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谈诗与逻辑 [打印本页]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7 23:19
标题: 谈诗与逻辑
现代诗理论探索四
                                                         谈诗与逻辑

       有篇文章,一直深刻于我的记忆中:说的是一个作家写的小说,很感人,结局主人翁死了,读者纷纷问作者为什么不安排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作者很郑重地说,我也想让他活着,但这不是我能安排的。
       文章要揭示的就是事物的发展有它的必然性,不是作者可以恣意妄为的。而这个必然性就是逻辑。
       逻辑,也是诗的创作必须遵循的思维规律。
       诗的创作,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诗必须用极其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主题。这就需要作者与读者都要具备一定的想像力,不能循明晰的逻辑脉络来理解诗意。诗的创作逻辑脉络虽不像其他艺术作品清晰,但也不可天马行空,横行无忌。
      一首很不错的诗中有这样句子:
          不可思议
          我居然爱上一个锋利的姑娘
          她以切割的方式进入我的身体
          当石头被雕刻出口鼻
          便立即学会了呼吸

          歌词填饱乐谱的肚子
          宝贝
          来弹奏我的余生
          一定会悦耳得
          像心脏敲击牙齿

       我给他的评语是:想像是不能出格的。如“一定会悦耳得像心脏敲击牙齿”  让人费解。逻辑也是写诗的基本东西。
       这首诗本是可以很出众和完美的,作者也是极有灵气的。但就因为没有遵从逻辑的自觉,出现了断裂,满地珍珠串不成饰品。
      一个能够传世的作品,一定是一个必然在支配始终。文学鉴赏有一个重要标尺,就是作品的逻辑性。诗的创作中语言形象等好比是一颗颗珍珠,而逻辑就是围绕主题将这些珍珠串起的线索。如果没有这样一条逻辑的线索,或中断了这条线索,所有的珍珠就构不成精美的项链。
       诗的创作,尽管在逻辑上有其这样的特殊性,我们创作时,仍是提倡要尽量使其脉络明晰化。不可有意使其朦胧,朦胧到逻辑的线索如有似无,更不能故意让其断裂,让读者猜谜似地读诗,这样我们就有不尊重读者的嫌疑了。
       我们要循逻辑的脉络竭力写出诗意,而不是要竭力写出朦胧与断裂。
       摘录泰戈尔《金色花》片段: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
       ……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可以找泰戈尔的这首全诗来读读,诗意浓到化不开了,而语言平直得如我们常说的口语。所以,诗作者们不要以追求语言的奇特、表达的朦胧、逻辑的断裂为目的来显示一种莫测高深。作品的深遂是思想本身的深度所决定的,不是故意用词藻堆砌做成的洞来显示深度的。
       以上表述,不是要说传统的什么都好,现代的什么都不好。刚好相反,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创新的使命:创新语言、创新形式、创新意象……我们一定要创造出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格。但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展开就串到另一个内容上去了。
       以上要表述的是:我们不能以创新为借口,横冲直撞,不顾逻辑的规约。那样我们很多灵气的天才作者,就会在这场冲锋中,为语言创新等某方面作了贡献,却在胜利前牺牲了自己。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6-9-8 14:01
诗作者们不要以追求语言的奇特、表达的朦胧、逻辑的断裂为目的来显示一种莫测高深。作品的深遂是思想本身的深度所决定的,不是故意用词藻堆砌做成的洞来显示深度的。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9-8 16:36
诗人是最忌讳浮躁的,而很多诗写者都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通病---浮躁,结果便可想而知。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8 20:33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6-9-8 14:01
诗作者们不要以追求语言的奇特、表达的朦胧、逻辑的断裂为目的来显示一种莫测高深。作品的深遂是思想本身的 ...

感谢新友来访,观念是指导行动的明灯,我一直执着于自己的逻辑,不知诗友有同感,再谢谢关注了。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8 2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8 20:38
弘二君 发表于 2016-9-8 16:36
诗人是最忌讳浮躁的,而很多诗写者都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通病---浮躁,结果便可想而知。

附议你的观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能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我也是为此停顿了近三十年后才重新捡起来做的,当初,为了生存,我放弃了写东西,现在我不需要为生计发愁了,来想实现梦中的诗的追求,一是理解浮躁的本源,二是提倡去功利化,不然,浮躁是无法避免的。你说是吗?问好二君。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8 20:4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8 20:34
有见地....

谢谢大明来访,流派里没有成系统的理论文章,我滥竽充数,愿为流派作点事情。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8 2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8 20:59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8 20:45
诗性的解读
没必要过于系统性
诗是活蹦乱跳的鱼

你的比喻很妙,我想,如果没有系统的思维,如何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呢?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8 2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9 09:43
点穴之说好,
那就点穴吧。
我点诗之命穴: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9 12:24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6-9-9 09:43
点穴之说好,
那就点穴吧。
我点诗之命穴:

新韵好,欢迎新友来访,人各有各的观念,您信韵为诗,有人信无韵脱俗,可以各行其道,不必强说谁的道是什么,谁的道不是什么。大家都来探索,看那条道更好,也许都好也说不准,这一点无须争论吧。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9 12:33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8 21:18
中国的诗论,多偏重于富于跳跃性的、诗性的解读,比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钟嵘的《诗品》以及刘勰的 ...

诗评是诗成长与推广的重要通道,我也很赞同你的观念。点穴式评点不失为快速抓住关键点一针见血式的方法,值得赞赏,但它是不能取代系统性赏诗的作品的。至少,点穴式点评本身很难成为艺术作品。你说是吗?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9 15: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象    时间: 2016-9-9 21:42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9 12:24
新韵好,欢迎新友来访,人各有各的观念,您信韵为诗,有人信无韵脱俗,可以各行其道,不必强说谁的道是什 ...

是的,赞同四维的说法。
作者: 大象    时间: 2016-9-9 21:43
是时候写写诗与意象了,期待已久了。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9 23:32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9 15:07
《宋词小札》那本书,即是“点穴式”的词品,值得引用于诗品之中。

我们的观念没有不同,点穴式的评点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网上绝大多数,可说达到了黄金4个9 的比例,这就说明你的推崇的评点方法的正确与通行。而我说的是另一回事,系统的理论思想也很重要,逻辑的力量是保证作品的完整性与质量的重要理念,艺术精品出于严谨与思绪飞扬的结合。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9 23:39
大象 发表于 2016-9-9 21:42
是的,赞同四维的说法。

嗯,我也从来不认为有一种万全的理论可以指导写作,只是每个人在漫长的创作中,要有自已的理念,并成为一个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否则,就没有一个坚定的方向,一会儿像这,一会又像那,最终会迷失自己,不像自己。套用一句名言:只有自己的,才是大家的。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9 23:40
大象 发表于 2016-9-9 21:43
是时候写写诗与意象了,期待已久了。

祝贺并期待品尝你的佳作。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10 11: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龙女!    时间: 2016-9-10 11:15
四维发诗评了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0 11:38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10 11:01
诗歌理论,是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或曰提炼,这种提炼物,对诗创作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不是指导意义,原 ...

与你讨论很愉快,所有的见解都有道理,这样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也是一孔之见,不是什么大家,连小家也不算的,孤家寡人,也是供诗友们参考的。有你来读,其实我就很高兴了。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10 1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0 11:42
小龙女! 发表于 2016-9-10 11:15
四维发诗评了

这是你看过的,原来发在日志中,没有什么对得起人的新作,也懒散惯了,最近的一鳞半爪的东西串不能项链,连手镯也没有串成,所以将自己的论文发来胡乱充数了。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0 11:44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10 11:41
与友同乐....

愿为挚友,握手。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10 1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10 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弘二君    时间: 2016-9-10 16:12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8 20:38
附议你的观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能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我也是为此停顿了近三十年后才重新捡起来 ...

欣赏,值得期待!
作者: 星尘寄语    时间: 2016-9-12 10:57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8 20:59
你的比喻很妙,我想,如果没有系统的思维,如何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呢?

也赞同系统的思维,即便是一粒尘埃,它也是时间、逻辑、空间聚散的产物。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2 11:31
星尘寄语 发表于 2016-9-12 10:57
也赞同系统的思维,即便是一粒尘埃,它也是时间、逻辑、空间聚散的产物。

这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指导自己写作,学习别人长处,也指出写手们的短处,自己写东西也从不会跟风赶潮,没有定力的写作会乱成一团的。供诗友们借鉴。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2 11:33
星尘寄语 发表于 2016-9-12 10:57
也赞同系统的思维,即便是一粒尘埃,它也是时间、逻辑、空间聚散的产物。

看了星尘的《花茶》,小圈圈进不去,只好在此回访你了。很诗意,不错,给赞了。
作者: 星尘寄语    时间: 2016-9-12 17:30
本帖最后由 星尘寄语 于 2016-9-12 17:40 编辑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12 11:33
看了星尘的《花茶》,小圈圈进不去,只好在此回访你了。很诗意,不错,给赞了。


谢谢!还请四维先生指点。
作者: 星尘寄语    时间: 2016-9-12 17:35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12 11:31
这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指导自己写作,学习别人长处,也指出写手们的短处,自己写东 ...

好,这也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作者: 星尘寄语    时间: 2016-9-13 12:22
四维广土 发表于 2016-9-12 11:33
看了星尘的《花茶》,小圈圈进不去,只好在此回访你了。很诗意,不错,给赞了。

第一次在原创诗歌这个大圈圈投稿,才知道要审核。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13 13:08
星尘寄语 发表于 2016-9-13 12:22
第一次在原创诗歌这个大圈圈投稿,才知道要审核。

这网站一定原来胡说了些什么?害得后来人垫背。
作者: 里鱼    时间: 2016-9-23 09:34
我们不能以创新为借口,横冲直撞,不顾逻辑的规约。那样我们很多灵气的天才作者,就会在这场冲锋中,为语言创新等某方面作了贡献,却在胜利前牺牲了自己。
作者: 四维广土    时间: 2016-9-23 12:52
里鱼 发表于 2016-9-23 09:34
我们不能以创新为借口,横冲直撞,不顾逻辑的规约。那样我们很多灵气的天才作者,就会在这场冲锋中,为语言 ...

欢迎新友来访,问好里鱼,作品讲究完整性,我们很多作者有很闪光的句子,中间有暇疵的比喻,或结构上的毛病,就不能算一个好的艺术品了,可惜。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