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地父作品)市井草根——人物素描(连载45-46) [打印本页]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8-28 10:42
标题: (地父作品)市井草根——人物素描(连载45-46)
本帖最后由 地父 于 2016-9-1 08:47 编辑

(, 下载次数: 0)

在民间,为一件事着迷的人很多,诸多原因,使他们一生一事无成,反叫他人误认为“精神病”!

先生

他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他醮的墨水比县河的臭水还多,他戴的眼镜厚过东风车的窗玻璃;

他说《新华辞典》是旁门左道,他说甲骨文不如他的造字功能;
他说《歌德巴赫猜想》是小儿科,陈景润曾是他最差的学生。

他跑到名牌大学演讲,面前无一听众,他就随便拉个教授,要开展1+1=4的辨论;
他拦截校长,指责中国教育落后,一定要解散学生。

有一天在图书馆门前,他看见了我,只隔三米阳光,想跟我掏近乎,又非常拘谨;他分明知道我是个文化人。
春天鲜如果汁。我发现他拖着的一双鞋,正反阴阳,糊满泥泞。

(, 下载次数: 0)

新闻迷

一只母猪下了个“门庆头”“金莲身”的怪胎,一头五旬公牛一天交配了八头漂亮的牛崽,一条蚂蟥咬了三个小姐的嘴唇;
是他流着黑汗捕捉的新闻。

一支上海金星钢笔,像芦梗在他左胸生了根;一个皮革包,至今还留着“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喊声;一件中山装,皱皱巴巴,俨然大寨的梯田;
他常念叨:失去本色,就写不出惊世的新闻。

一条从家到报社的路,已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对象跑了,再没辫子上家门;一间土坯房,虽冬暖夏凉,五斤重的被子,压不住一条活光棍;
他自信,只要名字变成铅字,不当皇帝,也自然银粉金身。
2011。3。16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10:57
阅读新作,问候周末愉快!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10:58
他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他醮的墨水比县河的臭水还多,他戴的眼镜厚过东风车的窗玻璃;

他说《新华辞典》是旁门左道,他说甲骨文不如他的造字功能;
他说《歌德巴赫猜想》是小儿科,陈景润曾是他最差的学生。

他跑到名牌大学演讲,面前无一听众,他就随便拉个教授,要开展1+1=4的辨论;
他拦截校长,指责中国教育落后,一定要解散学生。



笔下的先生是浮躁的常态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10:58
有一天在图书馆门前,他看见了我,只隔三米阳光,想跟我掏近乎,又非常拘谨;他分明知道我是个文人。
春天鲜如果汁。我发现他拖着的一双鞋,正反阴阳,糊满泥泞。



讥讽有力到位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11:00
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6-8-28 11:04 编辑

一只母猪下了个“门庆头”“金莲身”的怪胎,一头五旬公牛一天交配了八头漂亮的牛崽,一条蚂蟥咬了三个小姐的嘴唇;
是他流着黑汗捕捉的新闻。

一支上海金星钢笔,像芦梗在他在左胸生了根;一个皮革包,至今还留着“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喊声;一件中山装,皱皱巴巴,俨然大寨的梯田;
他常念叨:失去本色,就写不出惊世的新闻。



新闻是网络隐形毒瘤,有时候全是PS的杰作,我们要具备辨别的眼光。。。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11:02
一条从家到报社的路,已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对象跑了,再没辫子上家门;一间土坯房,虽冬暖夏凉,五斤重的被子,压不住一条活光棍;
他自信,只要名字变成铅字,不当皇帝,也自然银粉金身。


人间百态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8-28 13:35
他自信,只要名字变成铅字,不当皇帝,也自然银粉金身。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8-28 13:35
欣赏佳作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8-28 18:53
如今,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8-28 18:53
为刘老师鼓掌!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8-28 20:43
再读,问候晚上好!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6-8-29 08:58
欣赏地父老师平白质朴的语言!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6-8-29 14:24
触角独特,立意新颖,语言锋利,揭示现实,诗质哲思,内涵深邃。拜读。问好!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6-8-29 14:24
祝创丰!
作者: 占森    时间: 2016-8-29 14:32
欣赏。……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8-30 08:48
谢谢朋友们!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9-1 08:43
胡蝶 发表于 2016-8-28 11:02
一条从家到报社的路,已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对象跑了,再没辫子上家门;一间土坯房,虽冬暖夏凉,五斤重 ...

真仔细!谢谢胡蝶主持!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9-1 08:44
张生祥 发表于 2016-8-28 18:53
如今,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也许这样的描写已经落伍。问候生祥!
作者: 郑立    时间: 2016-9-1 08:49
新颖!
作者: 吴翰凌    时间: 2016-9-1 19:32
欣赏学习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9-1 22:44
地父 发表于 2016-9-1 08:44
也许这样的描写已经落伍。问候生祥!

是的。问好刘老师。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6-9-3 17:25
叶枫林 发表于 2016-8-29 08:58
欣赏地父老师平白质朴的语言!

谢谢枫林!这组作品共近60章,不容易达标呀!谢谢康总推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