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讨论] 无韵诗死不了呢?还是无韵诗死定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15 12:53
标题: [讨论] 无韵诗死不了呢?还是无韵诗死定了?
无韵诗死定了



重阳JM


   《诗刊》2002年第一期上半月刊,第13页《诗人观点》栏中,发表了严阵的题为《诗是不是真的死定了》一文。文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诗歌作者与一名书商的对话:
    书商:“最近在忙什么?”
    作者:“我在写诗,我最近写的诗已经够出一本诗集了。”
    书商:(很快收起笑容)“哥们,你能不能写点别的?不管你写什么,小弟都给你出,就是诗,不行!”
    作者:“为什么?”
    书商:“你这人怎么这样?你难道至今还不知道,诗已经死定了!”
    上面这段对话,引发了严阵先生的一番感慨,发了一大番议论。总言之,先说了诗的困境,人们之所以说诗死定了的原因。而后大发感慨地说“诗不但死不了,而且还会更好的活着。”
    谢谢严先生为我们开启了心机,让我们知道了诗不能死和还能更好的活着,让我们有了新的希望。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文中所说的诗,是什么诗呢?书商所说的诗是什么诗?那位作者所写的诗是什么诗?严先生所说的诗又是什么诗呢?文中一概笼统地说“诗”,让人如入迷雾中,不知所云。这里笔者不妨作一点儿猜想或诌议。
    如果文中的“诗”指的是中华传统诗词,那么,文中所说的“死与不死”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当然不会死的,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如果指的是中国新诗,那就要分清是哪一类的新诗了。中国新诗种类繁多,这里暂且大致分为有韵的和无韵的两种吧。如果指的是有韵新诗,当然不会死,因为有韵诗歌正兴旺着呢!中华新韵的兴起,促发了中国诗歌的无限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希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君不见,被谱曲传唱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新韵歌词,被唱遍了天南地北,唱红了祖国大地,唱红了歌星一大邦,唱迷了歌迷一大群……。如果指的是无韵新诗,那可就真的死定了!而且早就死定了(无韵诗不是诗,生下来就死了)。因为在二十世纪中期,毛泽东就已经宣判了无韵新诗的死刑:“给一百大洋也不看”。毛泽东不看,中国的老百姓更不看!这不正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诗歌的落寞吗!你说,它是不是死定了!我想那位书商所说的“诗已经死定了!”就是指的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违背民族传统的歪诗,邪诗,非诗,伪诗吧!它当然真的死定了!这是伟大诗人毛泽东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国人民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华民族对它的宣判,这是人类历史对它的宣判!
   “无韵非诗”,生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尽管“无韵诗尸”早已臭在二十世纪里了,虽然现今又被搬进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还会在二十一世纪里“尸臭”一阵子。但是,严先生想象的“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出现的”“排长队去购买一本新诗集的时刻”,绝不会是一本“无韵诗尸”吧!
    这里暂且不谈未来的事,就看看当前吧。在同一期的诗刊上,同时发表了严阵先生的一篇长诗《绽放的中国》。多好的内容啊!只可惜,一朵香花插在牛粪(无韵式)上。这不会是从西方“精神文明的垃圾桶”里“取出来的”“一串珍珠项链”吧!却怎么总还是散发着“无韵诗尸”的臭气呢?也许是“忘了把手好好洗一洗”的缘故吧?于是,我断想,在“无韵非诗”早已死定了的今天和今后,凡是丢了民族国宝的,凡是丢了诗歌节律法则的,凡是丢了诗歌生命的,凡是无节奏无韵律的,不管他怎么巧妙的花样翻新,都不外乎是“无韵诗尸”的炒作!正如这朵插在牛粪(无韵式)上的香花,不会因为花香而否认粪(无韵式)臭吧!
    再看看本期诗刊的开篇大作,被“诗人珍爱的诗”,被我们荣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的艾青老前辈的大作《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抗战初期的思想情绪、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无疑也是“冲破散文与诗之形式壁垒”的,摒弃了节奏和韵律,摒弃了民族传统的代表作吧?那么,真可惜,它不是诗!它不是诗啊!伟大的“诗坛泰斗”的珍爱的诗!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诗人郭沫若、巴金及艾青等等老一辈诗人的青年时期的诗,都是受西方诗风即惠特曼诗风的影响而创作的,它摒弃了中国诗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概念界定而任意自由。正如彭金山先生在《形式建设——一个重新提起的话题》一文(见同期《诗刊》第61页)中所说:“他(郭沫若)的诗正是以个性解放的内容和惠特曼式的自由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然而,这一代诗风的后果,在摒弃了传统形式的同时,把节奏和韵律也摒弃得精光,彻底地背叛了民族,导致了中国无韵非诗的泛滥,这也是他(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吧!请问健在的,最新连任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前辈,你能向中国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喊一声:“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吗?我想,巴金老前辈如果真的喊得出这句话,那么,可怜的田人先生(《城里的农夫》作者,见同期《诗刊》第33页)即便“用尽毕生”也难“写出一首让人们记得住的诗”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彭金山先生所说的:“今天,则需要从我们民族语言自身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吧!
      2002.1.16
首发2002年1月《新韵》报 总18期。


抗议流派网对新韵群组三十多名会员禁封删的违法行为!呼吁解禁并停止对新韵人
作者: 子耕    时间: 2016-9-16 18:16
呵呵,呵呵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9-17 10:55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12-8 11:46
无韵诗不是诗了,不就是死了吗?!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6-12-13 14:52
郭沫若、巴金及艾青等等老一辈诗人的青年时期的诗,都是受西方诗风即惠特曼诗风的影响而创作的,它摒弃了中国诗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概念界定而任意自由。正如彭金山先生在《形式建设——一个重新提起的话题》一文(见同期《诗刊》第61页)中所说:“他(郭沫若)的诗正是以个性解放的内容和惠特曼式的自由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然而,这一代诗风的后果,在摒弃了传统形式的同时,把节奏和韵律也摒弃得精光,彻底地背叛了民族,导致了中国无韵非诗的泛滥,这也是他(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吧!请问健在的,最新连任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前辈,你能向中国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喊一声:“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吗?我想,巴金老前辈如果真的喊得出这句话,那么,可怜的田人先生(《城里的农夫》作者,见同期《诗刊》第33页)即便“用尽毕生”也难“写出一首让人们记得住的诗”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彭金山先生所说的:“今天,则需要从我们民族语言自身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吧!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12-13 17:41
自己跟自己的马甲讨论——自说自话
自己申请个编辑给自己亮读——自吹自擂
全然看不见别人的白眼、蔑视与恶心、呕吐——难道这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显著病态?
真佩服流派网选择这样一个死板僵化、老态龙钟的伪诗人当编辑!!!!!!!!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12-15 08:00
FGKDHRTUTODJGLSVJDLVJGNTRRPEJFLDFNEIFJLSJTIEN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12-15 08:01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6-12-15 08:02 编辑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12-13 17:41
自己跟自己的马甲讨论——自说自话
自己申请个编辑给自己亮读——自吹自擂
全然看不见别人的白眼、蔑视与 ...



FGKDHRTUTODJGLSVJDLVJGNTRRPEJFLDFNEIFJLSJTIEN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12-15 08:04
  “无韵非诗”,生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尽管“无韵诗尸”早已臭在二十世纪里了,虽然现今又被搬进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还会在二十一世纪里“尸臭”一阵子。但是,严先生想象的“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出现的”“排长队去购买一本新诗集的时刻”,绝不会是一本“无韵诗尸”吧!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7-1-8 16:38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不是诗了,不就是死了吗?!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19 08:54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不是诗了,不就是死了吗?!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1 13:20
中国新诗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反传统,是有韵自由诗。但却被无韵诗篡改和利用,反传统反过了头,丢了传统基因,丢了韵。最后结果是背宗叛祖栽了跟头,成了无韵非诗 —— 自己不是诗了,也不知诗为何物了。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3-20 16:33
无韵非诗。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2 09:18
诗魂

1.
韵是诗之根,
无韵诗必死。

2.
树无根死,
诗无韵亡。

3.
韵是诗之魂。
无魂诗尸在。

3.
老天爷将韵插在诗种上,
诗走过了千百年,总带着韵。
到了今天,有人将诗韵割掉了。
诗死了,诗魂上天去找老天爷。
老天爷说,没关系,
诗魂上天来,诗尸在地上。
人们爱的是诗尸,不把你诗魂当回事儿。
(重阳JM)17.4.9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2 15:38
本帖最后由 李慕白 于 2017-4-13 11:39 编辑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7-2-19 08:54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不是诗了,不就是死了吗?!


无韵非诗真的死了吗?某些诗人真是睁着大眼说瞎话!你好好看看中国的诗刊、文学期刊,官办的、民办的,哪儿没用无韵诗歌的影子?这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万个存在的理由的。你对韵律的狭隘理解紧紧局限于声韵的外部结构,而不是从现代诗歌的整体文本、内在诗韵规律和现代诗的体制特征去考量。你只知道韵律的外部材料而不从韵律的内部因素寻找现代诗的特长和优势,而天天不厌其烦的极端教条化宣扬你的诗歌定义。你知道不知道诗歌韵律发展的演进规律?无韵诗歌有它的长处和短板,你所宣扬的新韵诗歌也有它的长处和短板。任何诗体都有它的长处和短板。比如你所宣称的中诗和西诗,说有人讲“西诗”说成“中诗”,真是“莫须有”!我知道,写无韵诗歌的人都称其为现代诗,而没有像你那样指鹿为马。“西诗”和“中诗”,我们可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人把社会主义说成资本主义作比较,也没有人把资本主义说成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取其长处,补其短处,所以中国要搞市场经济,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诗歌也是这样,不就是把自由新诗和传统诗词这两种诗歌体制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诗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只是两种体制的问题,无韵诗歌与有韵诗歌也是两种诗歌体制的问题,所以不存在是与非的问题。希望你不要再混淆视听,与现代诗歌建设与现代诗歌的发展背道而驰!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3 09:49
中国新诗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反传统,是有韵自由诗。但却被无韵诗篡改和利用,反传统反过了头,丢了传统基因,丢了韵。最后结果是背宗叛祖栽了跟头,成了无韵非诗 —— 自己不是诗了,也不知诗为何物了。
(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3 10:00
无韵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万个存在的理由,它就是中国诗了吗?
西服,西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万个存在的理由,它就是中服,中医了吗?
无韵诗不是诗,无韵现代诗是西诗,不是中国诗。与中国诗的发展是真正的背道而驰!
中国诗的定义,是客观存在,谁也否定不了。把西诗说成是中诗,就是在欺骗人!!!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3 10:58
本帖最后由 李慕白 于 2017-4-13 12:42 编辑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7-4-13 10:00
无韵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万个存在的理由,它就是中国诗了吗?
西服,西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万个存在 ...


谁把西诗说成中诗的,不是你所说吗?目前,我没有听到写“无韵诗歌”的人说成这是中诗的。倒是有一些混淆视听的人,成天在嚷嚷“中诗”“西诗”的,当然是指鹿为马!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3 11:19
本帖最后由 李慕白 于 2017-4-13 11:35 编辑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反传统,是有韵自由诗。但却被无韵诗篡改和利用,反传统反过了头,丢了传统基因,丢了韵。最后结果是背宗叛祖栽了跟头,成了无韵非诗 —— 自己不是诗了,也不知诗为何物了。”此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其一,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以西诗分行为格式,请问,中国诗以前不是分行的吗?其二,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反传统,我觉得真正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制,叫做白话自由诗体制;其三,中国新诗“被无韵诗篡改和利用,反传统反过了头,丢了传统基因,丢了韵”,此句证明你不了解中国诗歌体制的演进规律,现代诗突破了韵律的束缚,走向自由创造的审美空间和艺术空间。其四,你对“韵”只解其一 ,不解其二。韵者,运也。国运昌则文风盛。风乃气之动。因为韵的本质为气化形态。谓韵者和也,是指阴阳二气冲气以为和气的结构,而说韵者运也,是指气动生风气的运动状态,即存在形式,都是围绕气化生万物(包括精神与物质),构建文风这一基本命题展开的。现代诗的用韵法则其实就是对于中国传统韵律的回归和继承,追求阴阳二气以和为气的最高境界。所以说,无韵诗歌与有韵诗歌,只是体制的不同罢了。而决不是你所指的诗歌“是非”之分的错误之说!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7-4-13 11:28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1:19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 ...

可以百分肯定地说,他的所谓诗歌理论,绝对是僵尸理论;他的帖子要是自己不提,就是典型的僵尸帖。
至于其他99.9999999999999999%的批评声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助提效果,实际却让他的所谓诗歌、所谓理论更加发臭而已。
一个练诗之人,已经混到这个惨境,也是怪可怜的。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3 13:29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7-4-13 13:54 编辑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0:58
谁把西诗说成中诗的,不是你所说吗?目前,我没有听到写“无韵诗歌”的人说成这是中诗的。倒是有一些混 ...


无韵诗是中诗吗?无韵现代诗不是中国诗,无韵非诗。
写无韵诗歌的人都说是写西诗吗?哪个无韵诗人说过或承认过他写的是西诗啦?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3 13:50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7-4-13 13:55 编辑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1:19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 ...

1.中诗以前是分行的,是较整齐的分行。而无韵诗是无规则的断句分行。还是中国诗吗?
2.白话自由诗体制的定义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标志是什么?它的体制是中国诗的体制吗?
3.中国诗歌体制规律是什么?现代无韵诗突破了韵律束缚,无度自由了,还是中国诗吗?
4.中华诗词的韵律是气运顺昌的法则,现代无韵诗哪一点儿回归了中华传统诗词的韵律法则?
现代无韵诗的所谓内韵,暗节奏符合中华诗词的韵律法则吗?
   无韵现代诗的“体制”是什么?它与有韵诗的体制不同在哪里?
中国诗的体制是中国诗的,无韵诗的体制与中国诗的体制不同,还会是中国诗吗?!!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3 13:53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1:19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迄今已百年。中国白话新诗的初衷是 ...


1.中诗以前是分行的,是较整齐的分行。而无韵诗是无规则的断句分行。还是中国诗吗?
2.白话自由诗体制的定义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标志是什么?它的体制是中国诗的体制吗?
3.中国诗歌体制规律是什么?现代无韵诗突破了韵律束缚,无度自由了,还是中国诗吗?
4.中华诗词的韵律是气运顺昌的法则,现代无韵诗哪一点儿回归了中华传统诗词的韵律法则?
现代无韵诗的所谓内韵,暗节奏符合中华诗词的韵律法则吗?
   无韵现代诗的“体制”是什么?它与有韵诗的体制不同在哪里?
中国诗的体制是中国诗的,无韵诗的体制与中国诗的体制不同,还会是中国诗吗?!!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3 14:37
本帖最后由 李慕白 于 2017-4-13 15:25 编辑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7-4-13 13:50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1:19
“中国新诗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以西诗分行为格式的一门新兴的诗歌艺术, ...


1.它们是中国诗人用中国汉语言文字写的,你说叫啥诗?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讲叫中国现代诗。
2.无韵诗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体制,你不要忘了前面的修饰语,现代诗有现代诗的诗歌特征。
3.现代诗突破了韵律的束缚,看似无度自由,但你不解其中的韵律法则。你所说的那些都是传统诗歌的体制特征。
4.中华诗词的韵律是气运顺昌的法则,现代诗其实是回归了和发扬中华传统诗词的韵律法则的另一面,就是精神和艺术层面的,这就是气韵。你没有亲自创作,只凭自己个人的好恶出发,怎么会深解其中的法则和精髓?
5.现代诗是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表达现代人的美学追求。暗节奏和内韵是现代诗的诗歌特征,有什么不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训。
6.你口口声声“中国诗”,你口口声声“中国化”,真没看到你给中国诗带来怎样的发展远景,更没看到你给诗坛带来怎样的革新气象?倒看到你们暮气沉沉的守旧的心态、僵化的思维以及口号标语式的空洞文字罢了。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3 16:12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3 14:37
1.它们是中国诗人用中国汉语言文字写的,你说叫啥诗?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讲叫中国现代诗。
2.无韵诗是 ...

1.用中国的布料由中国人制作的衣服,你说叫啥服?凭什么叫西服?
2.中国诗必有中国诗的特征。中国现代诗的诗特征是什么?是中国诗的特征吗?
3.你所说的韵律法则是什么?不继承中国传统诗体制特征,怎么能成为中国诗?
4.你所说的气韵法则是什么?没了节奏和韵律,哪来的气韵?无韵文字断句分行了就是有气韵了吗?
5.何谓内韵和暗节奏?那就是现代无韵诗的特征吗?一字诗,一句诗的内韵和暗节奏在哪里?
6.原来,你对大量的新韵诗词作品是一俏不顾的了。温家宝的新韵新体诗,习近平的中国化,你都没看出发展远景?更没看到革新气象?那么,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新韵作品集《风云人物》一部十三卷,其荣誉金鼎就立在联合国总部。难道都是暮气沉沉的,僵化的思维以及口号标语式的空洞文字吗???!!!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4 15:08
本帖最后由 李慕白 于 2017-4-14 17:22 编辑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7-4-13 16:12
1.用中国的布料由中国人制作的衣服,你说叫啥服?凭什么叫西服?
2.中国诗必有中国诗的特征。中国现代诗 ...


哈哈,你好像是改换了议题,叫做偷梁换柱,把别人的功劳,包括温总理的,习总书记的,还有《风云人物》等人的功劳,全部算到你的头上。我所说的暮气沉沉的,就是剑指你的那套“无韵非诗”的观点。如果你坚持的是真理,你的坚持叫捍卫,人家会尊重你;如果你坚持的是谬论,那叫顽固,人家会蔑视、轻视你。话说到这份上,我们也许没有共同的交集点。你坚持你的,我坚持我的,这叫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我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倡导的都是诗体改革,只不过我提到的问题重点是诗体重建和诗风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诗歌体制;你提到的问题重点是打倒“无韵诗”,“无韵非诗”,重塑中国诗歌的民族性,建设新韵诗体。立足点和侧重点错了,实质上就是改革路线的重大错误。路线的错误会导致你的改革蓝本的全盘崩塌和功过的彻底逆转。哈哈!再见!再见了,中国新韵诗歌的第一教父和中国诗歌改革的戈尔巴乔夫!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5 16:05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4 15:08
哈哈,你好像是改换了议题,叫做偷梁换柱,把别人的功劳,包括温总理的,习总书记的,还有《风云人物》 ...

中国新诗体的创建,不管是什么形式或用什么名称,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不可能是旧韵的或无韵的。旧韵要改革,无韵要改造,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7-4-16 06:15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7-4-15 16:05
中国新诗体的创建,不管是什么形式或用什么名称,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不可能是旧韵的或无韵的。旧 ...

牵强附会!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7-4-16 07:30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7-4-16 07:32 编辑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6 06:15
牵强附会!


他的帖子,老旧、腐烂不说。关键都是自己发,自己评,自己信,自己提读,除了恶心读者,恶心流派网评论栏目,对正常人一点影响也没有,是典型的僵尸帖。
建议李诗人,离远点,让他自慰吧!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6 07:32
李慕白 发表于 2017-4-16 06:15
牵强附会!

必定如此!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6 07:3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7-4-16 07:30
他的帖子,老旧、腐烂不说。关键都是自己发,自己评,自己信,自己提读,除了恶心读者,恶心流派网评论 ...

KGJHDFJFNVMBI!
作者: 王犟    时间: 2017-4-17 14:05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8 10:23
《江南》

江南可采
叶何田田,
鱼戏叶间。

鱼戏叶东,
鱼戏叶西,
鱼戏叶南,
鱼戏叶北。





此诗韵在莲。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7-4-20 16:47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7-4-20 16:48 编辑

无韵诗,假洋鬼子。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说无韵诗是中诗,不对!因它无韵。
说无韵诗是西诗,也不对,因西诗也有韵。
说无韵诗是译诗,也不对,因它无原文。
说无韵诗不是诗,对!因它什么诗也不是。
说无韵诗是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
因它就是仿译诗的假洋鬼子!

(重阳JM)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7-4-21 01:33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7-4-21 06:05 编辑

僵尸死不了呢?还是死定了?jbbj
……
作者: -出尘子-    时间: 2017-4-21 01:4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7-4-21 01:33
僵尸死不了呢?还是死定了?不回答的是龟儿。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21 07:39
-出尘子- 发表于 2017-4-21 01:42

诗魂

1.
韵是诗之根,
无韵诗必死。

2.
树无根死,
诗无韵亡。

3.
韵是诗之魂。
无魂诗尸在。

3.
老天爷将韵插在诗种上,
诗走过了千百年,总带着韵。
到了今天,有人将诗韵割掉了。
诗死了,诗魂上天去找老天爷。
老天爷说,没关系,
诗魂上天来,诗尸在地上。
人们爱的是诗尸,不把你诗魂当回事儿。
(重阳JM)17.4.9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9 11:19
诗人郭沫若、巴金及艾青等等老一辈诗人的青年时期的诗,都是受西方诗风即惠特曼诗风的影响而创作的,它摒弃了中国诗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概念界定而任意自由。正如彭金山先生在《形式建设——一个重新提起的话题》一文(见同期《诗刊》第61页)中所说:“他(郭沫若)的诗正是以个性解放的内容和惠特曼式的自由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然而,这一代诗风的后果,在摒弃了传统形式的同时,把节奏和韵律也摒弃得精光,彻底地背叛了民族,导致了中国无韵非诗的泛滥,这也是他(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吧!请问健在的,最新连任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前辈,你能向中国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喊一声:“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吗?我想,巴金老前辈如果真的喊得出这句话,那么,可怜的田人先生(《城里的农夫》作者,见同期《诗刊》第33页)即便“用尽毕生”也难“写出一首让人们记得住的诗”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彭金山先生所说的:“今天,则需要从我们民族语言自身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吧!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