨克的“人民”与体制的“人民”多有貌合神离之处。性的说服力让我想起福科喜欢在性欲的网络中谈论他的权力主题。我认为,第一节最敏感的是开头“民工”,这似乎是一个中性词,祛魅化,去“人民”之累,这就为全诗定了基调。     由混得好一点的“需要桑拿的∕小老板”转换到第二节,描写解决了温饱的人民(包括“乞丐”,他还被插在“公子哥儿、乞丐、医生、秘书(以及小蜜)中间呢),甚至还有所休闲、剩余,显然比第一节的“人民”活得滋润一点、身份也体面一点。这里我特别注意“让人一头雾水的学者”,想起了“知识分子”是“劳动者”以及九十年代学术界声势浩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无论有意无意,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学者”明显地参与了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制作,并在“集体无意识”或原型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而中国古代的“士”则一头牵碰上官场(尽管为下层),一头操持着知识系统的运作。而今,“学者”却插入杨克的“人民”中间,一方面表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变与清醒认知,而这样的态度出自一位诗人,不管是民间诗人还是知识分子诗人,都是知识分子,这里可见作为诗人的杨克的立场和视角。如“单位里头的丑角或∕配角”,那么,单位里的头头脑脑(领导)呢,他∕她们就不是“人民”吗?一、二节为“人民”的“冷风景”,呈现,无诗人的评论和态度。但是,长期以来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民”终于经过诗人的笔勾勒出来,有了自身的轮廓甚至血肉。
第一、二节以“那些”起头,蒙太奇式的排列、组合,所选词或人物,具体、典型而精准,有些还是社会(新闻)事件的提炼与影射。在诗意布置上,语气、语调、语态统一,不可分析、拆解,却可以理喻。按说,诗写到这里似乎大功告成。可是诗人意犹未尽,第三节却真正值得道说一番。作为诗人的“我”站出来了,他不能忍受“人民”的暧昧不详,使命使然也,从而揭示了“人民”的复杂性,有了提示,有了概括,比如“从长安街到广州大道”,好懂!但是,我认为,“人民”更多的处在“长安街”与“广州大道”的中间地带。
这个冬天我从未遇到过“人民”
只看见无数卑微地说话的身体
每天坐在公共汽车上
这是对第一、二节的继续与回应、强化,既表明了诗人的视角,也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人民观”。诗人眼见为实,因而在“长安街”和“广州大道”却“从未遇到过‘人民’”,为何?长期以来政治文化积淀的“人民”与现实之间发生了错位与蒙骗。诗人拥有自己的立场,独立思考、观察、判断,他只将生活的现场当作唯一的依据。“人民”加以引号,而诗人却要使其化抽象为具象,将“人民”从教科书拉回到现实。“无数卑微地说话的身体”,“人民”仅为活物,“公共汽车”暗示普遍、常见的交通工具维持着社会运转的正常态势。“互相取暖”,注意!这里的“取暖”并非相互关照,而是物以类聚,“人民”本身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能。尽管使用了“卑微”“肮脏”,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否则,诗人“站出来”干啥呢!
           就像肮脏的零钱
           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
     “零钱”,且是“肮脏的”,多余的,可有可无的,增值、贬值而已,命运被人掌握、被人使用,但“使用的人,皱着眉头”,分明是,“人民”成了甩不掉的“包袱”吗?其“主人”地位何在?问题恰恰出在真正的主人的身上,是谁在“使用”人民?这是从侧面刻划,不可谓不诧异、震惊。到此,一尊真正的“人民”群雕矗立起来了。
任何经典都有着自身的特异、新鲜元素,并在现有的作品系列中建立新秩序。在泛滥化、主题化、相拟化的“人民”写作中,杨克尽情解构,将一座尽人皆知的大厦推翻得底朝天,创造出一个异样的“人民”文本(“文本”是“历史磋商”,未完成)。试看在一系列对立、对比、差异转移中,《人民》的特质和面貌——
       官方“人民”          杨克“人民”
封闭的形式          分裂、开放的反形式
等级               无序
主从关系            平行关系,
整体化              零散化
崇高                卑琐
缺席                在场
明晰                模糊
隐喻                换喻,转喻
范式语义学       句法修辞学
权威法律化       个人语型
神话                世俗化
时空无限          时空有限
正史                野史            
意识形态          原生态
以上这些左右两项我就不一一解释了,聪明的读者会自行领会。更何况毛泽东曾有名言“有比较才有鉴别”,我这样列表也是便于大家理解。它的用意也像我的这篇拙论一样,主要目的是提供思考的契机和开辟可能性,而不是寻找答案和追求圆满,这不愿意那样做也没有那样的本事。
《人民》的经典性还表现在,杨克既革“人民”的命,也革诗自身的命。当第三代诗人将“革命”进行了到底,似乎大功告成。先锋中的先锋却向革命自身革命,再革命似乎是先锋的宿命。杨克不然,他敏锐地意识到,革命远远没有完成!两千年积习难改,人们习蔫不察的常态中本已丛生着革命的对象。革命不是粗线条,而是细部刻划。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第一步就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生疑之处。关键是革命者自身的自我映照与剖析,在这方面,鲁迅是光辉的榜样。
就《人民》的美学品格来说,它还是第三代诗歌的艺术继续。例如——
反抒情。全诗似乎剔除了隐喻、意象,而是全写实。但其悲悯、同情的诗人心境很明显地被触摸到,或说它体现的是一种隐抒情,高难度的运作及效果。
运用反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写作。但由于其语气、语调、语态的统一与流畅,诗的内在形式感很强,诗味未减。
反崇高。《人民》将庄子的“真人”和尼采的“超人”加刮号,还原成凡人,且将法学的人民变为个人视角的审美∕丑的人,甚至难堪的人,但却映射出普通人性的光辉。
《人民》在铺排技法上有明显的后现代性,但是,它的骨架却是现代性。总之,它体现出穿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正符合中国的国情——不可跨越、饶不过去的发展阶段。更有力的一个证明是,诗人隐含的抒情主体性透过字里行间须臾不离,而主体性正是现代性的支撑。

作者: 高世现    时间: 2012-7-31 17:14
目前我所读到最深入《人民》 的一个大评。问好方大哥。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7-31 19:05
他的“人民”是及物的,具体可感的,是“这一个”,是“平民”甚至“贱民”,是现实社会场景的片断呈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无疑它是政治监禁之后的一场民意审美释放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7-31 19:06
第一、二节以“那些”起头,蒙太奇式的排列、组合,所选词或人物,具体、典型而精准,有些还是社会(新闻)事件的提炼与影射。在诗意布置上,语气、语调、语态统一,不可分析、拆解,却可以理喻。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7-31 19:08
任何经典都有着自身的特异、新鲜元素,并在现有的作品系列中建立新秩序。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7-31 19:10
全诗似乎剔除了隐喻、意象,而是全写实。但其悲悯、同情的诗人心境很明显地被触摸到,或说它体现的是一种隐抒情,高难度的运作及效果。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7-31 19:10
学习欣赏方老师大评。。问好!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2-7-31 19:31
老方诗写的可以,诗评也很了得;可见其诗学功底的深厚。
这篇评论用极其质朴的语言从政治、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和文化的不同视野角度面面俱到地解析了同样很质朴的《人民》一诗,令人叹服!(这在老方以往的诗评里很少见,没有了过多的哲学或诗学意义层面上的语气)。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7-31 22:08
评得好!
作者: 否定    时间: 2012-7-31 22:51
这个评论,释疑了我心中的一些纠结,很到位。
解构,冷抒情,后现代,这就是“人民”给我带来的震撼!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7-31 23:40
通过对人民这个词语和词语所指对象的表面性和实际性的分析解读,把《人民》中含而未露的表达,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 07:52
收藏  研读  谢谢文竹先生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8-1 08:08
自然拜读  学习 问好{: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1 08:17
我一直认为,《人民》一诗,读来让人有痛感,让人心酸,这是很多风花雪月、隔鞋搔痒式的诗歌所不及的,这也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味按照自己的诗歌美学观去削足适履,实不可取。
作为流派网,并没有对其它风格、类型的诗歌进行任何的限制和排斥,所以也希望对此诗持不同意见的人,能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他人的心血之作。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8-1 10:48
学习方先生深入细致的多方位式评论,受益。
作者: 塘寄雨    时间: 2012-8-1 20:21
你不觉得你这么滴命名很无聊么。
杨克很高兴,你强奸了他的诗歌。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8-1 22:09
再学习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8-1 22:42
拜读了。{:soso_e163:}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8-2 16:44
认真读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8-4 11:12
“我的第一次”征文初选前5名揭晓

第一名:19票, 我的第一次崩溃(31)  作者:坠雪无声
第二名:13票,那一年,我把父亲抱在怀里(06)作者:如果累
第三名:10票,第一次进柞水(01) 作者:顺其自然
第四名:7票, 那年(02)  作者:文杰
第五名:6 票,《我的1977》 ——回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17)作者:黑光

请复赛评委給以上前5名投票,选出1名为7月份冠军,投票截止时间8月6日24时。
8月征文已经开始,请大家踊跃参加。谢谢!
评委名单:方文竹、张无为、王法、严家威、宫白云、埙羽、汤胜林、梁树春、白炳安、纪开芹、忍淹留、肖振中、乐冰、应诗虔、吉晓武、风铃雨。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8 16:39
   穿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性——嗯,可行。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8-12 16:10
提读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8-13 00:02
乐冰 发表于 2012-7-31 22:08
评得好!


作者: 软烟罗    时间: 2012-8-15 13:21
评得好!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